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47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两种电荷(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47页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1 两种电荷
副标题:探索电的基本性质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概念。
认识两种电荷的种类,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会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区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激发对电学的探究兴趣。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情景展示:展示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吸引碎纸屑;冬天脱毛衣时,听到 “噼啪” 声并看到火花;塑料薄膜袋粘在手上不易分开的图片或视频。
问题提出: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什么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脱毛衣时的火花是怎么产生的?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物理原理?
幻灯片 4:摩擦起电与电荷的概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实验演示: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用玻璃棒靠近碎纸屑,观察到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用橡胶棒靠近碎纸屑,观察到橡胶棒能吸引碎纸屑。
电荷的概念: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的物体叫作带电体。
说明:摩擦起电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是产生电荷的一种方式。
幻灯片 5:两种电荷的种类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符号 “+” 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符号 “-” 表示。
实验探究:通过摩擦起电的方法使两根玻璃棒都带电,将一根玻璃棒悬挂起来,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它的一端,观察到两根玻璃棒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带电玻璃棒,观察到它们相互吸引。
结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幻灯片 6: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探究: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分别悬挂,用一根靠近另一根,观察到相互排斥。
将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分别悬挂,用一根靠近另一根,观察到相互排斥。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观察到相互吸引。
规律总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图示:用示意图展示两种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同种电荷画成相互远离的箭头,异种电荷画成相互靠近的箭头。
幻灯片 7:验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构造:验电器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三部分组成,它们都由金属制成,装在一个绝缘的外壳里。
工作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会通过金属杆传到金属箔片上,使两片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箔片就会张开。
使用方法:将待检验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带的电荷越多。
图示:展示验电器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并展示带电前后箔片的状态变化。
幻灯片 8:电荷量及其单位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
说明: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 e = 1.6 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实例: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 10^{-7}C \),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幻灯片 9: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
常见导体:金属(如铜、铁、铝)、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金属中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
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干燥的空气等。
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例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时会变成导体。
幻灯片 10: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
导体的应用:
电线的芯线用金属制成,因为金属是导体,能导电。
各种电器的内部电路都需要用导体来连接。
绝缘体的应用:
电线的外皮用塑料或橡胶制成,因为它们是绝缘体,能防止触电。
电器的外壳通常用塑料或陶瓷等绝缘体制作,起到绝缘保护作用。
图示:展示电线的剖面图(芯线为铜,外皮为塑料)、电器外壳等,说明导体和绝缘体的具体应用。
幻灯片 11: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的初步认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也不显电性。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两种电荷: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有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几乎没有自由电荷),二者应用广泛。
幻灯片 13:课堂练习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
验电器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会______。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 橡胶手套 B. 塑料尺子 C. 铜钥匙 D. 陶瓷碗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关于两种电荷的练习题。
回家后做一个小实验:用不同的材料(如塑料尺、铅笔、橡皮、金属勺)分别摩擦头发或衣服,然后靠近碎纸屑,观察哪些物体能吸引碎纸屑,判断它们是否带电,并记录实验结果。
查阅资料,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写一段简短的介绍。
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5.1两种电荷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重点)
3.了解验电器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及电子移动方向。
4.了解原子及其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难点)
5.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自然界有许多电现象。
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并且显得比较蓬松,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衣服会贴在身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
你知道上面提到的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带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那么带电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用不同材料摩擦物体,它们带的电相同吗?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 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 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演 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互相_____
互相_____
互相_____
排斥
排斥
吸引
两根玻璃棒所带电荷______
两根橡胶棒所带电荷______
玻璃棒和橡胶棒所带电荷______
相同
相同
不同
实验
电荷种类
现象
怎样确定其他带电物体所带电荷的种类?
通过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判断。
塑料棒所带电荷与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点击播放视频
气球所带电荷与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或者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第三种电荷?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人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
例 1 用丝线悬挂着 A、B、C 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若 C 带负电,则( )
A. B 可能带负电
B. A、B 一定都带正电
C. B 可能不带电
D. A 一定带负电
B

吸引,说明 B、C 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不带电,另一个带电
排斥,说明 A、B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跟踪训练
知识点3 验电器
1. 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 10–7 C
怎样检验橡胶棒或玻璃棒是否带电?
思考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利用验电器
(验电器不带电)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2. 验电器
a. 构造
b.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d. 使用方法
用带电体接触
验电器的金属球
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
验电器能检测物体带什么电吗?能测量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不能判断带电的种类,也不能测量带电多少,但能通过张角大小比较出带电多少。
思考
静电计
检查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法
方法 现象 结论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两物体互相吸引
两物体互相排斥
利用验电器 (验电器不带电) 金属箔张开
金属箔没有张开
带电
不带电
①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②一物体带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两物体带有同种电荷
被检验物体带电
被检验物体不带电
例 2 如图,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用于检验物体带正电或负电
B.金属箔因都带正电互相排斥而张开
C.金属箔张角越大,所带电荷量越少
D.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不再带电
B
跟踪训练
错误,验电器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错误,张角越大,所带电荷量越多
错误,只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1. 原子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知识点4 摩擦起电的原因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氢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带
1个正电荷
原子核带
2个正电荷
氦原子的结构
核外有
1个电子
核外有
2个电子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2. 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摩擦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实质:
电子的转移
例3 下列关于原子、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不带电
B.原子核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空间
C.原子带正电荷
D.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D
×

