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 去外婆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婆、候”等14个生字,会写“宝、活”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乡村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都看到了些什么。2.师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去过乡村的亲戚家?那里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学生说一说)3.引出课题《去外婆家》。(板书:去外婆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对话平台,自读。(1)给学生充沛的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易读错的字音。如:“候”是第四声,但在“时候”一词中,读轻声;“留”是边音;“份”是前鼻音;“者”是翘舌音等。(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2.识字。(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2)请学生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3)分组“开火车”读,展开字词竞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协助纠正。3.写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2)教师范写“宝、曲”,指导学生书写:①“宝”上下结构,“宀”横钩长短适中,“玉”三横平行,下横宜长,竖画居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②“曲”独体字,外框上宽下窄,横竖排布均匀,两竖左短右长。(3)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共评议。4.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已经学到了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①学生自由说想干什么。②引导学生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组词。(2)和同桌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3)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看谁说得多。(吃的:山楂、柿子或毛栗子;玩的:小山雀;看的:杜鹃花、野花)(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5.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3.课后作业:在田字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3遍。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我以一段视频引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专注于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生字,总结生字识记技巧。学生读懂了课文,但我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多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多交流,把点评的自由交给学生,我适当进行补充及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2.仿照课文句式,描述自己类似的经历(如去公园、奶奶家等)。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读重点句子。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宝贝、干活、一些、总是、送给、告诉、小曲、名字、香气。3.说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乐趣”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外婆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乐趣”的意思是使人感到快乐的趣味。)(2)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去外婆家是最大的乐趣?2.学习第2自然段。(1)师出示第2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并指名学生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总写了外婆家山上山下的宝贝。)(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东西。(引导学生想象外婆家山上山下都有哪些吃的、玩的和看的。如,吃的:好吃的野果,鲜嫩的蘑菇;玩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看的:枝繁叶茂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草等。)3.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舅舅和外婆对“我”的关爱。(2)找出有哪些吃的。(出示山楂、柿子、毛栗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加深印象。)(3)梳理“趣味”。师:吃这些东西有趣在哪里?(这些东西是舅舅从山上干完活带回来的,“我”可能对舅舅干的活很感兴趣。)师:外婆还会留给谁呢?(舅舅、舅妈、妈妈、哥哥、姐姐……)(4)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4.学习第4自然段。(1)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山雀的句子,感受小山雀的可爱。教师讲解关于山雀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和小山雀玩耍的情景,培养想象力。5.学习第5自然段。(1)老师朗读第5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象春天外婆家屋后山上的美景。(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春天的什么花,为什么?(3)借助图片,让学生理解“姹紫嫣红”的意思。(4)体会舅妈用野花装扮自己的快乐心情。6.学习第6自然段。(1)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外婆家真有趣?(对比城市与乡村生活:用图片展示山雀、野花等事物,帮助理解乡村独特的魅力。)师总结:同学们,这里的“趣”来自大自然的给予,来自家人的关爱,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偶得。(2)引导学生从食物、动物、植物、亲情等方面进行总结。(外婆家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而且外婆、舅舅、舅妈都很爱“我”,“我”感到非常快乐。)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1.将描写外婆家有趣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感受外婆家带给“我”的趣味以及“我”对外婆家的怀念。2.仔细阅读第3~5自然段,感受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乡村生活的美好,领略到了外婆家的趣味,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感受生活中的乐趣。2.拓展:课文通过描写外婆家的自然风光(野果、山雀、野花),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乐趣与温暖,语言质朴优美,情感真挚。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同学交流一下。课堂板书教学反思 我以“趣”为主线,串联起食物、动物、植物,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视频资料辅助理解,让学生能更生动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