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答案 2025.7一、积累与运用(37分)1.(4分)(1)xié (2)沧 (3)qiǎo (4)邃2.(3分)C3.(3分)病因:缺少主语/成分残缺修改:当《壶口瀑布》的雄浑画卷在脑海中徐徐舒展,我仿若置身其间/《壶口瀑布》的雄浑画卷在脑海中徐徐舒展,我仿若置身其间4.(3分)A5.(3分)示例:文创产品:“马超龙雀” 潮流金属书签设计理念:结合现代极简主义与轻奢风格,金属材质赋予书签质感,钻石切面在翻动书页时折射光芒,增添精致感。小巧便携的尺寸适配各类书籍,既满足阅读实用需求,又以潮流设计吸引年轻群体,成为文化传播的随身载体。6.(3分)示例:马象征着力量与忠诚,龙雀代表祥瑞与自由。作品既展现了古人对速度、力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也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人们超越束缚、对自由的向往。(围绕作品的文化象征来谈,言之成理即可)7.(12分)①选贤与能 ②讲信修睦 ③三万里河 ④上摩天 ⑤曲径通幽处⑥禅房花木深 ⑦粗缯大布 ⑧腹有诗书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8.(3分)C解析:保尔瘫痪后以文学创作继续斗争,A错误;冬妮娅与保尔因阶级观念分歧分离,B错误;丽达后来仍与保尔重逢,D错误。朱赫来对保尔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C正确。9.(4分)观点:保尔精神永不过时,但需结合时代赋予新内涵。理由:保尔的牺牲精神本质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如抗疫中医护人员逆行、航天团队默默奉献,都是新时代的“保尔精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非对立,在追求个人价值时,仍需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二、阅读与鉴赏(53分)(一)诗歌鉴赏(7分)10.(3分)A11.(4分)张九龄的诗以兰桂自比,用“春葳蕤”“秋皎洁”象征君子坚守本心、不媚世俗的高尚品格;苏轼在词中以“孤鸿”为喻,通过“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隐喻自身孤高自许,不随波逐流的心境。(结合诗句,言之成理即可)(二)文言文阅读(19分)12.(3分)D13.(3分)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花朵与果实的味道都很鲜美,吃了它可以永远不老,永不死亡。14.(3分)ACE15.(3分)D16.(3分)B17.(4分)示例1:选文中,“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想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天一夜之间飞行来往的次数无法计算。想象奇特,极具奇幻色彩。示例2:选文中,天帝担心这五座山流到最西边去,使众多的神仙与圣人失去居住的地方,于是命令禹疆指挥十五只大鳌抬起脑袋把这五座山顶住。想象奇特,极具奇幻色彩。示例3:选文中“五山”规模宏大,建筑华美、生物纯净、植物珍奇,处处彰显仙境的瑰丽与神奇。仙山物产具有超凡的功效,居住者拥有超越凡人的能力,凸显仙山的神圣与超凡脱俗。示例:《北冥有鱼》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想象鹏迁徙时的浩大场景,水浪滔天,直上云霄,突破现实中生物活动的局限,极具奇幻色彩。参考译文在渤海的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沟壑,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底的山谷,那下面没有底,名字叫归墟。地面八极、天空八方中央的流水,以及银河的流水,没有不流到那里的,而那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那里有五座山:第一座叫岱舆山,第二座叫员峤山,第三座叫方壶山,第四座叫瀛洲山,第五座叫蓬莱山。每座山高低延伸周长达三万里,山顶上的平坦处也有九千里。山上的楼台宫殿都由金银珠玉建成,山上的飞禽走兽却是一样的纯白色。珠玉宝石之树长得密密麻麻,花朵与果实的味道都很鲜美,吃了它可以永远不老,永不死亡。住在那里的人都是神仙圣人一类,一天一夜之间飞行来往的次数无法计算。然而这五座山的根部没有相互连接固定,常常随着潮汐波浪上下移动,不能暂时稳定。仙人们对此感到困扰,向天帝投诉。天帝担心这五座山流到最西边去,使众多的神仙与圣人失去居住的地方,于是命令禹强指挥十五只大鳌抬起脑袋把这五座山顶住。经过三次轮换,每六万年交替一次守护任务后,五座山才开始稳固不动。(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18.(3分)C19.(3分)B20.(3分)示例1:生态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可以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发现异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示例2:生物入侵隐患问题,严格评估引入物种,加强跟踪监测防止生物入侵。示例3:技术不足问题,开发智能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等实现精准管理。