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热量的计算(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2热量的计算(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3.1.2 热量的计算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熟练掌握物体吸热和放热的计算方法,能准确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学会处理含有单位换算的热量计算问题,保证计算过程的规范性。
能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相关热现象。
幻灯片 3:复习回顾 —— 热量与比热容基础
热量(Q):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比热容(c):物质的特性,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为 J/(kg ℃),水的比热容为 4.2×10 J/(kg ℃)。
核心公式:比热容定义式\( c=\frac{Q}{m\Delta t} \),变形可得热量计算公式\( Q=cm\Delta t \),其中\(\Delta t\)为温度变化量。
幻灯片 4:热量计算公式详解
吸热公式: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为\( Q_{ }=cm(t-t_0) \)。
各量含义:\( c \)为物质的比热容,\( m \)为物体质量,\( t \)为末温,\( t_0 \)为初温,\( t-t_0 \)为温度升高量(\(\Delta t_{ }\))。
放热公式:当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为\( Q_{ }=cm(t_0-t) \)。
各量含义:\( t_0-t \)为温度降低量(\(\Delta t_{é }\)),其他量与吸热公式相同。
公式适用条件:仅适用于物体温度变化时的热量计算,不涉及物态变化(如熔化、沸腾等)。
幻灯片 5:单位换算与计算规范
单位统一要求:
比热容(c):单位为 J/(kg ℃)。
质量(m):单位必须换算为千克(kg),若题目中给出克(g),需换算为 kg(1kg=1000g)。
温度(t、t 、\(\Delta t\)):单位为摄氏度(℃),温度变化量的单位也为℃。
热量(Q):计算结果单位为焦耳(J)。
计算步骤规范:
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写出已知条件(标注单位)。
选择合适的公式(吸热或放热公式)。
代入数据进行计算(确保单位统一)。
写出计算结果(带单位)并作答。
幻灯片 6:基础计算示例 —— 物体吸热
例题 1:质量为 0.5kg 的水,温度从 25℃升高到 8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 c=4.2 10 J/(kg · ) \))
已知:\( m=0.5kg \),\( t_0=25 \),\( t=85 \),\( c=4.2 10 J/(kg · ) \)。
求:\( Q_{ } \)。
解:温度升高量\(\Delta t=t-t_0=85 -25 =60 \),\( Q_{ }=cm\Delta t=4.2 10 J/(kg · ) 0.5kg 60 =1.26 10 J \)。
答: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1.26×10 J。
幻灯片 7:基础计算示例 —— 物体放热
例题 2:质量为 2kg 的铁块,温度从 100℃降低到 20℃,放出多少热量?(铁的比热容\( c=0.46 10 J/(kg · ) \))
已知:\( m=2kg \),\( t_0=100 \),\( t=20 \),\( c=0.46 10 J/(kg · ) \)。
求:\( Q_{ } \)。
解:温度降低量\(\Delta t=t_0-t=100 -20 =80 \),\( Q_{ }=cm\Delta t=0.46 10 J/(kg · ) 2kg 80 =7.36 10 J \)。
答:铁块放出的热量为 7.36×10 J。
幻灯片 8:含单位换算的计算示例
例题 3:质量为 500g 的铝块,温度从 20℃升高到 7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铝的比热容\( c=0.88 10 J/(kg · ) \))
已知:\( m=500g=0.5kg \),\( t_0=20 \),\( t=70 \),\( c=0.88 10 J/(kg · ) \)。
求:\( Q_{ } \)。
解:\(\Delta t=t-t_0=70 -20 =50 \),\( Q_{ }=cm\Delta t=0.88 10 J/(kg · ) 0.5kg 50 =2.2 10 J \)。
答:铝块吸收的热量为 2.2×10 J。
幻灯片 9:逆向计算示例 —— 求温度变化
例题 4:质量为 1kg 的水,吸收了 4.2×10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水的比热容\( c=4.2 10 J/(kg · ) \))
已知:\( m=1kg \),\( Q_{ }=4.2 10 J \),\( c=4.2 10 J/(kg · ) \)。
求:\(\Delta t\)。
解:由\( Q_{ }=cm\Delta t \)得,\(\Delta t=\frac{Q_{ }}{cm}=\frac{4.2 10 J}{4.2 10 J/(kg · ) 1kg}=10 \)。
答:水的温度升高了 10℃。
幻灯片 10:逆向计算示例 —— 求物质质量
例题 5:某液体的比热容为 2.4×10 J/(kg ℃),吸收了 7.2×10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 15℃,该液体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已知:\( c=2.4 10 J/(kg · ) \),\( Q_{ }=7.2 10 J \),\(\Delta t=15 \)。
求:\( m \)。
解:由\( Q_{ }=cm\Delta t \)得,\( m=\frac{Q_{ }}{c\Delta t}=\frac{7.2 10 J}{2.4 10 J/(kg · ) 15 }=2kg \)。
答:该液体的质量是 2kg。
幻灯片 11:生活中的热量计算问题
例题 6: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 100kg 的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 20℃升高到 50℃,求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 c=4.2 10 J/(kg · ) \))
已知:\( m=100kg \),\( t_0=20 \),\( t=50 \),\( c=4.2 10 J/(kg · ) \)。
解:\(\Delta t=50 -20 =30 \),\( Q_{ }=cm\Delta t=4.2 10 J/(kg · ) 100kg 30 =1.26 10 ·J \)。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 1.26×10 J。
幻灯片 12:常见错误分析与纠正
错误 1:单位不统一
表现:直接使用克(g)作为质量单位代入公式计算。
纠正:必须将质量单位换算为千克(kg),如 500g=0.5kg。
错误 2:混淆温度与温度变化量
表现:将末温(t)或初温(t )当作温度变化量(\(\Delta t\))代入公式。
纠正:明确\(\Delta t=t-t_0\)(吸热)或\(\Delta t=t_0-t\)(放热),需先计算温度变化量。
错误 3:公式记忆错误
表现:放热时误用\( Q_{ }=cm(t-t_0) \),导致结果为负数。
纠正:放热公式为\( Q_{ }=cm(t_0-t) \),温度变化量取正值。
幻灯片 13:课堂练习
质量为 2kg 的水,温度从 30℃升高到 7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 4.2×10 J/(kg ℃))。
质量为 0.8kg 的某种金属,温度从 60℃降低到 30℃,放出了 3.36×10 J 的热量,该金属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
质量为 5kg 的砂石,比热容为 0.92×10 J/(kg ℃),吸收了 2.3×10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______℃。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关于热量计算的练习题,注意单位换算和公式规范。
