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20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任务。
家国情怀,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炽热而持久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邓稼先在罗布泊大漠时被风沙磨红的脸颊;是闻一多先生甲____钻研《楚辞校补》时染墨的指尖;是红军战士攀登悬岩绝壁时爽朗的笑声;是志愿军战士冲锋杀敌时高喊的口号,是黄文秀在山坳里走村串户和村民熟络的交流。这份情怀穿越亘古时空,如同敦煌壁画飞天飘带般乙____,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丙____。
当杨利伟在浩翰无际的太空遨游,从载人飞船上俯瞰地球之时,当《哪吒2》电影的票房突破150亿时,当Deepseek闪耀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时,我们终于懂得:所谓家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劈波斩浪,是十四亿人踌躇满志,是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它让微不足道的个体成为时代长卷中不可或缺的一份,让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炽(chì)热 B.山坳(ào) C.俯瞰(kān) D.熟络(luò)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悬岩绝壁 B.浩翰无际 C.劈波斩浪 D.踌躇满志
3.在第一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鹤立鸡群 至死不懈 家喻户晓
B.沥尽心血 浩浩荡荡 妇孺皆知
C.锲而不舍 永不褪色 代代相传
D.目不窥园 不可捉摸 气冲斗牛
4.下列关于家国情怀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一直深深刻印在中华儿女的骨子里。
C.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正是因为有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的原因。
D.通过家庭美德建设、良好家风传承、爱国情感教育,会让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涵育。
5.(2分)班级举行“我的语文生活”活动,小语将收集到的店铺名进行整理,发现了一些规律,请你帮他总结店铺命名方法。(每空不超过4个字)
(1)(2分)
命名方法 店铺名称
①运用典故 桃源宾馆 不过冈酒楼 爱莲说花店
②表明地域 郫县豆瓣 沙县小吃 兰州拉面
③ 衣见钟情(服装店) 有口皆杯(零食店) 颈上添花(饰品店)
④ 福临门饭店 久久小吃 安康药房
(2)(4分)调查结束后,班级开展了“最妙招牌”推介会。你所在的小组展开了如下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①众所粥知(粥店) ②花点时间(花店)
小语:我推荐粥店招牌“众所粥知”。这个招牌名具有文化品位,很有个性。
小文:我不赞成在广告里滥用成语,因为① 。
小优:嗯,我同意小文的看法,规范用字,人人有责。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选择“花点时间”。
小翼:我也推荐“花点时间”。这个招牌名一语双关,② 。
6.(6分)填写名句。
①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④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⑤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二、阅读(50分)
(一)诗词理解(9分)
7.下列对于《望岳》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在泰山,由于山高,天气多变,常常能欣赏到晴阴变幻的奇景。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山中层云升起,诗人心胸亦为之荡漾,他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飞还山林。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由望岳产生登岳的意愿,表现出想要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豪迈气概。
8.(3分)《登飞来峰》《登幽州台歌》都属于“登临诗”,诗人睹物感怀。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为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中的“古人”与“来者”是指那些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文人。
C.《登飞来峰》诗人登上高峰,豪情满怀,表达出为实现政治抱负而不畏困难、昂扬乐观的精神。
D.《登幽州台歌》诗人登临高台,看到天地苍茫,油然而生壮志难酬,生不逢时的惆怅和孤寂之感。
9.(2分)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拄杖”“夜叩门”等词句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10.(3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人总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情感。请结合“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分析这一特点。(3分)
(二)名著阅读(8分)
11.(2分)以下是小语同学做的有关《骆驼祥子》的阅读批注,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他三次买到车,三次失去车,最后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12.(2分)下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部书是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忍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骑兵部队是一名优秀的侦察兵,他最喜欢看的书是《暴风雨所诞生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俄国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的教科书”。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13.(4分)请从下面备选人物和备选词语中各选一个,围绕所选词语、结合所选人物的故事写一段话,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备选人物:祥子(《骆驼祥子》) 保尔 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备选词语:震撼 敬佩 惋惜
(三)(8分)文言文阅读。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
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肤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服其精练。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梵天寺木塔》)
