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光的折射(课件44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光的折射(课件44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3 光的折射
副标题:探索光的弯折奥秘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能识别生活中的光折射实例。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准确描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光折射现象
展示图片: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游泳池的水看起来比实际浅、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渔民叉鱼时瞄准鱼的下方
提问:为什么筷子插入水中后看起来是弯的?为什么站在岸边看游泳池的水感觉比实际要浅?这些奇特的现象都与光的另一种传播特性 —— 折射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幻灯片 4:光的折射基本概念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基本术语:
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用符号\(AO\)表示)。
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发生偏折的光线(用符号\(OB\)表示)。
法线:过入射点作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垂线(用符号\(ON\)表示)。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符号\(i\)表示)。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符号\(r\)表示)。
界面: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如空气和水的分界面)。
展示图片:光的折射示意图,清晰标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和界面。
幻灯片 5:实验探究 - 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光的折射实验装置(带刻度的可折叠光屏、玻璃砖、激光笔、量角器、水槽、水)
实验步骤: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槽中装入适量水,将可折叠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光屏的一边与水面重合。用激光笔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点在光屏上),观察光屏上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径迹,读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记录数据。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次实验,记录不同入射角对应的折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用激光笔让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观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将激光笔从水槽内斜射向水面,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径迹,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用玻璃砖代替水,重复步骤 1,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的折射现象。
实验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垂直射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0°\)。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幻灯片 6:光的折射定律
内容: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两角关系)。
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0°\)。
补充说明:光的折射定律可简记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斜射偏折、垂射不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例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路,反过来光从水中沿原折射光线方向斜射入空气,会沿原入射光线方向传播。
幻灯片 7:光路可逆性在折射中的应用
实例 1:在潜水员看来,水面上方的物体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这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而根据光路可逆性,潜水员看到的物体像的位置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实例 2:用照相机拍摄水中的物体时,需要考虑光的折射影响,所成的像与物体实际位置有偏差,利用光路可逆性可以分析像的位置变化。
展示图片:光路可逆性示意图,说明光从介质 A 斜射入介质 B 和从介质 B 斜射入介质 A 时的光路关系。
幻灯片 8:生活中的光折射现象解释
筷子变弯:将筷子插入水中,筷子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筷子向上弯折,形成虚像。展示筷子在水中的弯折示意图,分析光路走向。
池水变浅:池底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位置比实际池底高,所以感觉池水变浅。提醒学生游泳时不要仅凭视觉判断水的深度,避免发生危险。
叉鱼瞄准下方:渔民叉鱼时,看到的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鱼的位置高,所以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展示渔民叉鱼的示意图,标注实际鱼的位置和像的位置。
彩虹形成: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发生折射、反射,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从而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幻灯片 9:光的折射的应用
照相机: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物体反射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光经过放大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将投影片上的图像通过光的折射投射到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密度不同,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远处景物的光经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看到的是虚像,仿佛在空中出现了物体的影像。
幻灯片 10:课堂小练习 1 - 折射规律判断
题目: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______,折射角______(选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入射角。若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将______(选填 “增大”“减小” 或 “不变”)。
图片: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示意图,标注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30°\)
答案:\(60°\);小于;增大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 - 30° = 6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幻灯片 11:课堂小练习 2 - 折射现象解释
题目: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 平静湖面上映出岸边景物的倒影
B. 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D.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A 选项是光的反射现象;B 选项是光的漫反射现象;C 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D 选项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选 C。
幻灯片 12:课堂小练习 3 - 光路可逆性应用
题目: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可能为( )
A. \(20°\)
B. \(30°\)
C. \(40°\)
D. \(0°\)
答案:C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应大于\(30°\),选项中只有 C 选项\(40°\)符合,所以选 C。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基本概念: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斜射偏折(空气→介质,折射角小;介质→空气,折射角大)、垂射不变,光路可逆。
生活应用:解释筷子变弯、池水变浅等现象,应用于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光的折射的练习题。
在家中做一个小实验: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移动视线直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位置不变,向碗中加水,观察能否再次看到硬币,并结合光的折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查阅资料,了解海市蜃楼的形成原理,写一篇简短的科普短文。
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并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光的折射
第三章 光的世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能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能运用其解释自然与
生活中的光折射现象.
2.能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问题.
3.能领悟折射现象的奇妙,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观察与思考
思考: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实验:1.将一支笔放入水杯中,从侧面观察笔发什么了什么样的变化?2.在杯底放一枚硬币,移动视线,在刚好看不见的时候往杯中注水,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一、光的折射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提出问题:
猜想: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线会发生偏折。可能向上或者向下偏折。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一、光的折射规律
设计实验:
如何知道光路是否发生偏折,如何比较角度的大小?需要什么实验器材?
测量一次数据够吗?如何得到多组数据?
一、光的折射规律
进行实验:
使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呢?
一、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记录:
入射光线
入射角
法线
空气
界面
O
折射角
折射光线
水(其他介质)
i
r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一、光的折射规律
空气—水 ∠i ∠r 水—空气 ∠i ∠r
1 1
2 2
3 3
实验记录:
一、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结论:
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空气角大,入大折大,垂射不变向。
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一、光的折射规律
思考:你还记得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吗?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的折射也符合三线共面吗?你能根据之前的实验设计验证方法吗?
一、光的折射规律
进行实验:
将纸板向前或者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见反射光吗?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反射光呢?
一、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结论: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一、光的折射规律
M M′
M M′
O
O
B
B
A
A
N
N′
N
N′
i
i
r
r
空气
空气
玻璃
玻璃
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

