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时间的测量和误差(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2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时间的测量和误差(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2页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幻灯片 1:标题页
标题:1.1.2 时间的测量和误差
副标题:精准把握时间,科学认识误差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掌握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了解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深化对误差的理解,明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培养严谨的科学测量态度和规范操作的实验素养。
幻灯片 3:什么是时间
定义:时间是描述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过程的基本物理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
生活中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与时间打交道,如上学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长、每天的睡眠时间等。准确测量时间对安排生活、开展科学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幻灯片 4:时间的基本单位
国际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 “s”。秒是国际通用的时间基准单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单位定义:1 秒的长度最初基于地球自转周期确定,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在以铯 - 133 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 9192631770 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定义为 1 秒。
幻灯片 5:常用的时间单位
比秒大的单位:
时(h):常用于表示较长的时间间隔,如一天的工作时间、一场电影的时长等。1 时 = 60 分。
分(min):介于时和秒之间的单位,1 分 = 60 秒。
比秒小的单位:
毫秒(ms):1 毫秒 = 0.001 秒,常用于描述较短的时间,如电脑的响应时间。
微秒(μs):1 微秒 = 0.000001 秒,在电子技术、科学实验等领域常用。
纳秒(ns):1 纳秒 = 0.000000001 秒,用于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如芯片的运行速度等。
幻灯片 6:时间单位换算关系
换算公式:
1 时(h)= 60 分(min)
1 分(min)= 60 秒(s)
1 秒(s)= 1000 毫秒(ms)
1 毫秒(ms)= 1000 微秒(μs)
1 微秒(μs)= 1000 纳秒(ns)
换算示例:2 时 = 2 × 60 = 120 分;3 分 = 3 × 60 = 180 秒;5000 毫秒 = 5000 ÷ 1000 = 5 秒。
幻灯片 7: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
停表:实验室中常用的精确测量时间的工具,分为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具有中间的小表盘(分针盘)和周围的大表盘(秒针盘);电子停表则通过数字显示时间,操作更简便,精度更高。
其他工具:时钟(如石英钟、机械钟)用于日常时间显示和粗略测量;原子钟是目前最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用于校准其他时钟和科学研究等高精度领域。
幻灯片 8:停表的使用方法 - 机械停表
认识表盘:小表盘代表分钟,分度值通常为 0.5 分钟;大表盘代表秒,分度值通常为 0.1 秒或 0.2 秒。
操作步骤:
上好发条(机械停表),按一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度线处。
测量时,按一下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
测量结束时,再按一下停止按钮,停表停止计时。
读取时间:先读小表盘的分钟数,再读大表盘的秒数,两者相加即为所测时间。例如,小表盘指针在 1 分钟和 2 分钟之间,且超过 1.5 分钟刻度线,大表盘指针指向 35 秒,则所测时间为 1 分 35 秒。
幻灯片 9:停表的使用方法 - 电子停表
操作步骤:
按下复位按钮,使显示时间为 00:00:00。
按一下开始 / 停止按钮,开始计时。
再次按下开始 / 停止按钮,停止计时,此时显示的数字即为所测时间,通常精确到 0.01 秒。
如需再次测量,按复位按钮归零后重复操作即可。
幻灯片 10:时间测量的注意事项
测量前检查停表是否归零,机械停表需检查发条是否上足。
测量时要集中注意力,准确把握开始和停止的时机,避免因反应延迟导致测量误差。
读取机械停表时间时,要注意小表盘指针是否超过半分钟刻度线,以确定大表盘的读数范围。
记录时间时要写清单位,如秒(s)、分(min)等。
幻灯片 11:误差的再认识
误差的普遍性:无论是长度测量还是时间测量,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时间测量中,误差可能来自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测量者的反应时间差异等。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错误是由于操作不当(如停表未归零、读数错误等)造成的,能够避免。
幻灯片 12:减小时间测量误差的方法
选用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如电子停表比机械停表精度更高。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例如,测量某一过程的时间,多次测量后计算平均值,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提高测量者的操作熟练度,减少因反应延迟带来的误差,可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计时准确性。
幻灯片 13:测量练习与拓展
测量练习:
测量自己脉搏跳动 10 次的时间,计算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
测量同学跑 50 米所用的时间,比较不同同学的跑步速度。
拓展思考:为什么体育比赛中需要多名裁判同时计时取平均值?(提示:减少个人反应时间差异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
幻灯片 14:总结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分、毫秒等,各单位间遵循特定的换算关系。
停表是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机械停表需分别读取分钟和秒数,电子停表通过数字显示时间。
误差不可避免,与错误有本质区别,可通过选用精密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规范进行时间测量,准确认识误差,是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重要基础。
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1.2时间的测量和误差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石英钟
电子手表
机械手表
智能手表
1.测量时间的工具
手机秒表
日晷
沙漏
一炷香的时间
铜壶滴漏
铯原子钟
电子秒表
机械秒表
用手紧握停表,大拇指按在右边按钮上, ①第一次按下时,开始计时;
②第二次按下时,停止计时;
③食指按下左边按钮,回零。
2.电子秒表的使用
复位
启动、停止按钮
分针
秒针
3.机械秒表的基本结构
大表盘秒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
小表盘分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_,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_。
60s
0.1s
30min
1min
4.机械秒表的量程与分度值
大表盘秒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
小表盘分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_。
30s
0.1s
15min
0.5min
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天、月、年等。
1 h=60 min;1 min=60 s;1 年=12个月。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国际计量组织规定: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
其他单位:毫秒(ms)、微秒(μs)等。
换算:1 s=103 ms=106 μm
随讲随练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C
交流讨论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2.机械秒表的使用
古代计时方法
合作探究
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调零;
按启动按钮,开始计时;
停止计时时,再按一下停止按钮;
读数;
为方便下一次计时,按回零按钮。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想一想
①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数(按整数读);
②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不超过,则大表盘按照0~30 s读数,若超过,则大 表盘按照31~60 s读数。
机械停表如何读数?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读数=大表盘示数+小表盘示数
如图,秒表的读数是 s。
活动探究
课代表分发秒表、多功能电子表,分小组操作练习。
活动:连续击掌10次,同学们用秒表和多功能电子表同时计时测量。
任务一、掌握时间的测量
随讲随练
275.2
思考:一把量程为0~1m的直尺,它的长度真的是1m吗?
