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奇的物理学--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神奇的物理学--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3页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1.1 神奇的物理学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分子动理论
课程导入:生活中充满了与分子有关的奇妙现象。为什么我们在花园中能远远闻到花香,还未走进厨房,就能知晓正在烹饪的美食?将盐放入水中,盐消失不见,水却变咸了,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微观奥秘?今天,让我们一同踏入分子动理论的奇妙世界,揭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 。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1.1 分子的大小
分子尺寸的数量级:科学家通过多种实验手段测定,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惊人地小,仅为\(10^{-10}m\) 。
形象比喻:为了更直观感受分子的微小,若把分子看作球形,将这些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成 1cm 的长度,其数量大约需要\(10^{8}\)个分子。这就如同把 1 亿颗极其微小的珠子串成 1cm 的长度,分子之小可见一斑。
1.2 阿伏加德罗常数
常数定义:1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数被定义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_{A}\)表示,经精确测量,\(N_{A}=6.02×10^{23}mol^{-1}\) 。这一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关键桥梁。
实例计算:以水为例,已知水的摩尔质量\(M = 18g/mol\),1 滴水质量约为 0.05g 。通过公式\(n=\frac{m}{M}×N_{A}\),可算出 1 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n=\frac{0.05}{18}×6.02×10^{23}\approx1.7×10^{21}\)个 。如此庞大的分子数量,生动地展现了微观世界中分子数量的浩瀚。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1 扩散现象
定义阐释:扩散现象指的是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扩散:当我们打开香水瓶盖,不用靠近,很快便能闻到迷人的香味。这是因为香水中的分子快速扩散到空气中,从浓度高的区域向四周低浓度区域运动,逐渐充满整个空间 。
液体扩散:将硫酸铜溶液缓慢注入清水中,起初能清晰看到两者的分界面。但随着时间推移,静置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颜色变得均匀一致。这是硫酸铜分子在水中不断扩散的结果,分子在液体中也能自由地穿梭、混合。
固体扩散:把表面光滑的铅块和金块紧紧压在一起,经过几年时间,它们会互相渗入约 1mm 深 。这表明即使是看似稳定的固体,其分子也在缓慢地运动、扩散,只是这种扩散速度相较于气体和液体要慢得多。
现象揭示:扩散现象充分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不同物质分子能够相互进入对方,也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2.2 布朗运动
现象呈现: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如花粉、尘埃等,会呈现出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能清晰看到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仿佛在水中欢快地跳舞。
产生原因:布朗运动的根源是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无规则撞击。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一瞬间,微粒在各个方向受到的分子撞击力不平衡,下一瞬间撞击力的方向和大小又发生变化,导致微粒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而且,微粒越小,受到分子撞击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对微粒的撞击越频繁、越有力,布朗运动也就越显著。
深远意义:布朗运动虽然观察到的是微粒的运动,但它间接却有力地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为分子动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三、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3.1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平衡位置:当分子间距离\(r = r_{0}\)(平衡位置,数量级同样为\(10^{-10}m\))时,分子间的引力\(F_{引}\)和斥力\(F_{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分子力\(F = 0\) ,分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距离变化时的力:当\(r\lt r_{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增大的幅度比引力快,导致\(F_{引}\lt F_{斥}\),分子力\(F\)整体表现为斥力 ;当\(r\gt r_{0}\)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使得\(F_{引}\gt F_{斥}\),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 。当\(r\gt10r_{0}\)时,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在很多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
3.2 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实例
斥力体现: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典型表现。当外界试图压缩固体或液体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迅速增大,阻碍进一步压缩。
引力体现:固体很难被拉伸,比如把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它们会紧密 “粘” 在一起,甚至下面挂重物也不会轻易分开。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当试图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发挥作用,阻止分子被拉开。
课程总结
4.1 知识梳理
物质组成: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2×10^{23}mol^{-1}\) ,它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从微观分子数量的角度理解宏观物质的量。
分子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直观展示了分子的这种运动特性,布朗运动则通过微粒的运动间接证实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紧密相关,距离变化时,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改变,进而影响分子力的表现形式,这也解释了物质为何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性质。
4.2 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认真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通过计算、分析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生活观察:仔细观察生活,思考还有哪些常见现象可以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例如,酒精擦在皮肤上很快变干、墙角放久的煤会使墙壁内部变黑等,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了解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了解物理学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3.通过了解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认识
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1.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并不神秘,它就在你我身边,我们熟悉的很多现象都与物理
有关,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现象 光现象 光现象
蝙蝠能在黑夜里飞行
雨后的彩虹
幻日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现象 力现象 电现象
上述列举的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现象、电现象都是与物理
有关的现象,统称为物理现象.
