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目录01 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202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303 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5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5知识点1 物质的量浓度 5知识点2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5考向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6思维建模 正确理解溶液的组成考向2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7思维建模 稀释定律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8知识点1 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8知识点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 9知识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9考向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0思维建模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考向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13思维建模 误差分析解题方略04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15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0,2分 广东卷T10,2分 广东卷T13,2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7(3),2分 广东卷T17(1),2分考情分析: 从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来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主要体现在NA、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化学计算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化学定量实验之一,融合于选择题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填空题主要以穿插在实验题中,需关注滴定实验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能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简单计算。 2.建立n、M、Vm、c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及进行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4.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的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知识点1 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B。2.常用单位:mol/L或mol·L-1。3.公式:得分速记1.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2.n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知识点2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质量分数w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值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溶质的单位 mol g溶液的单位 L g表达式 c= w=×100%两者关系 w=(M:摩尔质量;单位:g·mol-1;ρ:密度,单位:g·cm-3)考向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例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68gCH3CH2ONa溶于水形成1L溶液,此时溶液中c(CH3CH2O-)=0.1mol/LB.1L1mol·L-1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C.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大于D.室温下,pH=13的KOH溶液中所含OH·数目为0.1NA【答案】C【解析】A.68gCH3CH2ONa即1mol,溶于水形成1L溶液,溶液中c(CH3CH2O-)=0.1mol/L,但CH3CH2O-与氢离子结合成CH3CH2OH,则溶液中c(CH3CH2O-)﹤0.1mol/L,故A错误;B.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1L1mol·L-1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故B错误;C.由于S2-是弱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消耗一个S2-生成2个阴离子,故阴离子的数目大于,故C正确;D. 室温下,pH=13的KOH溶液中,但溶液体积未知,根据n = cV,无法计算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确定数目,故D错误;故选C。思维建模 正确理解溶液的组成1.注意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否改变,如:Na2O、Na2O2NaOH,SO3H2SO4,CuSO4·5H2OCuSO4。2.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变式训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mol·L-1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1L该溶液中含有0.3NA个K+B.1L该溶液中含有K+和SO的总数为0.9NAC.2L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1.2mol·L-1D.将0.3mol硫酸钾溶于1L水中,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mol·L-1【答案】B【解析】K2SO4中含有2个钾离子、1个硫酸根离子,则A项中,1L0.3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0.6NA个K+、0.3NA个SO;B项含有K+和SO42 的总数为0.9NA;C项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溶液中K的浓度为0.6mol/L,与溶液体积无关;D项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溶液体积不是1L,其浓度不是0.3mol·L-1。故选B。考向2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例2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浓度之比为3∶2∶3B.将100mL 5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C.将1的NaCl溶液和0.5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D.标准状况下,22.4L HCl溶于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答案】B【解析】A.假设三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则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浓度分别=1mol/L×1=1mol/L、1mol/L×1=1mol/L和1mol/L×3=3mol/L,即浓度之比为1∶1∶3,故A错误;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盐酸物质的量浓度==0.5mol/L,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稀释后溶液中盐酸浓度都是相同的,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5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B正确;C.1mol·L-1的NaCl溶液中c(Cl-)=1mol/L×1=1mol/L,0.5mol L-1的BaCl2溶液中c(Cl-)=0.5mol/L×2=1mol/L,故两者混合后,不考虑体积的变化,c(Cl-)=1mol L-1,故C错误;D.1L为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则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错误;答案选B。思维建模 稀释定律(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变式训练】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图:净含量:1000mL 主要成分:25%NaClO 密度:1.19g·cm-3 使用方法: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B.一瓶该“84”消毒液最多能吸收空气中CO2约为89.6L(标准状况)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约为143g【答案】D【解析】A.根据c=得,c(NaClO)=mol·L-1≈4.0mol·L-1,A正确;B.一瓶该“84”消毒液含有的n(NaClO)约为1L×4.0mol·L-1=4.0mol,根据反应CO2+NaClO+H2O=NaHCO3+HClO可知,吸收CO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4.0mol,即标准状况下V(CO2)约为4.0mol×22.4L·mol-1=89.6L,则最多能吸收约89.6L的CO2,B正确;C.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100mL×4.0mol·L-1=100mL×100×c(NaClO),解得稀释后c(NaClO)=0.04mol·L-1,c(Na+)=c(NaClO)=0.04mol·L-1,C正确;D.应选取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mL,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约为0.5L×4.0mol·L-1×74.5g·mol-1=149g,D错误;故答案为:D。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点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1.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100 mL、5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得分速记1.选用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如需90 mL溶液,则选用100 mL容量瓶。2.选用容量瓶时,应指明其规格。3.往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末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知识点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以配制500 mL 1.0 mol·L-1 NaCl溶液为例:得分速记1.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知仪器对比,就一定不会漏写某种仪器。2.容量瓶的规格,常见的有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3.