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 )条鱼是由通过平移拼成的。
A. B. C.
2.表示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49的算式是( )。
A.7÷1=7 B.7×7=49 C.49÷7=7
3.下面的数字与选项( )中的图形可以组成轴对称图形。
A. B. C.
4.欢欢有1张5元纸币、3枚5角硬币和4张1角纸币,欢欢一共有( )。
A.34元 B.16元9角 C.6元9角
5.一根绳子长2分米,把它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要剪( )。
A.2次 B.3次 C.4次
6.用2×5可以解决下面哪个问题?我的选择是( )。
A. B. C.
7.一本故事书39元,妈妈付了2张20元,应找回( )元。
A.1 B.2 C.3
8.15本图书至少拿走( )本后,才可以平均分给4名学生?
A.7 B.3 C.2
9.1只鸡重2千克,1只猴重( )千克。
A.8 B.10 C.12
10.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圆
11.和计算20÷5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是( )。
A.16÷4 B.25÷5 C.20÷4
12.下面图形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13.下列算式中,与32÷8得数相同的是( )。
A.32+8 B.16÷4 C.2×4 D.28÷4
14.下面的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个。
A.2 B.3 C.4
15.算式( )的得数最接近40。
A.9+40 B.20+23 C.46-7
1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买一本13.5元的书,可以付款1张10元、3张1元和5张1角。
B.148÷6=24……4,余数再加2,商就是25且没有余数。
C.圆柱形水杯的侧面是曲面,没有面积。
17.下面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A.拧开瓶盖 B.钟摆的摆动
C.电梯的上下移动 D.风扇叶片的转动
18.计算4×5+6时,应先算( )。
A.乘法 B.加法 C.以上答案都正确
19.一支铅笔2元,妈妈买了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可以列式为( )。
A.6×2 B.2+6 C.2+2+2+2+2
20.“4×6”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下面哪幅图的描述不对?( )
A. B. C.
21.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22.4个8相加是多少?列式错误的是( )。
A.8+4 B.8+8+8+8 C.4×8
23.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
A.6+6+6 B.3+3+3+3+3+3 C.3×6
24.下列现象中,( )是旋转现象。
A.电梯移动 B.锯木材 C.拧瓶盖
25.下面各题用乘法计算的是( )。
A.求35里面有几个7。 B.求7个9是多少。 C.把24平均分成8份,求一份是多少。
26.一个水杯8元,3个水杯( )元。
A.8 B.16 C.24
27.下面的描述中不符合日常生活常识的是( )。
A.六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45厘米 B.一枚鸡蛋重约60克
C.一瓶普通的牛奶大约250毫升 D.黄山市的总面积9807公顷
28.三(1)班的劳动课上,李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附近的敬老院参加志愿者服务,帮助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从学校出发,先向南走,再向西北方向走到敬老院。下图中符合描述的是( )。
A. B. C.
29.一个物体包装盒长、宽、高分别是25厘米、12厘米、5厘米,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个文具盒 B.一把羽毛球拍 C.一块橡皮 D.一个行李箱
30.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内角和都是
C.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底边上的高都相等
31.下面各题,计算结果与140÷20不相等的是( )。
A.280÷40 B.1400÷20 C.14÷2
32.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之为“弈”,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下列由黑、白棋子摆成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3.下面第( )个图是把8个草莓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A. B. C.
34.下面算式中,列式不正确的是( )。
A.5×3-1 B.5×3+4 C.5×2+4
35.不能用“五八四十”这句口诀解决的是( )。
A.8乘5 B.5个8相加 C.8和5相加
36.根据( )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A.一九得九 B.四四十六 C.六八四十八
37.这根绳子的长度是( )。
A.16厘米 B.9厘米 C.7厘米
38.下面各个选项中,不是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是( )。
A.妈妈买了3块蛋糕共花了15元,平均每块蛋糕多少钱?
B.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5平方米,已知长是15米,宽是多少米?
C.图书角有15本不同的漫画书,故事书的本数是漫画书的3倍,故事书有多少本?
D.学校运来3750本练习本,平均分给15个班级。每个班级多少本?
