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跨学科实践_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课件28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5跨学科实践_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课件28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0.5 跨学科实践_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副标题:动手实践 原理验证 创新拓展
幻灯片 2:实践背景与目标
背景意义:简易直流电动机的制作是将电磁学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经典项目,融合物理学(电磁力)、工程学(结构设计)、材料学(导体与磁体特性)等多学科知识,帮助理解电动机的核心工作原理。
核心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掌握简易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组装方法。
验证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理解电动机转动的根本原因。
探究影响电动机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激发科技创新兴趣。
幻灯片 3:制作原理回顾
核心原理:基于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利用永磁体提供磁场,通过电刷与换向器(或简易替代结构)引入电流,使线圈在磁场中持续转动。
关键要素:
磁场:由永磁体(如强磁铁)提供,形成稳定的磁场环境。
电流:通过导线将电源电流引入线圈,使线圈成为通电导体。
受力转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产生转动扭矩。
换向结构:通过简易换向装置(如刮漆处理的线圈端点)改变电流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幻灯片 4:材料准备与工具清单
核心材料:
线圈:漆包线(直径 0.5~1mm,长度约 50cm,用于制作转子线圈)。
磁场:强磁铁 2 块(如钕铁硼磁铁,提供强磁场)。
支架:金属支架 2 个(或回形针弯折制成,用于支撑线圈转动)。
电源:1.5V~3V 电池(或电池盒)、导线若干。
换向辅助:砂纸(用于刮除漆包线绝缘漆,实现简易换向)。
工具:
剪刀、尖嘴钳(用于弯折漆包线和支架)。
圆规或圆柱形物体(直径约 5mm,用于绕制线圈)。
胶带、夹子(用于固定支架和电源)。
幻灯片 5:制作步骤详解(一)—— 线圈制作与换向处理
步骤 1:绕制线圈
用圆规或圆柱形物体作为模具,将漆包线紧密绕制 5~10 圈(线圈直径约 1cm)。
绕制完成后,用多余漆包线在线圈两端各留出约 10cm 引线,并用尖嘴钳固定线圈形状,避免松散。
步骤 2:处理引线(关键换向操作)
线圈两端的引线作为转动轴,需用砂纸去除绝缘漆:
一端引线:完全刮除绝缘漆(360° 全刮),确保导电良好。
另一端引线:仅刮除半圈绝缘漆(180° 刮漆),作为简易换向器(当线圈转动时,半圈导电、半圈断电,模拟电流方向改变)。
用尖嘴钳将引线弯折成直角,使线圈能架在支架上自由转动。
幻灯片 6:制作步骤详解(二)—— 支架搭建与组装
步骤 3:制作支架
取 2 个回形针,用尖嘴钳弯折成 “∩” 形支架,底部固定在底座(如硬纸板或木板)上,确保两个支架高度一致、间距与线圈长度匹配。
支架顶端弯折成小弯钩,用于支撑线圈的引线轴,保证线圈能灵活转动。
步骤 4:安装磁场与电源
将 2 块强磁铁固定在底座上,位于线圈正下方,磁极相对(如 N 极在上、S 极在下),形成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
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分别连接到两个支架上(支架作为电刷,通过引线轴为线圈供电)。
幻灯片 7:组装与调试技巧
组装流程:
将线圈两端的引线轴架在支架的弯钩上,检查线圈是否能自由转动(无卡顿、无倾斜)。
调整磁铁位置,使线圈处于磁场中心区域(磁场最强处)。
连接电源,观察线圈是否转动;若不转动,进行如下调试。
常见问题与调试方法:
问题 1:线圈不转动
原因:引线接触不良(漆未刮净)、磁场太弱、线圈重心偏移。
解决:重新刮净引线漆、更换强磁铁、调整线圈形状使重心居中。
问题 2:线圈转动缓慢或卡顿
原因:支架与引线摩擦过大、电源电压不足。
解决:调整支架弯钩光滑度、增加电池电压(如用 2 节 1.5V 电池串联)。
问题 3:线圈转动方向不稳定
原因:半圈刮漆不均匀、磁场方向未垂直线圈。
解决:重新处理引线刮漆、调整磁铁摆放方向。
幻灯片 8:原理分析与现象解释
转动过程解析:
通电阶段:当线圈引线刮漆部分与支架接触时,电流通过线圈,线圈成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作用,产生转动趋势。
惯性转动阶段:当线圈转动至未刮漆部分与支架接触时,电路断开,线圈无电流通过,但由于惯性继续转动。
