【2025 新教材】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 新教材】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PPT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教材】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3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单元 第二单元
教学分析 第二课时涉及到秋天的其他节日,继续围绕秋天的节日展开。在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基础上,介绍重阳节和农民丰收节。通过对重阳节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材上列到了重阳节,列到了不同区域的庆祝秋天节日的方式,这是例子,肯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了解这些内容,都过这些节日,那么对于我们这个地方不过的,但是教材上出现的节日,老师要作为拓展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方式来把握了解就可以了。介绍农民丰收节使学生了解农业重要性,感受丰收喜悦,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教材内容丰富,深化对秋天节日认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对中秋节有较深入了解,对秋天的节日充满好奇。二年级学生善良纯真,有一定关爱他人意识,但对重阳节敬老内涵理解不深。他们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农民丰收节能激发其探索欲望,懂得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感知到农业的丰收成果和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学习目标:1.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感受秋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培养尊老敬老的好习惯。3.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敬老节文化的内涵,激发尊老敬老之情;培养学生珍视祖国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是秋天里的节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敬老节文化的内涵,激发尊老敬老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素材:各地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2.想一想,说一说:(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2)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3)你们知道今年是第多少个教师节?(4)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你们准备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呢?3.小结并板书课题: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用视频《各地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中初步感知到教师节是秋天的一个节日,自然引出新课“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了解重阳节1.图片+文本学习: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忙过后人们享受丰收喜悦的时间,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优美的节日。除了中秋节和教师节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吗?2.文本学习: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中国古代把“九”看作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 重”,所以叫“重阳”。3.图片+文本学习:重阳节为什么也叫老人节、敬老节?九九重阳,因为“九”与“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4.图片+文本学习: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学环节二:重阳节的风俗1.图片+文本学习:古代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图片+文本学习:重阳节的风俗(1)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在重阳这天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因此,他们会选择在这一天登上高山或高塔,以表达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追求。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后来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的一部分,并一直延续至今。(2)插茱萸和簪菊花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因此会将茱萸放在香袋里佩戴或插在头上。此外,人们也会头戴菊花,以此来象征吉祥和长寿。3.图片+文本学习:认识茱萸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常绿带香,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4.图片+文本学习:赏菊并饮菊花酒赏菊和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菊花在秋季盛开,被视为高洁和长寿的象征。古人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外出赏菊,并饮用菊花酒,认为这样可以延年益寿。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当时的文人雅士尤其喜爱这种活动,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6.图片+文本学习:诗人眼中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7.文本学习:原来古代就有重阳登高、赏菊的风俗呀!8.图片+文本学习:吃重阳糕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通常做成九层,上面还会装饰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的含义。吃重阳糕寓意步步高升,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9.图片+文本学习:祭祀大火祭祀大火是重阳节的一个古老习俗。在古代,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祭祀大火的仪式,因为大火的退隐标志着冬季的到来。这个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其遗迹。10.图片+文本学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重阳节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习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家庭的深刻理解和尊重。11.素材:重阳节的知识教学环节三:爱亲敬老重阳情1.图片+文本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重阳思亲2.图片+文本学习:重阳节里做什么?(1)我和家人一起去看菊花展……(2)我陪爷爷爬山,登高望远爱亲敬老之情(3)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也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体恤身边的长辈,给他们更多的关爱。3.图片+文本学习:绘本故——重阳节(1)妈妈,为什么重阳节也叫“敬老节”?(2) “九九”自古有长久长寿的意思,我们又有敬老的传统……(3)我们一起做重阳糕,加上奶奶喜欢 的蜜枣,希望生活甜蜜、步步高。(4)奶奶,这是我和妈妈 做的重阳糕,您尝尝。4.素材: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5文本学习:重阳节的诗词歌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辛弃疾《清平乐·重阳》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教学环节私:农民丰收节1.文本学习:2018年,我国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 节”。今年是第( )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图片+文本学习:农民丰收节(1)看,这是丰收的果实。(2)晒 秋(3)庆丰收3.图片+文本学习: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1)农民创业大赛(2)农民“村晚”暨乡村民乐会(3)评选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种养能手(4)农耕农趣农味体育活动4.文本学习:活动不仅展示了农业的丰收成果,也弘扬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促进了城乡消费,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5.素材:中国农民丰收节6.图片+文本学习:把你们知道的秋天里的节日填写在表格里 7.图片+文本学习: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你印象中的一个秋天的节日是怎样的呢?展示你印象中的节日画面。8.图片+文本学习:儿歌诵读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赏月吟月寄思念,月圆人圆笑开颜。登高赏菊过重阳,敬老爱老记心间。丰收节里庆丰收,美好生活一年年。 文本点明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优美的节日。文本点明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让学生了解重阳节为什么也叫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风俗重阳节的风俗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在重阳这天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因此,他们会选择在这一天登上高山或高塔,以表达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追求。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认识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诗人眼中的菊花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祭祀大火是重阳节的一个古老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家庭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教学呈现了“古人重阳思亲”“与爷爷一起登高”“一家人赏菊”这三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爱亲敬老之情。绘本《重阳节》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小故事。故事通过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使学生了解重阳节又叫敬老节的原因。小男孩与妈妈一起为奶奶制作重阳糕,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表达敬老爱老之意。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懂得重阳节敬老爱老的内涵,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做到敬老爱老。知识拓展:重阳节的诗词歌赋文本点明2018年,我国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 节”。今年是第( 8 )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的场景让学生意识到正因为人们付出了劳动和努力,才有收获。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设立农民丰收节的意义促进了城乡消费,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学生把你们知道的秋天里的节日填写在表格里把你们知道的秋天里的节日填写在表格里以小诗的形式总结,贴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通过小诗,也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大传节日——重阳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了解了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及重阳敬老的文化内涵,还知道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元性。 总结升华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小调查,并想想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关爱长辈。