优化水下通信技术,研发适配海洋环境的智能设备。(四)现代文阅读(17分)21.(3分)D22.(6分)(1)示例1:运用短句(长短句结合),“掩以绿树,饰以鲜葩,散以牛羊”形成排比,节奏明快,勾勒出村落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落霞沟美景的赞叹。示例2:化用“桃花源”典故,赋予小村诗意与神秘感,含蓄表达作者对其淳朴自然之美的赞叹。(2)运用夸张/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将落霞沟的色彩夸张到被认为是天堂装修的底色,突出了落霞沟色彩的绝美。/运用比喻手法,把落霞沟的色彩比作天堂装修的打底色,更形象地写出落霞沟色彩的绚丽与独特。/表达了作者对落霞沟景色的赞美之情。(答出一种即可)23.(4分)山顶云树泱漭的声音;村头柳丝轻摆的声音;溪涧潺潺之音;荒径格桑花摇曳的声音;还有深厚的朱砂红、陶土红、铁锈红等色彩转化成的乐章。(答出四个即可)24.(4分)这句话揭示了自然风景对情感与艺术体验的重要性(理解句子意思。1分)。例如:当我们置身于清晨的山林,鸟鸣啁啾、树叶沙沙、溪水叮咚,这些自然声响与静谧的环境融合,能让人内心平静,仿佛聆听一曲舒缓的乐章;又如在海边观潮,汹涌的浪涛声、呼啸的风声与海天相接的壮阔画面,会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如激昂交响乐般的情感波动。(结合文章一方面即可。1分)生活中,自然风景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通过感官唤醒内心的情感,这种共鸣如同音乐般直击心灵,赋予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滋养。(联系生活,围绕自然风景与人们情感的关系来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三、写作(60分)【作文评价总体要求】文章应展现端正文风,逻辑条理清晰,语句衔接自然、一气呵成。思想积极向上,深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紧密围绕题意,融入真挚情感,杜绝无病呻吟。表达上,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能灵活切换多样句式,巧妙运用各类修辞,让文章兼具感染力与表现力,达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2)分项分等评分表项 目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创意评分说明1.基础等级:着重考量“题意”匹配度,作文要紧扣材料内容、含义范围,以及对应情境与任务要求。完全吻合的属“符合题意”;沾边套作的,最高给到三等;抄袭的直接归四等。2.发展等级:不必求全,依“深刻、丰富、文采、创意”中突出点评等级。有套作、抄袭,发展等级零分。深刻:能看穿表象,把握本质,点明事物内在关联,观点引人深思。丰富:形象刻画饱满,意境营造深远,材料多样,论据充足。文采:用词准确,句式灵活,巧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创意:见解新奇,材料新颖,构思巧妙,想象独特,具个人特色。3.附加扣分:题目未补全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错一字扣1分(重复不累计);标点错多酌情扣分。活动二:行走中国·探寻文化标识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果阶段展示小语关注到了国家旅游局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八年级语文试题 【相关背景】“马超龙雀”,又称“马踏飞燕”。它造型矫健精美,其造型为一匹躯体壮硕的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踏在一只展翅疾飞的龙(满分 150 分 时间 120 分钟) 2025.7雀(古代传说中的风神)背上,表现了骏马腾跃于飞鸟之上时的速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人生的意义在于行走。行走是生命的姿态,是丈量天地的和力量。1983 年,国家旅游局将“马超龙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脚步,是叩问心灵的旅程。山川湖海在足下延展,历史烟云在步履间翻涌。同学们,愿你以文字为杖,以思考为履,在字里行间感受,在诗文典籍中探寻。 “马超龙雀”作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标志开始走向世界。5.请你运用“马超龙雀”的造型(见左图),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和流一、积累与运用(38 分)行元素,仿照示例再设计一款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可学校将举办“驿路寻踪,行走中国”文化探寻系列活动。运用绘画、3D 建模等方式),写明产品名称并阐述你的设计理念。(3分)活动一:行走山河·探寻文明印记示例:产品名称:磁吸悬浮“马超龙雀”夜灯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4 题。设计理念:将传统文物与现代科技结合,磁吸悬浮技术呈现奔马凌空飞跃的飘逸感,半透明材当《壶口瀑布》的雄浑画卷在脑海中徐徐舒展,让我仿若置身其间,听那黄河水如战鼓擂动,似质配合柔和灯光,营造出神秘浪漫的光影氛围。