换向持续阶段:线圈转过半圈后,刮漆部分再次接触支架,电流重新通入,此时线圈受力方向与转动方向一致,推动线圈持续转动(简易换向原理)。
能量转化:电池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线圈的机械能,同时部分转化为内能(线圈电阻发热)。
幻灯片 9:探究影响转动效果的因素
实验探究设计:
变量 1:线圈匝数
操作:制作匝数不同的线圈(5 匝、10 匝、15 匝),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现象:匝数越多,转动越稳定(受力更大),但匝数过多可能因重量增加导致转动变慢。
变量 2:电源电压
操作:分别用 1.5V、3V、4.5V 电源供电,观察转动速度。
现象:电压越高(电流越大),转动速度越快。
变量 3:磁场强弱
操作:更换不同磁性的磁铁(普通磁铁、强磁铁),对比转动效果。
现象:磁场越强,转动扭矩越大,转动更稳定。
变量 4:线圈形状
操作:改变线圈直径或匝数疏密,观察转动平稳性。
现象:线圈形状对称、重心居中时,转动更平稳。
幻灯片 10:创新改进与拓展实践
结构改进:
用铜片制作简易换向器(替代半圈刮漆),提高电流接触稳定性。
加装轴承(如用吸管作为轴套),减小支架与引线的摩擦。
功能拓展:
制作电动机驱动的小风扇:在线圈轴上安装轻质扇叶,实现风力输出。
组装电动机小车:将电动机与车轮连接,通过齿轮或皮带传动驱动小车前进。
跨学科应用:
结合数学:计算线圈转动的周期、转速与电压的关系。
结合工程: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电动机效率(如减轻线圈重量)。
幻灯片 11: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标准
成果要求:
成功制作能持续转动的简易直流电动机,转动时间不少于 30 秒。
提交制作过程记录(照片或视频),标注关键步骤和调试细节。
完成探究报告,分析影响转动效果的因素及实验结论。
评价标准:
科学性:原理理解正确,能解释转动机制和换向原理。
操作性:制作步骤规范,调试方法合理,解决问题能力强。
创新性:在结构或探究方法上有改进,体现创新思维。
报告完整性:实验记录清晰,数据分析合理,结论明确。
幻灯片 12:安全注意事项
材料安全:
强磁铁易吸附铁制品,避免与手表、银行卡等靠近(防止消磁)。
漆包线两端锋利,处理时避免划伤手指,使用尖嘴钳辅助操作。
用电安全:
电源电压不超过 6V,避免短路(线圈直接连接电源正负极)。
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源,防止电池耗电或线圈过热。
操作规范:
支架固定牢固,避免转动时线圈脱落或磁铁移位。
多人合作时注意分工,避免争抢工具导致意外。
幻灯片 13:实践总结与知识梳理
核心收获:
亲手验证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的原理,理解了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掌握了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实验设计能力。
体会了简易装置对复杂原理的模拟作用,认识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知识关联:
与课堂知识:串联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换向器功能”“能量转化” 等知识点。
与实际应用:理解工业电动机的结构优化(如换向器、轴承设计)的必要性。
幻灯片 14:实践作业与反思
作业要求:
撰写实践报告,包括制作步骤、调试过程、原理分析和探究结论。
绘制简易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提出至少 2 项改进方案,说明改进思路和预期效果。
反思问题:
你的电动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简易电动机与工业电动机在结构和性能上有哪些差异?为什么?
通过本次实践,你对 “电生磁”“磁生力” 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幻灯片 15:拓展阅读与资源推荐
科普资源:
视频:《电动机工作原理动画演示》《自制直流电动机教程》。
书籍:《电磁学趣味实验》《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指南》。
科技应用:
了解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结构特点,对比简易电动机的异同。
探索磁悬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思考如何将其与本次制作结合。
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20.5跨学科实践_制作简易直流电动机
第二十章 电与磁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知识点1 项目提出
知识全解
生活场景:
玩具总动员:遥控赛车、轨道火车
生活小帮手:电动牙刷、USB小风扇
未来科技:无人机螺旋桨、智能机器人关节
这些装置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它们的“心脏”藏在哪里?
