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课件20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课件20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4.4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
副标题:理论结合实践 探究能量转化
幻灯片 2:实践目标
通过制作简易热机模型,加深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直观感受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过程。
学会利用常见材料设计和制作实验装置,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观察热机模型的工作过程,分析能量转化路径和效率影响因素,巩固热机效率相关知识。
体验跨学科实践的乐趣,融合物理、数学、工程等学科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幻灯片 3:热机模型的工作原理
核心原理:基于热胀冷缩和气体做功的原理,通过加热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膨胀,推动部件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冷却后气体收缩,部件复位,形成循环运动。
能量转化路径:燃料的化学能→燃烧产生的内能→气体的内能→机械运动的机械能。
与真实热机的联系:简易模型模拟了真实热机的基本工作过程(能量转化和循环运动),但结构更简单,能量损失更大,效率更低。
幻灯片 4:实验材料准备
基础材料:
容器:空易拉罐(或玻璃瓶)1 个,作为气体受热膨胀的密闭空间。
动力部件:气球 1 个(剪去颈部,用作弹性膜),细铁丝(或铜丝)1 段(直径 0.5-1mm,长度约 30cm),小风车(或轻质叶轮)1 个。
支撑结构:木板(或硬纸板)1 块(作为底座),铁钉 4 个,小支架 2 个(可用饮料瓶剪制)。
加热工具:蜡烛 1 支,火柴(或打火机),铁架台(或自制支架固定蜡烛)。
其他:剪刀、胶带、钳子(弯折铁丝用)、凉水(冷却用)。
材料作用说明:表格列出各材料的具体用途,如易拉罐提供密闭空间,气球膜传递气体压力,铁丝连接叶轮和弹性膜。
幻灯片 5:制作步骤(详细图解)
步骤 1:制作密闭容器
将易拉罐顶部剪开(保留底部和侧壁,高度约 5cm),用砂纸打磨边缘,避免划伤。
在易拉罐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直径与铁丝匹配),作为铁丝穿过的通道。
步骤 2:组装动力结构
将气球剪开,取其顶部的弹性膜,用胶带密封易拉罐的开口端,确保不漏气。
将细铁丝一端弯折成小钩,钩住小风车的中心轴;另一端穿过易拉罐的小孔,末端固定在弹性膜中心(用胶带粘牢)。
步骤 3:搭建支撑底座
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铁钉将两个小支架固定在木板两端,间距与易拉罐长度匹配。
将易拉罐架在两个支架上,确保能稳定放置,且底部离桌面有一定高度(便于放置蜡烛)。
步骤 4:安装加热装置
将蜡烛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高度,使火焰能正对易拉罐底部中心位置。
用胶带将风车叶片调整到水平位置,确保转动时无阻碍。
幻灯片 6:模型组装示意图
整体结构图:用简笔画或实物照片标注各部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包括底座、支架、易拉罐、弹性膜、铁丝、风车、蜡烛的相对位置。
关键细节放大图:展示弹性膜与易拉罐的密封方式、铁丝与弹性膜的连接点、风车的安装角度,强调密封和灵活转动的重要性。
幻灯片 7: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1:检查装置
检查易拉罐的密封性:用手轻压弹性膜,观察是否能鼓起,松手后是否能复位(无漏气则密封良好)。
调整铁丝位置:确保风车能自由转动,铁丝与易拉罐小孔之间无明显摩擦。
步骤 2:加热与观察
将蜡烛放在易拉罐底部正下方,点燃蜡烛,调节火焰大小(中等火焰即可)。
观察现象:随着易拉罐内气体受热膨胀,弹性膜鼓起,推动铁丝向前运动,带动风车转动。
步骤 3:冷却与循环
加热 30 秒后,用凉水轻轻浇在易拉罐侧壁上(避免直接浇在火焰上),观察弹性膜收缩,铁丝复位,风车反向转动或停止后重新转动。
重复加热和冷却过程,观察风车是否能持续转动。
幻灯片 8:实验现象与记录
现象观察要点:
加热时:弹性膜鼓起的程度,铁丝移动的距离,风车开始转动的时间和转速。
冷却时:弹性膜收缩的速度,铁丝复位情况,风车转动的变化(减速、反向或停止)。
异常现象:如漏气导致弹性膜不鼓起,铁丝卡顿使风车不转动,记录问题及解决尝试。
数据记录表格:
操作步骤
弹性膜状态
铁丝运动方向
风车转速(快 / 中 / 慢)
持续时间 /s
备注
加热初期
加热 1 分钟
冷却时
幻灯片 9:模型调试与优化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漏气:弹性膜与易拉罐密封不严→重新用胶带加固,确保边缘无缝隙;易拉罐小孔过大→用橡皮泥封堵缝隙。
