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第1章~第2章)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第1章~第2章)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数学试题
(测试范围:第1章~第2章 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平分对角
2.(3分)若方程□﹣3=x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可以是(  )
A.﹣3x B.32 C.3x2 D.y2
3.(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c的值为(  )
A.﹣16 B.﹣4 C.4 D.16
4.(3分)将矩形ABCD和菱形AFDE按如图放置,若图中矩形面积是菱形面积的2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EAF=60° B.AB=AF C.AD=2AB D.AB=EF
5.(3分)如图,已知∠A,按以下步骤作图,如图1~图3.
(1)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 半径作弧,与∠A的两边分别交于点B、D; (2)分别以点B,D为圆心,A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 (3)分别连接DC,BC.
则可以直接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解是x1=﹣1,x2=2(a,b,c均为常数,且a≠0),那么方程a(2x+3)2+b(2x+3)+c=0的解是(  )
A. B.
C. D.无法求解
7.(3分)如图,是某月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3×3个位置相邻的数(如6,7,8,13,14,15,20,21,22).如果圈出的9个数中,最小数x与最大数的积为161,那么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x(x+8)=161 B.x(x+16)=161
C.(x﹣8)(x+8)=161 D.x(x﹣16)=161
8.(3分)如图,在Rt△ABC和Rt△ABD中,∠ACB=∠ADB=90°,AB=10,M是AB的中点,连接MC,MD,CD,若CD=6,则△MCD的面积为(  )
A.12 B.12.5 C.15 D.24
9.(3分)定义[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1.4]=1,[﹣1.2]=﹣2,[﹣3]=﹣3,则方程2[x]=x2的解为(  )
A.0或 B.0或2 C.2或 D.0或或2
10.(3分)若x为任意实数,且M=(7﹣x)(3﹣x)(4﹣x2),则M的最大值为(  )
A.10 B.84 C.100 D.121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11.(4分)一元二次方程x2﹣8x+3=0配方为(x﹣4)2=m,则m的值是     .
12.(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E为AB边上一点,将△DAE沿直线DE折叠,点A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则AE的长为    .
13.(4分)如图所示,某农户用16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住房墙(墙长10m),且面积为50m2的长方形花园,垂直于住房墙的一条边留有一个1m宽的门,设垂直于住房墙的另一条边的边长为x m,若可列方程为x (★)=50,则★表示的代数式为     .
14.(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A作AH⊥BC,分别交BD,BC于点E,H,F为ED的中点,∠BAF=120°,则∠C的度数为    .
15.(4分)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如果图2和图3每个图形中间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7和1,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     .
16.(4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B=5cm,AD=4cm,动点P从点D出发,沿DA向终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A﹣B﹣C向终点C以3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D、A同时出发,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经过    秒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6分)
17.(8分)解方程:
(1)x2﹣14x+21=0.
(2)3x2﹣6x=4(x﹣2).
18.(10分)如图,点A是菱形BDEF对角线的交点,BC∥FD,CD∥BE,连接AC,交BD于点O.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探究:当∠DEF=    °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9.(10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0、B0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x2+(2m﹣1)x+m2+3=0的两根.
(1)求m的值.
(2)求菱形ABCD的面积.
20.(12分)社区利用一块矩形空地ABCD修建了一个小型停车场,其布局如图所示.已知AD=52m,AB=28m,阴影部分设计为停车位,要铺花砖,其余部分均为宽度为x m的道路.已知铺花砖的面积为640m2.
(1)求道路的宽是多少?
(2)该停车场共有车位30个,据调查分析,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为40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个车位的月租金每上涨5元,就会少租出1个车位.求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上涨多少元时,停车场的月租金收入为10920元.
21.(12分)阅读理解并解答:
【方法呈现】
(1)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解决最值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x2+2x+3=(x2+2x+z)+2=(x+1)2+2,
∵(x+1)2≥0
∴(x+1)2+2≥2.
则这个代数式x2+2x+3的最小值为    ,这时相应的x的值是    .
