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判断题1.毫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长度单位。( )2.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不变,位置变了。( )3.军军买2本故事书用了18元,故事书的单价是18元/本。( )4.一根跳绳比1米长,一只小猫比1米矮。( )5.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6.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哈密瓜的重量,一个西瓜重4千克,一个哈密瓜重2千克。( )7.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米。( )8.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9.72÷8和720÷8的结果相等。( )10.6+6+6+6+5=6×5-1。( )11.测量物体的长短时,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才便于比较和计算。( )12.6×2表示6个2相加。( )13.2个7相加和7个2相加的结果一样,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14.餐桌长约4厘米。( )15.2平方厘米比2厘米大。( )16.6个6相加是多少,算式是6+6=12。( )17.5×3既可以表示3个5相加,又可以表示5个3相加。( )18.根据左图可以列式为。( )19.小明妈妈买了3个菠萝共重3000克,则平均每个菠萝重1千克。( )20.一根长6米的绳子,分成3段,每段一定长2米。( )21.我国传统剪纸艺术运用了轴对称原理。( )22.8个4相加可以写成8×4或4×8。( )23.6+6+6+5+5+5=6×3+5×3。( )24.利用平移、对称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图案。( )25.36里面有6个6。( )26.体育课上,小明1分钟大约能跑10米。( )27.物体的运动不是平移就是旋转,不可能同时存在。( )28.△+△+△=15,△为5。( )29.平移和旋转大小、形状不变,位置变了。( )30.求“4个5相加”和求“4和5相加”都可以用5×4来计算。( )31.1张和5张合起来能换1张。( )32.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一条小船逆流而上,刚好是自东向西行驶。( )33.丫丫每走一步长是50厘米,课桌的高度是70分米。( )34.把15块巧克力分给5人,每人分3块。( )35.升国旗时,国旗缓缓上升是平移现象。( )36.树上的苹果掉在地上属于旋转现象。( )37.一支铅笔长12分米。( )38.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身高约135厘米。( )39.周一升国旗时,小灵面朝北向国旗敬礼,她的右面是东面。( )40.把24个 分成6份,每份是4个。( )41.、都是轴对称图形。( )42.摩天轮的运动是平移运动。( )43.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一定会大于它们的和。( )44.计算4×4和2×8时,用的都是“四四十六”这句乘法口诀。( )45.买同一种酸奶,小刚18元买了6盒,小丽买1盒花了4元,小丽买的便宜。( )46.由2×3>2+3可知,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 )47.每箱纯牛奶39元,妈妈带了80元钱,不够买2箱。( )48.图中的回型针长4厘米3毫米。( )49.爸爸体重180厘米。( )50.3×8、4×6的积都是24,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判断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1.√【分析】毫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公里常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距离、车速、航速和行驶里程等;千米通常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距离,比如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量较短的物体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可以用毫米来计量;分米适用于计量像课桌的高度、人的身高等;米适用于计量像教室的宽度、操场的长度等;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毫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长度单位。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分析】平移: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即可。【详解】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不变,位置变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分析】根据“总价÷数量=单价”,代入数据求出单价即可解答。【详解】18÷2=9(元/本)即:故事书的单价是9元/本;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长度单位:1米(m)大约为小学生双臂伸展开的长度;1厘米(cm)大约为指甲盖的宽度。1米=100厘米,一根跳绳大约长2米,一只小猫大约高20厘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2米>1米>20厘米,所以一根跳绳比1米长,一只小猫比1米矮。故答案为:√5.×【分析】乘法口诀表里大多数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但是像“一一得一”“二二得四”等这些乘法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详解】乘法口诀表里的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此说法错误,例如:三三得九只能写出:3×3=9一道乘法算式。故答案为:×6.√【分析】已知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哈密瓜的重量,一个西瓜重4千克,那么两个哈密瓜重4千克,除以2即可求出一个哈密瓜重量,据此解答。【详解】4÷2=2(千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详解】淅川到南阳的距离是115千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8.√【分析】除法算式从左往右读,数字是几就读几,“÷”读作除以,“=”读作等于,由此解答。【详解】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9.×【分析】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详解】72÷8=9,720÷8=90,所以72÷8和720÷8的结果不相等,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分析】算出式子两边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详解】6+6+6+6+5=12+6+6+5=18+6+5=24+5=296×5-1=30-1=2929=29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乘减混合运算,关键是要熟练运用乘法口诀。