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综合检测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本册综合检测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综合检测题
选择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
①社会的发展与青少年没有关系②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关系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25~26·全国单元测试)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探访百岁老兵,从为家人做一件事到社区志愿服务……2025年暑假,安徽省一些中小学布置了花样繁多的暑假作业。
这样的暑假作业 ( )
让我们彻底卸下了书面作业的负担 B.有利于我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C.能够加强亲子沟通,解决亲子冲突 D.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降
3.“2025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全国日均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6.2%,实现2025年网络消费开门红。这主要体现了 ( )
A.网络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B.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在公共场所活动,应当遵守一定的秩序。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规定的是 ( )
①有秩序地进入餐厅,不冲、跑、挤,不插队,互相谦让②生活自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董某在刷抖音时刷到一个交友的短视频,于是下载APP进行网上交友,对方告知他·交友需要做任务,并以激活APP、违规操作、信誉分不够等为由让董某多次转账,董某最终被骗15万余元。为引以为戒,董某应 ( )
①拒绝与人交往,以免被骗②增强安全意识,谨慎交友③放弃使用网络,离群索居④增强防骗能力,提高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阅读下图。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一致的是 ( )
①在社会生活中,所有成员的行为只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和限制②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它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③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④法律已经深深地嵌人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做法体现践行平等的是 ( )
A.看到他人身处险境主动报警 B.指导社区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C.公司规定只招重点高校毕业生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爱心专座
8.一位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专项计划”表达了感谢。
致谢 我要感谢党和祖国给每位学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四年前,我因“国家专项计划”进入理想的大学,让我接触到了广阔的平台、丰富的资源,让我有机会从小县城走出来,接受良好的教育,看到广阔的世界。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体现了 ( )
①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②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④我国营造公正平等的社会发展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粮稳天下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院士一辈子扎根麦田,不仅培育出抗病耐盐的高产优质小麦,还组织开展了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他说:“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 )
A.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和担当
B.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D.责任的来源是职业要求
10.下面是两位同学围绕同一知识绘制的不同示意图,你如何看待两位同学的设计 ( )
①甲的设计可以强调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地位是相同的②乙的设计可以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甲的设计可以强调当代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④乙的设计可以强调只有先维护好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修订后的国防教育法明确了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进一步完善学生军训有关规定。我国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有( )
①新时代对国防教育提出新要求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③我们应该为修订规则建言献策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关于“全民国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我国国防是全民国防,军队是人民军队②公民应主动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强国强军责任担当 ③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也是光荣义务④国防建设与普通公民无关,是军队的职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从防范网络诈骗到保护国家机密,从应对自然灾害到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要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权利③应牢牢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④要提高警惕,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黄某以“免费安装海水质量监测设备”为名,在张先生的海参养殖场安装了海洋水文监测设备和海空监控摄录设备。张先生发现,水文监测设备的数据大多与海参养殖无关,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了举报。经查,这些监测设备对我国海洋权益及军事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机关对黄某等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收缴了监测设备。这启示我们(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必须行使的基本权利 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③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④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始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非选择题
15.材料一 2025年1月22日,四川宜宾一曼中学校“一曼班”的同学们来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探索科技未来”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近年来,每年都会有大批研学团队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1)宜宾一曼中学校“一曼班”的同学们开展的研学活动是什么行为 青少年培养这种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团中央的一项传统品牌活动。2025年1月,江苏大学“青春力量筑梦 扎根基层添彩”社会实践团队秉持奉献精神,以“守护邻里情 微光映社区”为主题,深入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团队成员对社区生活的了解,提升服务意识,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传递温暖与关怀。
(2)向材料二中的大学生学习,我们应如何养成这一行为
材料三 在“清朗·2025 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国家网信办以“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为工作目标,重点整治以下6方面问题:一是挑起极端对立问题。二是炮制不实信息问题。三是宣扬低俗恶俗问题。四是鼓吹不良文化问题。五是违法活动引流问题。六是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
(3)请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这一专项行动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四 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全年级500余名学生进行了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手机拥有率达 64.6%,近视率达 71.6%,点击弹窗或浏览不良信息率达 41.8%。
(4)请根据以上数据与自身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应如何理性利用网络。
16.【国家安全,关系你我】
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一场突如其来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更加凸显出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家安全威胁就在我们身边。为此,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活动策划]
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月--------日。 ②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的举报电话是______。 ③我国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有---------。
活动开始前,同学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2)小军事前准备了一些问答小卡片,上面是其中的一张,请你把卡片补充完整。
小兵看完卡片中的这些题后,让小军添加了两道题目:
“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 ”
“简述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
(3)请你帮忙回答。
【活动开展】
准备工作完成后,同学们对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统计数据:
您是否关注国家安全
非常关注 45.52%
偶尔关注 53.27%
不关注 1.21%
(4)上面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被调查者问及“不关注国家安全”的原因时,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 国家安全与否,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种观点 自己关注与否,对国家安全不起什么作用。
(5)你认同这两种观点吗 为什么 请你任选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1.D 2.B 3.D 4.B 5.C 6.D 7.D 8.D
9.A 10.B 11.A 12.A 13.D 14.B
15.(1) 行为:亲社会行为。 意义:①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2)做法: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
养成。社会是成长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3) 意义: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②有利于保护公民个人、企业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④有利于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⑤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提升社会文明水平。
(4)做法: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同时,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③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
16.(1)①设计问卷调查表。 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
③确定人员分工等。
(2)①4;15。②12339。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等。
(3)a.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①窃取、泄露国家秘密。②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③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④污染排放,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等。b.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4)绝大多数同学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或同学们比较关注国家安全。
(5)选择第一种观点不认同。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选择第二种观点:不认同。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②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职责。③不断提升国家安全素养。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要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教育,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