【尝试应用】
(2)求代数式x2﹣8x+10的最小或最大值.
【拓展提高】
(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10a+8b﹣41,求c的取值范围.
22.(14分)如图是两个等宽的矩形MNOP(MN<NO)和矩形M′N′O′P′(M′N′<N′O′)叠合得到的四边形ABCD的部分图形,M′P′与MP和NO分别交于点D、C.
(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①作出四边形ABCD.(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②,若点M与点C关于N′O′对称,求∠MAB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数学试题
(测试范围:第1章~第2章 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D B B A D C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平分对角
【思路点拔】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对照矩形、菱形、正方形关于对角线的性质逐一进行甄别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对于选项A,矩形、正方形具有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而菱形不具有;
对于选项B,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线互相平分;
对于选项C,菱形、正方形具有对角线互相垂直,而矩形不具有;
对于选项D,菱形、正方形具有对角线平分对角,而矩形不具有.
综上所述: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平分.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菱形、正方形关于对角线的性质,理解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内角;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内角.
2.(3分)若方程□﹣3=x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可以是(  )
A.﹣3x B.32 C.3x2 D.y2
【思路点拔】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得.
【解答】解:A.﹣3x﹣3=x,是一元一次方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32﹣3=x,是一元一次方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3x2﹣3=x,是一元二次方程,此选项符合题意;
D.y2﹣3=x,是二元二次方程,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
3.(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c的值为(  )
A.﹣16 B.﹣4 C.4 D.16
【思路点拔】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Δ=(﹣4)2﹣4c=0,
解得c=4.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
4.(3分)将矩形ABCD和菱形AFDE按如图放置,若图中矩形面积是菱形面积的2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EAF=60° B.AB=AF C.AD=2AB D.AB=EF
【思路点拔】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菱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矩形ABCD的面积=AD AB,菱形AEDF的面积,
∴AD AB=2,
∴AB=EF,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5.(3分)如图,已知∠A,按以下步骤作图,如图1~图3.
(1)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 半径作弧,与∠A的两边分别交于点B、D; (2)分别以点B,D为圆心,A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 (3)分别连接DC,BC.
则可以直接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  )
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思路点拔】由作图得AB=AD=CB=CD,即可根据“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解答】解:由作图得AB=AD,CB=CD=AD,
∴AB=AD=CB=CD,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ABCD是菱形,
故选:D.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尺规作图、菱形的判定定理等知识,根据“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是解题的关键.
6.(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解是x1=﹣1,x2=2(a,b,c均为常数,且a≠0),那么方程a(2x+3)2+b(2x+3)+c=0的解是(  )
A. B.
C. D.无法求解
【思路点拔】已知方程ax2+bx+c=0的解,对比所求方程a(2x+3)2+b(2x+3)+c=0,两者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因此只需要把2x+3看作一个整体对应已知方程的解,即可求解.
【解答】解:∵x1=﹣1,x2=2是方程ax2+bx+c=0的解,
∴令2x+3=x1,2x+3=x2,满足方程ax2+bx+c=0,即a(2x+3)2+b(2x+3)+c=0.
∴2x+3=﹣1,2x+3=2,
∴方程a(2x+3)2+b(2x+3)+c=0的解是,x2=﹣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整体思想的运用,熟练掌握整体思想的应用是关键.
7.(3分)如图,是某月的日历表,在此日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圈出3×3个位置相邻的数(如6,7,8,13,14,15,20,21,22).如果圈出的9个数中,最小数x与最大数的积为161,那么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x(x+8)=161 B.x(x+16)=161
C.(x﹣8)(x+8)=161 D.x(x﹣16)=161
【思路点拔】根据日历上数字规律得出,圈出的9个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为16,以及利用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161,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根据图表可以得出,圈出的9个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为16,
设最小数为x,则最大数为x+16,
根据题意得出:x(x+16)=161,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已知得出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为16是解题关键.
