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36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1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36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2.1 定滑轮和动滑轮
副标题:探究滑轮的基本特性与应用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能区分生活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明确它们的特点(是否省力、是否改变力的方向)。
能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将其与杠杆知识联系起来。
能结合实例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实用价值。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滑轮
展示图片:旗杆顶部的滑轮、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电梯中的滑轮、窗帘轨道上的滑轮。
提问:这些场景中的滑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旗杆顶部的滑轮能方便地升旗?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为什么能吊起重物?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两种基本的滑轮 —— 定滑轮和动滑轮,探究它们的特点和原理。
幻灯片 4:滑轮的基本概念
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作用:通常与绳子、链条等配合使用,用于提升物体或传递力。
分类:根据滑轮在工作时轴的位置是否固定,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展示图片:滑轮的结构示意图,标注轮、槽、轴等部分。
幻灯片 5:定滑轮
定义:工作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常见实例:旗杆顶部的滑轮、窗帘轨道上的滑轮、电梯顶部的滑轮。
实验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器材: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步骤 1(是否省力):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起钩码,记录示数\(F_1\);用定滑轮提起同样的钩码,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_2\)。
现象:\(F_1 = F_2\)。
结论:定滑轮不省力。
步骤 2(是否改变力的方向):观察用定滑轮提钩码时,拉力的方向与钩码上升方向的关系。
现象:拉力方向向下时,钩码上升方向向上。
结论: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步骤 3(是否省距离):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s_1\)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_2\)。
现象:\(s_1 = s_2\)。
结论:定滑轮不省距离。
展示图片:定滑轮实验装置图和实例图。
幻灯片 6:定滑轮的实质
实质: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杠杆要素分析:
支点:定滑轮的轴。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r\))。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r\))。
因为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_1 = l_2 = r\)),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_1 l_1 = F_2 l_2\),得\(F_1 = F_2\),所以定滑轮不省力。
展示图片: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的对比示意图,标注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幻灯片 7:动滑轮
定义:工作时,轴的位置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常见实例: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升降机中的动滑轮、吊重物时随重物一起上升的滑轮。
实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器材: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步骤 1(是否省力):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起钩码,记录示数\(F_1\);用动滑轮提起同样的钩码(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_2\)。
现象:\(F_2 = \frac{1}{2} F_1\)。
结论: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步骤 2(是否改变力的方向):观察用动滑轮提钩码时,拉力的方向与钩码上升方向的关系。
现象:拉力方向向上时,钩码上升方向也向上。
结论: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步骤 3(是否省距离):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s_1\)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_2\)。
现象:\(s_2 = 2 s_1\)。
结论:动滑轮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钩码上升距离的 2 倍)。
展示图片:动滑轮实验装置图和实例图。
幻灯片 8:动滑轮的实质
实质: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杠杆要素分析:
支点:动滑轮与绳子接触的一端(非轴的位置)。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等于滑轮的直径\(2r\))。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r\))。
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2 倍(\(l_1 = 2r\),\(l_2 = r\)),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_1 l_1 = F_2 l_2\),得\(F_1 = \frac{1}{2} F_2\),所以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注意:实际使用动滑轮时,需考虑动滑轮自身的重力,此时拉力\(F = \frac{1}{2} (G_物 + G_动)\)。
展示图片:动滑轮与省力杠杆的对比示意图,标注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幻灯片 9: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对比总结
滑轮类型
轴的位置
是否省力
是否改变力的方向
是否省距离
实质
典型实例
定滑轮
固定不动
不省力(\(F = G\))

不省距离(\(s_绳 = s_物\))
等臂杠杆(\(l_1 = l_2\))
旗杆顶部滑轮、窗帘滑轮
动滑轮
随物体运动
省一半力(理想情况\(F = \frac{1}{2} G\))

