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Starter Unit 1 Hello!》 2a-2d 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并正确书写 26 个英文字母,包括字母的大小写形式,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占格位置,做到见词能拼、听音能写。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Good morning.”“Hello.”“Hi.” 等问候语进行日常交流,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准确使用;掌握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I’m...”“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 等句型用于询问和介绍姓名,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简单的英语交际用语,具备初步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通过听字母发音、对话音频,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识别 2a 中的字母发音以及对话中的关键信息;通过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参与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感知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2. 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文化拓展活动,如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问候方式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使学生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的差异和魅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今后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冲突,具备初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3. 思维品质目标在学习字母发音和书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和分析字母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发现字母发音和书写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活动和对话创编等任务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4. 学习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具备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和愿望,能够主动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掌握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享学习成果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观察、模仿、总结等方式学习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习策略,如预习、复习、自我监控等,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需求。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26 个英文字母的准确发音,包括字母的名称和音素发音,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会说每个字母,并注意易混淆字母的发音区分,如 “b” [bi ] 和 “d” [di ]、“p” [pi ] 和 “q” [kju ]、“m” [em] 和 “n” [en] 等。字母的规范书写,包括字母的大小写形式、正确的书写笔顺以及在四线三格中的占格位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工整地书写每个字母,注意字母之间的间距和整体书写美观。日常问候语 “Good morning.”“Hello.”“Hi.” 和询问、介绍姓名的句型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I’m...”“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 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准确、自然地进行交流。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一些字母的发音,尤其是易混淆字母的发音,避免受汉语拼音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发音习惯,如 “v” 和 “w” 的发音容易混淆,“th” 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等,需要通过反复的听力练习、发音对比和模仿来突破这一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句型,避免出现机械记忆和生硬套用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时间、场合等因素,恰当地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正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问候方式差异,并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课堂场景、校园生活场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例如,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英文歌曲和师生之间的日常问候,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在对话教学中,利用图片、多媒体动画等展示对话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2.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系列具有明确目标和层次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如 2b 的听力任务,要求学生听音圈字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对字母发音的敏感度;2c 的对话填空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对话的过程中掌握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句型结构和用法;2d 的创编对话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3.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字母接力赛游戏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字母书写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中,学生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进行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在文化拓展环节,小组合作查阅资料、探讨各国问候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4. 游戏教学法运用有趣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如 “字母卡片配对游戏”,让学生将字母卡片的大写和小写形式进行配对,帮助学生熟悉字母的大小写对应关系;“字母接龙游戏”,学生按照字母顺序依次说出字母,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强化学生对字母顺序的记忆;“眼明手快抢字母游戏”,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写出多个字母,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快速找出并读出相应的字母,提高学生对字母的快速识别能力。5. 观察模仿法在字母教学和语音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发音部位的动作,认真模仿正确的发音方法和书写姿势。通过反复的听读模仿,让学生逐渐掌握字母的发音技巧和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英文歌曲教师播放英文歌曲 “Hello! How Are You ”,并展示歌曲的 MTV 视频,让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感受英语歌曲的韵律和节奏,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歌曲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English song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或中文回答,如 “Yes.” 或 “是的。”,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学习英语问候语和自我介绍。2. 师生问候互动教师面带微笑,用英语向学生问好:“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学生可能会用中文回答 “早上好”,教师随即用中文解释 “Good morning.” 的含义,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回应:“Good morning, Miss / Mr...” 引导学生尝试用英语进行问候。接着,教师分别用 “Hello.” 和 “Hi.” 向学生问好,让学生感受不同问候语的用法,并引导学生模仿发音回应。通过这种真实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初步感知问候语的表达方式,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3. 引出课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Starter Unit 1 Hello!”,并指着课题向学生说明:“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greet each other and introduce ourselves in English. Let’s start our English learning journey together!”4. 