39.一个数先乘8,再除以8,其结果还是8,这个数是( )。
A.8 B.32 C.1
40.校门两边都栽了8棵松树,一共栽了( )棵松树。
A.8 B.16 C.24 D.64
41.下面的大正方形图案缺了一个角,用( )能与它拼成完整的图案。
A. B. C. D.
42.32里面有( )个8。
A.3 B.4 C.5
43.一个长26cm、宽18cm、高0.7cm的物体,最有可能是( )。
A.衣柜 B.普通手机 C.数学书
44.算式54÷9=6中,除数是( )。
A.9 B.6 C.54
45.用下面的测量方法来测量纸片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46.得数与6+6+6+12相等的算式是( )。
A.5×6 B.6×6 C.6×3
47.计算“45-9”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
A.先算45-5=40,再算40-4=36。
B.先算45-10=35,再算35+1=36。
C.直接算45-9=36。
D.先算45-5,再算40+4。
4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长颈鹿高约5米 B.爸爸腿很长,一步能跨65米
C.状状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30厘米
49.小华放学回家的路线是先从学校向北走,再向东走。学校在小华家的( )面。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50.下列说法中,( )是不符合实际的。
A.一包味精重450克 B.小强1分钟跑了2千米
C.2016年2月有29天 D.小明身高158厘米
《二年级暑假新教材新课预习提升练专项练习检测卷:选择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B B A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C C C A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C B C D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B B C B B C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B C A C A D B C B
1.A
【分析】图形平移的特征:位置发生改变,但图形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逐项分析各个选项找出正确答案即可。
【详解】A.小鱼图与给出的图形相比,每个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都可以通过平移得到,所以这幅图符合题意;
B.小鱼图与给出的图形相比,每个图形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向左移动变成了向左上移动,所以这两幅图也不符合题意;
C.小鱼图与给出的图形相比,每个图形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向左移动变成了向右移动,所以这两幅图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B
【分析】根据“因数×因数=积”来解决此题。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表示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49的算式是7×7=49。
故答案为:B
3.B
【分析】轴对称是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只有B选项是通过原图折叠得出来的。
故答案为:B
4.C
【分析】分别求出1张5元纸币、3枚5角硬币和4张1角纸币是多少元多少角,进而得出一共是多少元即可解答。
【详解】1张5元纸币=5元
3枚5角硬币=1元5角
4张1角纸币=4角
5元+1元5角+4角=6元9角
欢欢有1张5元纸币、3枚5角硬币和4张1角纸币,欢欢一共有6元9角。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先进换算单位,然后进行计算,据此2分米也就是20厘米,如果按要求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这根绳子里包含4个5厘米,因此可以把这根绳子剪成4段,因为剪的次数比段数少1,所以要剪(4- 1)次。
【详解】2分米=20厘米
20÷5=4(段)
4-1=3(次)
所以要剪3次。
故答案为:B
【点睛】主要考查分米与厘米之间进率与换算,要熟练掌握。
6.B
【分析】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解决。
表示两个数的和,用加法列式解决。
表示两个数的差,用减法列式解决。
【详解】A.,此图表示求2与5的和,用2+5来解决,不符合题意;
B.,此图表示求5个2的和,用2×5来解决,符合题意;
C.,此图表示求5与2的差,用5-2来解决,不符合题意;
即,用2×5可以解决的是。
故答案为:B
7.A
【分析】根据减法的运算规则,付款总金额-故事书的金额=应找回的金额。由题可知妈妈付了2张20元,一共付了40元,故事书的金额为39元一本,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详解】40-39=1(元)
所以应找回1元。
故答案为:A
8.B
【分析】用有关4的乘法口诀及减法来解决此题。
【详解】3×4=12(本)
4×4=16(本)
12<15<16
15-12=3(本)
故,15本图书至少拿走3本后,才可以平均分给4名学生。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9.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只鸡的重量是2千克,一个天平上两只鸡和一只兔子的重量一样,可知一只兔子的重量是4千克。两只兔子的重量和一只猴子的重量一样,计算可以得出猴子的重量。
【详解】2×2×2
=4×2
=8(千克)
一只鸡重2千克,1只猴重8千克。
故答案为:A
10.D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
【详解】A.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B.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C.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称轴最多的是圆。
故答案为:D
11.C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以计算除法算式:20÷5和20÷4。
【详解】和计算20÷5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是20÷4。
故答案为:C
12.C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才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则没有。在本题中,正方形、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
