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章末复习】(课件43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章末复习】(课件43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章末复习
一、知识框架梳理
二、核心知识点回顾
(一)杠杆
概念与五要素:
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点(O) 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包括:支点(转动中心)、动力(F )(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 )(阻碍转动的力)、动力臂(l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臂画法:定支点→画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距离。
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即 \(F_1 l_1 = F_2 l_2\)。
应用:已知三量求第四量(如 \(F_1 = F_2 l_2 / l_1\))。
分类及特点:
省力杠杆:\(l > l \),\(F < F \),费距离(如羊角锤、撬棍)。
费力杠杆:\(l < l \),\(F > F \),省距离(如筷子、钓鱼竿)。
等臂杠杆:\(l = l \),\(F = F \),不省力不省距离(如天平、跷跷板)。
(二)滑轮与滑轮组
定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l = l = 半径\))。
特点:不省力(\(F = G\)),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距离(\(s = h\))。
应用:旗杆顶部滑轮、窗帘轨道滑轮。
动滑轮: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l = 2r\),\(l = r\))。
理想特点:省一半力(\(F = G/2\)),不改变方向,费距离(\(s = 2h\))。
实际特点:考虑动滑轮自重时,\(F = (G + G_动)/2\)。
滑轮组:
组成:定滑轮 + 动滑轮组合,通过绕线形成不同段数\(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省力规律:理想状态 \(F = G/n\);实际状态 \(F = (G + G_动)/n\)。
距离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 n h\)(\(h\)为物体上升高度)。
绕线原则:需改变方向时从定滑轮绕出,否则从动滑轮绕出,\(n\)为偶数或奇数。
(三)机械效率
三种功的定义:
有用功(W ):对人们有用的功(如提水时 \(W_有 = Gh\))。
额外功(W 额):无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如克服摩擦、机械自重做功)。
总功(W 总):动力做的功(\(W_总 = Fs\)),且 \(W_总 = W_有 + W_额\)。
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 \(\eta = \frac{W_有}{W_总} \times 100\%\),且 \(\eta < 100\%\)(因额外功存在)。
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
影响因素:机械自重越大、摩擦越大,效率越低;物重越大,效率越高。
提高方法:减轻机械自重(如用轻质材料)、减小摩擦(加润滑油)、增大物重(满载工作)。
(四)实践应用:龙骨水车模型
核心原理:杠杆(摇柄省力)+ 链条传动(链轮带动刮板)。
能量转化:人力做功→机械能→水的重力势能。
效率优化:减小链条与链轮摩擦、优化刮板密封性以减少漏水。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 1:杠杆平衡计算
题目:用撬棍撬石头,动力臂为 1.2m,阻力臂为 0.3m,若石头阻力为 800N,需多大动力才能撬动?
解析:
根据 \(F_1 l_1 = F_2 l_2\),得 \(F_1 = F_2 l_2 / l_1 = 800N × 0.3m / 1.2m = 200N\)。
答案:200N
例题 2:滑轮组省力计算
题目:用滑轮组(n=3)提升 600N 的物体,动滑轮重 60N,不计摩擦,拉力多大?若物体上升 0.5m,绳子移动多远?
解析:
实际拉力 \(F = (G + G_动)/n = (600N + 60N)/3 = 220N\);
绳子移动距离 \(s = n h = 3 × 0.5m = 1.5m\)。
答案:拉力 220N,绳子移动 1.5m。
例题 3:机械效率计算
题目:用动滑轮将 400N 的物体提升 2m,拉力为 250N,求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解析:
有用功 \(W_有 = Gh = 400N × 2m = 800J\);
总功 \(W_总 = Fs = 250N × 4m = 1000J\);
效率 \(\eta = 800J / 1000J × 100\% = 80\%\)。
答案:有用功 800J,总功 1000J,效率 80%。
四、易错点辨析
力臂与力的作用点距离混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非到作用点的距离(如弯曲杠杆的力臂可能在杠杆外)。
滑轮组 n 值判断错误: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需数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数量(定滑轮只改变方向,不承担物重)。
机械效率与省力的关系误解:效率高不代表省力(如费力杠杆效率可能很高),效率反映有用功占比,与省力程度无关。