风车不转动:铁丝与小孔摩擦过大→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在小孔处滴一滴润滑油;风车过重→更换更轻质的叶轮(如用塑料瓶剪制)。
转动不稳定:支架高度不一致→调整支架高度,使易拉罐水平放置;火焰位置偏离→移动蜡烛,对准易拉罐底部中心。
优化建议:
增加散热效率:在易拉罐另一侧安装小风扇(或用吸管吹气),加速冷却,缩短循环时间。
减小摩擦:在铁丝与小孔接触处涂抹少量凡士林,降低摩擦阻力。
幻灯片 10:实践分析与讨论
能量转化分析:结合实验现象,描述从蜡烛燃烧到风车转动的能量转化过程,指出哪些环节存在能量损失(如热量向空气散失、摩擦消耗能量)。
效率影响因素:讨论模型中影响效率的因素,如密封性能(漏气导致能量损失)、摩擦大小(影响机械能输出)、加热温度(温度越高,气体膨胀越明显)。
改进方向:提出至少 3 条改进模型的建议,如使用更高效的加热方式(酒精棉)、增加保温层减少散热、设计更轻便的传动结构。
幻灯片 11:安全注意事项
加热安全:
点燃蜡烛时使用火柴或打火机,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火焰;实验时保持桌面整洁,远离易燃物(如纸张、布料)。
易拉罐加热后温度较高,禁止用手直接触摸,冷却后再进行调整或拆卸。
操作规范:
弯折铁丝时使用钳子,避免手被铁丝划伤;剪切易拉罐时注意边缘锋利,可戴手套操作。
实验结束后,及时熄灭蜡烛,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再整理材料,将废弃物分类处理。
应急处理:若发生轻微烫伤,立即用凉水冲洗;若蜡烛倾倒引发小火,用湿抹布覆盖灭火。
幻灯片 12:实践报告撰写要点
实验名称:简易热机模型的制作与探究。
实验目的:简述实践目标和想要验证的物理原理。
实验原理:用文字和公式描述模型的能量转化和工作原理。
材料与工具:列出所用材料和工具,标注规格或数量。
制作步骤:结合图文描述关键步骤,附组装完成的模型照片。
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加热和冷却时的现象,整理观察数据。
分析与讨论: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分析能量损失和效率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结论:总结模型的工作效果,说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幻灯片 13:拓展探究方向
不同燃料的影响:对比蜡烛、酒精棉、打火机等不同加热方式下模型的工作效率(转速、持续时间)。
容器形状的优化:更换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柱形玻璃瓶、方形塑料盒),探究容器形状对气体膨胀效率的影响。
与热机效率的关联:通过改变模型的密封程度、摩擦大小,测量风车转速的变化,验证 “减少能量损失可提高效率” 的结论。
环保改进:尝试用太阳能加热(聚焦阳光)代替蜡烛,制作更环保的热机模型,比较两种加热方式的效率差异。
幻灯片 14:实践总结与评价
知识收获:回顾本次实践涉及的热机原理、能量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能力提升:反思在设计、制作、调试过程中培养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自我评价:从模型的稳定性、转动效果、制作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自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小组互评:若为小组合作项目,设计互评表,从分工协作、贡献度、创意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4.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热机模型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飞机使用的喷气发动机
项目提出
  热机是人们获得动力的重要机械,如果我们能尝试制作一个热机模型,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热机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热机中的各部分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本节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热机模型。
项目实施
任务一 了解不同热机的工作原理
1. 内燃机:以汽油机为例,它的工作物质是气缸内
的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2. 外燃机:以蒸汽机为例,燃料燃烧使水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蒸汽机的工作物质
