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 节 两种电荷基础夯实知识点 1 两种电荷1.以摩擦起电为灵感发明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让正常很难收集的静电可以被持续利用。近年来,在国内外企业不断研发下,摩擦纳米发电机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是负电荷2.新科学短画「2025河北衡水期中」用绝缘细绳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悬挂在支架上,其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负电荷 B.一定带正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3.「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将气球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看到如图所示的有趣现象,这是因为气球与头发间发生 现象,由于异种电荷互相 ,因而使头发吸附在气球上。知识点2 原子及其结构4.新原料物理规范「2024北京西城十四中期中」关于原子及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原子整体不显电性B.原子是由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原子核带负电,核外电子带正电D.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相同5.新移政观念「2024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说明塑料尺带了 。饮料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吸管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 (选填“吸管”或“餐巾纸”)失去电子。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7.小华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两根相同的塑料吸管,分别用细线系住吸管一端,再将两吸管另一端同时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起电,悬挂后靠近,她观察到的现象是 ( )8太阳喷射大量带电微粒进入大气层会引起地磁暴,影响通信、导航的运行。太阳喷射的带电微粒可能是( )A.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C.分子、原子 D.质子、电子9.如图所示的是三个用细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A、B、C的相互作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 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B.若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若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10.「2024黑龙江哈尔滨松北期末,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验电器工作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 (选填“创造了电荷”或“转移了电荷”)。11.现有一根玻璃棒,不知其是否带电,请简要写出几种判断方法。素养提优12.新安全与健康「2025山西临县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体静电释放器人体静电释放器是一种适用于易燃、易爆及防静电场所的人体静电释放产品,如图所示。人体静电释放的方式主要是将金属导体直接接地,人通过接触触摸球来消除人体静电。市场上的静电释放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锈钢人体静电释放器,它的触摸球、支柱和底座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此类产品价格比较便宜,但是这种材料会带来人体静电释放过快的隐患。当人体静电电压达到2000 V时,人体与导体之间的放电能量可达0.4mJ,这远远高于汽油蒸气的最小点火能(0.2mJ),完全具备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另一种是静电亚导体触摸球的静电释放器,它主要由一个“塑料”的触摸球、不锈钢的支柱和底座组成,这个触摸球可不是普通的塑料,它是一种静电亚导体材料。在电荷泄露时,因为静电亚导体具有较高电阻率,其电流十分微弱,处于μA 级,不会产生瞬间电击现象,避免因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从而达到导电防爆的目的。(1)人体静电释放器上的神奇“塑料”是一种 材料。(2)人通过静电亚导体触摸球的静电释放器来消除人体静电时,人体与触摸球之间的放电能量 (选填“高于”或“低于”)汽油蒸气的最小点火能(0.2mJ)。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对于加油站、石油库等对静电特别敏感的场所应安装触摸球材料是 (选填“不锈钢”或“静电亚导体”)的静电释放器。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第1 节 两种电荷基础夯实1. C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故A错误;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C 正确;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故D 错误。故选 C。2. C由图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已知丙带正电荷,则乙一定也带正电荷;图中甲、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 C。3.答案 摩擦起电 吸引解析 将气球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电子转移,气球与头发带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使头发吸附在气球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4. A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其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从而使原子不显电性,故A 正确,B、C错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故D错误。故选 A。5 答案 电荷(或电)餐巾纸解析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说明塑料尺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饮料吸管带负电是因为吸管得到了电子,故摩擦过程中餐巾纸失去电子。能力提升6. D用布摩擦过的吸管带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布和吸管带上了异种电荷,并没有创造电荷,A、B错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若吸管和小星星带有同种电荷,则相互排斥,不会吸引,C错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小星星会被吸引着转动,D正确。故选D。将两根相同的吸管同时与头发摩擦,两根吸管因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C错误;两吸管相同,故重力相同,下垂角度相同,D错误,B正确。故选B。太阳喷射大量带电微粒进入大气层会引起地磁暴,影响通信、导航的运行,已知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分子和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太阳喷射的带电微粒可能是质子、电子,故选 D。9. D由于A、B相互排斥,则A、B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故该题有两种可能:①若 A 带正电,则B也带正电,由于B、C相互吸引,故C有两种可能,即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②若A带负电,则B 也带负电,由于B、C相互吸引,故C也是两种可能,即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选D。10.答案 排斥 转移了电荷解析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11.解析 方法一:根据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判断,方法是用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如通草球),若吸引,说明玻璃棒带电。若不吸引,说明玻璃棒不带电。方法二: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方法是用玻璃棒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说明玻璃棒带异种电荷;若没有吸引或排斥现象,说明玻璃棒不带电。方法三:利用验电器检验,方法是将玻璃棒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若金属箔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带电;若金属箔没有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不带电。素养提优12.答案 (1)静电亚导体 (2)低于 (3)静电亚导体触摸球的导电性能与材料是否有关解析 (1)由短文内容知,人体静电释放器上的神奇“塑料”是一种静电亚导体材料;(2)使用静电亚导体触摸球的静电释放器来消除人体静电时,不会因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所以人体与触摸球之间的放电能量低于汽油蒸气的最小点火能(0.2mJ);(3)由短文内容知,对于加油站、石油库等对静电特别敏感的场所应安装触摸球材料是静电亚导体的静电释放器。根据题意可提出的科学探究问题:触摸球的导电性能与材料是否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