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调研我国造船与航海方面的成就(课件28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践 调研我国造船与航海方面的成就(课件28页)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9.4.2 浮沉条件的应用
副标题:从原理到生活中的技术实践
学科:物理
适用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如何利用浮沉条件工作。
理解不同设备实现浮沉的核心原理(改变重力或浮力)。
能运用浮沉条件解释更多生活和科技中的浮沉现象。
认识物理原理在技术发明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应用意识。
幻灯片 3:引入 - 浮沉条件的技术价值
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 —— 物体的浮沉由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或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决定。这一原理不仅能解释自然现象,更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技术创造中。
展示图片:万吨轮船远航、潜水艇深海探测、热气球空中游览、飞艇广告宣传。
提问:这些设备分别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浮沉?它们的设计如何体现浮沉条件的应用?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
幻灯片 4:应用一 - 轮船
核心问题: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rho_铁 = 7.9×10^3kg/m^3 > \rho_水 = 1.0×10^3kg/m^3\)),为什么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原理分析:
轮船采用 “空心” 结构,将实心钢铁制成空心船体,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V_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 = \rho_液V_排g\),\(V_排\)增大时,浮力显著增大。
当浮力等于轮船总重力(\(F_浮 = G_船 + G_货\))时,轮船漂浮在水面上,符合漂浮条件(\(\rho_物 < \rho_液\),此处\(\rho_物\)为轮船平均密度)。
关键参数: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液体的质量(\(m_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m_排g = G_船 + G_货\),即排水量等于轮船满载时的总质量。
示例:某轮船排水量为 5000 吨,表示其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5000 吨,能承载的总重力相当于 5000 吨水的重力。
展示图片:轮船空心结构示意图、轮船排水量标识牌、不同载重时轮船吃水深度对比图。
幻灯片 5:轮船的载重与吃水深度
吃水深度:轮船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反映轮船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
关系分析:
载重越大(\(G_货\)增大),轮船总重力增大,根据\(F_浮 = G_总\),浮力需同步增大,因此\(V_排\)增大,吃水深度增加。
同一轮船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如淡水和海水),载重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小,\(V_排\)越大,吃水深度越深(\(\rho_海水 > \rho_淡水\),因此轮船在淡水中吃水更深)。
安全警示:轮船航行时不能超过最大吃水深度,否则可能因浮力不足而沉没。
展示图片:轮船吃水线示意图(标注淡水、海水、热带海域等不同情况的吃水线)。
幻灯片 6:应用二 - 潜水艇
核心问题:潜水艇既能在水面漂浮,又能下潜到深海,它是如何实现浮沉状态转换的?
原理分析:
潜水艇的体积固定,因此完全浸没时\(V_排\)不变,浮力\(F_浮 = \rho_水V_排g\)保持不变。
潜水艇通过调整自身重力实现浮沉: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充水时,总重力\(G_总\)增大;排水时,\(G_总\)减小。
浮沉控制过程:
上浮:水舱排水,\(G_总\)减小,当\(F_浮 > G_总\)时,潜水艇上浮,最终可漂浮在水面(漂浮时\(F_浮 = G_总\),部分体积露出水面)。
悬浮:调整水舱水量,使\(F_浮 = G_总\),潜水艇可停留在任意深度。
下沉:水舱充水,\(G_总\)增大,当\(F_浮 < G_总\)时,潜水艇下沉。
展示图片:潜水艇水舱结构剖面图、潜水艇充水排水示意图、潜水艇不同浮沉状态对比图。
幻灯片 7:潜水艇的深海适应
抗压设计:深海中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潜水艇外壳需采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以承受巨大的外部压强。
浮力稳定性:即使在深海,潜水艇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大小恒定,只需精确控制自身重力即可维持悬浮或实现升降。
实例:我国 “奋斗者” 号潜水器可下潜至万米深海,其浮沉控制正是基于潜水艇的基本原理,通过精细调整重力实现深海探测。
展示图片:“奋斗者” 号潜水器、潜水艇外壳抗压示意图。
幻灯片 8:应用三 - 气球和飞艇
核心问题:气球和飞艇没有翅膀,为什么能升空并在空中停留?
