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集合1.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新课导入在生活与学习中,为了方便,我们要经常对事物进行分类.例如图书馆中的书是按照所属学科等分类摆放的;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习了集合、元素等概念,我们就会对事物的分类有更清晰的认识.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与元素的概念.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掌握常见数集的表示方法.3.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并能利用它们进行解题.新知学习 探究一 元素与集合研究下面的例子,回答问题:(1)2025级聪明的学生;(2)的近似值;(3)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所有点;(4)所有奇数.思考1.以上各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思考2.哪个例子中的对象划分标准不确定?思考3.(3)、(4)例子中的对象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思考1 提示 分别研究学生、近似值、点、奇数.思考2 提示(1)、(2)所指对象不确定,“聪明”与“近似”这些概念界限不清晰.思考3 提示 两个例子中的研究对象都很明确,且均指“所有的”,即某种研究对象的全体.[知识梳理]1.元素【答案】每一个对象; ,,2.集合【答案】确定的; 不同的; ,,[即时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数.( )(2) 参加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全体人员是一个集合.( )(3) 由1,2,3构成的集合与由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4) 一个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元素.( )【答案】(1) ×(2) √(3) √(4) ×2.(多选)下列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 )A. 接近于2 025的所有正整数 B. 小于的实数C. 未来10年内的房价趋势 D. 点与点【答案】BD【解析】选.对于,接近于2 025的所有正整数的标准不明确,不能构成集合;对于,小于 的实数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对于,未来10年内的房价趋势不明确,不能构成集合;对于,点 与点 是两个不同的点,是确定的,能构成集合.3.英文单词的所有字母组成的集合共有_ _ _ _ 个元素.【答案】6【解析】英文单词 中不同的字母有,,,,,,共6个,故所有字母组成的集合共有6个元素.一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两个条件(1)能找到一个明确的标准,使得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中的元素.(2)该组中各个对象是不同的.二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知识梳理]1.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常用的数集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记法 ①_ _ _ _ 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③_ _ _ _ ④_ _ _ _ ⑤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 或;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读法属于 是集合的元素 ⑥_ _ _ _ 属于不属于 不是集合的元素 ⑦_ _ _ _ 或 不属于【答案】;[例1](1) 已知集合中的元素满足,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且 B. ,且C. ,且 D. ,且(2) 用符号“ ”或“ ”填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A(2) ;;;【解析】(1) 由,解得,因为,,故,且.(2) 因为 为自然数集,为整数集,为有理数集,为实数集,所以;;;.判断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方法(1)直接法:首先明确集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然后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现即可.(2)推理法:首先明确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然后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跟踪训练1].(1) (多选)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2) 若是16和24的公约数组成的集合,用符号“ ”或“ ”判断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8_ _ _ _ ;3_ _ _ _ ;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BD(2) ;;【解析】(1) 选.因为 为自然数集,为整数集,为有理数集,为实数集,所以,错误;,正确;,错误;,正确.(2) 根据题意,集合 中的元素有1,2,4,8,所以;;.三 集合的表示观察下列两个集合:(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所有颜色组成的集合;(2)十二生肖组成的集合.思考.上述集合与除了用自然语言描述外,还有更简单明了的表示方式吗?如何表示?提示 可以,两个集合可以这样表示,如红色,黄色};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知识梳理]1.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①_ _ _ _ _ _ _ _ 出来,并置于花括号“”内的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列举法.【答案】一一列举2.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的形式,这样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答案】3.为了直观地表示集合,我们常画一条③_ _ _ _ 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称为④_ _ _ _ _ _ _ _ .【答案】封闭; 图4.集合的分类按照集合元素的多少,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1)一般地,含有⑤_ _ _ _ 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含有⑥_ _ _ _ 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2)不含⑦_ _ _ _ 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⑧_ _ _ _ .【答案】有限; 无限; 任何;5.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⑨_ _ _ _ _ _ _ _ (即中的元素都是的元素,中的元素也都是的元素),那么称这两个集合相等.【答案】完全相同[例2] (对接教材例1、例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 由所有小于13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 方程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 方程组的解集;(4) 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答案】(1) 【解】小于13的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自然数有4个,分别为3,5,7,11,故可用列举法表示为.