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凸透镜与凹透镜(课件37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凸透镜与凹透镜(课件37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4.1 凸透镜与凹透镜
副标题:探索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能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说出它们的结构特点。
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理解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等基本概念。
能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光路图。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透镜
展示图片: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照相机镜头、显微镜镜头、投影仪镜头
提问: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都用到了透镜,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对光的作用是否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种最基本的透镜 —— 凸透镜和凹透镜。
幻灯片 4:透镜的分类与结构
凸透镜:
结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实物举例:放大镜、老花镜的镜片。
示意图:展示凸透镜的截面图,标注中间厚、边缘薄的特征。
凹透镜:
结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实物举例:近视眼镜的镜片。
示意图:展示凹透镜的截面图,标注中间薄、边缘厚的特征。
补充说明: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符号 “O” 表示)。
幻灯片 5:实验探究 -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器材:凸透镜、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白色光屏、光具座
实验步骤:
将平行光源、凸透镜、白色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打开平行光源,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
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的现象,找到最亮、最小的光斑。
实验现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幻灯片 6: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同一凸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示意图:展示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示意图,标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焦点、焦距和光心。
测量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白纸,直到纸上出现最亮、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幻灯片 7:实验探究 -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器材:凹透镜、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白色光屏、光具座
实验步骤:
将平行光源、凹透镜、白色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打开平行光源,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凹透镜。
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的现象;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观察交点位置。
实验现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将这些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它们会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
结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幻灯片 8:凹透镜的虚焦点
虚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分别在凹透镜的两侧。
焦距(f):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同一凹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示意图:展示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示意图,标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焦点、焦距和光心。
幻灯片 9:透镜对光的作用光路图
凸透镜光路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凹透镜光路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过光心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展示图片:分别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种特殊光路图,清晰标注光线传播方向和关键点。
幻灯片 10:凸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用于观察细小物体。
老花镜:老花眼(远视眼)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佩戴凸透镜制成的老花镜,可帮助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使景物的像成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
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片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使投影片的像成在屏幕上。
展示图片:各种凸透镜应用的实物图,结合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幻灯片 11:凹透镜的应用
近视眼镜:近视眼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可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防盗门上的 “猫眼”:“猫眼” 由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而成,凹透镜在这里起到发散光线的作用,使门外的人能被看到,而门外的人看不清门内的情况。
望远镜的目镜:有些望远镜的目镜使用凹透镜,与物镜配合,能将远处物体的像放大,便于观察。
展示图片:各种凹透镜应用的实物图,结合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幻灯片 12:课堂小练习 1 - 透镜的分类与作用
题目: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B. 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答案:C
解析:A 选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B 选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 选项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正确;D 选项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幻灯片 13:课堂小练习 2 -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题目:某同学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当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凸透镜另一侧 10cm 处的白纸上出现了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这个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镜的______。
答案:10;焦点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所以焦距为 10cm,光斑位置是焦点。
幻灯片 14:课堂小练习 3 - 透镜光路图
题目: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图片: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
答案: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画图略)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据此画出折射光线。
幻灯片 15:课堂总结
透镜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和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概念:有焦点(实焦点)和焦距,焦点是平行光会聚点,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概念:有虚焦点和焦距,虚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光路图:掌握三种特殊光线(平行主光轴、过焦点 / 虚焦点、过光心)的光路画法。
应用:凸透镜用于放大镜、老花镜、照相机等;凹透镜用于近视眼镜、猫眼等。
幻灯片 16: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练习题。
在家中找到老花镜和近视眼镜,分别观察它们的镜片形状,并用它们对着太阳光,观察对光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用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白纸,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写出测量步骤和测量结果。
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镜头是由哪些透镜组成的,它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1凸透镜与凹透镜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
对光的发散作用.
2.认识光心、焦点和焦距,会画光路图.
3.能用这些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观察与思考
矿泉水瓶为什么能将温度升到如此高呢?
思考: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吗?
观察与思考
体验:你桌上的两个透镜有什么区别?
1.摸:感受不同部位厚度的区别。
2.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观察与思考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一、凸透镜
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薄透镜: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的透镜。
一、凸透镜
主光轴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光心
O
观察实验现象
让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通过凸透镜后光线如何传播?
一、凸透镜
O
F
f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
主轴
焦点
一、凸透镜
F
主光轴
f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焦点
f
焦点
F
光路可逆
一、凸透镜
根据光路可逆,若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变成平行光,因此可利用凸透镜获得平行光。
想想做做: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向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找几个不同规格的凸透镜,试着测量它们的焦距。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就是焦距。
一、凸透镜
1.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刻度尺在地
面上形成的影子。
2.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最短,
这时刻度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
3.保持刻度尺不动,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
如图所示的方式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
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4.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cm。
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一、凸透镜
F
主轴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
F
一、凸透镜
凸透镜表面越凸,会聚作用越强,焦距越短。
一、凸透镜
夏天汽车前面放上矿泉水为什么容易导致火灾?我们如何防范这种事件的发生呢?
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不能在车内可以被阳光照射的地方放类似凸透镜的物体。
一、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的透镜。
二、凹透镜
观察实验现象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二、凹透镜
凹透镜有焦点吗?
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看一看。
焦点