8.(3分)如图,在Rt△ABC和Rt△ABD中,∠ACB=∠ADB=90°,AB=10,M是AB的中点,连接MC,MD,CD,若CD=6,则△MCD的面积为(  )
A.12 B.12.5 C.15 D.24
【思路点拔】过M作ME⊥CD于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CM=DM=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E=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
过M作ME⊥CD于E,
∵∠ACB=∠ADB=90°,AB=10,M是AB的中点,
∴CMAB=5,MDAB=5,
∴CM=DM,
∵ME⊥CD,CD=6,
∴CE=DE=3,
由勾股定理得:EM4,
∴△MCD的面积为1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9.(3分)定义[x]表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1.4]=1,[﹣1.2]=﹣2,[﹣3]=﹣3,则方程2[x]=x2的解为(  )
A.0或 B.0或2 C.2或 D.0或或2
【思路点拔】根据x2≥0,2[x]=x2可得x≥0,分4种情况讨论:①0≤x<1时,解得x=0;②1≤x<2时,解得x或x(舍);③2≤x<3时,解得x=2或x=﹣2(舍);④x≥3时,方程无解.
【解答】解:∵x2≥0,2[x]=x2,
∴x≥0,
①0≤x<1时,x2=0,解得x=0;
②1≤x<2时,x2=2,解得x或x(舍);
③2≤x<3时,x2=4,解得x=2或x=﹣2(舍);
④x≥3时,方程无解;
综上所述:方程的解为x=0或x=2或x,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理解取整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若x为任意实数,且M=(7﹣x)(3﹣x)(4﹣x2),则M的最大值为(  )
A.10 B.84 C.100 D.121
【思路点拔】利用配方法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M=(7﹣x)(3﹣x)(2+x)(2﹣x)
=[(7﹣x)(2+x)] [(3﹣x)(2﹣x)]
=(﹣x2+5x+14)(x2﹣5x+6)
=﹣(x2﹣5x)2+8(x2﹣5x)+84
=﹣[(x2﹣5x)﹣4]2+100,
∵﹣1<0,
∴M的最大值为10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11.(4分)一元二次方程x2﹣8x+3=0配方为(x﹣4)2=m,则m的值是  13  .
【思路点拔】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配成完全平方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x2﹣8x+3=0,
∴x2﹣8x=﹣3,
∴x2﹣8x+16=﹣3+16,
∴(x﹣4)2=13,
∴m=13,
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12.(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6,E为AB边上一点,将△DAE沿直线DE折叠,点A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则AE的长为 3  .
【思路点拔】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D=BC=6,∠A=90°,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根据折叠得出DF=AD=6,AE=EF,∠DFE=∠A=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E2+16=(8﹣AE)2,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6,∠A=90°,
∴,
∵将△DAE沿直线DE折叠,点A的对应点F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
∴DF=AD=6,AE=EF,∠DFE=∠A=90°,
∴BF=4,
∵EF2+BF2=BE2,
∴AE2+16=(8﹣AE)2,
∴AE2+16=64﹣16AE+AE2,
∴16AE=48,
∴AE=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折叠问题,勾股定理,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4分)如图所示,某农户用16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住房墙(墙长10m),且面积为50m2的长方形花园,垂直于住房墙的一条边留有一个1m宽的门,设垂直于住房墙的另一条边的边长为x m,若可列方程为x (★)=50,则★表示的代数式为  (17﹣2x)  .
【思路点拔】确定平行于墙的一边与x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平行于墙的一边为:(16﹣2x+1),
即为:(17﹣2x).
故答案为:(17﹣2x).
【点评】本题考查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出数量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A作AH⊥BC,分别交BD,BC于点E,H,F为ED的中点,∠BAF=120°,则∠C的度数为 140°  .
【思路点拔】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D∥BC,∠ABD=∠CBD,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CBD=x,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D∥BC,∠ABD=∠CBD=x,
∴∠ADB=∠CBD=x,
∵AH⊥BC,AD∥BC,
∴∠DAH=∠AHB=90°,
∵F为ED的中点.