(2) 方程 的实数根为2,因此可用列举法表示为,也可用描述法表示为,}.(3) 解方程组 得故解集可用描述法表示为,也可用列举法表示为.(4) 二次函数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中,代表元素为有序实数对,其中,满足,由于点有无数个,则用描述法表示为,}.(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注意点①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②这里“”已包含所有的意思,不能出现“全体”“所有”等.(2)利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注意点①写清楚该集合代表元素的符号.②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花括号内.注意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写清该集合中元素的代表符号,并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描述集合的特征性质.[跟踪训练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 方程的根的集合;(2) 不等式的解集;(3) 方程,,的解集;(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的点组成的集合.【答案】(1) 解:由 可得 或,所以方程 的根的集合为,.(2) 由 可得,所以不等式 的解集为,.(3) 描述法:,,;列举法:因为方程的解为 或 或 或用列举法表示为,,,.(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负,即,,故第三象限内的点的集合为,,,.四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例3] [(2025·连云港月考)]已知集合中含有两个元素和,若,则实数的值为_ _ _ _ _ _ .【答案】【解析】若,则 或,当 时,,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所以;当 时,,因为,所以,此时集合 中含有两个元素1,,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综上所述,.母题探究.若本例条件变为“已知集合中含有两个元素1和,若”,求实数的值.解:由 可知,或.当 时,此时,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当 时,或(舍去),当 时,经检验,符合题意.综上可知,.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的应用策略应用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时,我们要利用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元素相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还要注意检验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跟踪训练3].(1) 已知集合,1,,,1,,若,则( )A. 或3 B. 0或1 C. 3 D.(2) 若一个集合含有两个元素和,则实数需满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C(2) 且【解析】(1) 选.由 有,解得,.当 时,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舍去.当 时,,满足题意.综上所述,.(2)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解得 且.课堂巩固 自测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构成集合的是( )A. 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本中所有的难题B. 小于8的所有素数C. 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D. 所有小的正数【答案】B【解析】选.对于,“难题”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对于,小于8的所有素数有2,3,5,7,能构成集合;对于,“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对于,“小”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不能构成集合.2.(多选)(教材P7T1改编)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C【解析】选.对于,是实数,即,正确;对于,,错误;对于,是无理数,所以,正确;对于,不是 的元素,错误.3.已知集合,用列举法表示集合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可得,,由,可得,3,6,则,2,5,则.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是_ _ _ _ _ _ .【答案】【解析】因为,则 或.当 时,,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当 时,或,当 时,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当 时,,,符合题意.综上所述,.1.已学习:(1)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2.须贯通:利用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集合;求参数时注意元素的互异性以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3.应注意:重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注意点集与数集的区别.课后达标 检测A 基础达标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A. 上课迟到的学生 B. 小于 的正整数C. 著名的运动健儿 D. 所有有理数【答案】C【解析】选.上课迟到的学生属于确定的互异的对象,所以能构成集合;小于 的正整数分别为1,2,3,所以能构成集合;著名的运动健儿标准不明确,所以不能构成集合;任意给一个数都能判断是否为有理数,所以能构成集合.2.若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答案】C【解析】选.由,,即,所以集合 中的元素个数为5.3.已知集合是由大于且小于1的实数构成的集合,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选,故 错误;,故 错误;1不小于1,故 错误;,故 正确.4.[(2025·潍坊期中)]若的三边长,,可构成集合,则不可能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选.由题意,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得,,互不相等,故 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 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为( )A. , B.C. , D.【答案】A【解析】选.解方程,得 或,所以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为,.故选.6.(多选)已知集合,,,,则的值为( )A. B. C. 1 D.【答案】BD【解析】选.由,得 或 或,解得 或 或,所以当 时,,,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 舍去;当 时,,,,满足题意;当 时,,,,满足题意.综上所述,或.7.已知,,,则实数_ _ _ _ _ _ .【答案】【解析】若,则,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若,则,可得 或(舍去),经检验,满足要求.