F
f
焦距
F
4.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二、凹透镜
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f
F
二、凹透镜
F
F
F
F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二、凹透镜
如图是把一幅眼镜放在阳光下,在地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属于(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E.平面镜
D

二、凹透镜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______,边缘________。
ACF
透镜的种类及外部特征


BDE


2.[2025年1月安庆期末]在甲、乙两长方体容器的侧面开孔并分别安装凸透镜和凹透镜,小明用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观察到的效果如图所示。根据现象判断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会聚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
发散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3.[2025年1月滁州期末]下过雨后,小华和家人及时排去自家塑料大棚上低洼处的积水(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分析,低洼处的积水相当于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对直射的阳光有________作用,从而把蔬菜叶子烧焦。

会聚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4. [原创题]一束光原来会聚于MN上的b点。
(1)若在虚线框内放入一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MN上的
c点,如图所示,则该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透镜。
(2)若在虚线框内放入一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MN上的a点,如图所示,则该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透镜。
[元认知·总结]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会聚了是
________透镜,更发散了是________透镜。
发散

会聚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5.将光心、焦点、焦距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中。
知识点3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焦距
焦点
焦点
光心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焦距
光心
6.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B.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会聚于一点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把一点光源放在焦点上,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卡片纸,得到一个最________、最______的光斑,测得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 cm,光斑所在的位置就是凸透镜的________的位置,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cm。


焦点
10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8.(1)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将折射光线补充完整。(F为透镜的焦点)
(2)如图所示,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解:(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9.矿井中所使用的矿灯(如图所示),优点是光柱射出去后非常集中,几乎相当于平行光,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则该灯头的镜头镜片应选择 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小灯泡应放在该透镜的 ________位置上。
凸透镜
焦点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0.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
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是(  )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三者均有可能
D
点拨: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题图中的改变。故D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 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一定小于5 cm B.一定等于5 cm
C.一定大于5 cm D.以上都有可能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2. [新考法 2025年1月池州期末]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黾(一种昆虫)纤细的腿使水面发生了形变,如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图乙所示,此时“形变的水”相当于___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
或“发散”)作用。
凹透镜
发散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3.小明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1)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材料相同时,凸起程度越大,凸透镜焦距越短
次数 1 2 3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与2中一样)
焦距/cm 10.0 8.0 4.0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2)由2、3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的折射能力更强。
(3)小明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上述实验,则对同
一凸透镜来讲,___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水晶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透镜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的相关概念
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心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焦点(F)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主光轴
焦距(f)
三种特殊光线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