展示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每个目标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重点内容。例如:Learn to read, write and pronounce the 26 English letters correctly.Master some common greeting expressions and be able to use them in daily life.Learn to ask and introduce names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s like“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Write the letters in the correct wa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riting strokes and positions in the four-line grid.(二)知识学习1. 字母教学(2a)听读模仿教师播放 2a 的字母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每个字母的发音,感受纯正的英语音素。在播放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不要急于跟读,注意每个字母的发音特点和口型变化。第二遍播放音频时,教师让学生轻声跟读,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和发音节奏。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跟读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如口型不准确、发音不清晰等。接着,教师逐个字母进行教学,再次播放单个字母的音频,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该字母的大写和小写形式。例如,先播放 “Aa” 的音频,然后在黑板上规范地书写 “Aa”,并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三遍,要求学生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饱满度。对于一些易混淆发音的字母,如 “b”[bi ] 和 “d”[di ]、“p”[pi ] 和 “q” [kju ] 等,教师要特别强调它们的发音差异,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对正确发音的印象。书写指导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四线三格,向学生讲解字母书写的规范要求:四线三格的结构:上格、中格、下格,以及每个字母在其中的占格规则。例如,大写字母一般占上格和中格,小写字母如 “a, c, e” 等占中格,“b, d, h” 等占上格和中格,“g, p, q” 等占中格和下格。笔顺规则:按照字母的书写笔顺依次书写,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些字母需要注意笔画的连贯性和顺序,如 “f” 先写竖线,再写横线等。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详细的书写示范,以字母 “Aa” 为例,先用彩色粉笔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大写 “A”,边写边讲解笔顺:“First, draw a diagonal line from the top left to the middle. Then, draw another diagonal line from the top right to the middle. Finally, draw a horizontal line in the middle.” 接着书写小写 “a”,并同样讲解笔顺:“Start with a small curve upwards, then draw a circle.”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空练习,跟随教师的示范在空中比划字母的书写动作,同时口中默念字母的名称和笔顺。教师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每个字母的笔画步骤,如 “First stroke, second stroke...” 以加深对书写顺序的记忆。学生在练习本上正式书写字母,每个字母书写三行。教师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以及字母的书写错误,如字母的大小写混淆、占格不正确、笔顺错误等。对于书写工整、规范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游戏巩固开展 “字母卡片配对游戏”,教师准备两套字母卡片,一套是大写字母卡片,一套是小写字母卡片,将卡片随机发给学生,每个学生拿到一张卡片。游戏开始时,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学生拿着卡片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持有大写字母卡片的学生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小写字母卡片的持有者,两人一组站在教室前,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配对结果,并大声读出配对的字母,如 “Aa, Bb...”。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察配对是否正确,并对正确的配对给予掌声鼓励。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字母的大小写对应关系,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对话教学(2c)听力理解(2b)教师向学生展示 2b 的听力任务要求,让学生快速浏览 2a 中的字母,回顾字母的发音和形式,为听力任务做好准备。教师强调在听音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仔细辨别听到的字母。第一遍播放听力音频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先整体感知音频内容,不要急于做标记。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简单提问学生:“What letters did you hear in the audio ” 让学生大概说说听到的一些字母,了解学生对听力内容的初步掌握情况。第二遍播放音频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字母在 2a 中相应的字母下面用铅笔轻轻画圈。学生听完后,先同桌之间互相核对答案,交流自己所圈出的字母是否一致。教师巡视学生的核对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在核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容易听错或混淆的字母发音。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展示正确的答案,与学生一起订正听力结果,对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如某些字母发音的细微差别、连读现象等,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对字母发音的敏感度。对话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 2c 的三组对话图片,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表情,猜测对话的大致内容。例如,第一组对话中,高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学生,学生可能会猜测老师在向同学们问好;第二组对话中,高老师和彼得站在教室里,彼得似乎在向老师介绍自己;第三组对话中,艾玛和付星在互相问候和介绍名字。教师播放第一组对话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看对话内容,整体了解对话的情境和主要信息。听完后,教师提问学生:“What does Ms Gao say to the class ” 引导学生回答:“Good morning, class.”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对话,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让学生体会英语口语的自然流畅性,并理解对话中 “Good morning.”“Sit down, please.” 等表达的含义和用法。接下来,教师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播放第二组和第三组对话的音频,让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如 “What’s Peter’s last name ”“How does Emma greet Fu Xing ” 等,引导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理解对话内容,掌握 “Hello, Peter. Can you say hi to the class ”“My name is Emma.”“Nice to meet you.” 等重点句型的用法。学生听完三组对话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完成 2c 的填空任务,要求学生从方框中选择正确的句子填写在对话的空白处。学生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并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朗读对话,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对话内容和所填句子的意义,以及对话的连贯性。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分别选择其中一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教师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模仿对话中的语音、语调,注意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使对话更加生动、自然。例如,在进行第一组对话练习时,扮演高老师的同学可以站立,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地向全班同学问好;扮演学生的同学则整齐地回应问候,并做出起立、坐下等动作。小组练习结束后,教师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对话表演。