适用于书房、卧室,兼具照明与装饰功能,让万马嘶鸣,以排山倒海、A.雷.霆.万.钧.之势,冲破重重险阻,奔涌向前。每一滴水珠都裹挟.着历史的烽 传统文化在现代家居环境中焕发科技魅力。火狼烟,每一道浪花都翻涌着民族的壮志豪情。 ,冲刷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B.百.折.不.挠.的精神脊梁,成为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动见证。 6.小语准备对“马超龙雀”文物造型蕴含的文化寓意进行解说,请你结合其造型特点和背景资踏入《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神秘圣境,巍峨雪山 ,似在诉说着料,帮她完成解说稿(100 字以内)。(3分)岁月的 cānɡ桑变迁;圣洁冰川似璀璨的水晶宫殿,在阳光的轻抚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似在诉说着大自然的 C.独.具.匠.心.。这里是大自然亿万年的精心雕琢,也是古老文明悄.然孕育的神秘摇篮,每一 活动三:行走诗文·探寻古今墨韵寸土地都弥漫着岁月的醇厚芬芳,每一块岩石都镌刻着时光的深沉记忆。 7.请你在横线处填写相应内容。(12 分)而《一滴水经过丽江》则以细腻温婉的笔触,为我勾勒出丽江古城的灵动轮廓。青石板路在脚下蜿蜒, ;小桥流水潺潺流淌, 。行走于这山河行走场景 关联诗句之间,我触摸到了文明的温暖脉搏,那些沉淀在时光深处的动人故事,宛如璀璨星辰,在历史的星河中 D.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不断探寻文明的深 suì奥秘。行走在典籍中,憧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① , ②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字音填写汉字。(4分) 典籍回响的理想社会,这份美好激励我们更坚定地追寻。(《大道之行也》)(1)裹挟.( ) (2)cānɡ( )桑 (3)悄( )然 (4)深 suì( )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雷霆万钧 B.百折不挠 C.独具匠心 D.熠熠生辉 行走中华大地,陆游笔下“ ③ 东入海,五千仞岳 ④ ”的壮丽山河画山河气象卷,令人心潮澎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进行修改。(3 分)4.文段中缺失四个句子,下列序号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从“ ⑤ , ⑥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欣赏寺山寺寻幽①似历史的琴弦,弹奏着岁月的悠悠歌谣 中清幽的景色,感受幽深静谧的氛围。②它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在华夏大地上纵横驰骋物质或许清贫,但精神的行走永不止步。苏轼所言“ ⑦ 裹生涯, ⑧ 气③如沉默的远古巨人,以傲然之姿矗立于天地之间 书剑生涯自华”,正是探寻内在丰盈的写照。(《和董传留别》)④如灵动的音符,奏响着纳西族文化的华美乐章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4 页行走·探寻文言的哲思行走场景 关联诗句(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①之水,天面对困厄,探寻坚韧。杜甫在破屋中呼喊“ ⑨ , ⑩ ”,风雨砺志那份心系天下的胸怀令人动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即便孤寂清冷,也要保持高洁的志向与不屈的精神。陆游在《卜算子·咏梅》 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②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傲骨探寻中赞颂梅花“ , ”,正是行走者应有的风骨。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活动四:悟行名著·探寻经典力量 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③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8.学校戏剧社排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位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出现分歧。请判断下列演员的理解而不动。正确的一项是(3分)(节选自《列子》)A.饰演保尔的演员:“保尔在全身瘫痪后变得消极绝望,最后放弃了斗争。”【注释】①八纮:八方极远之地。九野:九州的土地。②珠玕ɡān,珠玉。③禺彊:北极之B.饰演冬妮娅的演员:“冬妮娅始终支持保尔的革命理想,两人最终携手同行。”C.饰演朱赫来的演员:“朱赫来像引路人一样,教会保尔革命道理和斗争方法。” 神名禺疆,灵龟为之使也。④暨(jì):到;至。⑤趣:通“趋”。⑥数:占卦。⑦阨:通“隘”,D.饰演丽达的演员:“丽达因为误解与保尔决裂,从此再未出现。” 狭小。9.有同学认为“保尔式的牺牲精神已经过时,个人利益应优先考虑”。请结合小说主题和现实生活,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发表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4分) A.