额外功的忽略:计算实际机械效率时,需考虑动滑轮自重和摩擦,不能直接用理想公式 \(F = G/n\)。
五、综合应用与拓展
机械选择原则:
省力需求选省力杠杆 / 多段滑轮组(如起重机);
精细操作选费力杠杆(如镊子);
等量测量选等臂杠杆(如天平)。
效率与节能:
工业中通过提高机械效率降低能耗(如高效电机、润滑轴承);
生活中选择一级能效家电,减少额外功浪费。
古代与现代机械对比:
龙骨水车依赖人力杠杆 + 链条传动,现代水泵用电机 + 滑轮组,效率从 30%-40% 提升至 80%-90%,体现技术进步对效率的提升。
六、复习建议
画图强化:多练习杠杆五要素标注、滑轮组绕线图,明确力臂和 n 值判断方法。
公式应用:熟练掌握杠杆平衡、滑轮组省力、效率计算的公式,区分理想与实际情况。
实验回顾:重温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组效率测量实验,掌握变量控制和误差分析。
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机械(如剪刀、自行车、起重机)分析其类型、原理和效率。
综合计算:练习 “杠杆 + 效率”“滑轮组 + 功率” 的综合题,提升知识整合能力。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章末复习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简单机械
杠 杆
滑 轮
机械效率
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三种功: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测量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知识点一
1. 定义:物理学中,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称为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F1
O
阻力
F2
动力臂l1
阻力臂
l2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 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的状态都叫平衡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示意图
力臂的 大小关系 l1>l2 l1<l2 l1=l2
力的大小关系 F1<F2 F1>F2 F1=F2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应用 撬棒、瓶起子、 钢丝钳、钉锤等 镊子、钓鱼竿、 理发剪刀等 天平等
杠杆的分类
例1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
(2)下表是小强的实验记录,在这两组数据中,他发现实验序号为____的一组数据是错误的。经检查,结果是测量阻力臂时读错了,阻力臂的实际值应为____m;通过探究,小强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3 1 0.4
2 1 0.4 2 0.2
水平
1
0.6
F1l1=F2l2
例2 如图甲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状态下拉力F1=_____N。试作出F1的力臂l1。
6
l1
例3 图甲是小奇用食品夹夹肉饼时的情景,食品夹看作可以绕O点转动的两个杠杆。其中 OAB 是上方杠杆,图乙是 OAB 的简化图,F2为作用在点B的阻力。请在图乙中画出:(1)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2)阻力臂l2。
定滑轮
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4.F与G物的关系:F=G物(忽略绳重和摩擦)
5.s与h距离关系:s=h
滑轮
知识点二
动滑轮
1.定义: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动滑轮
4.F与G物的关系:
5.s与h距离关系:s=2h
①忽略绳重和摩擦:
②忽略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
滑轮组
1.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2.特点:既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F与G物的关系:
①忽略绳重和摩擦:
②忽略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
4.s与h距离关系:s=nh
滑轮组
5.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的判断:
①盖住定滑轮或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开,则滑轮组中承重绳子的股数,就是跟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段数。
②绳子的绕法(奇动偶定法)。
1 2 3
n = 3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知识点三
1.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 :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W总= W额+ W有
4.机械效率
 定义:物理学中,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公式:
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00%
大单元整体复习
主题情境串联——人体中的杠杆
1.认识人体中的杠杆。

