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难强化二 牛顿第三定律 共点力的平衡目录01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102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203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2考点一 牛顿第三定律 2知识点1 牛顿第三定律 2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3考向1 牛顿第三定律 4考向2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4考点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4知识点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4知识点2 受力分析的思路与步骤 5考向1 物体的受力分析 6考向2 单物体的静态平衡 7考向3 整体与隔离法的应用 704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8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共点力的平衡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江苏卷T7受力分析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江苏卷T7考情分析: 1.共点力的平衡是力学核心内容,属于必考知识点,在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应用。其考查贯穿整个力学体系,常与牛顿定律、运动学结合,是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基础。 2.从命题思路上看,试题情景为 情境创新:未来可能结合科技前沿(如机器人、航天器)或生活实际(如建筑结构),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跨模块融合:与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等知识点结合,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复习目标: 目标一:掌握共点力的定义及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加速度为零),能准确区分 “静止” 与 “速度为零” 的差异(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并非平衡状态) 目标二:熟练运用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F=0 或正交分解式∑Fx=0、∑Fy=0),理解三力平衡时矢量三角形的封闭性及多力平衡时任意力与其余力合力的关系。考点一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1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 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3.表达式: F=-F' 。4.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1)“六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④同时产生;⑤同时变化;⑥同时消失。(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3)“二无关”:①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②与是否和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比较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作用 对象 同一个物体 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作用 时间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 性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作用 效果 可相互抵消 不可抵消得分速记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转换研究对象是解决力学问题时经常采用的解题策略,当物体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牛顿第三定律起到转换研究对象的重要作用。考向1 牛顿第三定律例1 (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如图所示,负重的机器狗静立在水平地面上,总重力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器狗所受的合力为零B.机器狗每条腿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C.货物对机器狗的作用力小于机器狗对货物的作用力D.货物对机器狗的作用力等于机器狗对货物的作用力【答案】C【详解】A.机器狗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合力为零,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以机器狗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机器狗每条腿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CD.货物对机器狗的作用力与机器狗对货物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C错误,满足题意要求;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故选C。【变式训练1·】(23-24高三上·江苏·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圆柱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竖直墙面之间放着一个斜面体A,斜面体A未接触地面,整个装置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均光滑。现推动物体B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推力F逐渐减小 B.地面对圆柱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斜面体A对圆柱体B的压力逐渐增大 D.墙面对斜面体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答案】D【详解】D.设斜面体A的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墙面对A的支持力圆柱体B对斜面体A的支持力现缓慢向左推动圆柱体B,保持不变,所以、保持不变,故D正确;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推力F的大小等于墙面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则F保持不变,故A错误;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对圆柱体B的支持力等于A、B重力之和,保持不变,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面体A对圆柱体B的压力等于圆柱体B对斜面体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故C错误。故选D。【变式训练2】(江苏·一模)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块A、B叠放后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A、B在斜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A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滑块B只受到重力和A的支持力C.滑块B对A的压力和斜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滑块B对A的压力就是滑块B受到的重力【答案】B【详解】A.滑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不等,方向不同,故不能平衡,A项错误;B.滑块B和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无相对滑行趋势,则不受静摩擦力,只受到重力和A的支持力;B正确;C.相互作用力发生在两物体之间,则滑块B对A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项错误;D.