文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与《马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而”的意思和用法不一样。二、阅读与鉴赏(52 分)B.文中“去”是距离的意思,与《北冥有鱼》“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去”意思相同。行走·探寻诗词的春秋C.文中的“乃”是副词,译为于是、就,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中的“乃”意思一样。(一)诗词鉴赏(7分)① D.文中的“峙”,与《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的“峙”都是直立的意思。感遇·其一张九龄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3 分)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有大壑焉[A]实惟无[B]底之谷[C]其下[D]无底[E]名[F]曰归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5.下列选项中与“诉之于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注释】①这首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A.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有鱼》)10.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是五言古诗,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名相,“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自于他的《山居秋暝》。 B.中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B.诗的前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兰与秋桂的生机与高洁,展现自然之美。 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C.第五句作者用“谁知”突然一转,写出山林隐士因听闻兰桂美名,而心生爱慕之情。 D.衹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D.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认为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是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11.本诗与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请 A.《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列御寇及其后学编撰,列子和庄子都是道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结合诗词内容分别进行分析。(4分)B.选文中的五山、巨鳌和《北冥有鱼》中的大鹏都是巨大的事物,创作极具现实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C.选文中“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交代了仙人们感到困扰,向天 关系的重建——它不是征服海洋,而是与海洋共生;不是一味索取,而是知止有度;不是单纯帝投诉的缘由。 地追求产量,而是尊重自然的智慧,唤醒大海的生命力。海洋牧场,是一片蓝色国土的苏醒,是科技与生态交融的奇迹,更是我们共同守护的一份海洋家园!D.选文天帝命禺疆派巨鳌头顶仙山使其稳固,这一情节与《淮南子》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选自 2025 年 6 月 1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断鳌足以立四极”类似,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想象性创造。17.选文与《北冥有鱼》都充满了雄奇瑰丽的想象,请分.别.从两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体现的想象力。 1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4 分) A.第②段中说明了海洋牧场是一种融合多种技术手段,在海平面构建出的一个生态繁育、循环再生的多功能生态系统。行走·探寻信息的奥秘 B.第③段说明“牧”出高质量水产品,只要通过海洋牧场的生态溢出效应,修复临近海洋环(三)说明文阅读(10 分) 境和渔业资源就可以实现。海洋牧场,在海底“放牧” C.第④段告诉人们:海洋牧场的核心之一——建设人工鱼礁,为鱼儿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家。①牛羊可以放牧,海洋生物也能吗?是的。你可能想不到,市场上,许多活蹦乱跳的鱼虾、肉质 D.