如图,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如图,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如图,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
则对称轴最少的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根据表内乘除法及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别计算出题目和选项中各个算式的得数,找出得数相同的即可解答。
【详解】32÷8=4
A.32+8=40,不等于4,不符合条件,答案不正确;
B.16÷4=4,等于4,符合条件,答案正确;
C.2×4=8,不等于4,不符合条件,答案不正确;
D.28÷4=7,不等于4,不符合条件,答案不正确。
故答案为:B
14.C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详解】
左右对折,上下对折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左右对折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不管怎么对折,两侧的图形都不能够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不管怎么对折,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上下对折,或者斜着对折,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有4个。
故答案为:C
15.C
【分析】根据计算出各算式的答案,然后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A.9+40=49,49-40=9,则不符合题意。
B.20+23=44,44-40=4,则不符合题意。
C.46-7=38,40-38=2,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6.C
【分析】1元=10角,根据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代表元,小数点后第一位代表角;
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需要继续除以除数,据此将余数加2后计算即可;
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所占地方的大小叫面积,据此分析每个选项选出错误的即可。
【详解】A.13.5元=13元5角,可以付款1张10元、3张1元和5张1角,选项说法正确;
B.4+2=6,6÷6=1,24+1=25,所以148÷6=24……4,余数再加2,商就是25且没有余数,选项说法正确;
C.圆柱形水杯的侧面是曲面,有面积,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7.C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或某一条线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据此解答。
【详解】A.拧开瓶盖时,瓶盖绕着中心点转动,属于旋转现象。
B.钟摆摆动时,钟摆绕着中心点转动,属于旋转现象。
C.电梯的上下移动时,电梯沿着轨道运动,属于平移现象。
D.风扇叶片转动时,风扇绕着中心点转动,属于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C
18.A
【分析】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计算。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由此解答。
【详解】4×5+6
=20+6
=26
计算4×5+6时,应先算乘法。
故答案为:A
19.A
【分析】根据题意,6支铅笔的钱数也就是6个2元的和,用加法列式时相同加数为2,个数是6个;列乘法算式时,可用一支铅笔的价格×数量或数量×一支铅笔的价格,由此解答。
【详解】A.6×2可以表示6个2的和,符合题意;
B.2+6表示2和6的和,不符合题意;
C.2+2+2+2+2表示5个2的和,不符合题意。
所以列式应为6×2。
故答案为:A
20.A
【分析】“4×6”可以表示4个6的和,也可以表示6个4的和;据此解决本题。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A. ,可以用“4+6”表示,不可以用“4×6”表示;
B. ,可以用“4×6”表示;
C. ,可以用“4×6”表示。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初步认识乘法意义,要熟练掌握。
21.A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叠的方式可以是上下对折、左右对折或者斜线对折。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A.这个图形仔细观察发现下面钥匙的齿状处的朝向都是朝向右边,故左右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B.这个图形可以进行左右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C.这个图形可以进行左右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选:A
22.A
【分析】4个8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时,相同加数 8,加数的个数是4个;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即相同加数乘个数或个数乘相同加数。
【详解】A.8+4表示8和4的和;
B.8+8+8+8表示4个8的和;
C.4×8可以表示4个8的和;
4个8相加是多少?列式错误的是8+4。
故答案为:A
23.C
【分析】每组有6只小兔子,有3组,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也就是求3个6的和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是乘法,用每组的数量×组数或组数×每组的数量,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最简便的方法是3×6。
故答案为:C
24.C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常见的平移现象有滑滑梯,电梯的移动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常见的旋转现象有旋转木马,摩天轮等。由此解答。
【详解】A.电梯移动是平移现象;
B.锯木材是平移现象;
C.拧瓶盖是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C
