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长度的单位和测量(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长度的单位和测量(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0页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幻灯片 1:标题页
标题:1.1.1 长度的单位和测量
副标题:认识长度单位,学会规范测量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了解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能规范进行长度测量。
理解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学会减小误差的方法。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操作的实验习惯。
幻灯片 3:什么是长度
定义:长度是指物体两端之间的距离,是描述物体空间延伸的基本物理量。
生活中的长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长度的概念,比如课桌的长度、教室的宽度、铅笔的长度等。测量长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物体的大小和空间关系。
幻灯片 4:长度的基本单位
国际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 “m”。米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基准单位,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单位定义:1 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在以光在真空中于 1/299792458 秒内行进的距离定义为 1 米。
幻灯片 5:常用的长度单位
比米大的单位:
千米(km):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城市之间的距离、公路的长度等。1 千米 = 1000 米。
比米小的单位:
分米(dm):1 分米 = 0.1 米 = 10 厘米。
厘米(cm):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如书本的长度、手指的宽度等。1 厘米 = 0.01 米 = 10 毫米。
毫米(mm):用于测量更精细的物体,如硬币的厚度、纸张的厚度等。1 毫米 = 0.001 米 = 0.1 厘米。
微米(μm) 和纳米(nm):用于微观世界的测量,如细菌的大小、原子的直径等。1 微米 = 0.000001 米,1 纳米 = 0.000000001 米。
幻灯片 6: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换算公式:
1 千米(km)= 1000 米(m)
1 米(m)= 10 分米(dm)
1 分米(dm)= 10 厘米(cm)
1 厘米(cm)= 10 毫米(mm)
1 毫米(mm)= 1000 微米(μm)
1 微米(μm)= 1000 纳米(nm)
换算示例:5 米 = 5 × 10 = 50 分米;200 厘米 = 200 ÷ 100 = 2 米;3 千米 = 3 × 1000 = 3000 米。
幻灯片 7:常见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三角尺等不同类型。直尺适合测量较短的直线距离;卷尺可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或曲线距离;三角尺常用于测量角度相关的长度或绘制直线。
其他工具:游标卡尺(用于精确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内径、外径等)、螺旋测微器(也叫千分尺,用于更高精度的长度测量)等,这些工具在精密测量中常用。
幻灯片 8: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选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根据测量对象的长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量程是指刻度尺能够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越小,测量精度越高。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可选用量程为 10 米的卷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可选用量程为 20 厘米、分度值为 1 毫米的直尺。
幻灯片 9: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放
正确放置刻度尺: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清晰的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确保刻度尺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不能歪斜。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选用其他整刻度线作为起始点,测量结果需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刻度值。
幻灯片 10: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看
读数时的视线要求: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不能斜视,否则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例如,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幻灯片 11: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读
准确读数: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用分度值为 1 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若物体末端在 3.5 厘米和 3.6 厘米之间,且更靠近 3.5 厘米,可读作 3.52 厘米(估读值为 0.02 厘米)。
记录数据: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缺一不可。例如,测量结果为 5.6 厘米,其中 “5.6” 是数字,“厘米” 是单位。
幻灯片 12:测量中的误差
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读数错误等原因造成的,可以避免;而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测量者的估读差异等原因产生的,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
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平均值更接近真实值。
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规范性。
幻灯片 13:测量练习与注意事项
测量练习:尝试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铅笔的长度,课桌的高度等,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单位换算。
注意事项:
测量前检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刻度是否清晰。
测量过程中保持刻度尺位置不变,避免移动。
读数时要仔细,确保估读合理。
记录数据时要写清单位,养成规范记录的习惯。
幻灯片 14:总结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各单位间存在明确的换算关系。
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使用时要做到 “选对、放正、看直、读准、记全”。
测量中存在误差,可通过选用精密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规范的长度测量是科学探究和日常生活的基础,要养成严谨的测量习惯。
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1 长度的单位和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学习目标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活动三:用拃(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两端间的距离)测量课桌的长度,比较测量的结果。
①为什么我们手测的结果不相同呢?
②如何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值呢?
我们进行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首先就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因此,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国际单位制。
①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②1 cm=10 mm;1 dm=10 cm;1 m=10 dm; 1 km=1000 m
2.长度的单位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 些 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②它们之间是如何换算的
新单位还有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 μm=10-6 m ; 1 nm=10-9 m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①教材里还有哪些新单位,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
随讲随练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元硬币的厚度是2 。
m
dm
cm
mm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1)2.5×105 nm= cm= m= km。
(2)5.23×105 km= dm= μm= nm。
随讲随练
2.5×10-2
2.5×10-4
2.5×10-7
5.23×109
5.23×1014
5.23×1017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经过 s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 m。
阅读“小资料”,了解“1 m”的准确规定。
任务一、知道长度的单位
思考: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尺?