综上,.8.若,,1,2,,,,用列举法表示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因为,,1,2,,,,所以.9.已知集合中有两个元素和,集合中有两个元素0和,若,则_ _ _ _ .【答案】0【解析】由于,且,所以 解得,且符合题意.10.(13分)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 从1,2,3这三个数字中抽出一部分或全部数字(没有重复)所组成的自然数的集合;(4分)(2) 方程 的解集;(4分)(3) 由二次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5分)【答案】(1) 解:当从1,2,3这三个数字中抽出1个数字时,自然数为1,2,3;当抽出2个数字时,可组成自然数12,21,13,31,23,32;当抽出3个数字时,可组成自然数123,132,213,231,321,312.由于元素个数有限,故用列举法表示为,2,3,12,13,21,31,23,32,123,132,213,231,321,.(2) 由算术平方根及绝对值的意义,可知,解得因此该方程的解集为.(3) 此集合应是点集,是二次函数 图象上的所有点,故用描述法可表示为,.B 能力提升11.(多选)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程 的解集为,B. 由所确定的实数集合为,0,C. 集合,,}可以表示为,,D. 集合中含有3个元素【答案】BC【解析】选.选项,方程的解为 解集为,故 错误;选项,由 知,,当,同为正数时,;当,一正一负时,;当,同为负数时,,故由 所确定的实数集合为,0,,故 正确;选项,,,,,当 时,;当 时,;当 时,,故集合}可以表示为,,,故 正确;选项,,,当 时,;当 时,;当 时,;当 时,,故集合,0,1,中含有4个元素,故 错误.故选.12.若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填写“ ”或“ ”)【答案】;【解析】由解得不满足,故;由 解得满足,故.13.(13分)已知集合.(1) 若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6分)(2) 若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分)【答案】(1) 解:当 时,,此时,此时 中仅有一个元素,满足题意.当 时,,解得,此时方程为,即,则 中仅有一个元素.综上可知,当 时,元素为;当 时,元素为.(2) 由(1)得,当 中有1个元素时,或;当 中没有元素时, ,即,且,解得.综上可知,当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14.(15分)已知集合,,,集合,,,且集合中再没有其他元素属于,能否根据上述条件求出实数的值?若能,则求出的值,若不能,则说明理由.解:能.因为,所以 或,若,则,此时,9,,,0,,显然 且,与已知矛盾,故舍去.若,则,当 时,,5,,,,,中有两个,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故舍去;当 时,,,,,,,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存在,且.C 素养拓展15.[(2025·苏州月考)](多选)在整数集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即,,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B.C. 若整数,属于同一“类”,则D. 若,则整数,属于同一“类”【答案】ACD【解析】选.对于,,因此,正确;对于,,因此,错误;对于,由,是同一“类”,令,,,,,1,2,3,4,因此,,,正确;对于,若,则令,,即,,不妨令,,,1,2,3,4,于是,,,因此整数,属于同一“类”,正确.1.2 子集、全集、补集新课导入本年开学季,某校新招的高一18个班的新生组成集合,其中高一(1)班的50位新生组成集合,那么,集合与集合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集合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了解全集的概念,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理解用图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体会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新知学习 探究一 子集与真子集某国际赛事中,假设全部参赛运动员组成集合,中国参赛运动员组成集合.思考1.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中的元素吗?思考2.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中的元素吗?【答案】思考1 提示 不一定.思考2 提示 都是.[知识梳理]类别 定义 符号表示 图形表示子集 如果集合的①_ _ _ _ _ _ _ _ 元素都是集合的元素(若,则),那么集合称为集合的子集 ②_ _ _ _ 或③_ _ _ _ ,读作“集合包含于集合”或“集合包含集合”真子集 如果,并且④_ _ _ _ _ _ ,那么集合称为集合的真子集 ⑤_ _ _ _ 或⑥_ _ _ _ ,读作“真包含于”或“真包含”子集性质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⑦_ _ _ _ ,即⑧_ _ _ _ . (2)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⑨_ _ _ _ _ _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⑩_ _ _ _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_ _ _ _ _ _ .【答案】任意一个; ; ; ; ;??; 子集; ; ; 子集; 真子集[例1] (对接教材例1、例3)判断下列各组集合中,是否为的子集.(1) ,0,,,,0,1,;(2) ,;(3) ,;(4) ,,,}.【答案】(1) 【解】因为,,,即集合 的每一个元素都是 的元素,所以 是 的子集.(2) 集合 的元素是数,集合 的元素是有序实数对,故 不是 的子集.(3) 集合,用数轴表示集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是 的子集.(4) 集合,1,3,,集合,3,5,,故 不是 的子集.母题探究.本例中,对于集合是集合的子集的情况,指出哪些是真子集?解:中,集合 是集合 的真子集.(1)判断集合关系的方法①观察法:一一列举观察.②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关系.③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图.(2)求有限集的子集的两个关注点①要注意两个特殊的子集: 和集合本身.②按集合中含有元素的个数由少到多分类,一一写出,保证不重不漏.常用结论 假设集合中含有个元素,则有:的子集有个;的非空子集有个;的真子集有个.[跟踪训练1].(1)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C. D.(2) 写出集合的所有非空子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B(2) ,,,,,,,,,1,【解析】(1) 选. 是无理数,所以 选项错误;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 选项正确.集合 与集合 的元素不相同,所以没有包含关系,所以 选项错误.,所以 选项错误.(2) ,1,,其所有非空子集有,,,,,,,,,1,.二 补集思考.在某次数学模拟考试中,单选题的第8题有四个选项,某同学求不出正确答案,但明显知道其余三个是错误的,那她能做对这道题目吗?理由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提示 能.[知识梳理]1.全集(1) 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①_ _ _ _ _ _ _ _ ,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 记法:全集通常记作②_ _ _ _ .【答案】(1) 所有元素(2)2.