×
×
带正电
电中性
跟踪训练
例4 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金属箔已张开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变大,由此判断( )
A.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C.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
D.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荷,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A
玻璃棒带正电
验电器带正电,且正电荷量增加
验电器带电
带正电荷实质是失去电子,说明验电器失去电子,即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
知识点5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1. 静电现象
空气干燥时,人们穿脱化纤类衣物时会产生火花,摸门把手会被“电”一下等,都是静电现象。
2. 静电的防止
生活中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时,要注意防止静电的产生。
油罐车采用接地的方法,在车尾装拖在地上的铁链,减少静电的影响
静电释放器
3. 静电的利用
静电喷漆时使被喷涂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异种电荷,这样能使油漆与金属表面结合得更牢固。
静电拖把利用摩擦使拖把上的静电除尘纸带电,吸附碎屑,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1.[2024镇江质检节选]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
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______而带了
电,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淮南子· 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
电”。其中的“阴”指____电荷,“阳”指____电荷。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
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的张角______,验电器
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互相排斥
越大
不能
4.[2024南京期末]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甲所带电荷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关于丙球的带
电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B
(第4题)
①可能带负电;②可能带正电;③可能不带电;④一定带负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3 摩擦起电的原因
5.如图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核是___,核外电子是___,其中带
正电的是___,带负电的是___(以上4空均填“A”或“B”) ,通常它们
所带的电荷在数量上是______的,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A
B
A
相等
(第5题)
6.[2024天津期末]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这是因
为( )
B
A.玻璃棒得到了电子 B.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C.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D.玻璃棒失去了正电荷
7. “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柔软,不
能用手直接拿取,如图所示,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
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摩擦
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填“转移”或“转化”)。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转移
知识点4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第8题)
8. 如图所示是一种用于装饰玻璃的静电窗
花。它采用 塑料静电膜材质,将窗花与玻璃摩擦后可
以“粘”在玻璃上,使窗花带电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现象,
此时玻璃和窗花带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摩擦起电
异种
(第9题)
9.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
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办,各类航天器集中
亮相;如图所示,是我国的运油 在进行飞
行表演,由于飞机与空气发生______而带上了
大量的电荷,加油时因为有起火的风险,所以
机体上装有尖端放电器。生活中有很多防止静
摩擦
加油站的静电释放器(合理即可)
电危害的例子,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4常州]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
易滋生微生物,导致壁画受损。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清洁机
器人,机器人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
子可能是( )
A
A.电子 B.原子核 C.质子 D.中子
11.[2024南京二模]用毛皮分别多次摩擦塑料水管和一束塑料丝后,将
塑料丝迅速抛向空中,立即用水管置于其正下方,塑料丝便像章鱼般浮
在空中,如图所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现象是由于水管吸引轻小塑料丝所致
B.水管和塑料丝带上了异种电荷
C.塑料丝之间由于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带电的塑料丝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12.[2024湖北]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能正确表示橡胶
棒和验电器金属箔带电情况的图是( )
A
A. B. C. D.
13. 有一种静电拖把(如图),使用时,拖把
底部的吸尘纸与干燥的地板摩擦就会带电,从而吸附
地板上的灰尘和毛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吸尘纸与地板相互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B.吸尘纸与地板相互摩擦后带同种电荷
C.吸尘纸吸附灰尘是因为吸尘纸具有黏性
D.吸尘纸吸附灰尘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4.[2025广州荔湾区期末]厨房的抽油烟机可以有效减少油烟对空气
的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
荷。当油烟上升时,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
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C
A. B. C. D.
15.[2024枣庄期中]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
弱的排序图,可判断长白袜与蜡烛相互摩擦,长白袜由于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____电。
失去

16.如图甲、乙的验电器均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图乙中,当带电
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________(填“顺时针”
或“逆时针”)偏转。甲、乙两个验电器原理________(填“相同”或“不
相同”)。
逆时针
不相同
导体和
绝缘体
两种电荷
两种电荷
验电器
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
②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
③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④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原子核 (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摩擦起电
原 子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