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担任小评委的角色,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对话流畅度等方面对表演小组进行评价,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教师对表演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对话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理解与运用。(三)巩固与拓展1. 小组活动:字母与名字创意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发放一套字母卡片和一些彩纸、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利用字母卡片和手工材料,拼出小组成员的名字,并制作一个创意展示板。例如,小组成员可以在彩纸上写出自己的英文名字,然后用字母卡片装饰在名字旁边,或者用字母卡片拼出简单的图案或形状,将名字融入其中,最后将所有成员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在展示板上方写上 “Our Group Names” 的标题。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同时提醒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讨论,如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Let’s put the letter here.” 等,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有的负责拼写名字,有的负责装饰设计,有的负责粘贴固定,共同完成创意展示板的制作。每个小组完成展示板后,派一名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并介绍他们的作品,如 “This is our group. My name is... His / Her name is... We made our names with letters. We had a good time working together.”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巩固了对字母和名字的认知,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2. 文化拓展:各国问候方式差异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介绍不同国家问候方式的视频,如法国人见面时相互亲吻面颊两侧、日本人行鞠躬礼、泰国人双手合十行 “合十礼”、英国人握手问候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国问候文化的多样性。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国家问候方式的图片,并简要讲解每种问候方式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例如,教师指出:“In France, people often kiss each other on the cheeks when they meet. It’s a way to show friendliness and warmth. But in Japan, bowing is the traditional way to greet others. The deeper the bow, the more respect you show.”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Why do you think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greeting customs ” 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如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独特问候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3. 口语练习:情景对话创编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图片,如在公园、在超市、在公交车上等,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情境创编一段包含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对话。例如,在公园场景中,学生可以设计这样的对话:A: Hello! Good morning.B: Hi! Good morning. My name is Tom. What’s your name A: I’m Lucy. Nice to meet you, Tom.B: Nice to meet you, too, Lucy.学生在创编对话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对话更加丰富有趣。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四)总结与作业1.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字母、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句型等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重点知识。教师提问学生:“What have you learned about the English letters today ”“Can you say some greeting expressions in English ”“How 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to others ”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学生在小组活动、对话表演等环节中的出色表现,如 “I’m very pleased to see that you worked so well in groups and acted out the dialogues so naturally. You’ve done a great job!” 同时,对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提醒和纠正,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英语水平。2. 布置作业书写作业让学生在四线三格练习本上,每个字母书写五行,要求大小写规范、书写工整、笔顺正确,家长签字后下次课带来。教师提醒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字母的占格位置和间距,保持整体书写美观。口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句型分别与家人进行三次对话练习,并请家长在练习记录表上签字。例如,学生可以与父母进行这样的对话:Student: Good morning, Dad / Mum.Parent: Good morning.Student: 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 Parent: My name is...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与邻居或朋友打招呼,锻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国家或民族的传统问候礼仪,并用英语写一篇简短的介绍(不少于 50 个单词),下节课与同学分享。例如,学生可以写关于印度 “合十礼” 或非洲某些部落特殊问候方式的介绍,通过这个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字母卡片、白板及白板笔、四线三格练习本、彩纸、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以下是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1. 导入环节播放英文歌曲和师生问候互动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明确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2. 知识学习环节字母教学部分采用了听读模仿、书写指导和游戏巩固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规范。在听读模仿过程中,多次播放音频并进行逐个字母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特点;书写指导详细具体,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书空练习、正式书写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规范地书写字母。而字母卡片配对游戏的运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字母的大小写对应关系。对话教学部分,先通过听力理解任务让学生熟悉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然后在对话学习中,结合图片和音频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并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对对话结构和重点句型的掌握;最后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整个对话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培养,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3. 巩固与拓展环节小组活动中的字母与名字创意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字母和名字的认知;文化拓展部分让学生了解各国问候方式差异,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口语练习中的情景对话创编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一步巩固了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句型的运用能力。4. 存在的问题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部分小组学生参与度不够均衡,个别学生过于依赖小组其他成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督,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文化拓展环节,由于时间有限,对各国问候文化的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对一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不够透彻。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学生的语音语调还不够准确自然,存在一些错误的发音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通过模仿练习、听力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