第⑥段明确了海洋牧场是一场完成的生态实验,它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一种紧实的海参、软糯鲜甜的海胆早已不是靠传统方式养殖或捕捞来的了,而是在人类精心打造的海洋牧 人海关系的重建。场里“放牧”得来的。作为一种全新的渔业模式,海洋牧场正在成为蓝色国土上的新“粮仓”。 19.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②海洋牧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养殖场,也不是捕捞渔场,而 A.第①段画线句使用问句开篇,一问一答,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是一种融合了生物、工程、生态、信息、物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在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人工模拟为海洋生物打造的居住场所。海底构建出的一个生态繁育、循环再生的多功能生态系统。它就像陆 C.第⑤段加点句“截至目前”,限制了时间范围,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地上的牧场,不再靠天吃饭,而是用科学指导设计,让高价值的海洋 D.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定义、系统形成的原因、现状及生物在人工生态环境中自然地长出来。 意义。③与“捕”和“养”不同,海洋牧场讲究的是“牧”。它是基于 20.海洋牧场在实现生态修复与渔业增产双重目标的过程中,既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也面临着海洋生物经常把岩礁区、海藻场或海草床作为产卵场、育幼场或生活场所这一生活习性,通过人工手 一些潜在挑战。小语在深入调研后发现未来海洋牧场发展可能遇到很多难题,如人工生态系统段模拟这些自然生境,在海洋中选择合适的场所,为海洋生物打造适宜它们居住的“住宅小区”;然 稳定性差,生物入侵隐患,检测与管理技术不足等。后通过增殖放流,让鱼、虾等海洋生物在此定居、繁衍、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优化的局部生态系统;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常识,选择其中的一个难题为政府部门提出应对措施。(3分)最后,通过海洋牧场的生态溢出效应,修复临近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由此,便可实现生态修复+渔业增产的双重目标,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牧”出高质量水产品。 行走·探寻文字的温度④海洋牧场的核心之一,是“给鱼儿一个家”。这个家,就是人工鱼礁。鱼类跟人类一样,也需 (四)现代文阅读(17 分)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家。但在海洋里,一方面,并非所有区域都是宜居之地。天然礁石稀缺、水下地貌 落霞沟交响曲单一、水流过强或过弱、食物不丰富,都会让鱼群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在过度捕捞和高密度养殖的 卞毓方影响下,原本适合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空间愈来愈少。这时,人类就需要通过科学设计,在海底布设 ①“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语出杜甫的绝句《赠花卿》。说得透彻,天乐一系列人工鱼礁,模拟自然礁石,为鱼类提供庇护、觅食、繁殖的“综合功能区”。除了吸引鱼类, 本属神仙,凡尘自是难寻,而我今日,恍然间,竟倾听了那来自天庭的妙音,幸何如之! 这些礁体表面往往还能迅速被海藻、藤壶、牡蛎等附着生物占据,可以形成完整的礁区生态系统,实 ②那日上午,我离开位于昆明市东川区的宾馆,驱车前往红土地镇。山路蜿蜒,左临悬崖现种群+栖息地+食物链的全面重建。 峭壁,剑麻丛生,蔓草纷披;右值梯田平旷,红壤如血,阳光自孔雀蓝的晴空倾洒而下,给绿⑤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沿海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189 个,年产海产品超油油的荞麦、黄澄澄的燕麦、粉嫩嫩的油菜花注入了一股沛然的生气,明艳而又爽朗。千万吨,渔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指标持续好转。海洋牧场,正从“海洋渔业工程”向“生态系统服 ③红土地镇方圆百里,蜚声中外的景点有打马坎、七彩坡、锦绣园、千年龙树、乐谱凹等,务平台”转型。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海洋探测技术、碳交易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海洋牧场将更加智 光是咀嚼这些名字,便令人齿舌生香,心驰神往。主人首先推荐落霞沟。 能、更加绿色、更加高效。 ④对于东川来说,走红是什么?是天南海北的驴友、画师、摄影师闻风而至,是昔日的陷⑥海洋牧场,是一场正在进行的生态实验。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一种人海 塘地更名为落霞沟,并勒石为记。 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4 页⑤想到这儿,耳畔传来一缕轻音,似是某首乐曲的引子。 