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学案年级:班级:姓名:小组名称:科目地理课题课型习题课授课人设计人审查人审批人师评组评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重点加深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一、选择题1、在19世纪初,全世界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仅有10个,其中中国占6个,有3个集中在江苏他们是A、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B、南通、无锡、苏州C、徐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D、无锡、苏州和江宁(今南京)2、乡镇企业过分分散会造成A、职工上下班困难B、企业经济效益下降C、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的投资D、不利于农民脱贫至富3、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区划调整目的主要是为了A、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B、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C、扩大城市规模,减少城市数量D、精减机构,减少政府支出4、“苏南模式”的特点正确的是A、以个体经营为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B、乡镇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C、依靠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城市形成竞争态势D、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才,提高产品质量5、关于城市化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有A、城市化不但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还包括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必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C、城市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D、城市化必将扩大城市之间的差距6、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C、用地规模的扩大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7~8题。7、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8、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度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9、人们将以制造业为主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区形象地称为“锈带”的原因是A、这些地区气候寒冷,金属易生锈B、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地区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C、这些地区工业部门以机械制造业为主D、这些地区以钢铁工业为主10、密歇根州复苏的主要战略措施不正确的是有A、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如对企业的扩张和易地办厂提供税收优惠B、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当地经济呈现多元化C、进一步加强其汽车工业的优势地位,增强对汽车工业的依赖程度D、大力推动生命科学产业,使之形成支柱产业下表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9~20题。年份总人口(万人)老年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占总家庭户规模(人)19533767.294.4914.784.1919644452.213.7114.834.0919826052.115.5515.823.9119906705.616.7921.243.6620007438.018.7641.493.231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B.最近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12.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1)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经济区。(2)A、B、C代表的城市名称:ABC;沿海开放城市:D为E为。(3)图中M、N、H代表水域名称分别是:MNH。(4)图中著名的渔场是,此地有我国重要的名山山。(5)本区农业发展和环境存在的问题:①②,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①②。【纠错反思(教学反思)】一、选择题1、A2、C3、A4、D5、A6、B7、B8、C9、B10、C11B12B提示: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第(1)小题,通过读图,得出1980年和1950年的乡村人口、城市人口和总人口数,再通过计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应为B。第(2)小题,通过前面读到的数据,求出1980年和1950年的城市人口的百分比,从这一点上来说,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没有变化,正确答案应为C。答案:9、B10、C二、综合题11、(1)长江三角洲(2)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南通(3)杭州湾、太湖、长江口(4)舟山渔场佛教普陀山(5)土地资源紧缺环境质量下降加强农业发展,巩固农业地位大力治理太湖,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