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幻灯片 1:封面标题:11.3 电荷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授课教师:[你的姓名]幻灯片 2:课程引入展示图片或生活现象: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脱下尼龙衣服时,有时会听到 “噼啪” 声,甚至能看到火花。科技馆里的静电球,当人触摸时头发会竖起来。提问:这些现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你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种性质与什么有关?幻灯片 3:摩擦起电与电荷的概念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分析: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如碎纸屑、头发丝等),说明物体带上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举例: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塑料尺能吸引小纸片。电荷的定义: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带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单位: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幻灯片 4:电荷的种类两种电荷的发现:18 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发现,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并规定了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定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 “+” 表示。负电荷:定义: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 “-” 表示。说明:自然界中没有第三种电荷,所有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要么是正电荷,要么是负电荷。幻灯片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探究:实验 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将其中一根悬挂起来,用另一根靠近它,观察现象。现象: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实验 2: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将其中一根悬挂起来,用另一根靠近它,观察现象。现象:两根橡胶棒相互排斥。实验 3:用丝绸摩擦一根玻璃棒,用毛皮摩擦一根橡胶棒,将玻璃棒悬挂起来,用橡胶棒靠近它,观察现象。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规律总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应用: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幻灯片 6:验电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构造:验电器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三部分组成,它们都由导体制成,外壳由绝缘材料制成。工作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电的多少。工作过程: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通过金属杆传到金属箔片上,使两片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图示:展示验电器的构造图和工作时金属箔片张开的示意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幻灯片 7:验电器的使用方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将被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若金属箔片不张开,则说明物体不带电。判断电荷种类(间接方法):已知一个带电体的电荷种类(如正电荷),将其接触验电器,使验电器带上已知种类的电荷(金属箔片张开)。再将另一个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增大,则说明该带电体与验电器所带电荷种类相同;若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甚至闭合,则说明该带电体与验电器所带电荷种类相反。注意事项: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直接测出电荷的种类,需要借助已知电荷种类的带电体才能间接判断。使用前要确保验电器干净,金属箔片能自由张开和闭合。幻灯片 8:原子结构与电荷的关系原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下绕核运动。原子的电中性: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不带电)。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结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电荷守恒)。幻灯片 9: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常见导体:金属(如铜、铁、铝)、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导电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金属中是自由电子,在溶液中是正负离子),这些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能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燥的空气等。不导电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电荷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本质是内部自由电荷的数量不同。联系: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在高温下会变成导体)。幻灯片 10: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静电的应用:静电除尘:在工厂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将烟尘中的带电颗粒吸附下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静电复印: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将原稿上的字迹或图像通过静电作用复印到纸上。静电植绒:将绒毛带上电荷,在被植绒物体表面涂上胶水并带上相反电荷,绒毛在静电力作用下吸附到物体表面,形成植绒图案。静电的危害与防护:危害: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如在易燃易爆场所,静电火花可能点燃可燃物);静电会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静电会吸附灰尘,影响产品质量。防护措施:接地放电:将带电体通过导线与大地连接,使电荷导入大地,如油罐车尾部拖一条铁链与大地接触。增加湿度:在干燥环境中,通过洒水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潮湿的空气能导电,可将静电及时导走)。使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地毯、工作服等时使用防静电材料,减少静电的积累。幻灯片 11:课堂实验 —— 探究摩擦起电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碎纸屑、细线、铁架台。实验步骤:实验 1:摩擦起电现象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分别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现象: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碎纸屑。实验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另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玻璃棒,观察现象(相互排斥)。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玻璃棒,观察现象(相互吸引)。用同样的方法,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用另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观察现象(相互排斥)。实验结论:摩擦过的物体能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幻灯片 12:课堂练习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 用磁铁吸引铁钉 B. 冬天脱毛衣时看到火花 C. 用充电器给手机充电 D. 用手接触金属门把手时感到触电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 橡胶手套 B. 塑料尺子 C. 金属勺子 D. 陶瓷碗填空题: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__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____电。验电器是根据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用于检验物体是否__________。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的转移,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_(填 “增加”“减少” 或 “保持不变”)。简答题: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电?举例说明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和危害。幻灯片 13:课堂总结电荷的产生: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的种类与作用: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原子结构与摩擦起电: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总量守恒。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容易导电;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不容易导电,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静电的应用与防护:静电在除尘、复印等方面有应用,但也存在危害,需通过接地、增湿等方式防护。