补集定义 文字语言 设,由中③_ _ _ _ _ _ _ _ _ _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的子集的补集符号语言 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图形语言性质 ,; ⑤_ _ _ _ _ _ ; ⑥_ _ _ _ ,⑦_ _ _ _【答案】不属于; ,且; ; ;[例2](1) 设集合,,则( )A. B. C. D.(2) 已知全集,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D(2) ,或【解析】(1) 因为集合,,所以.(2) 将集合 和集合 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补集的定义可知,或.求集合的补集的方法(1)定义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可利用定义直接求解.(2)图法:借助图可直观地求出全集及补集.(3)数轴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连续且无限时,可借助数轴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问题.[跟踪训练2].(1) [(2025·南通月考)]已知全集,,0,,,则( )A. , B. , C. , D. ,(2) 已知全集,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B(2) ,或【解析】(1) 选.因为,,0,,,所以,.(2) 借助数轴(图略)得,或.三 根据子集或补集求参数[例3] 已知集合,或,.(1) 求;(2)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解】因为,或,所以.(2)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解得.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母题探究.本例中集合,不变,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若,则 或,即 或,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或.由子集或补集求参数的方法(1)当集合为不连续数集时,常根据子集或补集的定义,建立方程求解,此时应注意分类讨论.(2)当集合为连续数集时,常借助数轴来建立不等关系求解,应注意端点处是实心点还是空心点.(3)不能忽视集合为 的情形,当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一般需要分类讨论.[跟踪训练3].(1) 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C. D.(2) 已知集合,或,若中恰好含有2个整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C(2)【解析】(1) 选.当 时,满足,此时,解得;当 时,由 得解得.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2) 根据题意,知,则.若 中恰好含有2个整数,则.课堂巩固 自测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解析】选.因为,,则,,,,故 正确,,,均错误.2.(教材(4)改编)若全集,集合,则( )A. ,或 B. ,或C. ,或 D. ,或【答案】B【解析】选.全集,集合,则,或.3.(多选)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可以是( )A. 0 B. C. 2 D.【答案】ABD【解析】选.由,得到 或,即,,因为,由,当 时,无解,此时 ,满足题意;当 时,得到,所以 或,得到 或.综上所述,实数 的值为0,,.4.已知集合,,,,则与之间最适合的关系是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集合 是能被3整除的整数组成的集合,集合 是能被6整除的整数组成的集合,所以.5.若全集且,则集合的真子集共有_ _ _ _ 个.【答案】7【解析】因为 且,,所以,共有3个元素,所以 的真子集有(个).1.已学习:(1)子集、真子集.(2)全集和补集.2.须贯通:利用图理解子集与全集、补集的概念;利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参数问题.3.应注意:不要忽略空集的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注意端点的取舍.课后达标 检测A 基础达标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解析】选.由已知,因此,错误,表达方式错误,正确.2.已知全集,,则( )A. ,或 B. ,或C. ,且 D. ,且【答案】A【解析】选.因为全集,,所以,或.3.若全集,且,,则集合的真子集共有( )A. 3个 B. 4个 C. 7个 D. 8个【答案】A【解析】选.由题意得,所以,其真子集有(个).4.设集合,,若,则( )A. 2 B. 1 C. D.【答案】B【解析】选.依题意,有 或.当 时,解得,此时,,,不满足;当 时,解得,此时,,,0,,满足.所以.故选.5.已知全集,,或,,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C【解析】选.因为,或,所以,因为 且,所以.6.(多选)设全集,,,,,则的值是( )A. 2 B. 8 C. D.【答案】AB【解析】选.由题意得,,5,7,,所以,解得 或.7.[(2025·天津期中)]已知集合,则写出集合的所有子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 ,,,【解析】因为,所以集合 的子集有: ,,,.8.若是集合的真子集,则的值为_ _ _ _ .【答案】2【解析】由题意知集合为空集,则,即.9.已知集合,集合,若全集,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如图所示.因为,所以.10.(13分)已知集合,且,,,,.是否存在实数,使得 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对于集合,因为,且,即,所以,且.对于集合,因为,且,所以当 时,;当 时,;当 时,.当 时,要使,则,即,矛盾;当 时,要使,则有,即;当 时,要使,则有,即,无解.综上所述,存在,使得.B 能力提升11.已知集合满足,则满足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A. 4 B. 6 C. 7 D. 8【答案】C【解析】选,则,即,所以满足条件的集合 有,,,,,,,共7个.12.已知全集,,是的非空子集,且,则必有( )A. B.C. D.【答案】A【解析】选.依据题意画出 图,观察可知,.13.[(2025·连云港期中)]已知集合,,,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元素之和为,则_ _ _ _ .【答案】290【解析】集合,,,的所有非空真子集有,,,,,,,,,,,,,,,,,,,,,,,,,,,,所以有,解得.14.[(2025·德州期末)](13分)已知集合,.(1) 若集合,,且,求实数的值;(6分)(2) 若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分)【答案】(1) 解:由集合,,,且,所以可得 此时方程组无解;或 解得.所以实数 的值为5.(2) 当集合,且 时,若 ,则 解得;当 时,若,则,,此时,,不满足;若,则,此时,满足.综上可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或.C 素养拓展15.(15分)我们知道,如果集合,那么把看成全集时,的子集的补集为,且.类似地,对于集合,,我们把集合,且叫做集合与的差集,记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在下列各图中用阴影表示出集合;(5分)(2) 若,,求;(5分)(3) 若集合,,集合,有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5分)【答案】(1) 解:如图所示:(2) 根据题意知,.(3) 因为 ,所以.又,,且,所以,即.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1.3 交集、并集新课导入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高一(1)班的同学们积极踊跃报名参赛,有的跳远,有的跳高,有的接力,有的百米 ,班主任统计发现,第一组的同学每人至少报了一个项目,那如何统计参赛一项、两项甚至三项的同学呢?