生活观察:直流电动机无处不在
知识点1 项目提出
知识全解
现象聚焦:电动机的“卡顿”问题
回忆旧知: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普通线圈转动半圈后反向受力→无法持续转动
复杂换向器制作困难
挑战任务:
"能否用初中实验室材料,设计简易‘换向装置’让线圈转不停?"
知识点2 项目分析
知识全解
破解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四大关键
① 线圈材料选择
使用漆包线
绝缘性:避免线圈匝间短路
可操控性:刮漆部位精准控制电流通断
漆包线粗细选择:
粗漆包线:机械强度高,转动更稳定
细漆包线:电阻大易发热,适合微型电机
知识点2 项目分析
知识全解
② 磁体与支架设计
强磁体必要性:
产生强磁场 → 增大线圈受力
固定为定子:简化结构,降低制作难度
支架材料要求:
重金属丝:导电性+支撑稳定性
避免使用铁质支架:防止磁干扰
破解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四大关键
知识点2 项目分析
知识全解
③ 转子的运动控制
线圈作为转子:
矩形设计(3cm×2cm):增大受力臂,提高转矩
匝数选择(5-10匝):
匝数过少 → 磁场力不足
匝数过多 → 重量增加导致惯性不足
破解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四大关键
知识点2 项目分析
知识全解
④换向功能的替代方案
刮漆法实现半周通电 :
左端全刮:确保与支架始终导电 → 电流输入
右端半周刮:
上半周接触 → 通电受力转动
下半周断开 → 靠惯性通过
破解电动机持续转动的四大关键
知识点2 项目分析(常见问题库)
知识全解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线圈不转动 刮漆不彻底(绝缘漆残留)
磁极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 重新刮漆至铜线裸露
调整磁体N、S极方向
转动不连续 惯性不足(线圈过重/匝数过多)
支架摩擦过大 减少线圈匝数至5-8匝
涂抹润滑油
转速过慢 电池电压不足
磁体磁性减弱 更换新电池(1.5V→3V)
叠加多个磁体增强磁场
知识点3 项目实施
知识全解
四步打造你的专属电动机!
步骤1:绕制线圈——制作核心转子
视觉化操作指南 :
选材裁剪:
取直径约0.5mm的粗漆包线,剪取长度约30cm
工具:直尺标记3cm×2cm区域,硬纸板辅助定型
绕线技巧:
沿3cm边绕5-10匝,保持匝间紧密无重叠
匝数建议:选5匝
转轴预留:两端各留2cm直导线作为转轴
知识点3 项目实施
知识全解
步骤2:刮漆处理——破解换向密码
左端:
用刀片彻底刮净绝缘漆,露出铜色金属光泽
右端:
仅刮除半周(180°)绝缘漆
方法:转轴平放桌面,刮朝上一侧的半周
验证:用万用表检测刮漆区导电性
安全警示 :
"刮漆时刀片向外推,戴防护手套!"
四步打造你的专属电动机!
知识点3 项目实施
知识全解
步骤3:组装支架——搭建导电桥梁
1. 支架制作:
材料:直径1mm以上铜丝或铁夹子金属丝
弯折要求:
高度匹配线圈转轴(约2cm高)
顶部开V型槽(减少转轴摩擦)
2. 电路连接:
支架底部固定于硬纸板,分别连接电池正负极
导电测试:用导线短接支架,观察电池是否发热
四步打造你的专属电动机!
知识点3 项目实施
知识全解
步骤4:放置磁体与调试启动
1. 磁体定位:
强磁体平放在线圈正下方,N、S极方向与线圈平面平行
磁场验证:撒铁屑观察磁感线分布
2.启动秘诀:
轻推线圈至倾斜30°位置释放
成功标志:持续转动超过10圈
四步打造你的专属电动机!
知识点3 项目实施
知识全解
安全与注意事项!
1. 小刀刮漆包线:手手很重要!
刮漆操作:
"刮漆时刀片向外推,别对着手指!"(想象你在削铅笔,但更小心)
建议戴劳保手套(实验室那种白手套超酷的!)