原理分析:
气球和飞艇内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氦气、氢气,或热气球中加热的空气)。
根据浮沉条件,当气球受到的浮力(\(F_浮 = \rho_空气V_排g\))大于自身总重力(\(G_总 = G_壳 + G_气\))时,气球升空。
升降控制:
热气球:通过燃烧器加热气囊内空气,空气密度减小,浮力增大(\(V_排\)基本不变),当\(F_浮 > G_总\)时上升;停止加热,空气冷却密度增大,浮力减小,当\(F_浮 < G_总\)时下降。
飞艇 / 氢气球:通过改变气囊体积调整浮力(体积增大,\(V_排\)增大,浮力增大),或释放部分气体减小体积实现下降。
安全提示:氢气具有可燃性,存在安全隐患,现代飞艇多使用惰性气体氦气。
展示图片:热气球燃烧器工作图、飞艇气囊结构示意图、氦气球升空过程图。
幻灯片 9:应用四 - 密度计
核心问题:密度计如何快速测量液体密度?它的刻度为什么是上小下大?
原理分析:
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制成的仪器,始终漂浮在液体中,因此\(F_浮 = G_计\)(自身重力恒定)。
根据\(F_浮 = \rho_液V_排g\),\(G_计\)不变则\(F_浮\)不变,因此\(\rho_液\)与\(V_排\)成反比: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露出液面的部分越多。
刻度特点:
密度计的刻度线不均匀,且 “上小下大”。例如,刻度 1.0(水的密度)在上方,刻度 1.2 在下方,因为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深度越小。
刻度值表示所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单位:\(g/cm^3\))。
展示图片:密度计结构示意图、密度计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漂浮状态对比图。
幻灯片 10:生活中的其他浮沉应用
农业选种:
原理:将种子倒入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会下沉;干瘪或空瘪的种子密度小于盐水密度,会漂浮,从而实现选种。
鱼的浮沉:
原理:鱼通过改变体内鱼鳔的体积调整自身密度。鱼鳔充气时,体积增大,平均密度减小,浮力大于重力,鱼上浮;鱼鳔放气时,体积减小,平均密度增大,浮力小于重力,鱼下沉。
救生圈 / 救生衣:
原理:内部充有密度小的气体(如空气),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使人体和救生设备的总重力小于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
展示图片:盐水选种示意图、鱼鳔结构示意图、救生圈工作原理示意图。
幻灯片 11:课堂小练习 1 - 轮船原理分析
题目:轮船从内河行驶到大海时,吃水深度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吃水深度变浅。因为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轮船总重力不变(浮力不变),根据\(F_浮 = \rho_液V_排g\),密度增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因此吃水深度变浅。
幻灯片 12:课堂小练习 2 - 潜水艇浮沉判断
题目:潜水艇在水下某深度悬浮时,若向水舱中再充入部分水,潜水艇将( )
A. 上浮 B. 下沉 C. 仍悬浮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充水后潜水艇总重力增大,浮力不变(\(V_排\)不变),此时\(F_浮 < G_总\),潜水艇将下沉,B 正确。
幻灯片 13:课堂小练习 3 - 密度计刻度分析
题目: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酒精和水中,密度计在______中露出液面的部分更多,因为______。
答案: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密度计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密度越大,排开液体体积越小,露出部分越多。
幻灯片 14:技术应用与物理原理的联系
设备 / 现象
实现浮沉的方式
核心原理(浮沉条件)
轮船
空心结构增大\(V_排\)
\(F_浮 = G_总\)(漂浮)
潜水艇
改变自身重力(充水 / 排水)
\(F_浮\)不变,调整\(G_总\)与\(F_浮\)关系
热气球
改变气体密度(加热 / 冷却)
调整\(F_浮\)与\(G_总\)关系
密度计
自身重力恒定,依赖\(V_排\)变化
\(F_浮 = G_计\),\(\rho_液\)与\(V_排\)成反比

改变鱼鳔体积调整密度
调整自身密度与液体密度关系
幻灯片 15:课堂总结
核心思路:浮沉条件的应用本质是通过控制浮力(改变\(\rho_液\)或\(V_排\))或重力,调整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典型应用:
轮船:空心结构增大\(V_排\),利用漂浮条件。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控制浮沉状态。
气球 / 飞艇:利用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调整浮力与重力关系。
密度计:基于漂浮条件,通过\(V_排\)变化反映液体密度。
实践价值:从日常工具到深海探测、航空技术,浮沉条件的应用解决了运输、探测、安全等诸多实际问题,体现了物理原理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幻灯片 16: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浮沉条件应用的练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现代轮船的最大排水量和载重能力,分析其设计如何体现浮沉原理。
对比潜水艇和鱼的浮沉方式,说明它们在原理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一个利用浮沉条件的小发明(如简易密度计),写出设计方案和原理说明。
2024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实践 调研我国造船与航海方面的成就
第九章 浮力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活动方案
任务一:了解我国古代和近年来船舶的发展及成就
船舶发展史
远古时代
商代
秦汉时期
隋唐宋元
明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世纪时期
点击时期跳转到对应页面
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就造出木筏和独木舟,这些船以人力或流水的力量为动力。
木筏
独木舟