∴AF=FD,
∴∠FAD=∠ADB=x,
∵∠BAF=120°,
∴∠BAD=120°+x,
∵AD∥BC,
∴∠BAD+∠ABC=180°,
可得:2x+120°+x=180°,
解得:x=20°,
∴∠BAD=120°+x=140°
∵四边形ABCD为菱形,
∴∠C=∠BAD=140°.
故答案为:140°.
【点评】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D∥BC,∠ABD=∠CBD解答.
15.(4分)把图1中的菱形沿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将这四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拼成如图2,图3所示的正方形,如果图2和图3每个图形中间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7和1,则图1中菱形的面积为  6  .
【思路点拔】设菱形中的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a,较短的直角边为b,根据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列出二元二次方程组,求出ab=3,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菱形中的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a,较短的直角边为b,
由题意得:,
整理得:ab=3,
∴菱形的面积为 2a 2b=2ab=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6.(4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B=5cm,AD=4cm,动点P从点D出发,沿DA向终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A﹣B﹣C向终点C以3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D、A同时出发,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经过   秒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
【思路点拔】分两种情况,①当时,AP=(4﹣x)cm,AQ=3x cm,根据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符合题意的值;②当时,AP=(4﹣x)cm,根据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得出x的值,再取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4÷1=4(s),,(5+4)÷3=3(s).
设经过x秒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
分两种情况:
①当时,AP=(4﹣x)cm,AQ=3x cm,
由题意得:,
整理得:3x2﹣12x+4=0,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②当时,AP=(4﹣x)cm,
由题意得:,
解得:(不符合题意,舍去);
∴经过秒时,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2cm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6分)
17.(8分)解方程:
(1)x2﹣14x+21=0.
(2)3x2﹣6x=4(x﹣2).
【思路点拔】(1)利用配方法解答即可求解;
(2)移项提取公因式,利用因式分解法解答即可求解.
【解答】解:(1)∵x2﹣14x+21=0,
∴x2﹣14x=﹣21,
∴x2﹣14x+49=﹣21+49,
即(x﹣7)2=28,
∴,
∴,;
(2)移项提取公因式得,3x(x﹣2)﹣4(x﹣2)=0,
因式分解得,(x﹣2)(3x﹣4)=0,
∴x﹣2=0或3x﹣4=0,
∴x1=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熟练掌握各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0分)如图,点A是菱形BDEF对角线的交点,BC∥FD,CD∥BE,连接AC,交BD于点O.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探究:当∠DEF= 90  °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思路点拔】(1)根据BC∥FD,CD∥BE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AD=90°,从而证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
(2)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BDEF是正方形,求得ADDF,ABBE,得到AB=AD,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BC∥FD,CD∥B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四边形BDEF是菱形,
∴FD⊥BE,
∴∠BAD=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解:当∠DEF=90°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四边形BDEF是菱形,∠DEF=90°,
∴四边形BDEF是正方形,
∴ADDF,ABBE,
∵DF=BE,
∴AB=A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10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5,两条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0、B0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x2+(2m﹣1)x+m2+3=0的两根.
(1)求m的值.
(2)求菱形ABCD的面积.
【思路点拔】(1)由题意可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5,则AO2+BO2=25,则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O+BO=﹣2m+1,AO BO=m2+3;代入AO2+BO2中,得到关于m的方程后,求得m的值;
(2)将m的值代入方程求得OA、OB的值,最后根据菱形的面积=△AOB面积的4倍求解即可.
【解答】解:(1)由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O2+BO2=25,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O+BO=﹣2m+1,AO BO=m2+3,
∴AO2+BO2=(AO+BO)2﹣2AO BO=(﹣2m+1)2﹣2(m2+3)=25,整理得:m2﹣2m﹣15=0,解得:m=﹣3或5.
又∵Δ>0,
∴(2m﹣1)2﹣4(m2+3)>0,
解得m,
∴m=﹣3.
(2)将m的值代入方程得;x2﹣7x+12=0.
解得x1=3,x2=4.
