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3.2海水“晒盐”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一册:3.2海水“晒盐”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海水“晒盐”
【学习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并会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3.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4.学会难溶性杂质与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与基本步骤。
【学习重难点】
通过数形结合掌握溶解度的有关知识。
【学习过程】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1.原理:海水→ →__________→ 与 。
2.结晶
(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________溶液中以___________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方法: __________结晶,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结晶,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定义:在________下,某固体物质溶解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
2.影响因素:
(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因: 。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__________升高而_________,典型物质是 。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典型物质是 。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 升高而 ,典型物质是 。
三、粗盐的提纯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步骤 (1) (2) (3) 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每次使用的作用是 。
【达标检测】
1.关于海水“晒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海水降温析出晶体
B.海水晒盐后的母液因食盐减少而变成不饱和溶液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分解得到食盐晶体
2.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 ,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往食盐水中加食盐 B.往食盐水中加水
C.往食盐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D.加热食盐水
3.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列哪种措施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
A.搅拌 B.加水 C.倒掉一部分 D.升高温度
4.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5.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
(4)现有60℃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⑤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 (填序号,下同);如果将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是 。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4)当a、c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或升高温度都可达到饱和的是
物质的溶液。
(5)t2℃时,R点所表示的a物质的溶液是(饱和/不饱和) 的。使R溶液变为Q溶液,应采取的措施是 。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7.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CaCO3时,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一种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的试剂的化学式:
硝酸钾(氯化钾) ; 氯化镁(硫酸镁) 。
PAGE
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