它可能比真正规定的1m多一点点,也可能少一点点,只要是人制造的工具,就不会是真正精确的。
二、误差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的差别。
误差的来源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的差别。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测量者
二、误差
讨论与思考:
1.误差是错误吗?
2.误差可以避免吗?
3.你有什么办法减小误差?
活动:小组合作,重新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宽度与厚度,尽量减小误差。
二、误差
注意事项:1、测量厚度前注意将课本压平实;
2、选择在课本相同位置测量厚度(如中间位置);
3、各同学的同款课本同类测量数据之间会有轻微的差别。
二、误差
测量对象:课本 长度/cm 宽度/cm 厚度/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
数据记录
交流讨论: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的好处是:
减小误差
时间的单位
1. [立德树人·古人智慧]如图所示,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
诊断疾病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一般中医诊
脉一次需要脉搏跳动60次左右,据此可知中医诊脉一次的
时间大约为( B )
A. 1 s B. 1 min
C. 10 min D. 1 h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单位或数字:
(1)30 min= h。
(2)2 min 30 s= s。
(3)7 200 s= h。
(4)一节物理课的时间:0.7 。
(5)一场足球赛的时间约为90 。
(6)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6 。
0.5 
150 
2 
h 
min 
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时间的测量
3. [晋城高平期中]下列工具中,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 )
A. 游标卡尺
B. 石英钟
C. 铯原子钟
D. 日晷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其分度值是 s,读数
是 min s,即 s。
0.1 
6 
7.5 
367.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误差
5. 【原创题】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②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③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④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⑤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误差
⑥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实验中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
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①⑤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
是产生误差原因的是( C )
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 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临汾月考]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果闪光灯
每秒钟闪亮100次,球从位置A到位置B经过的时间是
( A )
A. 0.06 s B. 0.07 s
C. 6 s D. 7 s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点拨:闪光灯每秒钟闪亮100次,则=0.01 s/次,即
闪一次的时间为0.01 s。由图知球从位置A到位置B闪了6
次,球从位置A到位置B经过的时间是:6次×0.01 s/次=
0.06 s,故选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下列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
B. 为了准确,可以使用停表测量任何时间
C. 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越好
D. 取测量结果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数即可得出测量结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 [立德树人·古人智慧]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计量发展
历史悠久。古代早期是以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
作为计量标准和工具,如“布手知尺”“迈步定亩”“掬
手为升”“滴水计时”等。其中,如图甲所示的“布手知
尺”是测量 ,如图乙所示的
“滴水计时”是测量 。
长度 
时间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原创题】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
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
12.8 cm、14.82 cm、12.80 cm。
(1)各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
在 ,这是 (填“可以”或“不可
以”)消除的。
误差 
不可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
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精
确度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不同。
(4)若其他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
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丁 
可以 
分度值 
丙 
没有
估计值(或没有估测分度值下一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请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此钢笔的长度应该
是 cm,其估计值是 cm。
点拨:(5)从测量结果看,只有甲、乙、戊同学使用的
是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则钢笔的长度L=
≈12.82 cm;其估计值是
0.02 cm。
12.82 
0.0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需要测量长度、时间等物理量,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测得圆柱
体的直径为 cm。
1 
1.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如图2所示,秒表所测的时间为 min s。
1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一条纸带薄厚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
笔上,如图3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
是 (用D1、D2和n的表达式表示)。如在实验
时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会使测
量值 (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偏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点拨:(3)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再数出纸带的圈数
n;n圈纸带的厚度等于圆环外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
差的二分之一,即:,所以1圈纸带的厚度是
;若纸带没有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
时,则会导致测量值D2偏大,从而使纸
带的厚度测量值偏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晋中期中]平遥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平遥
人的骄傲,若想知道平遥古城城墙的周长,请你根据如
图的地图,估测平遥古城城墙的周长s。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操作器材:一根足够长的细棉线、 (写一测
量器材)。
(2)测量步骤:

(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
示)。
(3)测量结果:s= (用测量物理量及已
知条件,写出表达式)。
刻度尺 
将细棉线沿着地图边缘绕圈,标出起点
和终点位置,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起点和
终点之间的长度L 
k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时间的测量和误差
误差
国际单位:秒(s)
秒表的使用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时间的单位
其他单位:h、min、ms、fs
单位换算
测量工具:秒表
减小误差的方法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