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汽化(课件37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1汽化(课件37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13.3.1 汽化
一、汽化的概念与生活实例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这一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夏天洒在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会逐渐变干,衣服上的水分通过汽化散发到空气中;人在出汗时,汗液汽化吸热,能带走身体的热量,使人感觉凉爽。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虽然它们都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但在发生条件、温度变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二、蒸发
(一)蒸发的概念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它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例如,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湿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就是因为水分在低温下仍然能发生蒸发。
(二)蒸发的特点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蒸发过程仅发生在液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液体内部几乎不发生汽化。
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与沸腾不同,蒸发不需要达到特定温度,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液体都能进行蒸发。
汽化过程吸热:蒸发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液体及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例如,用酒精擦拭皮肤时,酒精蒸发吸热,会使皮肤感觉凉爽。
蒸发过程缓慢: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过程,不像沸腾那样剧烈。
(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例如,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比放在阴凉处干得更快,因为阳光照射提高了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例如,将一杯水倒在盘子里比装在杯子里干得更快,因为水的表面积增大了。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例如,用电风扇吹湿衣服会干得更快,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液体表面水蒸气的扩散。
(四)蒸发的应用
降温制冷:在生活中,人们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来降温。例如,夏天在房间里洒水,水蒸发吸热可以降低室温;运动员受伤后,医生会在受伤部位涂抹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食品保存:通过控制蒸发条件来保存食品。例如,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低温环境可以减慢水分蒸发,延长蔬菜的保鲜时间;将粮食晒干后储存,减少粮食中的水分,防止粮食发霉变质。
三、沸腾
(一)沸腾的概念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它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例如,水烧开时会出现大量气泡,这就是水的沸腾现象,此时水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
(二)沸腾的特点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沸腾时,液体表面会产生大量气泡,同时液体内部也会产生气泡,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释放出大量水蒸气。
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汽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液体达到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沸腾才能持续进行,但液体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例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始终保持 100℃,即使继续加热,温度也不会升高。
沸腾过程剧烈:与蒸发相比,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过程,会产生大量气泡和水蒸气。
(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秒表、水、纸板(中心有孔)。
(三)实验步骤
安装实验装置: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铁架台,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底座上,石棉网放在酒精灯上方,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水中(不接触烧杯底和壁),在烧杯口盖上纸板,减少热量损失。
点燃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
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观察水沸腾前后的现象(如气泡的变化、声音的变化等)。
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 2-3 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停止加热,记录实验数据,绘制水的温度 - 时间图像。
(四)实验数据记录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
温度 /℃
(五)实验现象与结论
沸腾前:加热初期,水中会产生少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声音较大。随着温度升高,气泡数量逐渐增多。
沸腾时:当水温达到沸点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后破裂,释放出大量水蒸气,声音变小。此时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水沸腾是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四)沸点的影响因素
液体种类: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酒精的沸点是 78℃,煤油的沸点是 150℃左右。
气压: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例如,在高山上,由于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低于 100℃,食物不容易煮熟;在高压锅中,气压较高,水的沸点高于 100℃,食物可以更快煮熟。
(五)沸腾的应用
烹饪食物:利用水沸腾时的高温来煮熟食物。例如,煮饺子、煮面条等都是利用水的沸腾来加热食物。
工业生产:在工业上,利用沸点的特性进行蒸馏、提纯等操作。例如,通过蒸馏可以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不同沸点的物质。
医疗消毒:利用高温水蒸气进行消毒。例如,医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就是利用高压下水蒸气的高温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四、蒸发与沸腾的对比
汽化方式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汽化程度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蒸发
液体表面
任何温度
缓慢
吸热
降温
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
表面和内部
达到沸点
剧烈
吸热
不变
液体种类、气压
五、课堂小结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速度。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需要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变化而变化,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蒸发和沸腾虽然都是汽化现象,但在发生部位、温度条件、汽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六、课后练习
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气泡 B. 洒在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 冬天湖面结冰 D.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凝固
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不需要吸收热量 B. 水沸腾时温度会不断升高
C. 水沸腾时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 D. 水的沸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100℃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扇扇子会让人感觉凉爽?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鸡蛋不容易煮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不同液体(如水和酒精)的蒸发快慢(提示:控制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观察液体完全蒸发所需时间)。
2024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3.3.1汽化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沸点。(重点)
02
知道汽化和汽化吸热。
01
能用汽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难点)
03
在这两种情况下,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它们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一、汽化
汽化和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一、汽化
沸腾
1.观察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
2.研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
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铁架台、有孔的盖子、陶土网和秒表等。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图
铁架台
酒精灯
陶土网
加盖烧杯
温度计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如图。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在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和现象。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点燃酒精灯加热水,观察烧杯中水的状态变化
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当水位接近90 ℃时,每隔
1 min将水的温度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直到水持
续沸腾几分钟为止。
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再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沸腾前
沸腾后
沸腾前和沸腾后气泡的变化
实验现象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沸腾前,水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
沸腾时,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升至水面后破裂消失
沸腾前
沸腾时
现象分析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实验数据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时间图像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持续吸收热量,但它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实验结论
一、汽化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沸点
一些物质(液体)的沸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
同种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
一、汽化
用纸锅烧水,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因为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 ℃,而水烧开时的温度约为100 ℃,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起来。
思考
一、汽化
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二、汽化及其特点
蒸发
二、汽化及其特点
蒸发
思考:怎样能够让床单干得更快一些?
1.晒在太阳比较好的地方
2.晒在通风的地方
3.把床单展开来晒
……
你认为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
1.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二、汽化及其特点
感觉凉
活动1:请同学们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一下。
活动2:请同学们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重复3次)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变化吗?
会变小
酒精
二、汽化及其特点
汽化吸热
这些现象说明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还有哪些汽化现象呢?
二、汽化及其特点
汽化的应用
吹头发
烘干手
晒粮食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蒸发吸热的是( )
A.把湿衣服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晒干
B.医生往发烧病人的头上擦些酒精来缓解病情
C.夏天从游泳池刚上岸的人被风一吹感觉很冷
D.吃冰棒可以解热
D
二、汽化及其特点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1.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水就变少了。这两种热现象中,水由液体变成________态的水蒸气了,都属于________现象。

