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测量:长度与时间(课件42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测量:长度与时间(课件42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3 测量:长度与时间
副标题:第 1 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沪科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读数。
会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并能正确读数。
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幻灯片 3:引入 - 测量的重要性
展示图片:建筑工人测量房屋尺寸、医生测量患者体温、科学家进行实验测量
讲解: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建造房屋需要测量长度,还是研究物体运动需要测量时间,准确的测量都至关重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幻灯片 4:长度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关系:
\(1km = 10^3m\)
\(1dm = 10^{-1}m\)
\(1cm = 10^{-2}m\)
\(1mm = 10^{-3}m\)
\(1μm = 10^{-6}m\)
\(1nm = 10^{-9}m\)
举例:成年人的身高约 1.7m;课桌的高度约 0.75m;一枚硬币的厚度约 2mm。
幻灯片 5:长度的测量工具 - 刻度尺
展示图片:各种类型的刻度尺(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讲解:直尺和卷尺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则用于更精确的测量。
幻灯片 6:正确使用刻度尺 - 步骤 1:选
讲解: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量程是刻度尺能够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是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举例:测量教室的长度可以选择量程为 10m 的卷尺;测量某本书的长度可以选择量程为 30cm、分度值为 1mm 的直尺。
幻灯片 7:正确使用刻度尺 - 步骤 2:放
讲解: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果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任选一整刻度线作为起点,读数时要减去起点对应的刻度值。
展示图片:正确放置和错误放置刻度尺的对比图
幻灯片 8:正确使用刻度尺 - 步骤 3:读
讲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举例: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物体的末端在 2.3cm 和 2.4cm 之间,更靠近 2.3cm,此时可以估读为 2.32cm(其中 2.3cm 是准确值,0.02cm 是估读值)。
展示图片:正确读数和错误读数的视线对比图
幻灯片 9:正确使用刻度尺 - 步骤 4:记
讲解: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只写数字而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举例: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 2.32cm,其中 “2.32” 是数字,“cm” 是单位。
幻灯片 10:长度测量例题
题目: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图片: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物体一端与 0 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与 3.50cm 处对齐)
答案:1mm;3.50
解析: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1mm,所以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 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3.50cm。
幻灯片 11:时间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
单位换算关系:
\(1h = 60min\)
\(1min = 60s\)
\(1h = 3600s\)
举例:人眨一次眼的时间约 0.2 - 0.4s;一节课的时间约 45min;成年人正常步行 1000m 所用的时间约 15 - 20min。
幻灯片 12:时间的测量工具
展示图片:古代的日晷、沙漏,现代的石英钟、电子表、停表
讲解:日晷和沙漏是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石英钟、电子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停表则在实验室和体育比赛中用于精确测量时间。
幻灯片 13:正确使用停表 - 认识停表
展示图片:停表的结构示意图(中间小表盘为分针盘,周围大表盘为秒针盘)
讲解:停表有中间的小表盘和周围的大表盘,小表盘上通常有 0 - 15min 或 0 - 30min 的刻度,分度值有 0.5min 或 0.25min 等;大表盘上通常有 0 - 30s 或 0 - 60s 的刻度,分度值有 0.1s 或 0.2s 等。
幻灯片 14:正确使用停表 - 操作步骤
启动:按下停表的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
停止:再次按下启动按钮,停表停止计时。
复位:按下复位按钮,停表的分针和秒针回到零刻度线处,准备下一次测量。
幻灯片 15:停表读数方法
讲解:停表的读数是小表盘的读数与大表盘的读数之和。
先读小表盘的示数,看小表盘的指针是否超过了半分钟刻度线,如果超过,大表盘要读 30 - 60s 的刻度;如果没有超过,大表盘读 0 - 30s 的刻度。
再读大表盘的示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分度值是 0.1s,估读到 0.01s)。
举例:小表盘指针在 3min 和 4min 之间,且超过了 3.5min 刻度线,小表盘的读数为 3min;大表盘指针在 37.5s 处,大表盘的读数为 37.5s,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3min37.5s = 217.5s。
幻灯片 16:停表读数例题
题目: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是______s。
图片:停表示意图(小表盘分度值为 0.5min,指针在 5min 和 6min 之间,未超过 5.5min 刻度线;大表盘分度值为 0.1s,指针在 10.0s 处)
答案:310.0
解析:小表盘指针在 5min 和 6min 之间,未超过 5.5min,所以小表盘读数为 5min = 300s;大表盘指针在 10.0s 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300s + 10.0s = 310.0s。
幻灯片 17: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限。
测量者的估读存在差异。
测量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对刻度尺长度的影响)。
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读数时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幻灯片 18: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或同一过程的时间,然后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精密的测量工具分度值更小,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测量结果,从而减小误差。
改进测量方法: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例如,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时,采用平移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幻灯片 19:课堂小练习 1 - 长度测量
题目: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25cm = 25cm×10^{-2}m = 0.25m\)
B. \(25cm = 25×10^{-2} = 0.25m\)
C. \(25cm = 25×10^{-2}m = 0.25m\)
D. \(25cm = 25cm×10^{-2} = 0.25m\)
答案:C
解析:单位换算时,要将原单位换成目标单位,数值乘以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且过程中单位要统一。A 选项中 “25cm×10^{-2} m” 单位错误;B 选项缺少单位;D 选项 “25cm×10^{-2}” 单位处理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 C。
幻灯片 20:课堂小练习 2 - 时间测量
题目:某同学用停表测量自己跑步 100m 所用的时间,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跑步 100m 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图片:停表示意图(小表盘分度值为 0.5min,指针在 1min 和 2min 之间,超过 1.5min 刻度线;大表盘分度值为 0.1s,指针在 40.5s 处)
答案:100.5
解析:小表盘指针在 1min 和 2min 之间,超过 1.5min,所以小表盘读数为 1min = 60s;大表盘指针在 40.5s 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60s + 40.5s = 100.5s。
幻灯片 21:课堂总结
长度测量:
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测量工具:刻度尺,正确使用步骤(选、放、读、记)。
时间测量:
基本单位:秒(s),常用单位及换算关系。
测量工具:停表,正确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
误差:定义、产生原因、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
幻灯片 22: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用刻度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教室的面积。
用停表测量自己做一次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以及步行 500 米所用的时间,记录测量数据。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时间测量工具,并记录下来。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测量:长度与时间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能完成“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的实验,有
减小实验误差的意识,能完成实验报告.