2.物理学的定义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
构的一门科学.
典例1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现象、
电现象等.请你判断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哪种物理现象:(1)阳光下的
树影是____现象;(2)地热喷泉是____现象;(3)钱塘江涌潮是
____现象;(4)电闪雷鸣是____现象.




[解析] (1)太阳光照在大树上,在树下会形成影子,因此阳光下
的树影属于光现象;(2)地球内部的热可称为地热,因此地热喷
泉属于热现象;(3)涌潮是由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
波涛激荡堆积而成,因此钱塘江涌潮属于力现象;(4)闪电是发
生在云与云之间、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的放电现象,故属于电现象.
1.物理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进程.
(2)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与改
进,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3)电磁学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4)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
原子能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等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智能
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互联网的发展
大亚湾核电站
(5)物理学的发展使人类的脚步迈入了太空.
太空行走
玉兔号月球车
2.小结
物理学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使人类从刀耕火种时代,经过机械时代、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达现在的高科技新时代,并且使人类的步伐
从地球迈进了宇宙,推动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典例2 下面不是现代物理学成就的是( )
D
A.大亚湾核电站 B.量子计算机
C.国际空间站 D.钻木取火
[解析] 钻木取火是远古人类的发明,不属于现代物理学的成就.
1.三位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巨人
(1)伽利略不仅发现了物理学中的许多重要规律,还开创了近代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和实验.
(2)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
数学分析的方法,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3)爱因斯坦是理性思维的代表,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
论,发现了“质能关系”,开创了现代科学的新纪元,是现代物理学
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2.学好物理的方法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构成了物
理课程的核心素养.我们要围绕核心素养来学习物理.
(1)重视观察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
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2)善于思考
在学习物理、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养成爱问“为
什么”的习惯,不断地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对其猜
想进行实验验证.
(3)勇于实验、乐于探究
实验与探究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现象的进一步分析,是认识物理、
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的学习使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大幅度提升.物理学知识除了
能解释自然现象外,还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勇于
尝试、发现、创造,把物理知识切实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
律和_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物质结构
返回
2.[2024·绵阳期中]如图所示,属于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
是图____,属于物理知识应用的是图____。
A.
雨后的彩虹
B.
磁悬浮列车
C.
D.
超看胎儿 发育情况
寒冷的玻璃上凝结形成的“花纹”
返回
3. [2024·潍坊潍城区期中]如图所示为我国少数民族纳西
族东巴象形文字,其中不属于力现象的是( )
D
A. 夹
B. 劈
C. 跃
D. 煮
【点拨】“煮”属于热现象,不属于力现象。
返回
4. 以下科学家中,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杰
出贡献的是( )
C
A. 达尔文 B. 沈括 C. 钱学森 D. 爱因斯坦
返回
5. 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世纪,力学和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世纪,基于电磁学研究的巨大
成就,人们成功地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使人类社会由 “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 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等
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以上论述中正确的是( )
D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点拨】 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学的发展,
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此说法正确; 世纪,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促进
了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此说法正
确; 世纪以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使人类
社会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此说法正确。故选D。
返回
6. 每门学科都有其适合的学习方法,只有用对了方法,学习
效果才更好!下列关于物理学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要想学好物理,只要把知识点都记下来就足够了
B. 书上写的、老师讲的都是真理,无需提出自己的疑问
C. 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直接搜索答案
D. 对物理现象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实验来探究其奥妙
返回
7.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现象,宋代欧阳修
的《醉翁亭记》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关于物理
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D
A. “野芳发而幽香”——声现象
B. “溪深而鱼肥”——热现象
C. “风霜高洁”——力现象
D. “佳木秀而繁阴”——光现象
返回
8.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历史上,
很多物理学家根据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未知现象做出
过预言。牛顿通过用万有引力的理论计算曾大胆预言——地
球因自转会在赤道附近隆起,在两极附近变平,是一个扁球
体。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了两支探险队,分赴赤道地区和
高纬度地区测量地球的准确形状,返回时报告了与牛顿预言
相符的结果。对此,哲学家伏尔泰不以为然,他嘲笑探险队
道:“你们历经千难万险,远涉蛮荒为了发现牛顿在家里就知
道的情况!”你认为探险队的工作有意义吗 请说明理由。
答: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学是一门以
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物理结论是否正确需要______证实。
探险队证实了牛顿的预言,所以说他们的工作____
(填“有”或“没有”)意义。
实验
实验

返回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