世界上迄今保存最早的独木舟——跨湖桥独木舟
返回
商代出现木板船,并发明了风帆。
中山国一号墓木板船模型
木板船
四角帆
三角帆
返回
秦汉时期,船体更加大型化,出现了楼船等,航海活动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洋。汉武帝时期汉使南航,出访东南亚和印度诸国,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洛神赋中的楼船
楼船模型
汉武大帝与楼船
海上丝绸之路
返回
隋唐时期,中外商船频繁航行于中国、日本、印度和阿拉伯之间。
宋元时期,罗盘和水密舱开始应用于航海,使得中国帆船可以长年在海上航行,航线已经可以横跨印度洋远抵东非延岸。
水密舱
返回
明永乐三年(1405 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之间,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前后到访过三十多个国家,这是中国古代造船业和航海事业的巅峰时期。郑和航海所使用的船舶都是大型的木质帆船,以风力为动力,其中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舶。

郑和下西洋
返回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船舶工业主要侧重发展军品,建造出了常规潜艇、大型水面舰艇等各类舰船。改革开放后,我国船舶工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返回
进入新世纪,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些年来诞生了大量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如世界首艘智能化船舶“大智”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大型邮轮、国产航母等。
“大智”号
“雪龙2”号
返回
任务二:了解不同类型船舶的设计特点及其对浮力等知识的应用
1.不同类型船舶的设计特点
用于运送旅客其携带行李。客船主船体以上甲板层数多,普通客船生活设施仅满足旅客的一般旅行需要,多设计为“二舱或三舱不沉制”。
客船
用于运输散装货物,如煤炭、矿石、谷物等。散货船通常具有开放的货舱,可以容纳大量的散装货物。许多万吨级的杂货船,因压载的要求,常设有深舱。
散货船
客船和货船通常采用“空心”设计,通过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来增大浮力,使其能够承载更多的乘客或货物。
专门用于运输集装箱货物,设计特点是单层甲板,货舱开口非常大,以适应集装箱的装载,船底设计为双层底和双层船壳舷侧结构。
集装箱船
油船主要用于运输原油、成品油等石油货物或其他油类货物。油船船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货油舱构造型式出现了常规型(单船壳型)、双层底型和双船壳型。现代油轮多是双船壳型,一般由双壳、双层底、单层甲板和数道纵舱壁组成。
油船
载驳船又称“子母船”,运输时,先将货物装在统一规格的驳船里,以这些驳船为货运单元装到载驳船上,到达中转港后,卸下驳船,再用拖船把驳船拖往目的港。载驳船船型基本和集装箱船相似。
载驳船
2.制作动力小船模型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跨学科实践
了解古代的船舶发展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独木舟和筏走向
海洋。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如图所示的是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
舟,经测定,距今 年,是迄今
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现有独木舟外形
500
100
可看成一长方体,它长、宽、高 ,质量为
,取, 。独木舟空载时
受到的浮力是_____ ;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质量是
_____ 。
2.如图所示的是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的“六
桨客船”。客船上的乘客越多,客船受到水的浮力______。
越大
3.600多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学家郑和从南
京开始下西洋,郑和使用的船名为“宝
船” 。如图所示,宝船的长与宽约为
不变
变小
和 。这样的巨舶“盖古所未有”。当宝船从长江驶
向海洋后,若船上载重不变,船所受的浮力______,排开水
的体积______。(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了解现代船舶
打造大国重器,筑梦海洋强国。
4.“雪龙2号”是由中国建造,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
察破冰船,该船设计满载排水量约为 ,能在厚冰层
上连续破冰,满载时该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 ,满载
时排开海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取 ,
5.如图所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
—舷号18,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中国
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该
改变
变小
舰满载时排水量约为8万吨,那么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________ ,当舰上战斗机弹射出去后舰受到的浮力______
(填“改变”或“不变”),舰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______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6.如图甲所示的半潜船,
又称“海上大力神叉车”,
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实现
上浮和下沉的。半潜船隐没在水中的体积比例高,能够保持较佳的稳定
性而适合当作水上的工作平台使用。如图乙所示,半潜船通过调整水舱
内的压载水质量,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等待货物装载,当货物拖至甲
板上方后,再次调整水舱内的压载水,船体上浮,即完成装载。
当半潜船依次处于图乙中三种状态时,从左至右水舱内水的质量分别为
、 、 则质量最大的是____(填“”“” 或“” )。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