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去外婆家教学要求: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作者对外婆家的描述顺序和情感表达。3.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生字。思考外婆家有趣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对外婆家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体会其中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乡村生活的特点和亲情的温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文化。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外婆家的有趣和亲情的温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1.播放一段关于乡村生活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去过乡村的亲戚家?那里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引出课题《去外婆家》。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地选择,培养自学能力。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2.学生自由朗读。(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指名朗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去外婆家是最大的乐趣?引导学生理解“乐趣”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外婆家的向往。2.学习第二段朗读第二段,说说外婆家的山上山下都有哪些宝贝。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说都有些什么宝贝。3.学习第三段分角色朗读第三段,体会舅舅和外婆对“我”的关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4.学习第四段默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小山雀的句子,感受小山雀的可爱。教师讲解关于山雀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和小山雀玩耍的情景,培养想象力。5.学习第五段女生朗读第五段,男生边听边想象春天外婆家屋后山上的美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春天的什么花,为什么?体会舅妈用野花装扮自己的快乐心情。6.学习第六段全班齐读第六段,思考:为什么说外婆家真有趣?引导学生从食物、动物、植物、亲情等方面进行总结。二、拓展延伸。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亲戚家的有趣经历,与同学分享。3.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用课文中的语言和句式写一写自己的发现。总结全文1.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强调亲情和乡村生活的美好。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和乐趣。三、布置作业。1.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画一幅自己心目中外婆家的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板书设计:去外婆家乐趣 宝贝多→喜欢→真有趣小山雀 杜鹃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