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校准备以“与异性交往的利弊”为主题开展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与异性交往,利大于弊”,如果你是正方代表,下列表述可以作为你观点论据的是( )
A.男生女生各具特点,二者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B.与异性交往时,对异性的欣赏、对未来的向往就是爱情
C.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提高交往能力
D.与异性交往应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2.在学习“学会自我保护”相关知识时,同学们发表了以下看法,其中,你赞同的有( )
①有同学用不雅语言和自己开玩笑时,我们不应计较
②遇到性骚扰、性侵害等危险时,我们要快速离开
③我们应主动克服青春烦恼,消除自己的心理冲突
④我们应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两位同学调节情绪的方法分别是( )
小芳:“我心情不好时,会去操场跑几圈,大汗淋漓后心情就会变好。” 小橙:“我会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来面对老师的批评。”
A.合理宣泄法、认知调节法 B.注意转移法、放松训练法
C.注意转移法、认知调节法 D.放松训练法、合理宣泄法
4.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便毅然决然辞去了在美国的高薪工作,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见,情感的重要作用是( )
A.反映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是人基本的精神需求
B.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并促使我们作出行动
C.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感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
D.反映人的内心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
5.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给人力量。下列能够体现“拥有自信品格”的有( )
①小晨遇到困难时,她的心中始终坚信“我能行”
②小恒认为自己很优秀,拒绝听取他人的建议
③在集体活动中,小勇能发挥自身优势、认清不足
④小涵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愿参与班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内容最能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亲仁善邻、厚德载物的思想
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理念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7.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下列行为中,能直接体现该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A.王先生捡到他人手机后,立刻将其送至附近派出所
B.小郭发现有人偷拍我国军事基地,马上报警
C.小宋外出就餐后,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D.某村用“和为贵”的理念感化村民,解决矛盾
8.下面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孙老师课堂板书中的三个小标题。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由此推断,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A.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B.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C.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D.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继续审议的法律案14件、初次审议的法律案23件……继续审议、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修改食品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等。这说明我国( )
A.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能够保障人民生活
B.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已经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不断完善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使各项事业总体上有法可依
10.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向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赠11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黄旭华依法行使的权利是( )
A.继承权 B.人身权 C.隐私权 D.财产权
11.某中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要求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是因为( )
A.综合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B.该《纲要》能够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C.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D.我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2.范某与张某发生矛盾后,范某在有数百人的微信群中多次使用贬损性言辞攻击张某,并捏造事实诋毁其品德。为此,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范某的行为构成对张某名誉权的侵害,判决范某在微信群中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张某精神损害抚慰金。下面是同学们对该案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
①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责任 ②张某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④精神损害抚慰金属于附加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3.某校开设“知心树洞”办公室,以倾听同学们的心事,为同学们进行心理疏导。下面是“知心树洞”收到的来自小理同学的信件。
树洞:你好!我是一名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我的个子还是比别人矮,对此,我感到很自卑。每天穿什么衣服,父母都要唠叨我,我不想和他们交流。昨天,我骑自行车上学时,不小心剐蹭了路边停放的汽车,我感到害怕和内疚,当时我特别想让父母陪在我身边。几次深呼吸后,我冷静下来,给车主留下了纸条,表达了我的歉意,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为自己剐蹭汽车的行为负责。我最近的生活真是一言难尽呀…… 小理 2025年5月14日
请你代表“知心树洞”的工作人员,对上述信件进行回复。
14.道德与法治课上,王老师分享了一则案例:小希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并且在学校演讲比赛中落选了,所以,他产生了挫折感,心情低落。王老师让同学们就该案例,围绕“如何面对和转化挫折感”,展开讨论。
(1)小齐同学说:“这种消极情感只会带来负面感受。”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2)请你写下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挫折,并谈谈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15.一曲《栋梁》韵,千载文化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中国古建筑为线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该演出以梁思成先生手稿为起始,从手绘图到传统建筑群,到斗拱,到祈年殿,最后落到北京中轴线,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复原并拆解呈现,观众即便坐在电视机前,也如同置身于这些建筑瑰宝中。该歌曲的歌词“梁木横如山,狂傲千年不弯;青石筑风骨,尝尽人生苦甘”等,表达了美好愿景和理念升华,将建造房子的材料和建设家国的栋梁之才进行类比,不仅是对坚韧的古建筑的歌颂,更是对智慧良善的中国人的歌颂;从“大道至简”的哲学理念,到“挺直脊梁”“生而无憾”的个人成长追求,再到“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该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1)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下面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李老师的讲解,请你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该节目将音乐表演与视觉艺术相结合,体现了 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该节目激发了观众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该节目蕴含着 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该节目为观众呈现了 、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观众的精神世界,坚定了观众的文化自信。 ★该节目以中国古建筑为线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既体现了对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也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