所用定量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的精确度。知识点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c=n/V=mB/MBV判断,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来源的根本原因是溶质的质量mB和溶液的体积V,若在操作中造成mB偏大或V偏小,则c偏大;若造成mB偏小或V偏大,则c偏小。实验结果 原因分析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定容结束时,溶液液面的最高点与刻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直接称热的物质砝码有残缺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所用溶质含有其他杂质称量固体溶质时出现“左码右物”(已移动游码)固体溶质已潮解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定容时仰视读数(容量瓶定容仰视读数时,使所配溶液的体积比实际的体积大)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玻璃棒,或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液体流出至容器外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定容时加水过量越过刻度线,又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考向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例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B.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有200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0.0mL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定容时俯视,都会使所配硫酸溶液浓度偏大【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故A错误;B.实验室没有200mL容量瓶,则配制200ml1.84mol/L稀硫酸时,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为250mL容量瓶和量筒,故B错误;C.由c=可知,浓硫酸的浓度为mol/L=18.4mol/L,由稀释定律可知,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103mL/L=25.0mL,故C错误;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会使硫酸的物质的量增大,导致所配硫酸溶液浓度偏大,定容时俯视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硫酸溶液浓度偏大,故D正确;故选D。思维建模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数据 要求或解释药吕的质量 实验室中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而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所以记录数据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如所需NaCl的质量为14.6 g,不能写为14.60 g容量瓶的规格 (1)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如需配制480 mL某溶液,则应该选择500 mL容量瓶; (2)回答补充仪器的问题时应该注明容量瓶的规格,如回答“500 mL容量瓶”时,不能只回答“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 移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 cm 定容时,当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应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使溶液浓度偏低【变式训练】某种天然碱的化学式为,某实验小组欲测定该天然碱中与的比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溶液。①若要配制250mL稀盐酸,需量取的浓盐酸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②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定容C.转移 D.摇匀③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取一定质量该天然碱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① ;②P点处溶液中 ;③若Q点时溶液体积为5L,则溶液中的浓度为 ;④“M→N”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1)2.1 C BD(2)1:2 2:1【分析】(2)天然碱溶于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①Na2CO3+HCl=NaHCO3+NaCl,当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发生②NaHCO3+HCl= NaCl+H2O+CO2↑,根据图像可知,MN发生反应①,NQ发生反应②。【解析】(1)①据稀释原理,要配制250mL0.10mol/L稀盐酸,设需量取12mol/L的浓盐酸VmL,则有250×0.10=V×12,解得V=2.1;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应往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 后,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故A错误;B.定容时视线应平视,故B错误;C.转移时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之下,故C正确;D.摇匀时盖上容量瓶的瓶塞,左手掌心托住瓶底,右手食指紧按住瓶塞,进行上下颠倒摇匀,故D错误;故答案为:C;③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不影响定容时溶液的体积,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A错误;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C错误;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正确;故答案为:BD;(2)①MN段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n(NaHCO3)=1mol,原溶液中n(Na2CO3)=1mol,NQ段发生NaHCO3+HCl= NaCl+H2O+CO2↑,该段消耗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mol,消耗NaHCO3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原溶液中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天然碱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即a:b=1:2;②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参与反应,n(Na+)=1×2+2=4mol,n(Cl-)=2mol, P点处溶液中c(Na+):n(Cl-)=4:2=2:1;③Q点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Na+)=4mol,溶液体积为5L,则溶液中c(Na+)=;④上分析可知,“M→N”过程中发生的是Na2CO3与盐酸1:1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考向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例1某学生配制了100mL1mol·L-1的硫酸,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但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1.则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立即量取浓硫酸,浓硫酸被稀释,所取溶质H2SO4偏少,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②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③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面,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④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质H2SO4损失,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选D。思维建模 误差分析解题方略1.判断配制实验误差模板2.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3.对于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要学会画线分析(如图)【变式训练】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mol L-1的浓硫酸配制500mL0.1mol L-1的稀硫酸用于84消毒液消毒能力的实验探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 (填代号)。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④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答案】①④⑤【解析】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导致量取浓硫酸体积偏小,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①选;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②不选;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③不选;④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④选;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⑤选;答案为:①④⑤。1.(2025·山东·高考真题)称取固体配制浓度约为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A.烧杯 B.容量瓶C.量筒 D.细口试剂瓶(具橡胶塞)【答案】B【解析】A.溶解1.6g NaOH需要在烧杯中进行,故A需要;B.1.6gNaOH的物质的量为,,即只需要溶解在约400mL蒸馏水中即可配制浓度约为的溶液,无400mL容量瓶,准确配制500mL浓度为的溶液,需要NaOH,即不需要容量瓶,故B不需要;C.据B项分析可知,配制时需量筒量取约400mL蒸馏水,故C需要;D.NaOH溶液配制好后需要转移到试剂瓶中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选择玻璃塞,所以需要细口试剂瓶(具橡胶塞),故D需要;故选B。2.(2025·江苏·高考真题)用草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配制草酸溶液 B.润洗滴定管 C.滴定 D.读数【答案】D【解析】A.定容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A错误;B.润洗滴定管时应取少量标准液于滴定管中,倾斜着转动滴定管进行润洗,B错误;C.滴定时,应手持锥形瓶上端轻微地摇动锥形瓶,不能手持锥形瓶底端摇动,C错误;D.读数时,眼睛平视滴定管凹液面最低点,D正确;答案选D。3.(2024·广西·高考真题)将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l气体通至饱和NaCl溶液,可析出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高纯度NaCl,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制备HCl B.