这节我们就学习集合间的运算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2.能使用图表示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3.掌握区间是表示集合的另一种方法,并会用区间表示集合.新知学习 探究一 交集观察集合,2,,,3,,,,,,回答下面的问题.思考1.集合与集合有公共元素吗?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什么?思考2.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有什么关系?思考3.集合与集合,有什么区别?【答案】思考1 提示 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是,.思考2 提示 既属于,又属于.思考3 提示 集合中的元素是由既属于,又属于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是由既属于,又属于的其中一个元素组成的.[知识梳理]文字语言 由所有属于集合①_ _ _ _ 属于集合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与的交集,记作②_ _ _ _ _ _ ,读作“交”符号语言 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图形语言的性质 ④_ _ _ _ _ _ ;,,【答案】且; ; ,且;[例1](1) [(2024·天津卷)]已知集合,2,3,,,3,4,,则( )A. ,2,3, B. ,3,C. , D.(2) 设集合,,则( )A. B.C. D.【答案】(1) B(2) A【解析】[例1]则由交集的定义可得.选.(1) 因为,,所以.(2) 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 与,如图.编辑作答空间顺序交集运算的方法和注意点(1)求集合交集的运算方法有定义法、数形结合法.(2)若,是无限连续的数集,多利用数轴来求解.但要注意,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时,含有端点的值用实心点表示,不含有端点的值用空心点表示.常用结论 若,则;若,则;; .[跟踪训练1].(1) 已知集合,,,2,,则( )A. , B. C. D.(2) 已知集合,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C(2)【解析】(1) 选.因为,,,2,,故.(2) 集合,集合,所以.二 并集请同学们观察下列三组集合:①,,,,,0,1,;②是偶数,是奇数,是整数};③,,,3,,,2,3,.思考1.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中元素的关系是什么?思考2.①中集合的元素个数等于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吗?③中呢?【答案】思考1 提示 集合中的元素是由所有属于或属于的元素组成.思考2 提示 ①中等于,③中不等于.[知识梳理]文字语言 由所有属于集合①_ _ _ _ 属于集合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与的并集,记作②_ _ _ _ _ _ _ _ ,读作“并”符号语言 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图形语言的性质 ;,,,【答案】或者; ; ,或[例2](1) 已知集合,,则( )A. B.C. D.(2) 已知集合,,,则集合可以是( )A. B. C. D.【答案】(1) C(2) D【解析】(1) 由集合的并运算,得.(2) 因为,则,,且集合,,所以,,结合选项可知,,错误,正确.并集的运算技巧(1)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则直接根据并集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2)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3)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若条件中出现或,应转化为,然后用集合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并注意 的情况.常用结论,.(2)若,则,反之也成立,即若,则.[跟踪训练2].(1) (多选)满足,,3,的集合可能是( )A. B. , C. , D. ,3,(2) 若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ABD(2)【解析】(1) 选.由,,3,,知,3,,且 中至少有1个元素5.故选.(2) 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 与,如图所示,故.三 交集与并集的综合应用角度1 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例3](1) [(2024·全国甲卷)]已知集合,,则( )A. B. C. D.(2) 已知全集,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D(2) ,或;【解析】(1) 由题意可得,,则.故选.(2) 根据题意,画出数轴,由图1可得,或.由图2可得,或.所以,或,.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技巧(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图来求解.(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端点值问题.角度2 根据交集与并集运算求参数[例4] 已知集合,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 当 ,即 时,,满足;当 时,要使,即,只需 解得.综上可知,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母题探究1.把本例条件“”改为“”,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由,可知.所以 即所以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母题探究2.把本例条件“”改为“”,求的值.解:由题意可知解得.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的一般步骤(1)若集合能一一列举,则用观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利用数轴得到不同集合间的关系.(2)将集合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3)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从而确定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跟踪训练3].(1) 设全集,,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 C. D.(2) 已知集合,,}.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答案】(1) B(2)【解析】(1) 选.由题意得,题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2) 因为,,}且 ,所以.四 区间的表示方法[知识梳理]设,,且.区间 集合 名称 数轴表示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闭区间②_ _ _ _ _ _ _ _ 开区间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闭右开区间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开右闭区间⑤_ _ _ _ _ _ _ _ _ _ 开区间⑥_ _ _ _ _ _ _ _ _ _ 开区间⑦_ _ _ _ _ _ _ _ _ _ 开区间【答案】; ; ; ; ; ;[例5] 把下列数集用区间表示:(1) ;(2) ;(3) ;(4) ,或.【答案】(1) 【解】.(2) .(3) .(4) ,或.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方法(1)区间左端点值小于右端点值.(2)区间两端点之间用“,”隔开.