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光的折射规律--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光的折射规律--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8页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3.4 光的折射规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4 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能识别生活中的光的折射实例。
理解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能准确描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重点)
通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难点)
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解释相关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
生活中的光的折射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将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方观察,会发现筷子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向上弯折。
池水看起来变浅了:站在池塘边,看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当我们沿着看到的 “池底” 去叉鱼时,往往叉不到。
海市蜃楼:在沙漠或海面上,有时会看到远处的景物在空中形成虚幻的景象,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是否会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为了更好地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我们引入以下几个概念:
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光线,用字母 AO 表示(O 为入射点)。
折射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光线,用字母 OB 表示。
法线:过入射点 O 且垂直于两种介质分界面的直线,用字母 ON 表示。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字母 i 表示。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字母 r 表示。
(此处可插入光的折射示意图,清晰展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的位置关系)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有光从不同介质入射时折射规律的变化。
实验器材
光的折射实验装置(包括玻璃砖、可转动的光屏、激光笔、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
将玻璃砖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砖上方放置可转动的光屏,光屏可以绕着与玻璃砖界面垂直的轴线转动。
用激光笔沿着光屏的一侧,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的一个表面,在光屏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转动光屏的一侧,使其与另一侧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此时是否还能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线。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如 30°、45°、60°),分别测量对应的折射角,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改变光的入射方向,让激光笔从玻璃砖斜射向空气,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实验次数
光的传播方向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1
空气→玻璃
30
20
2
空气→玻璃
45
28
3
空气→玻璃
60
35
4
玻璃→空气
20
30
5
玻璃→空气
28
45
6
玻璃→空气
35
60
实验现象与结论
当光屏的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时,能看到折射光线;当两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时,看不到折射光线。这表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观察发现,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即: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始终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始终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 0°。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如果让光线沿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那么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光的折射规律
综合以上实验结论,光的折射规律可表述为: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现象解释
筷子变弯
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筷子的上方射来的,所以看到的筷子在水面处向上弯折。
池水变浅
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池底的位置变高了,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光的折射的应用
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它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远处的景物成像在胶片或感光元件上。
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物体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也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光的折射来矫正视力的。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三棱镜分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不同,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利用的也是光的折射。
课堂练习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 )(选填 “深” 或 “浅”),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课堂总结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光路可逆。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筷子变弯、池水变浅等,都可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
光的折射在照相机、放大镜、眼镜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课后作业
为什么在游泳池边看池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用光路图解释。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你见过下面的现象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观察与思考
一、光的折射
如图,是一束光从空气斜射至水面的传播情况,观察光路,说明了什么?
空气

说明光斜射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除发生反射现象之外,还会发生偏折现象。
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活动: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a.将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你能看到什么现象?
筷子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处“折断”了
现象:
一、光的折射
b.将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 杯子的底部,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请另一同学向杯中缓缓注水(注意,不要让硬币移位),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原本看不到的硬币在注水之后又可以看见了
现象:
一、光的折射
A
空气

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
一部分被反射回空气中
一部分在水中发生折射
两种现象是同时
发生的
二、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
入射角
法线
空气
界面
O
折射角
折射光线
水(其他介质)
i
r
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进入水(或其他介质)中,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提出问题:
猜想: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线会发生偏折。可能向上或者向下偏折。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二、光的折射规律
设计实验:
如何知道光路是否发生偏折,如何比较角度的大小?需要什么实验器材?
测量一次数据够吗?如何得到多组数据?
二、光的折射规律
进行实验:
使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从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呢?
二、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记录:
入射光线
入射角
法线
空气
界面
O
折射角
折射光线
水(其他介质)
i
r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空气—水 ∠i ∠r 水—空气 ∠i ∠r
1 1
2 2
3 3
实验记录:
二、光的折射规律
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③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折射规律
铅笔为什么会弯折?
法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海市蜃楼
铅笔弯折
二、光的折射规律
海市蜃楼的成因
三、光的折射现象
S
S′
太阳光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光线发生了弯折。
三、光的折射现象
池水变浅的原因
人在水上看到物体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偏上,感觉水比较浅。
三、光的折射现象
水中看树
A
A1
由于人眼的“视觉直进”的功能,觉得光线总是沿直线射入人眼的。进入眼睛的光线是A点发出的光线“拐弯”后进入人眼的,但眼睛觉得光线是从A1点射过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发光的A1点,A1点是A点的虚像点。A1比A高,所以水中看到的树比实际位置要高。
三、光的折射现象
知识点1 光的折射
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B
A. 日晷上的影

B. “弯折”的筷

C. 屏上的皮影
D. 水中的倒影
返回
知识点2 光的折射规律
2.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B
(第2题)
A. 是入射光, 是反射光
B. 是入射光, 是折射光
C. 是入射角, 是
反射角
D. 光若沿入射,将沿 和
射出
【点拨】如图所示,过点 作法
线 ,由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光
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
位于法线两侧,所以图中 是
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 是入射
角,是反射角,故B正确, 错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
是可逆的,所以光若沿入射,将沿 射出,故D错误。
返回
(第3题)
3.[2025·泰州模拟]如图,一束光在两
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折射角大小为____。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的夹角为____。若入射角变为 ,则反
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 。
大于
(第3题)
【点拨】由图可知, ,则
说明是法线, 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判断出
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
光线,是折射角,因为 ,所以折射角
;因为
,所以反射角

,则反射光线
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若入射角变为 ,则反射角也变为 ,
即变为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
(第3题)
知,入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即
,
。此时,反
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即反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大于 。
(第3题)
返回
4.[2024·连云港改编]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解】如图所示。
返回
5.[2025·泉州模拟]小聪在探究光的折射规
律实验中,让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
测出相应的入射角、折射角,记录在表格中,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0 30 45 60
0 22 32 40
0 19 28 35
(1)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______。
不变
【点拨】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 时,水中的
折射角和玻璃中的折射角 都为 ,故当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
而______。
增大
【点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空气中的入射角逐渐增大
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3)光以 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小为
____。
【点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表格可知,当光以
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是 。
(4)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逐渐增大
入射角,________(填“入射角”或“折射角”)先达到 。
折射角
【点拨】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逐渐增大入射角,则折射角先达到 。
(5)小聪对实验进行拓展,如图所示,保
证入射光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的右侧略微
抬高,折射角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不变
【点拨】当把容器的右侧略微抬高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
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和
折射角也不变。
返回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规律
空气中的角大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