滑块B对A的压力和滑块B受到的重力虽然大小和方向均相同,但两力的性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均不同,故压力不是重力,D项错误.考向2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例2 (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答案】A【详解】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正确,C错误;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选项B错误;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课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桌面向下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课本,方向垂直于桌面,大小等于课本的重力,但不是重力,选项D错误;故选A.【变式训练1】5.(2024高二上·江苏淮安·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某人平躺用背部压在瑜伽球上,并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背部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人体的形变而产生的B.地面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而产生的C.瑜伽球被压扁是由于人对球的压力大于球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球的压力与球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相等【答案】D【详解】A.人体背部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瑜伽球的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地面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瑜伽球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D.瑜伽球被压扁是由于人对球的压力使球发生了形变,人对球的压力与球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2】(24-25江苏徐州·期末)如图所示,一只猴子抓住树枝静止的吊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是由于树枝的形变而产生C.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大于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D.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与猴子的重力为平衡力【答案】A【详解】A.根据受力平衡可知,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与猴子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是由于猴子的形变而产生,故B错误;C.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与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D.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与猴子的重力为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考点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知识点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受力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二是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二、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于物体的 同一点 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F合=0或者(2)平衡条件的推论①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②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矢量 三角形 。③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知识点2 受力分析的思路与步骤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求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 事项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先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作为突破口3.求解单物体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 内容合成 与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任意两个力合成,则该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或将其中某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 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到两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上,则Fx合=0,Fy合=0。选择x、y轴方向时,要使尽可能多的力落在x轴、y轴上,被分解的力要尽可能是已知力矢量 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结合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技巧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技巧 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交替应用得分速记立体空间中的平衡问题立体空间中的平衡问题涉及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受的力的平衡关系。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求解:(1)对物体进行的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在空间中所受到的各种力。(2)选择合适的坐标轴。通常会选择物体的几何特征明显的方向,或者是力的作用方向较为清晰的方向作为坐标轴。(3)将各个力沿着选定的坐标轴进行分解。把力分解为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4)根据平衡条件,即在选定的坐标轴方向上合力为零,列出相应的方程。考向1 物体的受力分析例1 (24-25江苏扬州·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9月6日,国际足联“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第一轮全面开战,最终中国队客场0:7惨败日本队,引得广泛热议,足球这一运动也再次进入我们视野。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D.丁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只受到重力作用【答案】C【详解】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与弹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是不同性质的力,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接触,由于没有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故B错误;C.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重力、支持力及人脚的压力的作用,所以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D.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重力,网对足球的弹力、摩擦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思维建模口诀记忆:重力一定有,弹力看接触,摩擦看相对,外场(场力)别忘记。