(3)含端点值的一端用中括号,不含端点值的一端用小括号.[跟踪训练4].(1) 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表示成区间是( )A. B. C. D.(2) 已知区间,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D(2) ,【解析】(2) 由,得.培优点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在研究集合时,经常遇到有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一般地,若有限集合,, ,,将中的元素个数记为.关于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有下面的关系(也称容斥原理)二元容斥原理;三元容斥原理.[典例] 为提升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某教学联盟计划在2025年4月举行“语文情境默写”、“英语读后续写”两项竞赛,我校计划派出20人的代表队,据了解其中擅长语文的有10名同学,擅长英语的有12名同学,两项都擅长的有5名同学,请问该代表队误选了均不擅长的同学的人数为( )A. 1 B. 2 C. 3 D. 5【答案】C【解析】设擅长语文的同学构成集合,擅长英语的同学构成集合,20人代表队构成全集,则,,,,所以,所以,所以语文和英语均不擅长的同学人数为.[练习].小明统计了班级60名同学对游泳、跳水、乒乓球这三类体育项目的喜欢情况,其中有20名同学同时喜欢这三类体育项目,18名同学不喜欢乒乓球,20名同学不喜欢跳水,16名同学不喜欢游泳,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类体育项目,则至少喜欢两类体育项目的同学的人数为_ _ _ _ .【答案】46【解析】设只喜欢游泳、跳水、乒乓球的同学的人数分别为,,,喜欢游泳和跳水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喜欢游泳和乒乓球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喜欢跳水和乒乓球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如图,则后三个方程相加得,与第一个方程消去 得,所以至少喜欢两类体育项目的同学的人数为.课堂巩固 自测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解析】选.由,即可得.2.(多选)图中阴影部分用集合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B【解析】选.根据题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所以,正确,错误,而,不符合题意,错误.3.(教材P16T6改编)设全集,集合,,,},则( )A. ,} B. ,}C. ,} D.【答案】A【解析】选.通解(列举法): ,,1,4,7,10,, ,,2,5,8,11,,所以,,,1,2,4,5,7,8,10,11,,所以 ,,0,3,6,9,,其元素都是3的倍数,即,}.故选.优解(描述法) 集合 表示被3除余1或2的整数集,则它在整数集中的补集是恰好被3整除的整数集.故选.4.已知集合,,,全集为实数集.(1) 求,;(2) 若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或,所以,或.(2) 如图所示,当 时,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1.已学习:(1)交集、并集的概念、运算及性质.(2)区间及其表示.2.须贯通:利用图或数轴进行集合的运算;求参数用到分类讨论思想.3.应注意:由交集、并集的关系求解参数时要注意对空集及区间端点的讨论.课后达标 检测A 基础达标1.已知集合,,则( )A. B.C. D. 或【答案】C【解析】选.由题意集合,,根据并集的定义可知,.2.已知集合,,0,1,,,则( )A. ,,0, B. ,1,C. D.【答案】C【解析】选.由于,所以,排除,;由于,所以,排除.故选.3.已知实数集,集合,,则( )A. B. C. D.【答案】A【解析】选.因为,则,又,则.4.[(2025·常州期中)]设全集,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有( )A. 4 B. 3 C. 2 D. 1【答案】B【解析】选.因为全集,,所以,又因为,,故.因此,集合 中的元素个数为3.5.已知集合,,且 ,则实数应满足( )A. B. C. D.【答案】A【解析】选.因为集合,, ,所以.6.(多选)如图所示,全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的子集B. 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的子集C. 阴影部分表示的范围是D. 阴影部分表示的范围是【答案】BC【解析】选.由题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且 是 的子集,故 错误,正确;因为,所以,又,所以,故 正确,错误.7.设全集,,,则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8.已知集合,,,,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题意,联立 解得 所以.9.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_ _ .(用区间表示).【答案】【解析】因为,画出数轴(图略)可知表示实数 的点必须与表示1的点重合或在表示1的点的左边,所以.10.(13分)已知集合,(1) 求,;(6分)(2) 求,(7分)【答案】(1) 解:由条件可得,.(2) 或,所以,或.B 能力提升11.(多选)已知集合,,则( )A. 当时,B. 当时,C. 当时,D. 当时,的取值范围是或【答案】AB【解析】选.,当 时,,则,故 正确;或,,故 正确;当 时,,不是 的子集,故 错误;当 时,,即有 无解,故 错误.12.某校有26名学生参加了数学小组,17名学生参加了物理小组,10名学生参加了化学小组,其中同时参加数学、物理小组的有12人,同时参加数学、化学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化学小组的有5人,同时参加3个小组的有2人,现在这3个小组的学生都要乘车去市里参加数理化竞赛,则需要预购_ _ _ _ 张车票.【答案】32【解析】依题意,得如图所示的 图,参加数理化竞赛的学生共有(人),所以需要预购32张车票.13.(13分)已知,,其中.(1) 当时,求和;(6分)(2)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分)【答案】(1) 解:当 时,,所以,.(2) 若,则,则 解得.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14.(13分)已知集合,.若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因为 ,所以,①当 时,,即,成立;②当 时,由,有,解得,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C 素养拓展15.(多选)设全集,不大于的最大整数为,如.已知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或 B.C. D.【答案】AD【解析】选.因为,所以 或,故 正确;又因为,即,故 错误,可得,,故 错误,正确.阶段提升(一) 集 合(范围:1.1~1.3)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1.若,,,为集合中的4个元素,则以,,,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 )A. 菱形 B. 平行四边形 C. 梯形 D. 正方形【答案】C【解析】选.由,,,为集合 中的4个元素,得,,,两两不相等,而菱形、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以,,,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不可能为菱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不符合题意;又梯形两底不等,两腰可以不等,因此以,,,为边长构成的四边形可能是梯形,符合题意.2.已知集合,,若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A【解析】选.由 且,得 解得.3.设,若集合,,中的最大元素为3,则_ _ _ _ .