【注】①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②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③弥束:全部紧束。④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14.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2分)
A.持就火炀之 就:靠近
B.则以纸帖之 帖:标记,动词
C.患其塔动 患:担忧
D.人履其板 履:鞋子
15.下列对加点词语意义分析有误的是 (2分)
A.不以木为之者 以:用
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为:被
C.方两三级 方:才
D.但逐层布板讫 但:但是
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四)(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符号系统。汉字呈现着中华文字的万千气象、创造智慧和审美意趣,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汉字维系着中华文化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②汉字里充满了简洁、灵活、创造、想象的无穷变化,是一种体现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审美、思维、语用的“微型结构”。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字音、形、义的美是融合的。每个汉字都有中国人对于自然、人类、社会呕心沥血的体验、表达,音形融合,虚实相生,灵动活泼的表现着自然、人生和社会百态。
(选自《让汉字活泼地长在儿童心里》《中国教育报》2024年,有删改)
【材料二】
为调查初中生的汉字书写现状,杨老师对学校300名初中生做了调查,以下是他的部分调查结果。
影响汉字书写的因素 人数
自己的重视程度 232
电脑与手机的影响 42
同学间相互影响 26
(选自杨民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汉字书写教学研究》)
【材料三】
近年来,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滑,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习惯了键盘输入,手指在屏幕上跳跃,却忽略了笔尖与纸张的亲密接触。加之书写任务多,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只求速度不顾质量。这一点从很多初中、高中学生的书写水平反而不如小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此外,教育体系中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在课堂上更多采用幻灯片展示,不太注重自身的书写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使用幻灯片展示这一教学方式虽然便捷,但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和练习。明确了这些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助力学生提升汉字书写水平。
(选自《加强书写教育领略汉字之美》,《光明日报》2024年,有删改)
【材料四】
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是实现有效书面沟通的基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根据语义构造形体的表意文字。因此,汉字形体总是携带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汉字书写规范与否,一方面影响构形意义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也影响阅读理解文意。以“己”和“已”为例,竖弯钩是否出头起到分别字形、区分词义的作用。不出头是“己”,记录自己的意义;出头是“已”,记录停止意义。它们分别构成了“自己”和“自己”两个词,如果不注意规范书写,把“不能自已”写作“不能自己”,对阅读理解产生阻碍,还将会导致文意误解。
(选自《规范汉字书写涵养文化自信》《光明日报》2024年)
17.下列对材料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是世界上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符号系统之一。
B.“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体现了汉字的“三美”。
C.电子产品的普及是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D.不注意规范书写,会对阅读理解产生阻碍,还将会导致文意误解。
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字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影响初中生汉字书写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同学间相互影响。
C.教育体系中对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老师课堂上不太注重自身的书写示范。
D.汉字书写规范与否,既影响构形意义信息的获取,也影响阅读理解文意。
19.根据材料内容,请你对如何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提三条建议。(3分)
(五)(18分)现代文阅读。
第一次投稿
陈忠实
①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顶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儿杂拌咸菜;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面对穿着别致的城市学生,我无法不“顾影自卑”。说实话,由此引起的心理压抑,甚至比难以下咽的粗粮以及单薄的棉衣遮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难以忍受。
②在这种处处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却喜欢文学了;而喜欢文学,在一般同学的眼里,往往是被看作极浪漫的人的极富浪漫色彩的事。
③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学生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来劲儿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震一下的。我萌生了企盼,企盼着我的作文本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这样的一次机会,正朝我走来了。
④车老师抱着厚厚一摞作文本走上讲台,我的心无端地慌跳起来。然而45分钟过去,要宣读的范文都宣读过了,甚至连某个同学作文里一两句生动的句子也被摘引出来表扬了,那些令人发笑的错句病句以及因为一个错别字而致使语句含义全变的笑料也被点出来了,可终究没有提及我的那两首诗,我的心里寂寒起来。离下课只剩下几分钟时,作文本发到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车老师用红墨水写下的评语,倒有不少好话。而末尾却悬下一句:“以后要自己独立写作。”
⑤我愈想愈觉得不是味儿,愈觉不是味儿愈不能忍受。况且,车老师给我的作文没有打分!我觉得受了屈辱。好容易挨到下课,我拿着作文本赶到车老师的房子门口,看见车老师正在木架上的脸盆里洗手。他偏过头问:“什么事?”我扬起作文本:“这句‘要自己独立写作’我不明白,请你解释一下。”车老师扔下毛巾,说:“那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自己独立写作。”他冷峻地瞅着我。
⑥我急了:“凭什么说我抄别人的?”
