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收官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秦皇岛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收官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收官检测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四部分,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然.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我国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地区的太阳能产业进一步发展。该地区沙漠广袤,如今成为了先进太阳能发电站的聚集地。下图为塔拉滩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共和县塔拉滩沙漠地区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主要优势是
A. 土地资源丰富
B. 劳动力充足
C. 市场需求量大
D. 技术水平高
2. 大规模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对沙漠地区的影响最可能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
B. 减少风沙活动
C. 增大量夜温差
D. 改变植被类型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正式启动2024年“吃货节”活动。该活动以“培育特色食品产业,打造中国美食地图”为主题。目前“吃货节”在多个行业的支撑下,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协同、全国各地联动的盛况。据此完成3—5题。
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启动“吃货节”的主要目的是
A.拓展消费市场,增加食品销量
B.提升原料品质,优化加工流程
C.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加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4.“吃货节”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全国各地联动盛况的支撑条件有
①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
②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③食品企业的销量增长
④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吃货节”给食品工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推动产品创新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促进稳定就业 ④提高投资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云南省宾川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境内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受不合理开发等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宾川县以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为抓手,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县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水土保持率逐渐提升。下图为宾川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不合理开发等导致宾川县水土流失严重,与该影响机制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土层浅薄且疏松 B.岩层厚度较小 C.地下多溶洞暗河 D.地表径流量大
7.宾川县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的影响有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减小河流含沙量 ③降低地下水位 ④增加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向西开放的关键节点。下图为中亚地区简图。据此完成8—10题。
8.图中A地在某年5月中旬出现了一次强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风力强劲
B.河网密布,摩擦力小
C.气旋控制,气流上升
D.地形阻挡,风力减弱
9.中亚地区作为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向西开放的关键节点,其独特优势在于
A.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C.位置优越,连接东西
D.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10.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向西开放,给中亚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①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②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③人口大量迁入,增加城市压力
④带动旅游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在此期间,一艘运送物品的货轮正沿由上海至马赛的最短海上航线航行。下图为巴黎、马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与北京相比,巴黎
A.自转角速度更大 B.自转线速度更大
C.正午太阳高度始终更大
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
12.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该货轮航行时
A.顺风顺水,航行时间较短
B.逆风逆水,航行时间较长
C.先顺风顺水,后逆风逆水
D.先逆风逆水,后顺风顺水
平均潮差指一定时期内的潮差的平均值,它表示在一个周期内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平均高度差。下图为大亚湾夏季和冬季平均潮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夏季和冬季大亚湾平均潮差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湾形态
B.海水温度
C.海陆热力性质
D.海水盐度
14.夏季大亚湾平均潮差呈现图示变化特点对附近海岸或海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加海水盐度
B.形成大型渔场
C.促使岸线向海推进
D.增强海蚀作用
土壤温度直接影响地表季节性积雪变化。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池水海拔约2189.1米。图1示意长白山天池周边植被带分布,图2为山地苔原带土壤日均温(T)季节变化及土壤升温1℃(T+1)模拟统计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长白山山地苔原带积雪时间接近
A.100天
B.150天
C.240天
D.290天
16.若土温升高1℃,长白山山地苔原带
A.季节性积雪分布上限上升
B.生物多样性会增加
C.分布面积整体增加
D.积雪保温作用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通常在岩浆活动频繁地区,通过岩浆分异作用等过程,镍元素会富集,随后在合适的地质环境中储存下来形成镍矿。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火山活动频繁,镍矿资源丰富。镍被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电池等领域。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镍矿产业发展迅速,对全世界镍矿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镍矿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描述印度尼西亚镍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分析印度尼西亚发展镍矿产业的优势条件,并说出可能面临的问题。(6分)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印度尼西亚镍矿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具有连作障碍(即连续在同一地块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异常现象),种植一茬三七之后土地需要休养生息。云贵高原某坡地以华山松为天然林地,林下多灌木。当地农户在林下整地,清除小型灌木、杂草后种植三七。为研究三七种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在当地选取自然条件相似的若干块样地开展对照实验,研究不同坡度、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总产沙量,实验结果见图1。该科研小组建议当地农户采用等高起垄的方式种植三七(如图2)。
(1)根据实验结果论证林下整地种植三七对水土流失的影响。(6分)
(2)分析采用等高起垄方式种植三七的益处。(6分)
(3)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试对该地三七种植提出合理改进意见。(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黄河以“多淤善徙”著称于世,1855年黄河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后,大量泥沙堆积在陆地三角洲地区,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高,河道泄洪排沙能力降低,下游河道变迁频繁。1976年,黄河河道再次发生变迁,原河道被废弃,河水(现河道)东流入海。这改变了原入海河道泥沙的直接供给,受波浪和潮汐作用影响,原河道三角洲地区由快速向海淤积转为向岸侵蚀,水下三角洲遭受强烈冲刷。下图示意1976年、2016年原河道入海口处海岸线变化。
(1)分析黄河下游河道频繁变迁的原因。(6分)
(2)评价黄河下游河道频繁变迁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3)运用整体性原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收官检测
地理答案
注意事项:
1.本答案共19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阅卷老师应严格按照此答案进行阅卷,必要时可增加答案要点,但应该提前与阅卷组组长沟通并通知阅卷组。
3.请各位考生按照答案中评分标准认真核对。
4.阅卷结束后,阅卷老师请与阅卷公司核对阅卷结果是否已经上传,无误之后即可结束阅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B A D A A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A D B C D C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参考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
形成原因:东部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岩浆活动,镍元素丰富;东部地区多山地、丘陵等地形,有利于镍矿的形成和储存。
(2)优势条件:镍矿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出口到国际市场;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
可能面临的问题:镍矿开采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资源浪费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开发和运输效率;镍矿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镍矿开采和加工的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资源开发和运输效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加强环境保护,减少镍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8.【参考答案】(1)论点:种植三七会加剧水土流失。论据:与自然林地相比,种植三七的林地的总产沙量大,说明种植三七会加剧水土流失;三七具有连作障碍,保持空地状态的时间较长,易造成水土流失。
(2)垄平行于等高线,有助于拦截地表径流,涵养水源;设置排水渠,多雨时可方便排水,减轻地表流水侵蚀;松针覆盖,既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又能保护林下土层;垄沟利于集中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层厚度,改善三七生长环境,提高三七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3)为三七种植地搭建大棚;保持空地状态未种植三七时,铺垫更多的松针等覆盖物;及时对排水渠进行清淤;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克服三七连作障碍。
19.【参考答案】(1)黄河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堆积在下游河道,抬高河床,使下游河道容易决口改道;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道泄洪排沙能力弱,易导致河道淤积和改道;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洪水期径流量大,对河道冲刷严重,容易引发河道变迁;黄河上游地区过度开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减弱;黄河中下游地区在不同时期建设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影响黄河水流走向和河道稳定性。
(2)有利影响:河道变迁形成新的湿地和水域,可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河道变迁可能淹没农田和村庄,造成财产损失等;改变水流方向,使原流经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差。
(3)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淤积,提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灾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黄河流域
生态可持续发展;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
现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