【答案】1【解析】因为集合,,中的最大元素为3,所以,,,所以 或.当 时,不合题意,舍去;当 时,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当 时,集合,1,中的最大元素为3,符合题意,所以.4.已知集合,,,,则集合的元素个数为_ _ _ _ .【答案】2【解析】当 时,,2,4,分别为0,,,均不能满足;当 时,可满足,,,,均不满足;当 时,可满足,,,,均不满足,所以,,故集合 的元素个数为2.处理集合概念问题的关注点(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要注意检验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题型二 集合的基本关系1.若集合有且仅有1个子集,则的值可以为( )A. 1 B. C. D.【答案】C【解析】选.由集合 有且仅有1个子集可知,是 ,当 时,,不符合题意;当 时,由 可得,结合选项可知,符合题意.2.已知非空集合,并且中的元素满足条件:如果,则,适合上述条件的集合的个数是_ _ _ _ .【答案】7【解析】由题意,令,则原问题等价于:如果,,则.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与无序性,集合 可以是:或 或 或 或 或 或.故适合条件的集合 有7个.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 解得,所以,且,当 时,符合,则,解得;当 时,要使,则 解得,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处理集合间关系问题的关键点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要合理利用数轴、图帮助分析.同时还要注意“空集”这一“陷阱”,尤其是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要分类讨论,讨论时要不重不漏.题型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1.[(2024· 新课标Ⅰ卷)]已知集合,,,0,2,,则( )A. , B. C. ,, D. ,0,【答案】A【解析】选.因为,,,0,2,,且注意到,从而,.2.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D【解析】选.由题得,,,或,或,所以,故 错误;或,故 错误;或,故 错误;,故 正确.3.已知集合,集合,若 ,则的取值范围为_ _ _ _ _ _ .【答案】【解析】因为集合,所以,由于 ,所以.4.若集合,,,,则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得,则,解得,,又,则,结合,得,因此方程 有等根2,则,,即,,所以.集合运算问题的关注点(1)运算口诀:交集元素仔细找,属于且属于;并集元素勿遗漏,切记重复仅取一;全集是大范围,去掉中元素,剩余元素成补集.(2)数形结合法:利用图或数轴解决集合的运算问题,能将复杂问题直观化.提醒 要注意端点值是否符合题意,以免增解或漏解.题型四 集合的新定义[典例](1) 若,则,就称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0,1,2,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是( )A. 31 B. 7 C. 3 D. 1(2) [(2025·南京期中)]对于集合,,我们把集合,且叫做集合与的差集,记作,若,,,,,2,3,,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 B(2) ,【解析】(1) 若,则;若,则;若,则,则,,,,,,2,,,1,,,2,,,,2,0,,为“伙伴关系”集合,共7个.(2) 因为,,,,,2,3,,所以,即,所以,所以,,,所以,.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策略(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的关键所在.(2)按照新定义、新运算规则和要求与已知的相关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跟踪训练].(1) (多选)当一个非空数集满足“如果,,则,,,且时,”时,我们称就是一个数域,以下四个关于数域的命题,正确的是( )A. 0是任何数域的元素B. 若数域有非零元素,则C. 集合,}是一个数域D. 有理数集是一个数域(2) 设集合,,集合,若中恰有2个元素,且定义,,则的子集个数是_ _ _ _ .【答案】(1) ABD(2) 8【解析】(1) 选.对于,根据当,则,即,所以0是任何数域的元素,故 正确;对于,根据当 时,,则,即,进而,, ,,故 正确;对于,对,,但,不满足题意,所以集合,}不是一个数域,故 不正确;对于,若,是有理数,则,,,都是有理数,故有理数集是一个数域,所以 正确.(2) 因为集合 且 中恰有2个元素,则,所以,又,,所以,,0,,又,,所以,,,所以 的子集有 个.阶段小测(一)(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则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A. 32 B. 31 C. 25 D. 24【答案】B【解析】选.集合 共有5个元素,所以集合 共有 个真子集.2.已知集合,,则( )A. B. ,4,C. ,2,3, D. ,3,4,【答案】C【解析】选.依题意得,对于集合 中的元素,满足,2,3,4,5,9,则 的取值为0,1,2,3,4,8,即,于是.3.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C. D.【答案】D【解析】选.因为全集,,,所以,则.4.已知集合,,,,,},若,,则( )A.B.C.D. 不属于,,中的任意一个【答案】C【解析】选.因为,,所以,,,,所以,,所以.5.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取值集合是( )A. B. C. D.【答案】B【解析】选.由,,因为,所以,则,即实数 的取值集合是.6.已知集合,若,且同时满足:①若,则;②若,则.则集合的个数为( )A. 4 B. 8 C. 16 D. 20【答案】B【解析】选.由题得,,由题意可知若 则 且,若 则 且,若 则,若 则,而元素5没有限制,则 或.综上,集合 可为,,,,,,,.所以集合 的个数为8.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各个选项中,满足,0,1,的集合有( )A. , B. , C. ,0, D. ,0,1,【答案】AC【解析】选.因为,即有,,0,1,,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 为,,,0,,,1,.8.已知集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存在实数使得 B. 当时,C. 当时, D. 存在实数使得【答案】AD【解析】选.若集合,则有 此方程组无解,所以不存在实数 使得集合,故 正确.当 时, ,不满足,故 错误.若,则当 时,有,解得;当 时,有 此方程组无实数解,所以若,则有,故 错误,正确.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设,,若,则实数_ _ _ _ .【答案】4【解析】由 得,解得 或,由,可得,故.10.已知集合或,,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_ _ _ _ _ _ _ .【答案】【解析】由 得,即,因为,所以.11.某班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有三个兴趣小组可供选择,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一个小组,经统计有20人参加奥数小组,16人参加编程小组,10人参加书法小组,同时参加奥数小组和编程小组的有12人,同时参加奥数小组和书法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编程小组和书法小组的有5人,三种都参加的有3人,则该班学生人数为_ _ _ _ .【答案】26【解析】作出 图,如图所示,可知有5人只参加奥数小组,2人只参加编程小组,2人只参加书法小组,同时参加奥数小组和编程小组但不参加书法小组的有9人,同时参加编程小组和书法小组但不参加奥数小组的有2人,同时参加奥数小组和书法小组但不参加编程小组的有3人,三种都参加的有3人,则该班学生人数为.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2.