(2)当前,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6.在生活的磨砺中,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在困境的挑战中,他用坚韧的毅力书写青春的华章,用无私的奉献点亮他人的希望。他就是“新时代好少年”蔡庚潮。
蔡庚潮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父亲早逝。年仅十四岁的蔡庚潮扛起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爷爷、奶奶、弟弟,并料理家务,一边上学。他勤奋刻苦,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自律之星”等荣誉称号。同学们经常在课后向他请教问题,与他交流学习经验,他都积极回应。学习之余,他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主动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做饭、洗衣,每当听见孩子们亲切地叫他“哥哥”时,他的心里总是充满喜悦,他认为爱只有在分享时才更有价值。
蔡庚潮的故事,对我们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有哪些启发?
三、综合探究题
17.为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山西省某中学要以“我与法治”为主题,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一系列法治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模拟法庭】
该校于2025年6月18日15:00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
(1)同学们参与此次活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面是此次模拟法庭活动中的一则案例。
彭某在多个社交App上谎称能够买到演唱会门票,以帮助代拍、录入身份信息、申请邀请函等为由,骗取4人财物共计2.97万元。最终,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彭某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2)彭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你说出判断依据。
【漫画展览】
下面是小哲同学搜集的两幅漫画。
(3)请你任选一幅漫画,写出漫画中受害者被侵犯的权利,并谈谈你对该权利的认识。
【发出倡议】
(4)为了将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七年级全体同学准备发出倡议。请你将下面的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紧扣题意,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为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①我们要 。 ②我们要 。 七年级全体同学 2025年6月25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D D C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1.C
2.C
3.A
4.B
5.B
6.D
7.D
8.C
9.D
10.D
11.C
12.A
13.小理你好!①你不必因个子矮而感到自卑。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你应该正确对待生理变化,积极调整心态,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同时,你可以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搭配饮食,为长高助力。②你认为父母唠叨,但是在遇到困难时,又希望父母陪在身边,说明你具有青春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心理。你要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不断调整自己。③你在剐蹭了汽车,感到害怕和内疚的情况下,及时运用放松训练法,说明你懂得管理情绪、调节情绪,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值得点赞。④你主动给车主留下纸条,说明你自觉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具有诚信意识,做到了守诚信,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也说明你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值得肯定。但是,以后你骑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14.(1)小齐的观点错误。①消极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甚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②但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成长。
(2)①遇到的挫折:我在羽毛球比赛中失利。②做法:认真复盘比赛过程,分析失利原因,对症下药,以利再战。
15.(1)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具体做法:①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等,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②学习古典文学、书法、国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③积极参与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志愿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保护文化遗产。
课本知识:①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②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③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16.我们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做孝老爱亲的人。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年仅十四岁的蔡庚潮扛起家庭的重担,照顾爷爷、奶奶、弟弟,并料理家务,做到了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做自强不息的人。在困境中,蔡庚潮仍旧勤奋刻苦,还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自律之星”等荣誉称号,体现了他面对困难和挑战,能够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我们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做扶危济困的人。当同学、留守儿童有困难时,蔡庚潮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建设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17.(1)①提前到达阶梯教室,不迟到。②保持安静肃穆,不大声喧哗。③如果需要扮演模拟法庭活动中的角色,需要提前了解该角色。
(2)彭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
判断依据:彭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说明:①彭某对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造成损害,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彭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3)漫画一:该女性的肖像被不法分子利用,这名女性的肖像权被侵犯。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漫画二:正版网络文学所有者的知识产权被侵犯。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法律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4) 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杜绝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等想法;明辨是非,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杜绝不良行为;有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