11.√【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刻度尺,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详解】由分析可得:测量物体的长短时,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才便于比较和计算。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是乘法,6个2相加可以用6×2或2×6表示。【详解】由分析得:6×2表示6个2相加。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及应用。13.√【分析】2个7相加表示7+7,7个2相加表示2+2+2+2+2+2+2,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列出乘法算式2×7和7×2,最后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结果判断即可。【详解】2个7相加表示7+7,7个2相加表示2+2+2+2+2+2+2,两者表示的意义不相同;2个7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7个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7×2=14;所以2个7相加和7个2相加的结果一样,意义不一样。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由此判断4厘米与餐桌的长度是否相符即可。【详解】4厘米大约是1块橡皮的长度,与餐桌的长度相差很多,所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分析】平方厘米表示的面积单位,厘米表示长度单位,意义不同,不能进行比较,据此解答即可。【详解】2平方厘米与2厘米意义不同,不能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6.×【分析】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详解】6个6相加是多少,算式是:6×6=36,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表内乘法的基础知识。17.√【分析】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判断。【详解】5×3既可以表示3个5相加,又可以表示5个3相加。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8.×【分析】根据题意,共9个△,每3个分为一组,可以分为3组,由此解答。【详解】根据左图可以列式为9÷3=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除法平均分的意义。19.√【分析】3000克=3千克,求平均每个菠萝重多少千克,用除法计算,3÷3=1(千克)。【详解】由分析可知,小明妈妈买了3个菠萝共重3000克,则平均每个菠萝重1千克,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根据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平均分的意义解答。20.×【分析】用绳子的长度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原题没有说明是平均分,所以每段的长度不一定是2米,如:分成这样的3段:1米、2米、3米;据此判断。【详解】由题意分析得:一根长6米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一定长2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则这条直线即为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运用到轴对称原理,使得剪纸图案在对称轴两侧形状一致,从而达到美观和平衡的效果;据此解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我国的剪纸艺术为了达到美观和平衡的效果运用了轴对称原理,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故,求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写成8×4或4×8。【详解】由题意分析得:8个4相加可以写成8×4或4×8。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3.√【分析】3个6相加可以写成6×3,3个5相加可以写成5×3,据此得出结论即可。【详解】根据分析知:6+6+6+5+5+5=6×3+5×3,结论正确。故答案为:√24.√【详解】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可以设计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如下图:。故答案为:√25.√【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相同的数,用除法来列式计算;据此解决。【详解】36÷6=6即,36里面有6个6。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6.×【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一步大约是50厘米,即2步大约是1米,可知小明2秒大约能跑10米,1分钟远大于5秒,据此判断。【详解】由分析得:小明2秒大约能跑10米。。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7.×【分析】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详解】平移和旋转是可能同时存在的,比如汽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车身的运动属于平移,车轮的运动就属于旋转。原题表述错误。故答案为:×28.√【分析】△+△+△=15,表示3个相同的数相加等于15;再根据5+5+5=15,可以知道△为5;据此解决。【详解】由题意分析得:5+5+5=15,所以,当△+△+△=15,△为5。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9.√【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平移和旋转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位置,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0.×【分析】“4个5相加”可以用4×5或5×4计算,“4和5相加”要用4+5或5+4计算,据此判断。【详解】5×4=204+5=9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1.×【分析】5张1元是5元,再加上1张5元,合起来是10元,不能换1张20元。据此解答。【详解】5+5=10(元)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货币简单的计算。32.√【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东与西相对,一条小船逆流而上,也就是说明小船行驶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依此判断。