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加热水,将 15kg 的水从 10℃加热到 60℃,需要消耗多少热量?若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80% 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多少立方米的燃气?(燃气的热值为 3.5×10 J/m ,提示:先算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效率求燃气放出的热量)
设计一个问题: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初温、末温和比热容,求该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自行解答。
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3.1.2热量的计算
第十三章 内能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学习目标
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4.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什么意义呢?
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
知识点
热量的计算
1.公式的推导
探究
①2kg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②1kg的水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③mkg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④mkg的水温度升高 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⑤mkg的某物质温度升高 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4.2×103J
1℃
1kg水
2kg水
1kg水
1℃
2℃
2×4.2×103J
4.2×103J×2
m kg水
m kg水
m kg某物质
1℃
t
t
m×4.2×103J
m×4.2×103J× t
m×c× t
总结:吸收的热量=质量×比热容×升高的温度
2.公式
t0 表示物体的初温, t 表示物体的末温
吸热公式:Q吸=cm(t -t0)
放热公式:Q放=cm(t0-t)
若用 Δt 表示温度变化量,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cmΔt。
①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应统一。
3.进行热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Q→J、c→J/(kg·℃)、m →kg、t、t0 → ℃ 。
②审题时要注意“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的区别。
升高(降低)到t ℃ → 末温为t ℃;
升高(降低)了t ℃ → 温度差 t = t ℃ 。
③公式只适用于无物态变化时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热平衡方程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此过程中,放出和吸收的热量相等,用公式表示为:Q放=Q吸(热平衡方程)。
想想议议(教材P6)
沙子的比热容约为0.92×103J/(kg·℃),这表示质量是1kg的沙子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约为0.92 ×103J。把质量是2kg、温度为20℃的沙子加热到30℃ ,沙子吸收的热量约为多少?利用这些热量给质量是2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上升到大约多少摄氏度?
解:沙子吸收的热量
Q吸 = c沙m沙(t -t0)
= 0.92×103J/(kg·℃)×2kg×(30℃-20℃)
= 1.84×104J
水的温度变化
则水的末温 t′=t0′+ t =20℃+2.2℃=22.2℃。
例1 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使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汤温度升高了80℃。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汤的温度降低到80℃。若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求:
(1)加热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
Δt=80℃
解:(1)加热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
Q吸 = cmΔt
= 4×103J/(kg·℃)×2kg×80℃
= 6.4×105J
例1 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使质量为2kg、温度为20℃的汤温度升高了80℃。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汤的温度降低到80℃。若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求:
(2)停止加热后汤放出的热量。
Q放=cmΔt
停止加热时汤的温度
一段时间后汤的末温
(2)停止加热时汤的温度t =t0+ t=20℃+80℃=100℃
停止加热后汤放出的热量
Q放=cm(t -t′)=4×103J/(kg·℃)×2kg×(100℃-80℃)= 1.6×105J
例2 质量为1kg、初温为80℃的水吸收1.05×105J的热量,求水的末温。[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 ) ]
解:根据公式Q= 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
水末温t =t0+ t =80℃+25℃=105℃
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温度最多升高到100℃,即水的末温为100℃。
例3 “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于沙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沙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沙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石和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
由Q=cmΔt可得,沙石和水升高的温度之比
Δt沙石:Δt水=
1
1
1
4
2
3
8:3
例4 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30℃,假设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________J/ (kg · ℃)。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2水–t1水)=4×103J/(kg·℃)×
200×10-3kg×(30℃-25℃)= 4200J
Q放= Q吸= 4200J
0.6×103
1.一杯水,温度由加热到时吸收的热量为,再由 加
热到时吸收的热量为,则与 的大小关系为( )
B
A. B. C. D.无法判断
2.[2024四川绵阳质检]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是 ,吸收相同
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是( )
D
A. B. C. D.
3. 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水[水的比热容为
吸收 的热量后,它的温度是( )
B
A. B. C. D.
4.某种油炸食品,每提供的能量约为 ,假设这些能量
全部被质量为、温度为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
____。
85
5.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产品,逐渐得到广泛
应用,如图所示。某太阳能电池板在几小时内可
得到的太阳辐射能约为 。若这些能量
被初温为的水吸收后,水温升高到 ,请
你计算水的质量。
解:由题意知,水升高的温度 ,
由 得,水的质量