⑦他冷静地说:“不需要凭证。”
⑧我气得说不出话……
⑨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粗布衣裤的丑笨,想到我和那些上不起伙的乡村学生围蹲在开水龙头旁时的窝囊,就凭这些瞧不起我吗?就凭这些判断我不能写出诗来吗?我失控了,一把从作文本上撕下那两首诗,再撕下他用红色墨水写下的评语。然后一转身,不辞而别。
⑩打这以后,车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对于他的提问从不举手,他也不点我的名要我回答问题,校园里或校外碰见时,我就远远地避开。
又一次作文课,又一次自选作文。我写下我平生的第一篇小说,名曰《桃园风波》,随之又是作文评讲,车老师仍然没有提到我的作文,于好于劣都不曾提及,我心底里的火又死灰复燃。作文本发下来,揭到末尾的评语栏,连篇的好话竟然写下两页作文纸,最后的得分栏里,有一个神采飞扬的“5”字,在“5”字的右上方,又加了一个“+”号,这就是说,比满分还要满了!
既然有如此好的评语和“5+”的高分,为什么在评讲时不提我一句呢?他大约意识到小视“乡下人”的难堪了,我这样猜想,心里也就膨胀了愉悦和报复,这下该有凭证证明前头那场说不清的冤案了吧?
僵局继续着。
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是夜间降落的,校园里一片白。我正在扫雪,有人拍我的肩膀,一扬头,是车老师。他笑着。在我看来,他笑得很不自然。他说:“跟我到语文教研室去一下。”我心里疑虑重重,又有什么麻烦了?
走出篮球场。车老师的一只胳膊搭到我肩上了,我的心猛地一震,慌得手足无措了。那只胳膊从我的右肩绕过脖颈,就搂住我的左肩。这样一个超级亲昵友好的举动,顿然冰释了我心头的疑虑,却更使我局促不安。
老师从他的抽屉里取出我的作文本:“我想把你的这篇作品《堤》投给《延河》。你知道吗?《延河》杂志?”