具体步骤:①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无论物体状态,必画);② 弹力:接触处是否有形变?(如绳子的拉力、接触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接触面或沿绳);③ 摩擦力:接触面粗糙 + 有弹力 + 有相对运动 / 趋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④ 其他场力:电场力(F=Eq)、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题目若涉及必画)。【变式训练1】(24-25江苏扬州·期中)如图,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B.丙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的大小相等C.乙受到两个力的作用D.甲对乙的压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详解】A.甲、乙、丙三块石头都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受合力均为零,选项A错误;B.丙对乙的支持力等于甲乙的重力之和,甲对乙的压力大小等于甲的重力,可知丙对乙的支持力大于甲对乙的压力的大小,选项B错误;C.乙受到自身的重力、甲对乙的压力和可能存在的摩擦力,丙对乙的支持力和可能存在的摩擦力的作用,选项C错误;D.甲对乙的压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D正确。故选D。【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两楔形物体M,N叠放在一起保持静止,M的上端与一竖直细线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О点,N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B.N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C.M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M、N接触面斜向下 D.地面对N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和N的总重力【答案】B【详解】AB.若M和N不挤压,则两者间无弹力,对M受力分析,可知M只受重力和细线的拉力,对N受力分析,可知N只受重力和支持力,A错误,B正确;C.对M受力分析,若绳上无拉力,则M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故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M,N接触面斜向上;若绳上有拉力,M和N不挤压,则M不受摩擦力;若绳上有拉力, N对M有支持力,则根据平衡关系,可知M受到沿M,N接触面斜向上的静摩擦力,所以M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沿M、N接触面斜向下,C错误;D.若细线的拉力等于零,对M、N整体受力分析,可知N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M和N的总重力, D错误。考向2 单物体的静态平衡例2(2025·四川成都·三模)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小推车搬运桶装水,小推车的支架和底板相互垂直。某次工人将质量为20kg的一桶水放到底板上,用力压把手至支架与水平面成30°角时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不计水桶与小推车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支架对水桶的弹力大小为100NB.此时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大小为NC.此时小推车对水桶的作用力小于水桶对推车的作用力D.缓慢减小支架与水平面的夹角,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将减小【答案】D【详解】AB.根据题意,对水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解得,故A B错误;C.由平衡条件可知,小推车对水桶的作用力等于水桶对推车的作用力,故C错误;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可知,缓慢减小支架与水平面的夹角,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将减小,故D正确。故选D。解题技巧矢量合成法:多个力的矢量和为零(适用于 2-3 个力的简单场景,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求解);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系后,各方向合力为零(ΣF =0,ΣF =0,适用于多力复杂场景)。得分关键:看到 “静止”“匀速”“缓慢移动” 等关键词,立即想到 “平衡条件”,切勿误用牛顿第二定律(a=0)。【变式训练1】(24-25江苏镇江·期末)如图为人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的坐着和躺着的两种情景。设吊床被轻绳吊在两棵竖直的树干上,不计吊床重力,某同学第一次脚不着地坐在吊床中央,第二次躺在吊床中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坐着时一侧轻绳的拉力一定等于人的重力B.躺着时两侧轻绳拉力的合力大于人的重力C.坐着时两侧轻绳的拉力大于躺着的时候D.减少两侧轻绳的长度,两侧轻绳的合力增大【答案】C【详解】AC.人坐在吊床上时,可把人视为一个质点挂在吊床中间;人躺在吊床上时,可把人视为一根等于人身高的杆。如图所示,人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子的拉力夹角θ1,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坐着时一侧轻绳的拉力不一定等于人的重力;坐着时吊床两端绳子的拉力夹角比躺着时的夹角大,可知坐着时两侧轻绳的拉力大于躺着的时候,故C正确、A错误;BD.人坐在吊床上或躺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时,两侧轻绳拉力的合力都等于此人的重力,减少两侧轻绳的长度,两侧轻绳的合力不变,故BD错误。故选C。【变式训练2】(24-25江苏苏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工人在清洁玻璃。如图乙,某时刻工人坐在质量不计的水平小木板上保持静止状态,小木板长边BC与墙平行(C端在纸内),工人手与墙壁、绳均不接触,腿与竖直墙的夹角β=53°,玻璃墙对脚的作用力沿腿方向,轻绳OA与竖直墙的夹角α=37°。连接小木板的两等长轻绳AB、AC的夹角θ=120°,且与OA在同一倾斜平面内,图丙为小木板、轻绳OA、AB、AC的平面图。工人及工具所受总重力为G,,g取10m/s2。求:(1)绳OA上张力与工人及工具总重力G大小之比;(2)绳OA上张力与绳AB上张力大小之比;(3)墙对工人脚的作用力F与工人受到小木板摩擦力f大小之比。【答案】(1)(2)(3)【详解】(1)工人和木板整体受力如图所示,玻璃墙对脚的作用力为F,绳OA上的张力大小为F合=G由几何知识可得解得(2)以A点为研究对象,AB、AC的夹角为,且,由题意可得解得(3)对工人进行隔离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有解得考向3 整体与隔离法的应用例3 (24-25高三下·江苏扬州·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为某电视台的元宵晚会舞蹈表演,此时甲、乙两人托起丙同时丙做旋转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为参考系,丙处于静止状态B.观众欣赏舞蹈表演时,可以将演员视为质点C.甲对丙的作用力大于丙对甲的作用力D.若甲、乙、丙质量均为m,则乙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答案】D【详解】A.以甲为参考系,丙处于运动状态,故A错误;B.台下观众不能将舞蹈演员看成质点,否则就不能欣赏优美舞姿了,故B错误;C.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丙的作用力等与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故C错误;D.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有可得地面对甲、乙的支持力大小均为故D正确。故选 D。解题技巧1. 整体法:化繁为简,快速求外力忽略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内力),只分析外界对系统的力(外力);公式表达:对系统整体,合外力 ΣF = Ma(M 为总质量,a 为共同加速度),若平衡则 ΣF=0。2. 