析出NaCl C.过滤 D.定容【答案】C【解析】A.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l气体,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B.氯化氢易溶于水,为充分吸收氯化氢并防止倒吸,氯化氢气体应从连接倒置漏斗的导管通入,故B错误;C.用过滤法分离出氯化钠晶体,故C正确;D.配制氯化钠溶液,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故D错误;选C。4.(2024·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A.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释浓硫酸C.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答案】D【解析】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以便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滴定终点,A项合理;B.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项合理;C.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从NaCl溶液中获得NaCl晶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项合理;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玻璃棒引流低端应该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定容阶段,当液面在刻度线以下约1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D项不合理;答案选D。5.(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答案】D【解析】实验室将粗盐提纯时,需要将其溶于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将其中的硫酸根离子、钙离子、镁离子依次用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该过程中有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将所得滤液加适量盐酸酸化后蒸发结晶得到较纯的食盐,该过程要用到蒸发皿和酒精灯;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有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需要用到天平、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综上所述,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⑤容量瓶、⑥烧杯、⑧酒精灯,因此本题选D。6.(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过氧化脲的合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尿素,搅拌溶解。下反应,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I.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滴加溶液,紫红色消失。Ⅱ.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加入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三)产品纯度测定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滴定分析:量取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用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回答下列问题:(4)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 ,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 。(6)以下操作导致过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填标号)。A.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溶液润洗C.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滴到锥形瓶外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答案】(4)避免溶质损失;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6)A【解析】(4)操作a为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目的是避免溶质损失;定容后应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6)A.在配制过氧化脲溶液时,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会使滴定过程中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低,导致测定结果偏低,A项符合题意;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KMnO4溶液润洗,会导致KMnO4溶液浓度偏低,会使滴定过程中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高,导致测定结果偏高,B项不符合题意;C.摇动锥形瓶时KMnO4溶液滴到锥形瓶外,会使滴定过程中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高,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项不符合题意;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使滴定过程中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高,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目录01 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202 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303 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5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5知识点1 物质的量浓度 5知识点2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5考向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5思维建模 正确理解溶液的组成考向2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6思维建模 稀释定律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7知识点1 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7知识点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 7知识点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8考向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9思维建模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考向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11思维建模 误差分析解题方略04 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12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0,2分 广东卷T10,2分 广东卷T13,2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7(3),2分 广东卷T17(1),2分考情分析: 从近三年广东高考试题来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主要体现在NA、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及化学计算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化学定量实验之一,融合于选择题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填空题主要以穿插在实验题中,需关注滴定实验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复习目标: 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和应用,能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简单计算。 2.建立n、M、Vm、c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及进行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4.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的过程中的误差分析。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知识点1 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_____________,符号为cB。2.常用单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3.公式:n=cBV得分速记1.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2.n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知识点2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质量分数w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________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_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溶质的单位 ___________ g溶液的单位 ___________ g表达式 c= w=×100%两者关系 w=(M:摩尔质量;单位:g·mol-1;ρ:密度,单位:g·cm-3)考向1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例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68gCH3CH2ONa溶于水形成1L溶液,此时溶液中c(CH3CH2O-)=0.1mol/LB.1L1mol·L-1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C.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大于D.室温下,pH=13的KOH溶液中所含OH·数目为0.1NA思维建模 正确理解溶液的组成1.注意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否改变,如:Na2O、Na2O2NaOH,SO3H2SO4,CuSO4·5H2OCuSO4。2.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变式训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0.3mol·L-1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1L该溶液中含有0.3NA个K+B.1L该溶液中含有K+和SO的总数为0.9NAC.2L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1.2mol·L-1D.