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苏教版2019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 不等式3.2.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学习目标3.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重点发展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素养.情景导入把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在另一个盘子上放砝码使天平平衡,称得物体的质量为 a .如果天平制造得不精确,天平的两臂长略有不同(其他因素不计),那么 a 并非物体的实际质量. 不过,我们可作第二次测量:把物体调换到天平的另一个盘子上,此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为 b. 那么如何合理地表示物体的质量呢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 两个正数 a,b 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新知探究 也就是说,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当两个正数相等时,两者相等.下面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证法 1对于正数 a,b,有证法 2 证法 3对于正数 a,b,有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1) 公式:① 条件:a,b是正数;② 结论:____________;③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a=b 时.一、基本不等式当 a,b≥0时,这个不等式仍然成立.归纳总结(3) 变形式:当 a>0,b>0 时,请用基本不等式证明这两个不等式.这两个不等式通常可以直接使用.例 1设 a,b 为正数,证明下列不等式成立:课本例题课本例题例 1设 a,b 为正数,证明下列不等式成立:例 2课本例题1. 计算下列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其中p>0):(1) 2,8; (2) 3,12; (3) p,9p; (4) 2,2p2.课本练习(3) p,9p的算术平均数为5p,几何平均数为3p;(4) 2,2p2的算术平均数为1+p2,几何平均数为2p;2. 如图,我国古代的“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 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 a,b,根据图示,大正方形的面积与四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存在不等关系,用 a,b 表示这种关系.3. 证明:证明:∵ 0°<α<90°,∴ 0°<2α<180°,∴ sin2α∈(0,1],∴ 1+sin2α∈ (1,2],∴ (sinα+cosα)2∈ (1,2],∴ 1< (sinα+cosα)2≤2,∴ 1< (sinα+cosα)2≤2,得证.易错点1 忽略应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而致错错因分析D分层练习-基础故y有最大值为-4.CA.最大值为0 B.最小值为0C.最大值为-4 D.最小值为-4解析 ∵x<0,3.已知x>0,y>0,且x+y=8,则(1+x)(1+y)的最大值为( )A.16 B.25 C.9 D.36解析 因为x>0,y>0,且x+y=8,B当且仅当x=y=4时“=”成立,故(1+x)(1+y)的最大值为25.A解析 ∵b>a>0,∴a2+b2>2ab,A.r>q>p B.q>p>r C.q>r>p D.r=q>pBC5.(多选题)下列求最值正确的是( )解析 A中,没有考虑x<0的情况,错误;即x=0时,取等号,正确;二、填空题6.已知x>0,y>0,2x+3y=6,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解析 因为x>0,y>0,2x+3y=6,①②7.设a,b为非零实数,给出下列不等式:解析 由不等式a2+b2≥2ab,可知①正确;当a=1,b=-1时,可知④不正确.16∵x>-1,∴x+1>0,∴原不等式成立.C11.三国时期赵爽在《勾股方圆图注》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可用现代数学表述为如图所示,我们利用该图证明( )A.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0,那么a2>b2C.对任意正实数a和b,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D.如果a>b,c>0那么ac>bc解析 可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取作a,b,斜边为c(c2=a2+b2).则外围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2,也就是a2+b2,四个直角三角形所在的阴影面积之和刚好为2ab.对任意正实数a和b,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分层练习-巩固ABC12.(多选题)已知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B成立;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C成立;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D不成立.解 4x(3-2x)=2[2x(3-2x)]≤∵a>b>c,∴a-b>0,b-c>0,当且仅当a-b=b-c,即2b=a+c时取等号,当且仅当x=y=1时,等号成立,解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理由如下:分层练习-拓展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