2.会借助身边的物品或自然现象估测长度和时间.
3.能体会古人在测量长度和时间方面的智慧.
1.测量的必要性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线段一样 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两个 圆哪个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小球一样大吗
分析 用直尺测量比较发现,看起来尺度不同的线条和 物体,实际尺度一样,由此可见,仅凭感觉去判断 外界的事物,不一定正确! 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他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
厘米
微米
毫米
dm
km
cm
mm
μm
nm
纳米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3)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长度的单位: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用卷尺测量门窗
用游标卡尺测量螺母尺寸
精度要求比较高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1983 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 s 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 1 m。
1
299 792 458
天文学中使用的长度单位:
光年(即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1光年(l.y.)≈9.461×1015米。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2)其它常见的时间单位及符号。
时、 分、 毫秒、 微秒
h min ms μs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 μs
换算关系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测量时间的工具:
  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秒表。
手表 石英钟 电子秒表 机械秒表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仔细观察图,学习测量铅笔长度的具体方法。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1
(1)刻度尺怎么摆放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1
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2)怎么看刻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1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怎么记录测量结果?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1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铅笔长度的测量数值是7.05cm
其中7.0是准确值,0.05是估读值,单位是cm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
实验记录:
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
课本 作业本 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
实验1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图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
3.70cm
练一练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分(小圈)的最小分度值:
秒(大圈)的最小分度值:
秒表读数:
0.5min
0.1s
1min41.0s
(1)认识秒表
实验2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一走
二停
三归零
(2)使用方法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大盘一圈___
每一小格___
小盘一圈___
每一小格___
此时时间为:
______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30s
0.1s
15min
0.5min
9min38.4s
取一块机械停表,仔细观察: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机械停表测脉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读数为26.5s。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2.仪器本身不准确 。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测量误差
(三)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
3.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误差
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
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出1枚厚度。
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测量误差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筷子,古称箸、梜,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筷子的长度约为2.2______(填合适的单位)。
dm 
长度的单位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6 km=3.6 km×1 000 m=3 600 m
B.3.6 km=3.6 km×1 000=3 600 m
C.3.6 km=3.6×1 000 m=3 600 m
D.3.6 km=3.6×1 000=3 600 m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 m=__________dm=________cm=________mm=________nm。
(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8×10-5 m=______μm。
(3)某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其制造工艺达到5 nm,5 nm=__________m。
10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00
1 000
109
80 
5×10-9
4.若要进行下表中提及的测量活动,请从图中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将字母填入表中。
A.游标卡尺  B.直尺   C.卷尺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
测量对象 物理课本的长、宽 家中门框的长、宽 螺母的外径
测量工具
B
C
A
5.[2025年1月合肥期末]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物体长度为______cm,所测得的值中,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读值为________cm。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0.1
2.40
2.4
0.00
6.[2025·蚌埠月考]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由此可以分析,分度值越________,测量结果越精确。
4.6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4.60

7.以下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的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长度与时间
测量单位
测量活动
测量误差
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
时间单位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s、h、min等
用表测量时间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减小误差的方法
m、mm、nm等
单位换算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完成下面换算:
2 h=________min=________s;
45 min=45×________h=________h。
120
时间的单位
7 200
0.75
2.[2024·合肥月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单位:
(1)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4.2________;
(2)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0________;
(3)一场电影的时间约为2________。
s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min
h
3.下列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日晷 B.沙漏 C.原子钟 D.游标卡尺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
4.[2025·福州模拟]临近体育中考,同学们都在积极地训练,小丽对自己800 m的成绩非常满意。下列既符合实际又是满分的合理时间是(  )
A.10 s B.200 s C.8 min D.0.5 h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5.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50次的时间。
【认识表盘】
(1)小表盘是________(填“分钟”或“秒”)盘,其指针转一圈为______,1个小格为________;大表盘是______(填“分钟”或“秒”)盘,其指针转一圈
为______,1个小格为________。
分钟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5 min
0.5 min

30 s
0.1 s
【使用秒表】
(2)在使用时应使秒表调零,读数时
先读取____表盘,然后读取____表盘,最后将它们相加。
【读数】
(3)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的脉搏跳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该秒表可以精确到________s,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0.1
39.8
6.[2025年1月亳州期末]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各种测量,例:长度测量、时间测量、温度测量……测量过程中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3
测量误差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是产生误差原因的是
(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8.硬币是我们日常交易的常见货币,请完成下列对一元硬币的相关物理量的测量(一元硬币有若干个)。
(1)如图所示是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cm;
2.20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4
长度的特殊测量
(2)小点同学想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案中能使测量结果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