21.【理清“所至”】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⑥我登上观景台,时值傍午,阳光炽烈,云气弥漫。“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云 A.文章以杜甫诗句开篇,既点明“天乐难寻”,又巧妙引出下文对对落霞沟如天籁般美景的彩是自然界的魔术师。才见一团浓云在日边缓缓散开,阳光乘隙扑向远处的崖壁,低头看去,漫坡的 描写,奠定抒情基调。顽石顷刻有了生命,若奔走跳跃的灵猴。又一团浓云遮过来,日头隐退,苍茫滋生,峰峦也由烂紫化 B.第⑥段引用“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通过描写动态的云影变化,写出落霞为黯苍。沟光影流转的奇幻之美。⑦走到崖底,隐着一条溪涧,迷迷蒙蒙,影影绰绰,是氤氲的水汽吧,看不清,偏生叫耳朵捕捉C.第 段中作者对于康定斯基名言的理解,意在强调自然风景能激发心灵共鸣,使情感转化到了那吵吵嚷嚷、喷珠溅玉的喧哗。漫步溪水边,不远处坐落着一个小村。数十户人家,尽多白墙青为艺术体验。瓦,且多两层小楼,掩以绿树,饰以鲜葩,散以牛羊,炊烟袅袅而起,俨然是一处现实版的桃花源。D.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朴素自然,富于想象,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落霞沟美景的惊艳与再过来,是相对高敞的山梁,依山形地势拓出一圈又一圈波浪形的梯田,大红与大绿携手。人着大红大绿显喜气,山着大红大绿显瑞气。瑞霭、祥云、日辉,映得一沙一石一草一木皆欢天喜地,眉飞色 赞叹。舞。 22.【关注“所见”】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⑧贴近栈道,横亘着一道巨壑,危壁斧削,赤石裸露,古木倒生,紫藤怒攀——凸现出原始的生 (1)数十户人家,尽多白墙青瓦,且多两层小楼,掩以绿树,饰以鲜葩,散以牛羊,炊烟袅命力。 袅而起,俨然是一处现实版的桃花源。⑨整体扫视,立体透视:那峡谷,七彩斑斓;那红土,渥然如丹;那禾稼,绿云委地;那野花, (提示:从句式、修辞、化用典故等角度,任选一个)(3分) 那白墙,那黛瓦,那蓝天,莫不色调明快,线条流畅,融洽无间。诗人谓之“神仙不小心打翻了调色 (2)天堂如果要装修,必定是以这落霞沟的色彩打底。(提示:从修辞角度)(3分)盘”,此语得其神髓,天堂如果要装修,必定是以这落霞沟的色彩打底。 23.【探究“所听”】文章题目为“落霞沟交响曲”,细读第⑩段,作者说“并无谁在播放乐⑩正纵目骋怀,一束光柱穿云射来,照得我眼睛睁不开。耳边忽然升 曲”,那这“交响曲”都是哪些乐音?请加以概括。(4分)起一缕旋律,初如提琴和木管的八度泛音,继而渐渐清晰,逐步加强,进24.【体悟“所感”】请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 段画波浪线句子入行云流水、急管繁弦的交响。四下看,并无谁在播放乐曲。那么,这是的理解。(4分)打天外飞来的?不,这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我心灵的琴键上弹奏。皆因眼音乐,原来不仅源自生活与劳动,还来自无声的风景,来自天地间的色彩,是心灵与自然前的色彩太过绚丽,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能自已,故而情动于中,的共鸣。越于言,化于声,入于耳。就是说,语言已不足以表达我对落霞沟之美的惊叹,情感的火花直接飞扬成盈耳的音乐。山顶云树泱漭,恍闻“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村头柳丝轻摆,似“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溪涧潺潺,声若“大弦嘈嘈”;荒径格桑花摇曳, 行走·探寻思想的碰撞宛如“小弦切切”。最响亮的音色,来自那深厚的朱砂红、陶土红、铁锈红,色彩一跃为音符,音符 三、写作(60 分)转化为乐章。侧耳倾听,管笛齐奏,琴鼓交鸣,铿锵如“昆山玉碎”,激扬如《金蛇狂舞》。瓦格纳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感于意大利五渔村的美景,谱出了《莱茵的黄金》,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海利根施塔特村灵感迸发, 古人以丹青之墨,勾勒理想蓝图;游记者以灵动之笔,镌刻生命哲思;演讲者以铿锵之音,谱出了《田园奏鸣曲》,我应该如何为这阕无意中得之的精神乐曲命名呢?索性叫做《落霞沟交响曲》。 传递笃定信念。这追求的执着、感悟的深邃、信念的炽热,汇聚成震撼人心的力量。 请以“成长路上,你给予我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那一刻,视觉与听觉在心中同频共振,色彩的音籁比管弦的奏鸣更让人感到亲近。离开落霞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沟,踏入花石头村,乐声依然在耳畔回荡;离开村子,登上千年老龙树所在的高坡,旋律依旧在心头②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盘旋。我终于理解了康定斯基的名言:“色彩犹如键盘,眼睛好似音锤,心灵仿佛绷满弦的琴。”③不少于 600 字。 音乐,原来不仅源自生活与劳动,还来自无声的风景,来自天地间的色彩,是心灵与自然的共鸣。(摘自《光明日报》2025 年 3 月 28 日 15 版,有删改)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