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39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39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副标题:第 1 课时 声音的奥秘初探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举例说明振动发声的现象。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声音
展示图片:鸟鸣、水流、钢琴演奏、人们交谈的场景
播放音频:清脆的鸟鸣声、悠扬的琴声、雷雨天气的雷声
提问: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奥秘。
幻灯片 4:声音的产生 - 实验探究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吗?
实验器材:钢尺、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线)、鼓和鼓槌、纸屑
实验步骤:
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钢尺伸出的一端,观察钢尺的状态并听声音。
用鼓槌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纸屑的变化并听声音。
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
钢尺被拨动后振动,同时发出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鼓面被敲击后振动,纸屑在鼓面上跳动,同时发出声音;鼓面停止振动,纸屑停止跳动,声音消失。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幻灯片 5:声音的产生 - 结论
核心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概念定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举例说明:
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蜜蜂飞行时,翅膀在振动发声;
弦乐器(如小提琴、吉他)发声时,琴弦在振动;
管乐器(如笛子、萨克斯)发声时,管内的空气柱在振动。
幻灯片 6:声音的产生 - 生活中的振动发声实例
展示图片及说明:
声带振动:人发声时,用手触摸喉咙部位,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琴弦振动:弹吉他时,观察到琴弦在快速振动,同时发出声音。
扬声器振动:打开音乐的扬声器,用手轻触扬声器的纸盆,能感受到它的振动。
水流振动:湍急的水流冲击岩石时,水的振动产生哗哗的声音。
幻灯片 7:声音的传播 - 问题提出
提问:声音由声源产生后,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幻灯片 8:声音的传播 - 实验探究 2: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吗?
实验器材:玻璃罩、抽气机、闹钟(或手机播放音乐)
实验步骤: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能清晰地听到闹钟的声音。
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听到的声音变化。
停止抽气,再逐渐向玻璃罩内通入空气,观察听到的声音变化。
实验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当玻璃罩内空气几乎被抽尽时,几乎听不到声音;通入空气后,声音又逐渐变大。
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之一;真空不能传声。
幻灯片 9:声音的传播 - 实验探究 3: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鱼缸、正在发声的电子铃(用塑料袋密封好)
实验步骤:将密封好的正在发声的电子铃放入鱼缸的水中,在鱼缸外倾听声音。
实验现象:能清晰地听到电子铃发出的声音。
生活实例:钓鱼时,岸边的人说话会吓跑水中的鱼;潜水员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
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液体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之一。
幻灯片 10:声音的传播 - 实验探究 4: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实验器材:长钢管(或长细线)
实验步骤:
一位同学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另一位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用小锤轻轻敲击。
两位同学用拉紧的细线进行对话,一人对着细线的一端说话,另一人将耳朵贴在细线的另一端倾听。
实验现象:能清晰地听到敲击钢管的声音和细线传来的说话声。
生活实例:古代士兵趴在地上能听到远方敌人骑兵的马蹄声;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通过墙壁传播。
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之一。
幻灯片 11:声音的传播 - 结论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传播方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做声波。声波传播到人的耳朵里,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在真空中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如太空中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幻灯片 12:声音的传播速度 -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数据表格:
| 介质 | 温度 | 声速(m/s)|
|---|---|---|
| 空气 | 0℃|331|
| 空气 | 15℃|340|
| 空气 | 25℃|346|
| 水 | 常温 | 1500 左右 |
| 海水 | 常温 | 1531|
| 玻璃 | 常温 | 5000 左右 |
| 钢铁 | 常温 | 5200 左右 |
结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注意: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15℃时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40m/s(这是需要记住的常用数据)。
幻灯片 13:声速的应用 - 回声
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应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测量海底的深度、探测鱼群的位置等。
公式:\(s = vt/2\)(其中\(s\)为到障碍物的距离,\(v\)为声音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t\)为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举例:在山谷中大喊一声,过一会儿听到回声,就是声音被山谷墙壁反射回来的结果。
幻灯片 14:课堂小练习 1 - 声音的产生
题目: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物体振动停止,声音也立即消失
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答案:C
解析:A 选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但如果没有介质传播或声音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人耳听不到声音;B 选项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还在介质中传播;D 选项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只是可能人耳听不到;C 选项正确,声音由振动产生。
幻灯片 15:课堂小练习 2 - 声音的传播
题目: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这是因为(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无线电设备传播声音的速度更快
D. 宇航员穿着宇航服,听不到声音
答案: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所以宇航员之间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交流,B 选项正确。
幻灯片 16:课堂小练习 3 - 声速计算
题目:某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 2s 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 1s 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两端的距离(当时气温为 15℃)。
解答过程:
15℃时空气中声速\(v = 340m/s\)。
声音到较近山谷壁的时间\(t_1=\frac{2s}{2}=1s\),距离\(s_1=vt_1=340m/s×1s = 340m\)。
声音到较远山谷壁的时间\(t_2=\frac{2s + 1s}{2}=1.5s\),距离\(s_2=vt_2=340m/s×1.5s = 510m\)。
山谷两端的距离\(s = s_1 + s_2=340m + 510m = 850m\)。
答案:山谷两端的距离为 850m。
幻灯片 17:课堂总结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一般\(v_{固体}>v_{液体}>v_{气体}\);15℃空气中声速约为 340m/s,与温度有关。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可用于距离测量,公式为\(s = vt/2\)。
幻灯片 18: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练习题。
在家中做一个小实验:用两个纸筒和一根细线制作一个 “土电话”,体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阅资料,了解回声在生活和科技中的更多应用,写一篇简短的科普小短文。
估算一下,当你站在离高墙 17m 远处大喊一声,大约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提示:15℃空气中声速取 340m/s)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 声的世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能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知道声音传
播的大致速度.
2.能通过实验及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3.能欣赏我国古代应用声学技术取得的成就.
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到耳朵里的?
观察与思考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盆中的水悄然无声,
而流动的小溪却能发出潺潺的声响?
说话时,用手触摸喉咙处,你能感觉到什么?
敲击鼓面时,发现纸屑不断地跳动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敲响音叉后,用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质小球会被弹开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思考:你知道下列物体是用什么发声的吗?
空气
气囊
翅膀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敲击课桌,课桌发出声音,但桌面并没有振动,所以物体没有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B.我们看见蝴蝶翅膀振动,但并没有听到声音,所以并不是所有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C.寺庙里的大钟停止后仍有声音传出,说明振动停止后仍会产生部分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