是水蒸气。
蒸汽机模型图
通常而言,制作采用燃烧燃料加热水产生蒸汽来做功的外燃机,比制作在封闭缸体内燃烧燃料来做功的内燃机要安全,材料也相对易得,建议优先考虑前者。
任务二 设计并制作简易热机模型
1. 材料:一个空易拉罐,一个去掉笔芯的中性笔,
橡皮泥,一台小风扇,铁丝,几个蜡烛。
2. 制作过程
(1)气缸:用小刀在易拉罐侧壁上开一个比中性笔笔杆略粗的孔,将笔杆截成两段,带笔尖的一段插在易拉罐罐口处,尖端朝外,带尾塞的一段插在侧壁的孔中,尾塞朝外,用橡皮泥将笔杆固定并将开口处密封。
(2)叶片:可直接使用一台小风扇的扇叶,或利用用完的卫生纸纸筒和硬纸板制作。
(3)组装:通过侧壁的笔杆向易拉罐内部注入大约半罐水,旋紧尾塞。将易拉罐放置在用铁丝弯折成的支架上,笔的尖端对准叶片。点燃易拉罐下面的酒精灯,当有蒸汽喷出时,扇叶就转动起来。
【项目提出】
随着科技发展,热机成为人们获得动力的重要机械,汽车走入寻常百姓
家,燃烧______的是汽油机,大型轮船和飞机有的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是______机,而早年燃烧煤炭的火车使用的是______机。热机在生产生
活中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尝试制作一个简易热机模型,就可以更好地
了解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机器。
汽油
柴油
蒸汽

机械
【项目分析】
汽油机属于内燃机,它的工作物质是气缸内的空气
与汽油的混合物。蒸汽机工作时,燃料燃烧变成水
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蒸汽机的燃
烧室在气缸外,属于外燃机。
(1)燃料燃烧后加热水产生水蒸气,通常实验室用
________作热源;
酒精灯
(2)用可以密封的易拉罐加热水,类比家用高压锅,开小孔后蒸汽喷
出,可以推动高压阀运动,此时工作物质是______;实现____能转化为
______能;
蒸汽

机械
(3)如图所示是小红设计的模型方案,其中蒸汽对着风车吹动,存在
的不安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蒸汽烫伤比开水烫伤还要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蒸汽可能烫伤手
将风车固定在铁架台上
蒸汽液化需要放热
【项目实施】
实验器材:易拉罐、剪刀、一支去掉笔芯和尾塞的中性笔、水、密封胶、
一小块泡沫、风扇、酒精灯。
实验步骤:(1)在易拉罐的侧底部开一小孔,将
笔的尖端朝外,另一端插入易拉罐内,如图所示。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在易拉罐内加入少量的水。
(3)用一小块泡沫和密封胶,将易拉罐的口封住。将易拉罐平放在支
架上,且保证中性笔位于罐子靠____(填“上”或“下”)部分。
(4)将风车平放在支架上,中性笔正对风车扇叶__________(填“中心”
或“中心偏上”),点燃酒精灯加热易拉罐,观察到水______后有“白气”
喷出,风车转动,看到的“白气”是________(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中心偏上
沸腾
小水滴
水蒸气喷射到扇叶时,_______成小水滴,此时内能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同时扇叶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
能的,注意防止烫伤。
液化
减小
热传递
【展示交流】
(1)小明在易拉罐的侧壁的同一高度,用剪刀开3个小孔,小孔的开口
方向要向同一侧,如图(a)所示,用细线吊起易拉罐,在煤气灶上加
热,如图(b)所示。当水沸腾后,你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从
力与运动关系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易拉罐转动
水蒸气喷出后产生反作用力,改变了罐子的运动状态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查阅资料,蒸汽机的热效率在 之间,结合现在的热机效
率,说明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____。

(3)“辽宁舰”也有蒸汽机,如图(c),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
载机在 内达到起飞速度。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推动活塞做功,使
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此过程中蒸汽的温度______(填“升高”或
“降低”),汽油机的______冲程也会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降低
做功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