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光的色散(课件25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光的色散(课件25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4 光的色散
副标题:探索光的色彩奥秘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了解色光的三原色,知道不同色光混合的基本规律。
能解释生活中与光的色散相关的现象,如彩虹的形成。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彩色光现象
展示图片:雨后天空的彩虹、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光盘表面的彩色光斑、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形成的彩色光带
提问:彩虹为什么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肥皂泡和光盘上的彩色条纹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美丽的彩色光现象都与光的色散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光的色散的神秘面纱。
幻灯片 4:光的色散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三棱镜、白色光屏、太阳光(或强光手电筒)、带窄缝的硬纸板
实验步骤:
让太阳光通过带窄缝的硬纸板,形成一束平行光。
将三棱镜放在这束光的路径上,使光斜射入三棱镜。
在三棱镜的另一侧放置白色光屏,观察光屏上的现象。
实验现象: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结论: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将白光分解成了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幻灯片 5:光的色散原理
原理分析: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但在介质(如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当白光进入三棱镜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红光的折射角最小,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角最大,偏折程度最大。这样,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就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展示图片:光的色散原理图,清晰展示白光进入三棱镜后不同色光的偏折路径和在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
幻灯片 6: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 彩虹
形成原理:雨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一个个小三棱镜。太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先发生折射进入水珠,在水珠内壁发生反射,然后从水珠中折射出来。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从而形成彩虹。
观察条件:彩虹通常出现在雨后放晴时,观察者背对着太阳才能看到彩虹。
展示图片:彩虹形成的示意图和真实的彩虹照片,标注太阳光在小水珠中的折射和反射路径。
幻灯片 7:色光的三原色
定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混合规律:
红光 + 绿光 = 黄光
红光 + 蓝光 = 品红光
绿光 + 蓝光 = 青光
红光 + 绿光 + 蓝光 = 白光
应用: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等都是利用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原理来显示各种颜色的。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由红、绿、蓝三种发光点组成,通过调节这三种发光点的亮度比例,就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展示图片:色光三原色混合示意图和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像素放大图。
幻灯片 8: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如果一个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它就是无色透明的,如普通玻璃;如果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红光,它就是红色的,如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不透明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没有光反射出来;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实例说明:在阳光下,红色的衣服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蓝色的玻璃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它透过蓝光,吸收其他色光。在漆黑的房间里,所有物体都呈现黑色,是因为没有光照射到物体上,也就没有光被反射。
幻灯片 9:光的色散的其他应用
光谱分析:科学家通过对物质发光产生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成分。例如,通过分析恒星发出的光的光谱,能够知道恒星的化学成分。
防伪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对光的色散特性不同,在防伪标志上加入特殊的光学材料,通过观察其色散现象可以辨别真伪,如人民币上的防伪标识。
装饰品:一些装饰品(如水晶饰品、彩色玻璃)利用光的色散现象,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增加美观度。
幻灯片 10:课堂小练习 1 - 光的色散现象
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
C. 平静湖面上映出岸边景物的倒影
D. 手影游戏
答案:A
解析:A 选项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B 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C 选项是光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选 A。
幻灯片 11:课堂小练习 2 - 色光的三原色
题目: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色彩是由哪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A. 红、黄、蓝
B. 红、绿、蓝
C. 红、黄、绿
D. 黄、绿、蓝
答案:B
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屏幕利用这三种色光混合呈现各种颜色,所以选 B。
幻灯片 12:课堂小练习 3 - 物体的颜色
题目: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白色物体,物体呈现______色;用绿光照射红色物体,物体呈现______色。
答案:红;黑
解析: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用红光照射时反射红光,呈现红色;红色物体只能反射红光,用绿光照射时,绿光被吸收,没有光反射出来,呈现黑色。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色散原理:不同色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程度不同,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色光。
物体颜色: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生活应用:解释彩虹形成,应用于彩色显示设备、光谱分析等领域。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光的色散的练习题。
在家中做一个光的色散小实验:用三棱镜(或光盘)对着太阳光,观察在白墙上形成的彩色光带,记录光带的颜色顺序。
为什么在阳光下穿白色衣服感觉比穿黑色衣服凉爽?结合物体颜色与光的吸收、反射知识进行解释。
查阅资料,了解除了彩虹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色散现象,选择一种进行详细说明。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光的色散
第三章 光的世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能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2.知道彩虹的产生与光的色散的联系.
3.能体会大自然的对称之美.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
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发
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演示实验:
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现象:
一、色散现象
红橙黄绿蓝靛紫
原理:从红光到紫光,都会发生折射,偏折的程度逐渐变大。
一、色散现象
你能画出红光和紫光(同一位置射入)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路吗?
红光
紫光
一、色散现象
思考:课前的视频中出现彩虹时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现在你能解释彩虹是如何形成的了吗?
两者形状相似
一、色散现象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



一、色散现象
思考:世间的颜色千万种,白光分解有明显的7种颜色,那五颜六色的光都是怎么来的呢?
二、色光混合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点击观看)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二、色光混合
在计算机中的RGB色彩模式就是一种工业上的颜色标准。
对R(红)、G(绿)、B(蓝)三个颜色通道进行变化就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二、色光混合
放大镜放大
电视机屏幕也是利用光的三原色进行工作的。
二、色光混合
物体的颜色
为什么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呢?物体是怎么呈现颜色的呢?
当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科学书屋
物体颜色的确定
科学书屋
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9
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是(  )
色散现象
B
2.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在置于三棱镜后面的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____________,a、b两条光线可能是红光或紫光,其中________(填“a”或“b”)是红光。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科学家是________。
光的色散
2
3
4
5
6
7
8
1
9
a
牛顿
3.Photoshop是一款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简称“Ps”。用“Ps”处理图像时,电脑屏幕显示的颜色都可由RGB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RGB三种颜色是指(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D.品红、黄、青
C
知识点2
色光混合
2
3
4
5
6
7
8
1
9
4. [教材改编题]小明在学完物体的颜色后,对课堂所学的光的三原色原理进行验证,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混合图,其中A是________光,B是________光,C是________光。
绿
2
3
4
5
6
7
8
1
9


5.如图所示,春节的夜晚,路灯下的红绸红得耀眼,红绸下方悬挂的塑料灯笼通体透红,灯笼内置发光的白色LED灯。红绸看起来“红”是因为红绸表面________红光。灯笼看起来“红”,是因为灯笼能透过______光,其他色光被__________。
反射
2
3
4
5
6
7
8
1
9

吸收
6.如图所示是合肥某校白蓝相间校服,白色代表学子追求自由、优雅的生活态度,蓝色寓意学子怀揣梦想、志向高远的精神,身着校服走在校园里,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同学们走进只有红色光源的房间时,上衣会呈现出(  )
A.红蓝相间
B.全部黑色
C.全部红色
D.红黑相间
D
2
3
4
5
6
7
8
1
9
思路点睛: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7. [跨学科·生物]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白光
C
2
3
4
5
6
7
8
1
9
8. [跨学科·地理]如图所示,2024年3月29日,某地的人们看到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彩色的光圈。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日晕,它是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冰晶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这种现象说明太阳光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折射
2
3
4
5
6
7
8
1
9
不是
9.[2025年1月淮北期末]如图所示,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右边出现了七色光带,由于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则图上光带的最上方是________色光。

2
3
4
5
6
7
8
1
9
光的色散
色光混合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物体的颜色
色散
概念: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可见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