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6章统计学初步6.4.2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6章统计学初步6.4.2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6章 统计学初步
6.4 用样本估计总体
6.4.2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
1.结合实例,能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数据分析)
2.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能用方差、标准差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1.什么是极差,它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答案]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它粗略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样本方差能估计总体方差吗?它们的公式形式相同吗?
[答案] 能,相同.
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计算分层抽样的均值与方差时,必须已知各层的权重.( )

(2)若一组数据的值大小相等,没有波动变化,则标准差为0.( )

(3)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周围越集中;标准差越小,表明各
个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周围越分散.( )
×
2
3.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分别为7,8,7,9,5,4,9,10,7,4.
求:(1)平均命中环数;
(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
探究1 极差
问题1: 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时,第一步计算什么?
[答案] 计算极差.
问题2: 什么是极差?
[答案]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问题3: 极差反映了数据的什么变化?
[答案] 极差反映了数据变化的幅度.
新知生成
1.极值
将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统称为极值.
新知运用


&1& 计算极差一般根据极差公式计算.
(多选题)现有两组数据,第一组:3,11,5,13,7,2,6,8,9;第二组:12,20,
14,22,16,11,15,17,18.则这两组数据的( ).
CD
A.平均数相等 B.中位数相等 C.极差相等 D.方差相等
[解析] 由题意可得,第二组的每个数据都是第一组对应数据加上9得到的,因此可以判断第二组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比第一组多9,而极差和方差不变.
探究2 方差
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如下: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问题3: 观察上述两组数据,你认为哪个人的射击水平更稳定?
[答案] 从数字分布来看,甲命中的环数较分散,乙命中的环数较集中.故乙的射击水平更稳定.
新知生成
新知运用
方法指导 分别计算甲、乙车间的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到答案.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探究3 分层抽样的均值与方差
问题1: 在分层抽样中各层抽查的个数不一样,如何求样本的平均数呢?
[答案] 求分层抽样的平均数,可以先分层求平均数,再求样本的平均数.
问题2: 在分层抽样中各层抽查的个数不一样,如何求样本的方差呢?
[答案] 可以先分层求平均数、方差,再求样本的方差.
新知生成
新知运用
例3 某学校统计了教师职称及年龄:中级职称教师的人数为50,平均年龄为38岁,方差是2;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有3人58岁,5人40岁,2人38岁.求该校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教师年龄的平均数和方差.
118.52
探究4 标准差
问题1: 方差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并且仅用一个数值来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试问方差有局限性吗?局限性是什么?
[答案] 方差有局限性,如方差的单位是观测数据的单位的平方,而刻画离散程度的一种理想度量应当具有与观测数据相同的单位.
问题2: 解决问题1的局限性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 引入标准差.
新知生成
新知运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尺寸 6.3 5.8 6.2 5.9 6.2 6.0 5.8 5.8 5.9 6.1
D
C
A.160 B.180 C.200 D.210
9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