6. 一质量是、初温为 的鹅
卵石,当温度升高到时吸收了 的
热量。
(1)求鹅卵石的比热容;
解:由 可得,

(2)如图所示的网红“木桶鱼”是将的鹅卵石加热到 并放在
木桶中,再将生鱼片放在鹅卵石上,加入适量的鱼汤,等鹅卵石温度降
到 时,鱼片就已经熟了,求鹅卵石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解:鹅卵石放出的热量 。
7.[2024上海期末]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
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 的沙子和
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 ,求:
(1)加热 时,水吸收的热量。
解:由图像可知,加热时,水的温度从上升到 ,水吸
(2)沙子的比热容。
解: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 内
,因为加热,沙子的温度从 上升
到,, ,

收的热量 。
8.[2024江苏南通质检]在没有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的年代里,
智慧的劳动人民用 的玻璃盐水瓶装满开水放进被窝
捂脚(如图所示),睡觉前开水灌进去,第二天早上还感觉
温温的,水的比热容为 ,下列选项中与
这样一瓶水一夜放出的热量最接近的是( )
C
A. B. C. D.
(第9题)
9.甲物体的质量为 ,乙、丙两物体质量均
为,三个物体温度均升高 ,吸收的热
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温度均降低 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C.甲的比热容为
D.甲、丙的比热容之比为
10.“卡路里”简称“卡”,是热量的另一个单位。1卡等于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则1卡等于 ____ ;若一名参赛选手参加完某次
比赛,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 ,相当于 ____________
卡。
4.2
(第11题)
11.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均为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
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 内吸收的热量
为 ____________ ,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
为___________ 。[不计热量损
失,
12.[2024福建泉州期中]吃早饭的时候,妈妈想用热水给小
进加热如图所示的盒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 升高到
。[已知 ,

(1)求此过程中牛奶吸收的热量。
解:牛奶的质量 ,牛奶
吸收的热量 ;
(2)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妈妈至少
要用 的热水多少千克?
解:若不考虑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 ,
由 可知,热水的质量

13.有一个质量为,温度为 的铁球,投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
中加热较长时间。然后将铁球取出,放入装有质量为 、初温是
水的容器中,直到它们达到热平衡
。求:
(1)铁球在沸水中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铁球在沸水中吸收的热量 。
(2)铁球和容器中的水达到热平衡时温度是多少?
解:将铁球取出,放入装有质量为、初温是 水的容器中,
直到它们达到热平衡,则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铁球放出的热量,即
,设热平衡时的温度为 ,所以
,即 ,解得

课堂小结
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
Q=cm t
热量的计算
Q吸=cm(t-t0)
Q放=cm(t0-t)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