隔离法:聚焦局部,精准求内力选择受力较少或已知量较多的物体隔离,避免复杂计算;隔离后严格按 “重弹摩外场” 顺序受力分析,注意内力的反作用力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变式训练1】(202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M,现用水平力F向左推楔形木块B,使球A缓慢上升,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在此过程中( )A.A对B的压力始终不变B.A对M的压力逐渐增大C.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D.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答案】A【详解】AB.设楔形木块B的倾角为,根据题意,对A受力分析,受重力、的支持力、的支持力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由题可知,A球慢慢升高,但不变,则B的支持力、的支持力均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对B的压力和A对M的压力始终不变,故A正确,B错误;CD.对AB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结合题意可知,和均不变,则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N不变、水平外力不变,故CD错误。故选A。【变式训练2】(2024·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柱体B、C固定在两个不计质量、不计厚度的相同水平底座上,且B、C靠在一起,底座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圆柱体A(半径为r)放在圆柱体B、C上,三者处于静止状态,质量关系为,三个圆柱面间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1)求B对A的支持力。(2)要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的最小值。【答案】(1)(2)【详解】(1)如图,对A受力分析,由对称性可知C对A的作用力与B对A的作用力大小相等,设则解得B对A的支持力(2)对B受力分析,如图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解得.如图所示,商场的自动扶梯稳定后匀速上行过程中( )A.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的压力【答案】B【详解】商场的自动扶梯稳定后匀速上行,则人匀速上行,所以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受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与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B。(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是手机吸附在磁性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手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受到3个力作用B.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C.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D.θ减小时,支架对手机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详解】A.手机受到重力、支架的支持力和磁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A错误;B.由于手机受到磁力的作用,故支持力的大小不可能为,B错误;C.手机处于平衡状态,故手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手机作用力(合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支架对手机作用力大小为G,C正确;D.支架对手机的摩擦力与手机重力的下滑分离平衡,即故θ减小时,支架对手机的摩擦力减小,D错误。故选C。放风筝是儿童喜欢的运动之一,如图所示,小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放风筝。设小明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 )A.小明受到3个力的作用B.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C.小明对地面有向右的静摩擦力D.风筝线对小明的拉力与地面对小明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详解】AB.小明受到重力、细线拉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摩擦力4个力的作用,竖直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可知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大小小于mg;故AB错误;CD.由于细线对小明有水平向右的拉力,则小明受到地面对他向左的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明对地面有向右的静摩擦力,风筝线对小明的拉力的水平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风筝线对小明的拉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风筝线对小明的拉力与地面对小明的力也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4-25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2个 B.3个C.5个 D.6个【答案】C【详解】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水平力F、支持力;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有上滑趋势;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有下滑趋势;当水平力F平行斜面向上的分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时,无滑动趋势;再对A受力分析,受水平力F、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共4个力;最后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的压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斜面对B的支持力,若B物体相对斜面有滑动趋势,则还要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若相对斜面无滑动趋势,则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即物体B可能受4个力,也可能受5个力。故选C。(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现将一个质量恒定的A球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球慢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垫块B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垫块B对桌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球对垫块B的压力越来越小 D.水平外力F大小恒定不变【答案】D【详解】A.以A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知,A球受到重力、挡板的弹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三个力;以B球为研究对象,垫块B受到重力、A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推力F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BCD.当柱状物体向左移动时,垫块B对A的支持力和挡板对A球的支持力方向均不变,根据平衡条件得知,这两个力大小保持不变,即A球对垫块B的压力保持不变;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受力平衡可得,可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不变,则垫块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由于挡板对A球的支持力不变,可知水平外力F大小恒定不变,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24-25高三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为一款环保袋,既可反复使用,又美观大方。