一、光的折射规律
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B.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C. 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
D. 入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D
一、光的折射规律
思考: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吗?该如何验证呢?
演示实验: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一、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三线关系
两角关系
垂直照射
光路
光路可逆
空气角大
同增同减
两角相等同增同减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光路可逆
原路返回
不改变方向
一、光的折射规律
i
r
因为河底反射的光由____斜射入______时,在水面发生______,折射光线______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河底的____像,像在河底的____方,所以河底变浅了。

空气
折射
远离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思考:你能解释铅笔为什么折断了吗?
法线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思考:渔民用鱼叉叉鱼应该叉鱼的哪个位置?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A
A1
思考: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物体和实际相比是怎样的?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错位现象呢?
画出一束光线斜穿过一块玻璃的光路图。
玻璃
空气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S
S′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光线发生了弯折。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小明站在池水旁观赏游鱼,恰好看见一架飞机飞过,如图所示,分别用A代表小明的眼睛、B代表看到的鱼、C代表看到的飞机,请画出小明看见鱼和飞机的光路图,并用“D”大致标出鱼在池水里的实际位置。
(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如图: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
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小江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MON前后折转。
【实验过程】
(1)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小江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_____________。
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结论】
(2)小江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
小于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折射角β 11.3° 22.1° 35.4° 40.9°
增大
【交流反思】
(3)小江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2.[2024·上海中考]有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平静的水面时,若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  )
A.0° B.40°
C.60° D.90°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3.如图所示,是两束光在玻璃和空气中传播的光路,①和②是入射光线,③和④是折射光线。其中入射光线②与折射光线________是同一束光,界面的上方是________(填“玻璃”或“空气”)。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空气
4.[2024·泰安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解:如图所示。
5.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他发现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折射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知识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反射

6.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7.[2025·厦门一模]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α2
D.α1=γ2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9.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为(  )
A.向左 B.向右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0.天鹅湖公园“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__进入水中,使进入人眼的光线减少。
折射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1.[2025年1月宣城期末]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真实的太阳,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现象所成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位置。
(大气层位置越高空气越稀薄)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2.射水鱼是一种小型观赏鱼类。如图所示,射水鱼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是光从____________(填“空气射向水”或“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要射落昆虫,射水鱼应向看到昆虫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射水。
空气射向水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下方
13.[2025年1月滁州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折射光线,玻璃在____________(填“AB的左方”“AB的右方”“CD的上方”或“CD的下方”)。
OF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OG
AB的左方
思路点睛:依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由图可知,CD为法线;依据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不同的介质中,由题图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B的左方是玻璃。
14.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
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r(保留作图痕迹)。
[元认知·总结]人眼看到水中的物体比
实际位置偏________
(填“高”或“低”)。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解:如图所示。
15. [高阶思维]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如图所示,小明在水中放置一密闭的薄壁透明长方体容器(容器中有空气),当一束光从容器左侧的水中斜射入容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折射角______(填“>”“<”或“=”)入射角,最后光从容器中射出后再次进入水中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_(填“a”“b”“c”或“d”)。
变大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a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空气角大,入大折大,垂射不变向,三线共面,两线分居。
光路的可逆性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概念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