25.B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相同的数,用除法列式解决;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解决;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解决;据此解决。
【详解】A.求35里面有几个7,用除法列式计算,即,35÷7=5;
B.求7个9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即,7×9=63;
C.把24平均分成8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计算,即,24÷8=3;
即,用乘法计算的是:求7个9是多少。
故答案为:B
26.C
【分析】用一个水杯的钱乘3即可求解。
【详解】8×3=24(元)
3个水杯24元。
故答案为:C
27.D
【分析】应用生活常识,正确使用厘米、克、毫升、公顷这四个单位。1厘米就是大约一个手指甲盖的宽度;一枚回形针大约重 1 克;最常见的瓶装水的容积是500毫升的;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即1公顷=10000平方米,表示某个地区我们一般常用平方千米;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A.衡量一个人的身高我们经常使用厘米,六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45厘米,该选项说法符合常识;
B.一枚回形针大约重 1 克,一枚鸡蛋重约60克,该选项说法符合常识;
C.最常见的瓶装水的容积是500毫升的,一瓶普通的牛奶大约250毫升,该选项说法符合常识;
D.1公顷=10000平方米,公顷常用来表示操场的大小,表示某个地区的大小不适合,应选用平方千米,所以该选项说法不符合常识。
故答案为:D
28.B
【分析】先根据题目中“从学校出发,先向南走,再向西北方向走到敬老院”这一描述,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A.在选项A中,从学校出发是先向北走,然后向西南方向走才到敬老院,这与题目中“先向南走,再向西北方向走”的描述不符。
B.在选项B中,从学校出发是先向南走,再向西北方向走到达敬老院。符合题目描述。
C.在选项C中,从学校出发是先向南走,但是接着是向东北方向走到敬老院,不符合题目中“再向西北方向走”的要求。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符合“从学校出发,先向南走,再向西北方向走到敬老院”这一描述,只有B符合。
故答案为:B
29.A
【分析】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联系生活实际,逐项分析。
【详解】A.一个文具盒的长、宽、高可能分别是25厘米、12厘米、5厘米;
B.12厘米差不多三角板的长度,一把羽毛球拍的宽不可能是12厘米,有点短;
C.一块橡皮的长一般是5厘米左右,25厘米不大符合;
D.一个行李箱的高不可能只是5厘米,有点矮;
所以一个物体包装盒长、宽、高分别是25厘米、12厘米、5厘米,这个物体可能是一个文具盒。
故答案为:A
30.B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高是指梯形上下底的距离,在梯形的上底任取一个顶点作垂直于下底的线段就是梯形的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意义,从任一顶点作它对边的垂线段,这条垂线就叫高。
【详解】A.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说法错误;
B.如图,平行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360°;如图,梯形内角和是180°×2=360°;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角和都是360°说法正确;
C.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说法错误;
D.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如图,底边上的高不相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底边上的高都相等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高的画法、多边形的内角和,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31.B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140÷20=7
A.140÷20=(140×2)÷(20×2)=280÷40=7,不符合题意。
B.1400÷20=70,所以,1400÷20≠140÷20,符合题意。
C.140÷20=(140÷10)÷(20÷10)=14÷2=7,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 不是轴对称图形
B. 是轴对称图形
C. 不是轴对称图形
D. 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3.B
【分析】把8个草莓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8÷2=4(个),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草莓,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
A.选项表示把8个草莓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不符合题意;
B.选项表示把8个草莓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符合题意;
C.选项不是平均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4.B
【分析】一组碗有5个,先用乘法求出3组这样的碗有几个,然后减去1个,据此列出算式求出结果,就是一共的碗数量,即,5×3-1;
一组碗有5个,先用乘法求出2组这样的碗有几个,然后加上4个,据此列出算式求出结果,也是一共的碗数量,即,5×2+4;据此解决。
【详解】A.图中的碗数量可以看作是3个5减1,列式为5×3-1是正确的;
B.5×3+4表示图中的碗数量可以看作3个5加4,与图不符,这是不正确的列式;
C.图中的碗数量可以看作是2个5加4,列式为5×2+4是正确的;
即,这些算式中,列式不正确的是5×3+4。
故答案为:B
35.C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可以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即可。
根据乘法口诀计算结果,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可交换位置)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积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