手提环保袋静止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设环保袋的重力大小为G,不考虑绳带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带中的张力大于B.若缩短绳带长度,则绳带中的张力将减小C.绳带对环保袋的作用力与环保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绳带对环保袋的拉力与环保袋对绳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详解】A.对环保袋的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可得绳带中的张力为故A正确;B.绳带长度缩短时,α增大,减小,由可知绳带中的张力增大,故B错误;C.绳带对环保袋的拉力与环保袋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绳带对环保袋的拉力与环保袋对绳带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如图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A、B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 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 现用力F作用于小球B上(图上F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 则力F最小值为( )A. B. C.G D.【答案】A【详解】以A球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轻杆对A球的作用力一定为0;则B球受到力F、重力和细线OB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当力F与细线OB垂直时,力F具有最小值,则有故选A。(24-25江苏镇江·期中)用三根细线、、将两个相同小球和连接,并如图悬挂。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细线水平。将三根绳的张力大小分别记作、、,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B.C. D.【答案】A【详解】设小球1、2的重力都为G,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把小球1和2看成一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可知以球1为研究对象,设细线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上有由图可知,,故,可知;以球2为研究对象,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重力G及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可得综上分析,可知故选A。(23-24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甲、乙两个小灯笼用轻绳连接,悬挂在空中,在相同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稳定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如图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m1、乙的质量为m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详解】设每个灯笼受到的水平风力为F,对乙受力分析,乙受重力、沿绳方向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风力,故对甲、乙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沿绳方向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风力,故因此故选C 。(24-25江苏南京·期中)如图所示,一度假村用轻绳依次连接了10个质量均为m的灯笼,灯笼1的左端和灯笼10的右端都被轻绳连接在竖直杆等高的位置上,连接竖直杆的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均为θ=45°,各段轻绳长度均相同,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恰好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灯笼1和2之间的轻绳弹力一定小于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B.若减小两竖直杆间的距离,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弹力将减小C.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的大小为2mgD.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答案】B【详解】A.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恰好水平,根据平衡可知,将2到5看成一个整体,灯笼1和2之间的轻绳弹力同理可得,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所以灯笼1和2之间的轻绳弹力一定大于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故A错误;B.选取1~5前五个灯笼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灯笼6对灯笼5的力大小为,即灯笼5和灯笼6之间的细绳张力的大小为,当减小两竖直杆间的距离,根据对称性可知,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仍水平,连接竖直杆的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减小,则灯笼5和灯笼6之间的细绳张力的大小将减小,故B正确;CD.同理选取灯笼4和灯笼5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为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的大小为故CD错误。故选B。(24-25江苏南京·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有一磁性玩具,右图为示意图。玩具由哑铃状物件P和左端有玻璃挡板的凹形底座Q构成,其重量分别为和。用手使P的左端与光滑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P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即P和Q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P与Q间的磁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P的磁力大小等于 B.P对Q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C.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 D.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答案】C【详解】AB.由题意可知,因手使P的左端与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即Q对P有水平向左的磁力;P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则说明Q对P有竖直向上的磁力,则Q对P的磁力方向斜向左上方向,其磁力F大小大于,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知P对Q的磁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向,其磁力F大小大于,AB错误;CD.对PQ的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即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C正确,D错误。故选C。(24-25江苏无锡·期中)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粗糙斜劈P,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逐渐增大时,系统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Q对斜劈P的支持力增大B.斜劈P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减小C.球Q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竖直墙面对斜劈P的摩擦力减小【答案】A【详解】B.