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年级: 班级: 姓名: 小组名称: 科 目课 题课型授课人设计人审查人审批人师评组评学习目标通过习题课加强一下目标的实现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学习重点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学习难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学 习 过 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一、选择题(2010·大同模拟)图中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 基地,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最丰富的资源为 ( ) A.油气 B.煤炭 C.铁、铝 D.稀土金属2.在采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大大稳定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据此回答3~5题。3.引黄济青最直接的环境效益是 A.使青岛市民用上了清洁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称C.减缓了青岛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D.改变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雾岛效应4.引黄济青每年11、12月至次年2月进行引水,最主要原因是A.冬季降水少,青岛缺水严重B.冬季河水含沙量低,同时可避开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用水量大D.冬季黄河流域降雪对径流起到补充作用5.引黄济青的配套水库——棘洪滩水库每年都要投放大量的白鲢、花鲢鱼苗,目的可能是 A.控制水中藻类过量繁殖,净化水质 B.进行淡水养殖,增加经济收入C.为吸引鸟类而投放的饵料 D.发展生态旅游,供旅客垂钓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人口 C.丙表示环境 D.丁表示经济系统7.P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010·盐城联考)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图a、b),回答8~9题。8.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9.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变暖 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09年2月7日上午10时,又一项民生重大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求雨岭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对增强我国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材料2:下图为我国1980~2003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意图。(1)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河流 B.交通 C.城市分布 D.农业类型(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后所经过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3)材料2中,曲线①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4)2008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平均为23%左右,而我国只有2.7%左右。试分析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纠错反思(教学反思)】 BCCBA DCABD解析:第(1)题,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城市分布。第(2)题,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需从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准确分析材料2,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我国目前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我国储量也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天然气现在还没有被大规模应用,因此开发利用的前景比较广阔。答案:(1)C (2)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资源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3)生产 消费 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波动上升);1995年以前,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995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呈正相关。(4)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开采利用量较小,在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