【详解】A.8乘5可以用“五八四十”解决;
B.5个8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8表示,可以用“五八四十”解决;
C.8和5相加可以用加法算式:8+5表示,不能用“五八四十”解决。
故答案为:C
36.B
【分析】当两个乘数相同时,根据表内乘法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能写出2个乘法算式:1×9=9和9×1=9;
B.根据乘法口诀“四四十六”能写出1个乘法算式:4×4=16;
C.根据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能写出2个乘法算式:6×8=48和8×6=48。
故答案为:B
37.B
【分析】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另一端与直尺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物体的一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减去测量开始的刻度得到物体的长度。由图可知,这根绳子左端对着刻度7厘米,右端对着刻度16厘米,直接用减法即可算出这根绳子的长度。
【详解】16-7=9(厘米),即这根绳子的长度是9厘米。
故答案为:B
38.C
【分析】(1)用花费的总钱数除以蛋糕的块数,求出平均每块蛋糕的价钱。
(2)根据长方形的宽=面积÷长,用菜地的面积除以菜地的长,求出菜地的宽。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漫画书的本数乘3,求出故事书的本数。
(4)用练习本的总本数除以班级个数,求出每个班分到练习本本数。
【详解】A.15÷3=5(元),平均每块蛋糕5元。用除法计算。
B.45÷15=3(米),宽是3米。用除法计算。
C.15×3=45(本),故事书有45本。用乘法计算。
D.3750÷15=250(本),每个班级250本。用除法计算。
故答案为:C
39.A
【分析】用结果8先乘8,再除以8,就是求的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8×8=64,64÷8=8,这个数是8。
故答案为:A
40.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校门一边栽了8棵松树,求两边一共栽了多少棵松树,就是求2个8是多少,用乘法。
【详解】2×8=16(棵)
所以一共栽了16棵松树。
故答案为:B
41.D
【分析】观察图形,这个手帕分成4部分,每部分都有4个直角和1个直角花边,根据缺的角的位置,可以确定,缺的那个角的花边应该在左边和下边,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用能与它拼成完整的图案。
故答案为:D
42.B
【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计算。由此解答。
【详解】32÷8=4
32里面有4个8。
故答案为:B
43.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数据大小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结合长方体的特征可知,衣柜、普通手机不可能是长26cm、宽18cm、高0.7cm的长方体,据此选择。
【详解】A.衣柜的长大于26cm,宽大于18cm,高大于0.7cm,所以这个物品不可能是衣柜;
B.普通手机的长小于26cm,宽小于18cm,高约0.7cm,所以这个物品不可能是手机;
C.数学书长约26cm,宽约18cm,高约0.7cm,所以这个物体最有可能是数学书。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特征以及根据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物体。
44.A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来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算式54÷9=6中,除数是9。
故答案为:A
45.C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A.直尺没有放平,测量方法错误;
B.物体的左侧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测量方法错误;
C.测量方法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46.A
【分析】可以把12看作6加6,则算式变为6+6+6+6+6,一共是5个6相加。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写成加数与个数相乘的形式,写算式时两个乘数可互换位置。
【详解】得数与6+6+6+12相等的算式是5×6或6×5。
故答案为:A
47.D
【分析】计算时可以直接计算;可以将减数分成两部分,分别减去这两部分;还可以将减数看作10,多减了1,然后加上1。逐项分析。
【详解】A.先算45-5=40,再算40-4=36。正确。
B.先算45-10=35,再算35+1=36。正确。
C.直接算45-9=36。正确。
D.先算45-5,再算40+4=44。不正确。
不正确的方法是:先算45-5,再算40+4。
故答案为:D
48.B
【分析】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详解】A.长颈鹿高约5米,原题说法正确。
B.爸爸腿很长,一步能跨65厘米,原题说法错误。
C.状状立定跳远的成绩是130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错误的是:爸爸腿很长,一步能跨65米。
故答案为:B
49.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华放学回家的路线是:从学校出发,先向北走,再向东走,最后到家;要找到学校在小华家的方向,需要反向思考小华的行走路线;从家出发:小华最后一步是向东走到家,所以反方向是向西走;小华第一步是向北走,所以反方向是向南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从家出发,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就能到达学校。这意味着学校在小华家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C
50.B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等的认识,一一分析各个选项的正误。
【详解】A.一包味精重450克,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
B.2千米是很长的一段距离,小强1分钟跑了2千米不符合实际;
C.2016年2月是闰月,有29天,原说法符合生活实际;
D.小明身高158厘米,这个说法是符合实际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单位的认识,有一定生活常识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