(1)如图甲为向上踮起脚后跟的过程及其杠
杆结构示意图,支点位于______
(填“脚跟”或“脚尖”),踮着的脚可视为动力
臂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臂
的______杠杆。
脚尖
大于
省力

(2)举哑铃时曲臂的情景如图乙所示,下列
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杠杆模型是___。
B
A. B.
C. D.
(3)人的头部、颈椎和颈部肌肉可当成一个杠杆(支点在颈椎
处),当头颅为竖直状态时,颈部肌肉的拉力为零,如图a所示。
①如图b,抬头过程中动力方向向____(填“上”或“下”)。

②如图c当低头时,颈部肌肉会产生一定的拉力, 点为肌肉
拉力的作用点,拉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 ,低头过程中,
重力的力臂逐渐______,拉力逐渐______。(均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增大
增大
2.利用杠杆原理来高效运动。
(1)在做俯卧撑时,如图1所示,为重心, 为支点,支撑点
是 。此时,人体相当于一个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
臂”)杠杆;若此人的质量是 ,双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为 ,则此时人的双手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
。取
省力
(2)如图2所示的仰卧起坐运动中:
①做仰卧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变成脊柱弯曲,后
半段是上半身完全离开地面,运动时先将头向前抬起,可以
减小____力臂。在平躺至坐起的过程中,运动员肌肉所施加
的动力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变小
②同学们可以通过改变仰卧起坐的快慢,来控制体育锻炼的
效果。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其实质是改变______(填“功率”或
“机械效率”)的大小。
功率
(3) 有经验的人常说,
拔河时要降低重心,降低重心可以将
双腿弯曲,也可以将身体后仰,如图

阻力臂更大
所示,究竟哪种方法更有助于赢得拔河比赛呢?对此,可将
人体看作一个杠杆,绳对人的拉力看作动力 ,人自身重力
看作阻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下图中____的做法更
不容易被对方拉动,原因是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斜面
3.[2024·自贡中考] 如图所示,把重为
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
端,斜面长,高 ,沿斜面的推
24
力为。那么,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__ ,斜面的机械效
率是 ______。
4.如图所示,现在很多地方设有轮椅专用通
道,为残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它实际上就是
一种简单机械。使用这种简单机械是为了
( )
A
A.省力 B.省距离 C.省功 D.节省能量
5.道路救援车对故障车辆拖移时可构建
成如图所示的模型,钢绳对车辆施加沿
斜面的拉力为 ,将重为
C
的小车 沿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
高为,斜面长为。在小车 从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车
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模型中的斜面和滑轮都可以省力
B.拉力所做的功是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D.小车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滑轮
6.如图所示,拉力、 相等,滑轮重、绳
重和摩擦不计,匀速提升重物和,已知
重,则重为_____ 。
200
7.[2024·宣城月考] 如图所示装置中,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
子摩擦的情况下,若拉力 ,则甲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为____ 。
30
8.如图装置,物体在水平拉力 的作
用下,水平向左匀速直线运动。若
9
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4倍,绳子所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绳与滑轮
的摩擦,则可以拉动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

9.[2024·淮北期末] 由于热胀冷缩,户外
的导线在夏天会变得松弛,冬天又拉得很
紧。在电气化铁路的线路上用如图所示的
滑轮组来控制导线的松紧程度。某次导线对滑轮 的拉力为
,配重水泥块 (重力为)被匀速拉升的高度为 (不考虑滑轮
自重、绳重及摩擦)。
(1) 是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

改变力的方向
(2)拉力___;拉力做的功
____。(用题目中的已知量来表示)
2
10. [2024·广州三模] 如图1所示,在相同的时
间内,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物体、匀速提升 ,
拉力分别为、 。做功的数据如图2所示。则甲滑轮组中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的大小是_____ ;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两物体质量___(填“ ”“ ”
或“”) 。
6
200
相同,提升物体的高
度相同,根据 ,则
质量相同。
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重
,通过滑轮与一个重的物体 连
接在一起,滑轮重,物体 匀速下落,
若不计细绳重及轮轴间摩擦,则物体 与水
50
100
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若想物体 匀速上升,至
少需要_____的外力水平向左拉动物体 。
12.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 的物
体以的速度匀速提升了 ,在此过
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则动滑轮重力为____ ,拉力的功率为
_____ 。
80
500
13.[2024·北京中考改编] 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
端拉力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 内绳子自由
端竖直匀速移动,重物竖直匀速上升 。已知动滑轮
总重,提升的物体重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C
A.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B.额外功为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题图为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像,即与的关系,由
可得功率 ;有用功为提起重物做的功,即
, ,可
得 和机械效率。此处摩擦及绳重等因素不
能忽略,,因此 ,
可应用计算 。
14.[2024·苏州中考] 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
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起重机将 的
钢板匀速提升到 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 取
。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 ;
解: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

(2)钢丝绳的拉力 ;
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总功
,由图可知,
有四段绳子承重,则钢丝绳的拉力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

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满载时,
物重 ,机
械效率 。
减轻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加润滑油);
在情况允许下增加物重。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