幻灯片 14:课后作业书面作业:完成课本中关于电荷的练习题,巩固电荷的种类、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原理等知识。实践作业:在家中进行摩擦起电实验,用不同材料(如塑料笔杆、梳子、毛皮、丝绸)相互摩擦,观察它们吸引轻小物体(如纸屑、头发)的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静电,哪些地方需要防止静电,各举 2-3 个例子,分析其原理。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静电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中的更多应用,以及尖端放电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如避雷针),写一篇简短的科普短文。2024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1.3 电荷第十一章 电路、电流和电压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02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带电物体的性质。010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04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静电的利用和防护的实例及其原理。05将PVC管与一块干燥的绒布摩擦,再放到空的铝制易拉罐旁,你会观察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与思考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2.带电体的性质: 能够吸引轻小物体3.由于摩擦而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毛皮摩擦橡胶棒带电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关系?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用“+”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用“-”表示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认识验电器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 + ++ +++ ++ +- - - -- - -- - -- -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练一练如图所示,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橡胶棒C带 电,小球B带 电,小球A不带电或带 电。ACABBC负负正摩擦起电的原理对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1)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又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若干绕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量和原子中所有电子带的负电荷量相等,所以原子对外界不表现出电性。(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正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得到了一些正电荷C.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梳子带正电是因为失去了电荷练一练C静电现象的防护油罐车下面常拖一条铁链在行驶中的油罐车上,油罐里的油与罐体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由铁链导入大地,以保证安全。大型绒毛加工车间要对车间内的空气加湿干燥环境下很容易发生摩擦起电,所以增大空气湿度可有效防止绒毛带静电。高层建筑物上会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都被感应上大量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引导云层向避雷针放电,而避雷针是接地的,云层上的电荷就被避雷针导入了大地,这样可以避免高层建筑物受损。知识点1234567811011129131.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粘了多个气球的情景。气球被“粘住”是由于猫在与毛毯打滚时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轻小的气球能粘在猫身上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2.[2025·西安月考改编]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活动中,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依次两两靠近,如图甲、乙、丙所示。(1)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识点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23456781101112913(2)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相互排斥;而跟橡胶棒相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相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只存在______种电荷。(3)如图丁所示,用上面的橡胶棒靠近另一小棒,若它们相互排斥,则小棒带________电。两负234567811011129133.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质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关于泡沫球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带负电B.一定不带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234567811011129134.[2025年1月宝鸡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B.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C.验电器的金属箔用塑料片代替效果会更好D.按如图所示方式使用时,金属球和金属箔带有异种电荷B知识点3验电器和摩擦起电实质234567811011129135. [中考趋势题]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______(填“强”或“弱”),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因此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强得到电荷(电子)的转移234567811011129136.下列四幅图均是与静电现象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C知识点4静电的利用与防止234567811011129137.[2025·阜阳模拟]如图所示的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拖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理干净。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静电除尘纸和地板摩擦创造了电荷B.摩擦后的静电除尘纸与地板带有同种电荷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D234567811011129138.[2025年1月郑州期末]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负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互相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一定带正电,丙球可能不带电D.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A234567811011129139.[2025年1月六安期末]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塑料细丝越来越蓬松,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塑料丝通过__________(填“摩擦起电”或“静电感应”)方式带上了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从而相互排斥。摩擦起电同种2345678110111291310. [中考趋势题]网上有一段视频:将一把塑料梳子在毛绒玩具上摩擦几下后靠近细小的水流,水流就会变弯曲。你觉得这是________(填“真的”或“假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的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2345678110111291311.[2025年1月广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的为两个验电器A、B,其中验电器A的金属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后,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现用一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B的金属球,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现象,由此可见有部分电荷______________(填“从A转移到B”或“从B转移到A”)。从B转移到A 2345678110111291312. [新考法]如图所示的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约束能力强弱的排序图,分析可知:若使摩擦起电的效果最明显,应该选取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质;毛衣与木块摩擦后,木块带________电。毛皮梳子负2345678110111291313. [高阶思维]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会带正电、b端会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____(填“正”或“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________(填“吸引”或“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带正电的物体,则导体乙的b端________(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负排斥带正电23456781101112913电荷摩擦起电工作原理由于摩擦而使物体带电的现象作用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带电体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避雷针等原理:电子的得失两种电荷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