将0.3mol硫酸钾溶于1L水中,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0.3mol·L-1考向2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例2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浓度之比为3∶2∶3B.将100mL 5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C.将1的NaCl溶液和0.5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D.标准状况下,22.4L HCl溶于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思维建模 稀释定律(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变式训练】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图:净含量:1000mL 主要成分:25%NaClO 密度:1.19g·cm-3 使用方法: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mol·L-1B.一瓶该“84”消毒液最多能吸收空气中CO2约为89.6L(标准状况)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25%NaClO的消毒液,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约为143g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点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1.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___________,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得分速记1.选用容量瓶的原则——“大而近”,如需90 mL溶液,则选用100 mL容量瓶。2.选用容量瓶时,应指明其规格。3.往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末端应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知识点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以配制500 mL 1.0 mol·L-1 NaCl溶液为例:得分速记1.做需要补充仪器的实验题时,要学会“有序思考”——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步骤,思考每一步所需仪器,然后与已知仪器对比,就一定不会漏写某种仪器。2.容量瓶的规格,常见的有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3.所用定量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的精确度。知识点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c=n/V=mB/MBV判断,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误差来源的根本原因是溶质的质量mB和溶液的体积V,若在操作中造成mB偏大或V偏小,则c偏大;若造成mB偏小或V偏大,则c偏小。实验结果 原因分析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称量含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定容结束时,溶液液面的最高点与刻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直接称热的物质砝码有残缺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所用溶质含有其他杂质称量固体溶质时出现“左码右物”(已移动游码)固体溶质已潮解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定容时仰视读数(容量瓶定容仰视读数时,使所配溶液的体积比实际的体积大)转移溶液时不洗涤烧杯、玻璃棒,或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溶解、转移、洗涤时有液体流出至容器外定容摇匀后,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定容时加水过量越过刻度线,又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考向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例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B.必须用到的定量仪器有200mL容量瓶和托盘天平C.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20.0mL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定容时俯视,都会使所配硫酸溶液浓度偏大思维建模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个数据”数据 要求或解释药吕的质量 实验室中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而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所以记录数据时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如所需NaCl的质量为14.6 g,不能写为14.60 g容量瓶的规格 (1)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如需配制480 mL某溶液,则应该选择500 mL容量瓶; (2)回答补充仪器的问题时应该注明容量瓶的规格,如回答“500 mL容量瓶”时,不能只回答“容量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 移液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是为了确保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 cm 定容时,当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1~2 cm时,应该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否则容易导致液体体积超过刻度线,使溶液浓度偏低【变式训练】某种天然碱的化学式为,某实验小组欲测定该天然碱中与的比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溶液。①若要配制250mL稀盐酸,需量取的浓盐酸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②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定容C.转移 D.摇匀③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取一定质量该天然碱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① ;②P点处溶液中 ;③若Q点时溶液体积为5L,则溶液中的浓度为 ;④“M→N”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考向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例1某学生配制了100mL1mol·L-1的硫酸,然后对溶液浓度做精确测定,且测定过程中一切操作都正确,但测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1.则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低的是①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用来量取浓硫酸②将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③在转移过程中用玻璃棒引流,因操作不慎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最后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思维建模 误差分析解题方略1.判断配制实验误差模板2.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3.对于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要学会画线分析(如图)【变式训练】某消毒小组人员用18.4mol L-1的浓硫酸配制500mL0.1mol L-1的稀硫酸用于84消毒液消毒能力的实验探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有 (填代号)。①用量筒量取98%的硫酸时俯视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④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1.(2025·山东·高考真题)称取固体配制浓度约为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A.烧杯 B.容量瓶C.量筒 D.细口试剂瓶(具橡胶塞)2.(2025·江苏·高考真题)用草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配制草酸溶液 B.润洗滴定管 C.滴定 D.读数3.(2024·广西·高考真题)将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l气体通至饱和NaCl溶液,可析出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高纯度NaCl,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制备HCl B.析出NaCl C.过滤 D.定容4.(2024·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A.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释浓硫酸C.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5.(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6.(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一)过氧化脲的合成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尿素,搅拌溶解。下反应,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I.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滴加溶液,紫红色消失。Ⅱ.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加入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三)产品纯度测定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滴定分析:量取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用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回答下列问题:(4)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 ,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 。(6)以下操作导致过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填标号)。A.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溶液润洗C.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滴到锥形瓶外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广东专用)第02讲物质的量浓度(复习讲义)(学生版).docx 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广东专用)第02讲物质的量浓度(复习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