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向右的力F与墙壁的支持力等大反向,故墙的支持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劈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选项B错误。AC.对Q受力分析如图所示:Q受力平衡,则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有:可知当F增大时,P、Q间的作用力增大,球Q对斜劈P的支持力增大,球Q对地面的压力增大,选项A正确,C错误。D.对P受力分析可知,开始时P对墙壁的摩擦力方向不确定,故无法判断此摩擦力的变化情况,选项D错误。故选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难强化二 牛顿第三定律 共点力的平衡目录01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102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203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2考点一 牛顿第三定律 2知识点1 牛顿第三定律 2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3考向1 牛顿第三定律 4考向2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4考点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4知识点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4知识点2 受力分析的思路与步骤 5考向1 物体的受力分析 6考向2 单物体的静态平衡 7考向3 整体与隔离法的应用 704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8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共点力的平衡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江苏卷T7受力分析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江苏卷T7考情分析: 1.共点力的平衡是力学核心内容,属于必考知识点,在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掌握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应用。其考查贯穿整个力学体系,常与牛顿定律、运动学结合,是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基础。 2.从命题思路上看,试题情景为 情境创新:未来可能结合科技前沿(如机器人、航天器)或生活实际(如建筑结构),增强试题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跨模块融合:与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等知识点结合,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复习目标: 目标一:掌握共点力的定义及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加速度为零),能准确区分 “静止” 与 “速度为零” 的差异(如竖直上抛最高点并非平衡状态) 目标二:熟练运用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F=0 或正交分解式∑Fx=0、∑Fy=0),理解三力平衡时矢量三角形的封闭性及多力平衡时任意力与其余力合力的关系。考点一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1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相互 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 。3.表达式: F=-F' 。4.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联系,体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1)“六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④同时产生;⑤同时变化;⑥同时消失。(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3)“二无关”:①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②与是否和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比较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作用 对象 同一个物体 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物体作用 时间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 性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作用 效果 可相互抵消 不可抵消得分速记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转换研究对象是解决力学问题时经常采用的解题策略,当物体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牛顿第三定律起到转换研究对象的重要作用。考向1 牛顿第三定律例1 (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如图所示,负重的机器狗静立在水平地面上,总重力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器狗所受的合力为零B.机器狗每条腿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C.货物对机器狗的作用力小于机器狗对货物的作用力D.货物对机器狗的作用力等于机器狗对货物的作用力【变式训练1·】(23-24高三上·江苏·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圆柱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竖直墙面之间放着一个斜面体A,斜面体A未接触地面,整个装置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接触面均光滑。现推动物体B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推力F逐渐减小 B.地面对圆柱体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斜面体A对圆柱体B的压力逐渐增大 D.墙面对斜面体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变式训练2】(江苏·一模)如图所示,斜面体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块A、B叠放后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A、B在斜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A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滑块B只受到重力和A的支持力C.滑块B对A的压力和斜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滑块B对A的压力就是滑块B受到的重力考向2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例2 (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与课本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课本的重力【变式训练1】5.(2024高二上·江苏淮安·学业考试)如图所示,某人平躺用背部压在瑜伽球上,并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背部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人体的形变而产生的B.地面受到瑜伽球的弹力是由于地面的形变而产生的C.瑜伽球被压扁是由于人对球的压力大于球对人的支持力D.人对球的压力与球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相等【变式训练2】(24-25江苏徐州·期末)如图所示,一只猴子抓住树枝静止的吊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是由于树枝的形变而产生C.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大于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D.