∴菱形ABCD的面积=44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综合应用,由AO2+BO2=(AO+BO)2﹣2AO BO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12分)社区利用一块矩形空地ABCD修建了一个小型停车场,其布局如图所示.已知AD=52m,AB=28m,阴影部分设计为停车位,要铺花砖,其余部分均为宽度为x m的道路.已知铺花砖的面积为640m2.
(1)求道路的宽是多少?
(2)该停车场共有车位30个,据调查分析,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为400元时,可全部租出.若每个车位的月租金每上涨5元,就会少租出1个车位.求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上涨多少元时,停车场的月租金收入为10920元.
【思路点拔】(1)由题意知,道路的宽为x米,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并解答即可;
(2)设车位的月租金上涨a元,则租出的车位数量是个,根据:月租金=每个车位的月租金×车位数,列出方程并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 (52﹣2x)(28﹣2x)=640,
整理得:x2﹣40x+204=0,
解得:x1=34(舍去),x2=6,
答:道路的宽为6米.
(2)设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上涨a元时,停车场的月租金收入为10920元,
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a2+250a﹣5400=0,
解得a=20或a=﹣270(舍去).
答:当每个车位的月租金上涨20元时,停车场的月租金收入为1092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21.(12分)阅读理解并解答:
【方法呈现】
(1)配方法在代数式求值、解方程、解决最值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x2+2x+3=(x2+2x+z)+2=(x+1)2+2,
∵(x+1)2≥0
∴(x+1)2+2≥2.
则这个代数式x2+2x+3的最小值为 2  ,这时相应的x的值是 ﹣1  .
【尝试应用】
(2)求代数式x2﹣8x+10的最小或最大值.
【拓展提高】
(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10a+8b﹣41,求c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拔】(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确定代数式的最值;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最后确定最值;
(3)变形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c边长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代数式x2+2x+3的最小值是2,这时相应的x的值是﹣1;
故答案为:2,﹣1;
(2)原式=x2﹣8x+16﹣6
=(x﹣4)2﹣6,
∵(x﹣4)2≥0,
∴(x﹣4)2﹣6≥﹣6,
∴代数式x2﹣8x+10有最小值﹣6;
(3)由题意可得:a2+b2﹣10a﹣8b=﹣41,
∴(a﹣5)2+(b﹣4)2﹣25﹣16=﹣41,
∴(a﹣5)2+(b﹣4)2=0,
∴a﹣5=0,b﹣4=0,
∴a=5,b=4,
∵a﹣b<c<a+b,
∴1<c<9.
【点评】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22.(14分)如图是两个等宽的矩形MNOP(MN<NO)和矩形M′N′O′P′(M′N′<N′O′)叠合得到的四边形ABCD的部分图形,M′P′与MP和NO分别交于点D、C.
(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①作出四边形ABCD.(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②,若点M与点C关于N′O′对称,求∠MAB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求的值.
【思路点拔】(1)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AP于点D,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NO于点C,然后连接C,D即可;
(2)先说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CAD=∠CAB,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MAB=∠CAB,进而得到∠CAD=∠CAB=∠MAB,最后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解答;
(3)先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MB=BC,MA=AC,进而证明四边形AMBC是菱形,即∠MBN=∠ACB=60°;再说明∠NMB=30°,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解答.
【解答】解:(1)如图①,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②:连接MC,AC,
∵AD∥BC,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AD=∠CAB
∵点M与点C关于N′O对称,
∴∠MAB=∠CAB,
∴∠CAD=∠CAB=∠MAB,
∵∠CAD+∠CAB+∠MAB=180°,
∴∠MAB=60°;
(3)如图③,
∵∠MAB=∠CAB=60°,AM∥NO,
∴∠ABC=∠MAB=60°,
∵AB=BC=AC,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
∵点M与点C关于NO对称,
∴MB=BC,MA=AC,
∴MB=BC=MA=AC,
∴四边形AMBC是菱形,
∴MB∥AC,
∴∠MBN=∠ACB=60°,
∵∠N=90°,
∴∠NMB=30°,
∴BM=2NB,
∴BC=2NB,
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尺规作图、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