啊!真是大喜过望,我不知该说什么了。
“我已经把错别字改正了,有些句子也经改了。”车者师说,“你看,修改得合不合?”说着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我连忙点头,说修改得都很合适。其实,我连一句也没听清楚。
他又说:“我看你的字儿不太硬气,学习也忙。就由我来抄写投寄。”
我那时还不知道投稿,第一次听说了《延河》。多年以后,当我走进《延河》编辑部的大门深宅,并且在《延河》上发表作品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车老师曾为我抄写投寄的第一篇稿。
这天傍晚,我破例坐在书案前,心里怎么也稳定不下来。我感到愧悔,想哭,却又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出,我就举起了左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的手,向车老师投诚。他一眼就看见了,欣喜地指定我回答。我站起来,却说不出话,喉头哽塞了棉花似的。自动举手而又回答不出来,后排的同学哄笑起来。我窘急中又涌出眼泪来。
后来,车老师调回甘肃了。当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处女作的时候,我想到了车老师。我应该寄一份报纸去,去慰藉被我冒犯过的那颗美好的心!当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出版时,我在开着给朋友们赠书的名单时又想到车老师,然而终不得音讯,这债就依然拖欠着。
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动,我的车老师不知尚在人间否?我却始终忘不了那淳厚的陇东口音。
(文章有删改)
20.速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我”与车老师交往的几件事及对他的态度变化。(4分)
①车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写作,“我”企盼得到认可;
② ;
③第一篇小说得到车老师赞赏,“我”膨胀了愉悦和报复;
④ 。
21.按照要求赏析句子。
①作文本发下来,揭到末尾的评语栏,连篇的好话竟然写下两页作文纸。(赏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
②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出,我就举起了左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的手,向车老师投诚。(有人说画线部分不简明、啰嗦,请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3分)
22.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车老师的形象,请找出其中两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3.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 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三、写作(50分)
24.(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是凡人,但我们发现这些凡人身上的微光,聚集在一起会照亮整个世界。
上面材料让你想起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请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细节描写,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不得抄袭本试卷内容。
参考答案
1.C(“瞰”读作“kān”)
2.B(“浩翰无际”应为“浩瀚无际”,“翰”指毛笔、文字等,“瀚”指广阔,此处形容太空广阔,故用“瀚”。)
3.C(甲处:形容闻一多钻研学术的坚持,“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最恰当;乙处:形容家国情怀穿越时空的延续性,“永不褪色”(保持原样不减退)符合语境;丙处:强调在民族血脉中的传承,“代代相传”(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贴合文意。)
4.B(A.两面对一面,“能否”与“是重要途径”不搭配,可删去“能否”;
C.句式杂糅,“正是因为……的原因”重复,可删去“的原因”;
D.成分残缺,“通过……会让……”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会让”。)
5.(1)③化用成语④寓意吉祥
(2)①这样的做法妨碍了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容易误导受众,特别是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花”表层含义为“鲜花”,“花点时间”可理解为用鲜花点缀生活;另外“花”也可理解为动词“花费”,“花点时间”还可理解为花费点时间就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6.①独怆然而涕下(重点字:涕)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关山度若飞
⑤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⑥濯清涟而不妖(重点字:涟)
7.B 8.B 9.D
1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之情。
11.D 12.B
13.示例一:我为祥子的悲剧命运感到惋惜。祥子原本老实、坚忍,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在经历了车被大兵抢走、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卖车安葬虎妞、小福子自杀等打击后,他放弃了努力,从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这实在让我感到惋惜。
示例二:保尔 柯察金在筑路的过程中,双脚被冻伤,持续发烧好几天,依然挣扎着工作。在瘫痪、失明的情况下,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克服重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用新的方式继续战斗。保尔 柯察金拥有钢铁般的意志,让我敬佩。
14.D(句意:人踩在那楼板上。履:踩。)
15.D(句意: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但,只是。)
16.重点词:素,平时;以,用。句意: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
答案:遇到平时未曾准备的生僻字,就马上刻制,用草火烧,转眼间就能用了。
17.A
18.B
19.①学生自身要重视汉字书写,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多进行笔尖与纸张的书写练习;②教育体系要加强对汉字书写的重视,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自身书写规范,减少幻灯片展示,增加板书书写示范;③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规范书写对有效书面沟通的重要性,避免因不规范书写导致文意误解。
20.②车老师未宣读“我”的诗并质疑独立写作,“我”撕毁作文与他冷战;④车老师修改小说并投稿,“我”愧悔并忏悔。
21.①“竟然”表意外,突出“我”对车老师好评的惊讶,体现其包容。
②不啰嗦,强调“我”的忏悔动机,表达愧疚与真诚。
22.动作描写,展现了车老师主动示好的亲切与真诚,消除了“我”的疑虑,体现其教育方式的灵活。
语言描写,展现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凸显他对学生的用心栽培。
23.表达对车老师的牵挂、怀念及未能感恩的遗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