汽化
汽化
2.小点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实验思路】
将水加热至沸腾,测量水的温度,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像,
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知识点2
沸腾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实验过程】
(1)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点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
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
(2)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 ℃时,小点同学每隔1 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并及时记录在表格内,如此持续8 min后停止了读数。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6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实验结论】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实验室内的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__。
99
低于
吸热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3.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每年的六月六,是婺源篁岭“晒秋节”的开始,如图所示,黄澄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在阳光下晾晒农作物干得快,表明________越高,蒸发越快。
温度
知识点3
蒸发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4.[2025年1月芜湖期末]超市的保洁员将地面的一摊积水扫开,并用如图所示的吹干机对着地面吹风,扫开积水和对着地面吹风分别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加快水的蒸发,使地面尽快变干。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5.夏天,人们在电风扇下吹风时感到非常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吹风(  )
A.可加速人体汗液蒸发,而汗液蒸发可吸收人体的热量
B.可降低室内的温度
C.吹来的是凉风
D.会吹走身体周围的热空气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6.比较两种汽化方式的异同,将表格补充完整。
两种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地点 液体______ 液体____________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______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平和 ______
相同点 ____化、____热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表面
内部和表面
一定
剧烈


7.[跨学科·生物]北方生长着大量的针叶林,针叶林叶子细小可减小______________,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干燥的环境;南方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以适应高温的环境。
液体的表面积
加快
吸热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8.[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2024·苏州中考]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瓷质灯体如碗状,腹部有中空夹层,可通过注水孔向夹层装水,碗内有油和灯芯,如图所示。燃灯前,向注水孔缓慢注入冷水,让空气及时排出。燃灯时,______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后不断蒸发,使灯碗和灯油________较低,灯油蒸发速度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温度
减小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9.[2025·宣城模拟]如图所示,在液体内部,一些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内部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
(填“蒸发”或“沸腾”)。
沸腾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10.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烹饪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以后,碗中的水却不沸腾,这是因为锅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________达到沸点,________继续吸热。(均填“能”或“不能”)

不能
易错点睛:当锅里的水开始沸腾以后,锅里的水温度不再上升,碗里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11.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如图所示的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考古学家打造了一个仿制品进行实验:鼎内装较多水,盖上向外凸起的鼎盖,然后闭合锁扣,在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当鼎外为1标准大气压时,鼎内的水在120 ℃沸腾,因此该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下列选项中,能导致“鼎内的水在120 ℃沸腾”的是(  )
A.多加一些干柴燃烧
B.鼎盖与鼎体结合处平整,密封性好
C.减少鼎内水的质量
D.提高鼎周围所处环境的温度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12.[2025·宿州月考]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该小组安装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酒精灯
③铁圈A和温度计  ④铁圈B和陶土网
②④①③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2)同学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烧杯中气泡情况如图2所示,则图_______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在图3坐标图中,a、b是两名同学分别绘制的水沸腾图像,由图可知,______(填“a”或“b”)所用水质量较多。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b
等于
减小水的质量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13. [新考法]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将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
增加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提高,C图通过密闭加热可以增加大试管中的气压,大试管中的水的沸点提高,使小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还能持续吸热
2
3
4
5
6
7
8
1
10
11
9
12
13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