费距离(\(s_绳 = 2 s_物\))
省力杠杆(\(l_1 = 2 l_2\))
起重机吊钩滑轮、吊重物动滑轮
关键规律:定滑轮的优势是改变力的方向,方便操作;动滑轮的优势是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两者各有特点,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幻灯片 10:生活中的定滑轮应用
实例 1:旗杆升旗
应用原理:旗杆顶部的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使得人在地面向下拉绳子,国旗就能向上升起,操作方便。
优势:无需爬到旗杆顶部升旗,既安全又省力(虽然不省力,但改变方向使操作可行)。
实例 2:窗帘轨道滑轮
应用原理:窗帘轨道上的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拉动一侧绳子就能使窗帘左右移动,便于开关窗帘。
优势:轻松控制窗帘的开合,节省力气。
展示图片:旗杆升旗和窗帘轨道滑轮的工作示意图。
幻灯片 11:生活中的动滑轮应用
实例 1:起重机吊重物
应用原理:起重机吊钩上的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配合其他机械结构,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优势:减少提升重物所需的拉力,提高起重能力。
实例 2:建筑工地上的吊篮
应用原理:吊篮上方的动滑轮随吊篮一起上升,节省提升吊篮所需的力,方便工人上下和运输材料。
优势: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展示图片:起重机吊重物和建筑吊篮的工作示意图。
幻灯片 12:课堂小练习 1 - 滑轮类型判断
题目:下列滑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 ),属于动滑轮的是( )
A. 旗杆顶部的滑轮 B. 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 C. 窗帘轨道上的滑轮 D. 随重物一起上升的滑轮
答案:定滑轮:A、C;动滑轮:B、D。
解析:A、C 工作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B、D 工作时轴随物体运动,是动滑轮。
幻灯片 13:课堂小练习 2 - 特点分析
题目: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定滑轮省力,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B.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C.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省力
D. 定滑轮和动滑轮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B
解析:定滑轮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B 正确。
幻灯片 14:课堂小练习 3 - 计算应用
题目: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为 200N 的物体(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所需的拉力是多少?若物体被提高 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拉力 100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4m。
解析:理想情况下,动滑轮省一半力,拉力\(F = \frac{1}{2} G = \frac{1}{2} \times 200N = 100N\);动滑轮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 2 h = 2 \times 2m = 4m\)。
幻灯片 15:滑轮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选择原则:
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选择定滑轮(如升旗、拉窗帘)。
需要省力时,选择动滑轮(如吊重物、起重机)。
实际使用中,需考虑滑轮自重和摩擦,动滑轮的实际拉力会大于理想值。
使用注意事项:
定滑轮要固定牢固,防止松动导致安全事故。
动滑轮使用时,绳子要正确绕在槽内,避免滑脱。
定期检查滑轮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滑轮,确保安全使用。
展示图片:滑轮正确使用和错误使用的对比图。
幻灯片 16:课堂总结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等臂杠杆,适用于需要改变力的方向的场景。
动滑轮:轴随物体运动,能省一半力(理想情况),不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适用于需要省力的场景。
核心区别:定滑轮的优势是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优势是省力,两者的特点由其实质(杠杆类型)决定。
幻灯片 17: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练习题。
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滑轮,判断它们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记录其应用场景和作用。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分别做实验,测量提起同一物体时的拉力和绳子移动距离,验证它们的特点。
思考:为什么起重机在吊重物时,有时会同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1.2.1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学习目标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重点)
02
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01
了解滑轮组的结构。
03
知道滑轮组中拉力与被提物体重力间的关系。(难点)
04
我们先来观察一幅科学漫画
这个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见到过吗?
观察与思考
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凹槽

轮子
定滑轮及其特点
动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运动。
思考
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仔细观察这两个滑轮有什么特点
点击画面播放
定滑轮及其特点
知识点二
那么定滑轮有怎样的特点呢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子的一端,然后竖直向下拉动,使绳子另一端的钩码缓慢上升(或保持静止),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钩码所受重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操作,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重复上述操作,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记录】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钩码移动的方向 钩码上升的距离 h/m 测力计读数 F/N 拉力的方向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m
1 2 竖直向上 0.1 2 竖直向下 0.1
2 2 竖直向上 0.1 2 水平 0.1
3 1 竖直向上 0.1 1 竖直向下 0.1
4 2 竖直向上 0.1 2.2 竖直向下 0.1
5 4 竖直向上 0.1 4.3 竖直向下 0.1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理论分析:轴固定不动,轴心相当于支点O;
拉力相当于动力,作用点为A;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相当于阻力,作用点为B 。
实质:等臂杠杆
O
F
l1
l2
l1=l2
F=G物
F'
拉力方向改变,拉力变不变
特点:不省也不费距离
不变
s=h
B
A
l1'
G物
s
h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物体上升的高度
定滑轮的特点
例1 简单机械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护城河旁城墙顶端的滑轮属于__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动滑轮的特点
用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子的一端,然后竖直向上拉动,使动滑轮下方悬挂的钩码缓慢上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钩码所受重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以及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并进行比较。
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操作,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重复上述操作,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动滑轮及其特点
知识点三