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与猴子的重力为平衡力考点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知识点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受力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有两条思路。一是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分析和判断其受力情况;二是根据各种力的特点,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受力。二、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于物体的 同一点 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F合=0或者(2)平衡条件的推论①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②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矢量 三角形 。③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知识点2 受力分析的思路与步骤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2.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求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 事项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先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作为突破口3.求解单物体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 内容合成 与分解法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任意两个力合成,则该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或将其中某一个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正交 分解法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到两个相互垂直的x轴、y轴上,则Fx合=0,Fy合=0。选择x、y轴方向时,要使尽可能多的力落在x轴、y轴上,被分解的力要尽可能是已知力矢量 三角形法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结合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技巧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技巧 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交替应用得分速记立体空间中的平衡问题立体空间中的平衡问题涉及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受的力的平衡关系。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求解:(1)对物体进行的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在空间中所受到的各种力。(2)选择合适的坐标轴。通常会选择物体的几何特征明显的方向,或者是力的作用方向较为清晰的方向作为坐标轴。(3)将各个力沿着选定的坐标轴进行分解。把力分解为沿坐标轴方向的分力。(4)根据平衡条件,即在选定的坐标轴方向上合力为零,列出相应的方程。考向1 物体的受力分析例1 (24-25江苏扬州·期中)北京时间2024年9月6日,国际足联“2026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第一轮全面开战,最终中国队客场0:7惨败日本队,引得广泛热议,足球这一运动也再次进入我们视野。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D.丁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只受到重力作用思维建模口诀记忆:重力一定有,弹力看接触,摩擦看相对,外场(场力)别忘记。具体步骤:①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无论物体状态,必画);② 弹力:接触处是否有形变?(如绳子的拉力、接触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接触面或沿绳);③ 摩擦力:接触面粗糙 + 有弹力 + 有相对运动 / 趋势(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④ 其他场力:电场力(F=Eq)、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题目若涉及必画)。【变式训练1】(24-25江苏扬州·期中)如图,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B.丙对乙的支持力和甲对乙的压力的大小相等C.乙受到两个力的作用D.甲对乙的压力和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两楔形物体M,N叠放在一起保持静止,M的上端与一竖直细线连接,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的О点,N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一定受四个力的作用 B.N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C.M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M、N接触面斜向下 D.地面对N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和N的总重力考向2 单物体的静态平衡例2(2025·四川成都·三模)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小推车搬运桶装水,小推车的支架和底板相互垂直。某次工人将质量为20kg的一桶水放到底板上,用力压把手至支架与水平面成30°角时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不计水桶与小推车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支架对水桶的弹力大小为100NB.此时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大小为NC.此时小推车对水桶的作用力小于水桶对推车的作用力D.缓慢减小支架与水平面的夹角,底板对水桶的弹力将减小解题技巧矢量合成法:多个力的矢量和为零(适用于 2-3 个力的简单场景,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求解);正交分解法:建立坐标系后,各方向合力为零(ΣF =0,ΣF =0,适用于多力复杂场景)。得分关键:看到 “静止”“匀速”“缓慢移动” 等关键词,立即想到 “平衡条件”,切勿误用牛顿第二定律(a=0)。【变式训练1】(24-25江苏镇江·期末)如图为人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的坐着和躺着的两种情景。设吊床被轻绳吊在两棵竖直的树干上,不计吊床重力,某同学第一次脚不着地坐在吊床中央,第二次躺在吊床中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坐着时一侧轻绳的拉力一定等于人的重力B.躺着时两侧轻绳拉力的合力大于人的重力C.坐着时两侧轻绳的拉力大于躺着的时候D.减少两侧轻绳的长度,两侧轻绳的合力增大【变式训练2】(24-25江苏苏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工人在清洁玻璃。如图乙,某时刻工人坐在质量不计的水平小木板上保持静止状态,小木板长边BC与墙平行(C端在纸内),工人手与墙壁、绳均不接触,腿与竖直墙的夹角β=53°,玻璃墙对脚的作用力沿腿方向,轻绳OA与竖直墙的夹角α=37°。连接小木板的两等长轻绳AB、AC的夹角θ=120°,且与OA在同一倾斜平面内,图丙为小木板、轻绳OA、AB、AC的平面图。工人及工具所受总重力为G,,g取10m/s2。求:(1)绳OA上张力与工人及工具总重力G大小之比;(2)绳OA上张力与绳AB上张力大小之比;(3)墙对工人脚的作用力F与工人受到小木板摩擦力f大小之比。考向3 整体与隔离法的应用例3 (24-25高三下·江苏扬州·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为某电视台的元宵晚会舞蹈表演,此时甲、乙两人托起丙同时丙做旋转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为参考系,丙处于静止状态B.观众欣赏舞蹈表演时,可以将演员视为质点C.甲对丙的作用力大于丙对甲的作用力D.若甲、乙、丙质量均为m,则乙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解题技巧1. 