偷懒警告:别用牙咬漆皮!铜线扎嘴超痛~
2. 电池安全:别让电池"生气"!
电路连接:
"正负极别接反!"(电池盒标有+ 号,瞪大眼睛看清楚)
短路警告:别让导线两头直接碰一起!会冒烟+烫手!
电池发热立刻停用(摸起来比奶茶还烫?赶紧找老师!)
展示交流
知识全解
课堂活动设计:
品展示会:我的电动机超酷!
任务卡:
晒设计:
"举起你的线圈!说出刮漆半周的操作理由~"
秀成果:
"三秒倒计时,看谁的线圈转得最持久!"
(全班一起喊:“3—2—1—转!”拿手机录慢动作)
互动投票:
"给最炫电动机点赞! 最佳设计奖/最稳转速奖"
展示交流
知识全解
改进脑洞:未来工程师计划
奇葩方案收集:
"给线圈穿LED灯,转起来就是光剑!"(配星球大战BGM)
"把磁铁换成电磁铁,手机蓝牙控制转速!"(虽然现在做不到,但做梦免费~)
老师灵魂拷问:
"如果让你花10块钱升级,你买更粗的线、更强的磁铁,还是买轴承?为什么?
【项目提出】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直流电动机,例如爸爸的电动剃须刀、夏天使
用的手持式风扇都是用直流电动机来驱动的。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__________在______中受力转动,利用________及时改变线圈中的
电流______使得线圈可以持续转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制作一台简易的直
流电动机。
通电线圈
磁场
换向器
方向
【项目分析】
1.根据电动机的原理知,电动机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要制作直
流电动机,必须用________制成线圈,磁体要尽可能选择磁性较____的。
线圈
磁体
漆包线

2.为了便于快速转动,选择______作为转子,______作为定子。
线圈
磁体
3.没有换向器时,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电流方向,但可以切
断电流,避免电动机反向受力而停止转动。
不能
【项目实施】
1.将漆包线绕成约 的矩形线圈,作为转子。从线圈的两端
各拉出约 的漆包线作为转轴。用硬质的铜导线竖立在泡沫板上作为
支架,准备开关及2节干电池作为电源,如图所示。
2.由于线圈是回形的,当线圈始终通电时,上下两个边中的电流方向是
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下方的磁体的磁场方向不变,两个边
轮流处于下方时,受力方向______;会使得线圈______(填“能”或“不
能”)连续转动。如果把这个反向转动的力去掉,也就是在线圈转动的上
半周通电,下半周断电,线圈依靠______能连续转动;因而用小刀刮去
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把左端全部刮掉,右端只刮______,组装好电动机。
相反
相反
不能
惯性
半周
3.接好电路后,给线圈通电并用手轻轻推动一下,观察到线圈不停地转
动,此时将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机械
【展示交流】
1.由于线圈两侧圈数不同,导致质量不等,放到支架上总是重力大的线
圈一侧在下方,若在左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右端全部刮去绝缘漆皮后,
放上去不转,要推动半周多才开始转动,说明左端刮去是______
(填“上半”或“下半”)周绝缘漆皮;因而最好的方法是刮去____半周的
绝缘漆皮;线圈其中一端的漆皮全部刮去,另一端的漆皮刮半周留半周,
所起的作用与实际电动机中的________相同,即使线圈能够持续转动。
上半

换向器
2.转子在转动时,转轴受到的摩擦主要来源于支撑结构和电刷接触等。
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摩擦力会消耗部分机械能;②发热现象等。
3.用相同的材料制作的2个电动机串联后,一个电动机转动特别快,根
据线圈受力分析知,转动快的电动机的线圈匝数多,线圈受到的合力较
____(填“大”或“小”)。若增加一节电池供电,发现线圈转速变快了。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前提下,小明想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元件,可以方便
调节线圈转动的速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请说出该元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它跟电动机模型连接的方式是______(填“串联”或“并
联”)。

滑动变阻器
串联
4.如果整个制作没有问题,但接上电源后线圈不动,这时应做哪些尝试?
(说出两点即可)
解:(1)检查线圈中是否有电流;(2)检查磁体是否具有磁性。
5.通电后线圈能转动,如要改变转动方向,可采取什么做法?
解:(1)对调磁体两极;(2)对调电源两极。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