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我们现在可以相互交流,为什么太空中的宇航员无法直接面对面说话呢?
思考: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演示实验:
1.没抽出空气前,你能听到铃声吗?
2.抽气的过程中,铃声有什么变化?
3.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抽完了,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实验:1.将可以发声的物体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没在水里,还能听到声音吗?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让另一名同学轻轻敲桌子,能听到声音吗?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与讨论: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支持你的观点呢?
敲一下鱼缸,鱼会被吓跑
土电话可以传播声音
吓死我了!
钓鱼要保持安静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
为什么太空中的宇航员无法直接面对面说话呢?
真空不能传声
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周边的小朋友都能够听到声音吗?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源
障碍物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反射回来的声音就叫做回声
注:要想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从发出声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时间大于0.1秒。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

解:
????=????????2=340m/s×0.1s2=17m
?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建筑声学的杰作
天坛圜丘
圜丘示意图
科学书屋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使听众听到的声音更加饱满、悦耳。
科学书屋
声波到达人耳后,又怎样让大脑感知?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学科综合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 [教材改编题]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相关实验。
(1)图甲: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可以观察到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在_______。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很多水花。
(2)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
(3)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
振动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振动
转换法
2.二胡是通过__________振动发声的,笛子是通过__________振动发声的,“泉水叮咚”是通过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前三空均填发声体)。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
琴弦
空气柱
泉水
声源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3.如图所示,观察“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没接抽气机时我们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慢慢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将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成为真空),我们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但实验时仍能听到微弱的铃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逐渐减弱
不能
空气不能被抽干净
真空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4.[2025年1月阜阳期末]黄梅戏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表演时常用堂鼓进行伴奏,堂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声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外传播。
空气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5. [新情境题]我国花样游泳队在巴黎奥运会获得冠军,这也是花样游泳队首次获得奥运金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中传播。
液体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6.[2025·合肥月考]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发动机内部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固体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7.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大声呼喊时的声音比小声说话时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
(2)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4)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  )
×
知识点3
声速
×

×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8.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以上。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你离障碍物的距离应____________(填“大于34 m”“大于17 m”或“小于17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大于17 m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9.[2024·芜湖期中]研学活动中,讲解员使用“小蜜蜂”扩音器,它发出声音的声源是(  )
A.讲解员的舌头 B.讲解员的声带
C.扩音器的话筒 D.扩音器的喇叭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0.如图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1.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内的“吟诗坛”如图所示,人们昵称为西安的“回音壁”。当你站在“吟诗坛”的中心位置时,即使窃窃私语也能
回音四起。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声音的直线传播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2.小丽同学做“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乒乓球多次被弹起
振动
放大音叉的振动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3.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见下表。
由表中信息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表中的信息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________有关。


温度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15 ℃)
340
煤油(25 ℃)
1 324
空气(25 ℃)
346
蒸馏水
1 437
海水(25 ℃)
1 531
大理石
3 810
铜(棒)
3 750
铁(棒)
5 200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4.[2025年1月安庆期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某农村新安装自来水管, 铸铁管道连通后通水加压测试, 站在水龙头旁的小点, 看见离他很远的水管另一端的小雨拿扳手用力敲了一下水管, 则小点能听见________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填“铁管”“水”或“空气”)传来的声音。
3
铁管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15. [中考趋势题]小明从某网站了解到,我国准备实施一次对小天体的防御,在太空中发射撞击器,撞击小天体改变其轨道。小明激动地告诉同学:撞击器与小天体碰撞发出的巨大声音将响彻太空。你认为小明的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真空不能传声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6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条件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传播
介质
声速: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
回声测距
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