五、板书设计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秋天的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敬老 赏菊 登高 插茱萸…… 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日……
六、教学反思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共同的心声,希望老人健康长寿,希望来年五谷丰登,希望生活幸福美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让教学更有效
第一单元 过好节假日
第二课时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第 3 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www.21cnjy.com
【新教材】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让教学更有效
Contents
目录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小结
05
作业布置
06
板书设计
01
素养目标
【学习目标设计】
1.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感受秋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初步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小事做起,培养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3.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敬老节文化的内涵,激发尊老敬老之情;培养学生珍视祖国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重阳节是敬老节,是秋天里的节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难点: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敬老节文化的内涵,激发尊老敬老之情。
02
新知导入
素材:各地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
想一想,说一说
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事情?
2.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3.你们知道今年是第多少个教师节?
4.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你们准备怎样为老师庆祝节日呢?
03
新知讲解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忙过后人们享受丰收喜悦的时间,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优美的节日。除了中秋节和教师节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03
新知讲解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秋天里的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中国古代把“九”看作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 重”,所以叫“重阳”。
重阳节为什么也叫老人节、敬老节?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秋天里的节日—重阳节
九九重阳,因为“九”与“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秋天里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的风俗
古代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登高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在重阳这天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因此,他们会选择在这一天登上高山或高塔,以表达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追求。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后来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的一部分,并一直延续至今。
登 高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风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因此会将茱萸放在香袋里佩戴或插在头上。此外,人们也会头戴菊花,以此来象征吉祥和长寿。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常绿带香,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认识茱萸
赏菊和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菊花在秋季盛开,被视为高洁和长寿的象征。古人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外出赏菊,并饮用菊花酒,认为这样可以延年益寿。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当时的文人雅士尤其喜爱这种活动,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诗人眼中的菊花
原来古代就有重阳登高、赏菊的风俗呀!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汉语中“糕”与“高”同音,所以人们以吃糕寓意“登高”,“百事俱高”,希望什么都往好处发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通常做成九层,上面还会装饰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的含义。吃重阳糕寓意步步高升,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祭祀大火是重阳节的一个古老习俗。在古代,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举行祭祀大火的仪式,因为大火的退隐标志着冬季的到来。这个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其遗迹。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祭祀大火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重阳节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习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放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生命和家庭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重阳节的风俗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重阳节风俗的意义
素材:重阳节的知识
爱亲敬老重阳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重阳思亲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我和家人一起
去看菊花展……
爱亲敬老之情
我陪爷爷爬
山,登高望远。
爱亲敬老重阳情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重阳节里做什么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也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体恤身边的长辈,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爱亲敬老重阳情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重阳节
妈妈,为什么重阳
节也叫“敬老节”?
“九九”自古有长久长寿的意
思,我们又有敬老的传统……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绘本故事
我们一起做重阳糕,加上奶奶喜欢 的蜜枣,希望生活甜蜜、步步高。
奶奶,这是我和妈妈 做的重阳糕,您尝尝。
重阳节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绘本故事
素材: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重阳节的诗词歌赋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辛弃疾《清平乐·重阳》”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018年,我国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 节”。今年是第( )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农民丰收节
8
看,这是丰
收的果实。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农民丰收节
秋天里的节日
① 晒 秋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秋天里的节日
农民丰收节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庆丰收
农民丰收节
秋天里的节日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农民创业大赛
农民“村晚”暨乡村民乐会
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
农耕农趣农味体育活动
评选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种养能手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
活动不仅展示了农业的丰收成果,也弘扬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促进了城乡消费,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
素材: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填一填
把你们知道的秋天里的节日填写在表格里
你印象中的一个秋天的节日是怎样的呢?展示你印象中的节日画面。
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赏月吟月寄思念,月圆人圆笑开颜。
登高赏菊过重阳,敬老爱老记心间。
丰收节里庆丰收,美好生活一年年。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儿歌诵读
04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大传节日——重阳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了解了重阳节的节日习俗及重阳敬老的文化内涵,还知道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元性。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05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小调查,并想想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关爱长辈。
长辈 他们的情况(年龄及其他)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
06
板书设计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敬老 赏菊 登高 插茱萸……
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日……
秋天的节日
让教学更有效
www.21cnjy.com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