【实验记录】
次数 钩码所受重力G/N 钩码移动的方向 钩码上升的距离 h/m 测力计读数 F/N 拉力的方向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m
1 1 竖直向上 0.05 0.6 竖直向上 0.10
2 2 竖直向上 0.05 1.2 竖直向上 0.10
3 4 竖直向上 0.05 2.2 竖直向上 0.10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思考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可以省力
O
G物
l1
l2
F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l1=2l2
F= G物
B
A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
s=2h
动滑轮的特点
思考
如果改变拉力方向,拉力变不变
O
G物
l1
l2
F
B
A
F'
l1'
l2< l1'<2l2
F′ > G物
动滑轮斜拉,拉力会变大。
竖直向上拉最省力!
定滑轮 动滑轮
拉力端移动距离 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等于物体移动
距离的2倍
省力情况 不省力 省一半力
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能 不能
实质 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
归纳小结
例2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 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 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800
400



拓 展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
定滑轮 动滑轮 图示
表达式
假设图中物体全部做匀速运动、物体的重力都为G,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星题 知识过关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1.为了研究滑轮的特点,小点在研究定
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所示,据此
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__,但能
改变__________。
省力
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夏天为遮阳,窗前挂有竹帘,其顶部安装的是
两个____滑轮,这种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改变力的方向
3.安徽乡村景色宜人,如图所示,美丽
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滑轮匀速
提升重 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
擦),则人的拉力为_____ 。
300
4.请在图中标出该滑轮的支点并作出力、的力臂 、

解:如图所示。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5.[2024·合肥期中] 小明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应该沿______方向______拉动弹簧
测力计,且在__________(填“匀速拉动”或“静止”)时
读数;
竖直
匀速
匀速拉动
(2)按上述操作,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发
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物重 的一半,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
实验序号
1 1.00 0.65
2 1.50 0.9
3 2.00 1.15
动滑轮有重力
6.如图所示的滑轮,把它看作杠杆时,是支点在___
(填“”“”或“ ”)点的______杠杆。
省力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的物体匀速提升 ,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_____ ,绳
子向上移动的距离为____ 。如果动滑轮的重力
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为___ 。
20
2
8.如图所示,用的水平拉力拉着重 的物体在水平
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若物体移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_____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轮间的摩擦)
20
2星题 情境应用
9.[2024·渭南一模] 如图所示是剪高处树枝
的剪刀,将其套在竹竿上,拉动绳子一端就
可以剪下高处的树枝。这个剪刀上的滑轮是
________(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它起到
______的作用。
动滑轮
省力
10.[2024·盐城中考改编] 下列挪动球形石墩的方法中,省力
的是____图,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____图。


11.[2024·亳州期末] 如图甲、乙所示,用不
同的滑轮分别拉动同一个物块匀速竖直上
升(忽略绳重、滑轮重和所有摩擦力)相同的
变大
高度,则拉力之比 _____;绳自由端移动长度之比
_____。若图乙中拉力 的方向向右倾斜一些,如图
丙的虚线所示,则拉力将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2.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为 、竖直向上的拉
力在内将重力为的木箱匀速提升 。
不计绳重和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 ,动
滑轮的重力为____ ,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为___

100
40
1
1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水平地面上的甲物体重 ,乙
物体重 ,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和甲对地面的压力为( )
D
A.; B.;
C.; D.;
14. 如图甲所示,拉力 拉着轻质滑轮
匀速上升,物体受到重力为 ,滑轮半径
为 。把滑轮简化为一个如图乙的______
费力
56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列出
等式:__________________,算得拉力____ 。
滑轮及其应用
定滑轮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省力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绳子自由端的距离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