二、长度的测量
思考:观察刻度尺你发现它们有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量程
0 cm 1 2 3 4 5 6 7 8
零刻度线
单位
分度值
思考:上面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二、长度的测量
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用卷尺测量门窗
用游标卡尺测量螺母尺寸
精度要求比较高
练习使用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1.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二、长度的测量
思考2: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还能用吗?

×
×
×
二、长度的测量
思考1:判断下列测量的正误。
起点
×偏小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偏大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出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测量结果,还应包括 。
铅笔长度为_________
5.74cm
二、长度的测量
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
数字和单位
进行实验 :
1.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记录测量结果。
2.测量你想测量的物体。
实验记录:
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 厚度
作业本 课本
二、长度的测量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3cm。
写出下面刻度尺的分度值并读出物体的长度。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思考: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累积法
二、长度的测量
思考:如何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度
辅助工具法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支水笔的长度约为15 。
(2)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200 。
(3)上海到杭州的高铁线路长约160 。
(4)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大约为100 。
cm 
cm 
km 
n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裤子的吊牌标注的“175/80”,代表此裤子的尺码适合
身高为175 、腰围是80 的人穿。
cm 
cm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完成单位换算:
(1)30 cm=30× m= m。
(2)90 km=90× m= m。
(3)105 μm= m= km。
10-2 
0.3 
103 
9×104 
0.1 
1×10-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太原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铁块长度的方法正确的
是( D )
A
B
C
D
D
长度的测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原创题】若要进行表中提及的测量活动,请从下图中选
取合适的测量工具,并将字母填入表中。
测量对象 物理课本的长、宽 家中门框的
长、宽 螺母的外径
测量工具
B 
C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刻度尺的量程
是 cm,分度值为 cm,测得铅笔的长度
是 cm。
0~10 
0.1 
9.7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
值而言, 刻度尺更精确些。利用甲刻度尺读出数据
为 cm,利用乙刻度尺读出数据
为 cm。由此可以分析,分度值
越 ,测量结果越精确。
乙 
3.2(合理即可) 
3.18(合理即可) 
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吕梁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也是迄今为
止所发现的人类制造最早的金属铸币——无文铜贝。请你
结合图片信息,估测该铸币的长度约为( B )
A. 1 cm B. 3 cm
C. 6 cm D. 9 cm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D )
A. 5.1 km=5.1 km×1 000 m=5 100 m
B. 5.1 km=5.1 km×1 000=5 100 m
C. 5.1 km=5.1×1 000=5 100 m
D. 5.1 km=5.1×1 000 m=5 100 m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长治月考]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
12.30 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量的
C. 该结果中的“0”不是估读的
D. 该结果精确到厘米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大同月考]如图所示,小苏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体物
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
是( D )
A
B
D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
再乘车轮的周长
B.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
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C. 要测量曲线的长度,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
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棉线拉
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
球的直径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教材改编题】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可以帮助
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单人课桌长 3拃(zhǎ),约
0.6 ;黑板长2.5庹(tuǒ,指两臂左右平伸两手间的
距离),约 m;教室长15步,约 m;文具盒
宽4指,约 cm。
m 
2.5 
7.5
(7.5~9均可)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
板的长,其结果如下:17.82 cm,17.81 cm,17.82
cm,17.28 cm,17.83 cm,记录中有一次错了,错误的
是 。木板的真实长度接近于 cm。
17.28 cm 
17.8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科学思维]小明用如图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这个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的直径
是 cm。若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其值将比
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 mm 
1.85 
偏小 
点拨:刻度尺受热后变长,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
度,测量值将小于真实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物理与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
方法来粗略地测量长度,现在小点利用步数来估测从
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请你帮忙完成实验报告
单的填写。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估测从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米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 正常走一步, ,记为s1。
2. 从自家楼下正常步行至小区门口,
,记为n。
3. 估算从自家楼下到小区门口的路程s2= 。
实验数据记录
……
用米尺测出距离 
数出行走的步
数 
ns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长度的单位和测量
长度的测量
国际单位:米(m)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长度的单位
其他单位:km、dm、cm、mm、μm、nm
单位换算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