【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一条小船逆流而上,刚好是自东向西行驶。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方向,要注意方向的相对性。33.×【分析】一个人每走一步是50厘米,这是合理的;但是课桌的高度是70分米,这是不合理的;因为:70分米=7米,7米的高度都有两层楼那么高。【详解】由题意分析得:丫丫每走一步长是50厘米,课桌的高度是70分米,此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要熟练掌握。34.×【分析】平均分,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把15块巧克力分给5人,若是平均分,15÷5=3(块),每人分3块。若不是平均分,每人不一定分3块,如,一人分1块,一人分2块,一人分3块,一人分4块,一人分5块;据此判断。【详解】由题意分析得:把15块巧克力分给5人,每人分3块。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5.√【分析】平移是指物体在平面内沿着某个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不变;旋转是指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进行圆周运动,形状和大小不变,但方向发生了改变。【详解】由分析可知:升国旗时,国旗缓缓上升是平移现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6.×【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详解】树上的苹果掉在地上属于平移现象。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7.×【分析】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小学生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1厘米=10毫米。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一支铅笔的长度选择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详解】一支铅笔长12厘米。故答案为:×38.√【分析】长度单位:1米(m)大约为小学生双臂伸展开的长度; 1厘米(cm)大约为指甲盖的宽度。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计量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身高应该用“厘米”作单位。【详解】一名二年级小学生的身高约135厘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9.√【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即可。小灵面朝北向国旗敬礼,她的后面是南面,左面是西面,右面是东面。【详解】由题意分析得:周一升国旗时,小灵面朝北向国旗敬礼,她的右面是东面。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0.×【分析】在分物体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把24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个。题干没有说平均分,可以这样分:一份是4个;一份是3个;一份是5个;一份是6个;一份是2个;一份是4个,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把24个 分成6份,每份不一定是4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1.×【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分析进行判断。【详解】第一个图形是直角梯形,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2.×【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旋转是指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根据旋转定义知道摩天轮的运动是旋转运动,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摩天轮的运动是旋转运动。故答案为:×43.×【分析】通过举出反例验证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大于它们的和。例如1和2。【详解】例如:1和2,积为1×2=2,和为1+2=3,2<3,此时积小于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4.×【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四四十六”可得:4×4=16“二八十六”可得:2×8=16或8×2=16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5.×【分析】用18÷6求出小刚买的每盒牛奶多少钱,再与小丽买的每盒牛奶4元作比较即可。【详解】18÷6=3(元)3<4,小刚买的便宜,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也可用4×6求出小丽买6盒牛奶一共花多少钱,再与小刚买的6盒牛奶花18元比较即可。46.×【分析】2×3=6;2+3=5;6>5,则2×3>2+3;若两个数为2和2。2×2=4;2+2=4;4=4,则2×2=2+2,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大于两个数的和。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7.×【分析】求出两箱牛奶多少元钱,再和妈妈带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详解】39+39=78(元)78<80够买2箱,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8.×【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物体的一个端点重合,物体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如果不是与零刻度线对齐,所测长度还要减去开始端点对应的刻度。【详解】回型针是从1.5厘米的位置开始测量的,所以要减去前面的1.5厘米,则图中的回型针长2厘米8毫米,所以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9.×【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所以爸爸的身高为180厘米。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2袋盐重1千克,所以爸爸的体重大约是80千克。【详解】由分析可知,爸爸身高180厘米,爸爸体重大约80千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0.×【分析】根据乘法口诀“三八二十四和四六二十四”来解决此题即可。【详解】由口诀“三八二十四”得,3×8=24;由口诀“四六二十四”得,4×6=24;即,3×8、4×6的积都是24,但计算时,用的乘法口诀不一样;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