整体法:化繁为简,快速求外力忽略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力(内力),只分析外界对系统的力(外力);公式表达:对系统整体,合外力 ΣF = Ma(M 为总质量,a 为共同加速度),若平衡则 ΣF=0。2. 隔离法:聚焦局部,精准求内力选择受力较少或已知量较多的物体隔离,避免复杂计算;隔离后严格按 “重弹摩外场” 顺序受力分析,注意内力的反作用力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变式训练1】(2025·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M,现用水平力F向左推楔形木块B,使球A缓慢上升,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在此过程中( )A.A对B的压力始终不变B.A对M的压力逐渐增大C.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D.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逐渐增大【变式训练2】(2024·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柱体B、C固定在两个不计质量、不计厚度的相同水平底座上,且B、C靠在一起,底座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圆柱体A(半径为r)放在圆柱体B、C上,三者处于静止状态,质量关系为,三个圆柱面间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1)求B对A的支持力。(2)要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的最小值。如图所示,商场的自动扶梯稳定后匀速上行过程中( )A.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的压力(24-25高三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如图是手机吸附在磁性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手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受到3个力作用B.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C.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D.θ减小时,支架对手机的摩擦力增大放风筝是儿童喜欢的运动之一,如图所示,小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放风筝。设小明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时( )A.小明受到3个力的作用B.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C.小明对地面有向右的静摩擦力D.风筝线对小明的拉力与地面对小明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4-25高三上·江苏苏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2个 B.3个C.5个 D.6个(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现将一个质量恒定的A球与截面为三角形的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缓缓向左推动B,使A球慢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垫块B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垫块B对桌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球对垫块B的压力越来越小 D.水平外力F大小恒定不变(24-25高三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如图甲所示为一款环保袋,既可反复使用,又美观大方。手提环保袋静止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设环保袋的重力大小为G,不考虑绳带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带中的张力大于B.若缩短绳带长度,则绳带中的张力将减小C.绳带对环保袋的作用力与环保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绳带对环保袋的拉力与环保袋对绳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A、B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 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 现用力F作用于小球B上(图上F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 则力F最小值为( )A. B. C.G D.(24-25江苏镇江·期中)用三根细线、、将两个相同小球和连接,并如图悬挂。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细线水平。将三根绳的张力大小分别记作、、,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B.C. D.(23-24高一下·江西·阶段练习)甲、乙两个小灯笼用轻绳连接,悬挂在空中,在相同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稳定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如图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m1、乙的质量为m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24-25江苏南京·期中)如图所示,一度假村用轻绳依次连接了10个质量均为m的灯笼,灯笼1的左端和灯笼10的右端都被轻绳连接在竖直杆等高的位置上,连接竖直杆的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均为θ=45°,各段轻绳长度均相同,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恰好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灯笼1和2之间的轻绳弹力一定小于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B.若减小两竖直杆间的距离,灯笼5和6之间的轻绳弹力将减小C.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弹力的大小为2mgD.灯笼3和4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24-25江苏南京·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有一磁性玩具,右图为示意图。玩具由哑铃状物件P和左端有玻璃挡板的凹形底座Q构成,其重量分别为和。用手使P的左端与光滑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P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即P和Q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P与Q间的磁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P的磁力大小等于 B.P对Q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C.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 D.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24-25江苏无锡·期中)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粗糙斜劈P,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逐渐增大时,系统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Q对斜劈P的支持力增大B.斜劈P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减小C.球Q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竖直墙面对斜劈P的摩擦力减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重难强化二牛顿第三定律共点力的平衡(复习讲义)(学生版).docx 2026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重难强化二牛顿第三定律共点力的平衡(复习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