(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集合,集合.(1) 求,,;(6分)(2) 设集合,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分)【答案】(1) 解:因为,,所以,,,则.(2) 因为,所以,所以 解得,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13.(本小题满分15分)设,,.(1) ,求的值;(7分)(2) 若 且 .求的值.(8分)【答案】(1) 解:由,,则2和3为方程 的根,则 解得.(2) 因为,,,由 且 ,得,所以,解得 或,当 时,由(1)知,,,,不符合题意;当 时,,,,,,符合题意.综上所述,.14.(本小题满分15分)若集合具有以下性质:且;②若,,则,且当时,,则称集合为“闭集”.(1) 试判断集合,0,是否为“闭集”,并说明理由;(4分)(2) 设集合是“闭集”,求证:若,,则;(5分)(3) 若集合是一个“闭集”,则当时,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 解:,0,,,,,,但,所以集合 不是“闭集”.(2) 证明:依题意,集合 是“闭集”,所以,,,,.(3) 依题意集合 是一个“闭集”,若,则;若,则;若 且,则,,,所以,.所以当 时,成立.章末综合检测(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选.由 表示自然数集,知,故 正确;由 表示有理数集,知,故 正确;由 表示实数集,知,故 错误;由 表示整数集,知,故 正确.故选.2.已知集合且,则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4 B. 15 C. 30 D. 31【答案】A【解析】选.因为 且,则该集合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故选.3.已知集合,,则集合( )A. B.C. D.【答案】D【解析】选.因为集合,,所以集合.4.已知集合,,,,.若,,0,4,,则( )A. B. C. D.【答案】B【解析】选.由,,0,4,知,解得.5.已知全集,集合,是的子集,且,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选.集合,是 的子集,且,对于,,故 不正确;对于, ,故 正确;对于,,不包括属于 且不属于 的部分,故 不正确;对于, ,其交集为属于 且不属于 的部分,故 不正确.6.设全集,集合,则满足的集合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答案】C【解析】选.由题意知,,1,,且3,,即1,,且3,,则,所以集合 可以是,,,,共4个.7.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1 440名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900名学生喜欢足球,名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人数为( )A. 630 B. 690 C. 840 D. 936【答案】B【解析】选.喜欢足球的学生、喜欢游泳的学生形成的集合分别记为,,依题意,集合,,中元素个数分别为:,,,则,所以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有690名.8.对于数集,,定义,,,,若集合,则集合中所有元素之和为( )A. B. C. D.【答案】D【解析】选.根据新定义得,3,,,2,3,4,,则可知所有元素的和为,即为.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B.C. D.【答案】AC【解析】选.题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中的元素属于,不属于,故其表示集合 或.10.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值为( )A. B. 0 C. D. 1【答案】ABC【解析】选.由题意得,,,当 时, ,满足,符合题意;当 时,,令,则,符合题意,令,则,符合题意.综上,,或.11.已知集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不存在实数使得 B. 存在实数使得C. 当时, D. 存在实数使得【答案】AD【解析】选.选项,由相等集合的概念可得 解得 得此方程组无解,故不存在实数 使得集合,因此 正确;选项,由,得 即 此不等式组无解,因此 错误;选项,当,即 时,,符合题意;当 时,要使,需满足 解得,不满足,故这样的实数 不存在,则当 时,不正确,因此 错误;选项,由 选项分析可得存在实数 使得,因此 正确.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集合,,,若,则_ _ _ _ .【答案】1或2【解析】由,,,,若,则,,此时,2,,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若,则 或,当 时,,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当 时,,此时,4,,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综上可得,或.13.已知集合,,则_ _ _ _ _ _ .【答案】【解析】因为集合,,0,,,,所以.14.已知全集,集合,,,或,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或【解析】全集,集合,,所以,或,所以.集合,或,且,所以 或,解得 或,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或.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全集为,集合,.(1) 求;(6分)(2) 求分【答案】(1) 解:由已知,,则.(2) 因为全集为,则 或,或,故 或.16.(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集合,,,.(1)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分)(2) 若 ,且,求所有的值构成的集合.(8分)【答案】(1) 解:因为,又,所以 所以.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2) 因为 ,所以 或 或 或,解得 或 或,均满足.又,所以,3,.17.(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集合,,,,且.(1) 若,求实数组成的集合;(7分)(2) 若,求,的值.(8分)【答案】(1) 解:若,可得,因为,所以.当 时,;当 时,则;当 时,.综上,实数 组成的集合为.(2) 由题意得,,所以,解得,即,解得 或,所以,所以,所以,解得.18.(本小题满分17分)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若,则,又,,所以集合 有以下三种情况:当 时,有,即,解得 或;当 是单元素集合时,有,即,得 或.若,则,不满足题意,若,则,满足题意;当,时,有,4是方程 的两根,得解得.此时,,.综上可知,当 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或 或.所以当 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19.(本小题满分17分)若集合中含有三个元素,,,同时满足,,为偶数,那么称集合具有性质.已知集合,2,3, ,,对于集合的非空子集,若中存在三个元素,,,使得,,均属于,则称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1) 判断集合,2,3,5,7,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8分)(2) 若集合,4,具有性质,证明:集合是集合的“期待子集”.(9分)【答案】(1) 解:集合 不具有性质,理由如下.从集合 中任取三个元素,,,当这三个元素均为奇数时,为奇数,不满足条件③;当这三个元素中有一个为2,另外两个为奇数时,若,则 恒成立,不满足条件②;若,则由,得,则,即,不满足条件②.综上,集合,2,3,5,7,不具有性质.(2) 证明:根据题目中的定义得 是偶数,所以 是奇数.当 时,由,得,即,矛盾,不符合题意.当 时,由,得,所以.所以集合,4,.令,,,得,,,显然,,,所以集合 是集合 的“期待子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