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3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眼睛和眼镜(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36页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5.4 眼睛和眼镜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视物的原理。
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掌握它们的矫正方法。
知道眼镜的度数表示方法,能解释相关现象。
培养爱护眼睛的意识,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常识。
幻灯片 3:引入 —— 我们的 “照相机”
情景展示:展示眼睛的特写图片、照相机的结构图,对比两者的相似之处。
问题提出: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看清周围的物体?它的工作原理和照相机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有些人会看不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眼镜是如何帮助他们看清物体的?
幻灯片 4:眼睛的构造
主要结构:眼球主要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或感光元件),是成像的部位,上面分布着许多感光细胞。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能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视神经:将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人就产生了视觉。
示意图:展示眼球构造示意图,标注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幻灯片 5:眼睛视物的原理
原理:眼睛视物的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 “凸透镜” 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大脑对信号处理后,人就看到了物体,而且感觉是正立的像。
与照相机的对比:
眼睛
照相机
角膜和晶状体(凸透镜)
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
胶片 / 感光元件
瞳孔
光圈
视神经
图像处理系统
调节作用: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厚度(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种作用叫作眼睛的调节。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焦距变短。
幻灯片 6: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成因: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或者眼球的前后距离过长,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会聚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特点: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佩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先经过凹透镜发散,再经过晶状体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示意图:展示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的示意图和佩戴凹透镜矫正后像成在视网膜上的示意图。
幻灯片 7: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成因: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或者眼球的前后距离过短,导致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会聚后,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特点: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老花眼是远视眼的一种,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矫正方法:佩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先经过凸透镜会聚,再经过晶状体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示意图:展示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的示意图和佩戴凸透镜矫正后像成在视网膜上的示意图。
幻灯片 8:眼镜的度数
焦度:透镜的焦距的倒数叫作焦度,用符号 “Φ” 表示,即 Φ=1/f,单位是屈光度(D),f 的单位是米(m)。
度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度乘以 100,即度数 = 100Φ=100/f。
举例:
一个焦距为 0.5m 的凸透镜,焦度 Φ=1/0.5m=2D,度数为 2×100=200 度(远视眼镜的度数为正数)。
一个焦距为 - 0.5m 的凹透镜(焦距为负值表示是凹透镜),焦度 Φ=1/(-0.5m)=-2D,度数为 - 2×100=-200 度(近视眼镜的度数为负数,通常省略负号,说 200 度近视镜)。
注意:眼镜的度数越高,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强。
幻灯片 9:保护眼睛的常识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 33cm 左右。
看书、写字或使用电子设备一段时间(如 40 分钟)后,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写字。
注意用眼环境:
使用电子设备时,屏幕亮度要适中,与周围环境亮度协调,避免反光。
不要长时间在颠簸的车中看书或看手机,以免眼睛过度调节。
定期检查视力: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发现视力下降及时就医,必要时佩戴合适的眼镜。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 和钙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保护视力。
幻灯片 10:课堂小结
眼睛构造与原理: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倒立缩小实像,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看清物体。
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或眼球过短,像成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眼镜度数:度数 = 100/f(f 单位为 m),凸透镜为正度数,凹透镜为负度数。
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定期检查视力。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会聚能力______(选填 “太强” 或 “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 “前方” 或 “后方”),应佩戴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一个焦距为 0.25m 的凸透镜,它的焦度是______D,度数是______度,这种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眼。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关于眼睛和眼镜的练习题。
回家后,测量自己或家人所戴眼镜的度数(如果有),根据度数计算出透镜的焦距。
撰写一份 “保护眼睛,从我做起” 的倡议书,向家人或同学宣传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
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眼睛和眼镜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重点)
3.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难点)
近视率/ %
0
群体
100
20
40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大学生
60
80
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居世界首位。
45.7
74.4
83.3
87.7
近视有给你带来困扰吗?你知道人为什么会近视吗?
观察与思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眼睛?眼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1.结构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眼睛成像原理
思考:近视的同学,谈一谈你看物体的感受。
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活动:将笔放在距离眼睛一拳的位置,全神贯注盯着笔尖,不能看其他地方,看谁坚持时间长。
说说你的感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长此以往会怎样呢?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思考:这时候我们要想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应该怎么办呢?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面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演示实验:
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可以矫正近视眼。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思考:家里年级较大的长辈看不清物体时,会如何调整?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
思考:这时候我们要想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应该怎么办呢?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演示实验: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可以矫正远视眼。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症状 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过短
视网膜前方
视网膜后方
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下面几幅图中,_______是正常人眼睛的示意图,___是远视眼的示意图,_______是近视眼的示意图。远视眼要戴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而近视眼则要戴_______透镜做的眼镜。
甲乙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
眼镜片度数就是透镜焦度乘100,即:D=Φ×100,近视眼镜片度数为“-”,远视眼镜片度数为“+”。
科学世界
正确用眼
你知道有哪些保护我们视力的措施吗?
眼睛
1. 【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
视网膜相当于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是 、 的 像。
照相
机 
凸透镜 
光屏 
倒立 
缩小 
实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的是视力正常的人观察远近不同
物体的原理图。视力正常的人在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时,
视网膜上总能得到清晰的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登高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 ,对光的
偏折能力较弱,对应原理图 ;读书写字时,睫
状体收缩,晶状体较 ,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
对应原理图 。
薄 
甲 
厚 
乙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图 中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由此可见晶
状体越厚,焦距越 。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
是 cm。
乙 
小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近视眼和远视眼
3. [太原期末]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书上的帆船图片的情
形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他视力存在的问题及所戴眼镜的镜
片对光线的作用是( A )
A
A. 远视眼,会聚
B. 近视眼,发散
C. 远视眼,发散
D. 近视眼,会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点拨:没有配戴眼镜时,小明看近处的帆船图片比较模
糊,由此可以判断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应是远视眼,远视
眼需用凸透镜矫正,小明戴上眼镜后图片变清晰且放大
了,所以他配戴的眼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 [吕梁期末]“全民爱眼,从我做起”是2023年6月6日全国
“爱眼日”的宣传口号之一。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情况严
重。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
其中属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D )
A. 甲、乙 B. 甲、丁
C. 丙、乙 D. 丙、丁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变式】张老师上课时常需要摘下眼镜看后排的同学,戴
上眼镜阅读教学资料,则张老师配戴的是由 (填
“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5. 根据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填写下表。
视物示意图 视眼
视眼
看不清的区域 √远处 近处 远处 √近处
晶状体厚度 √厚 薄 厚 √薄
近 
远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晶状体折光
能力 √强 弱 强 √弱
矫正方法 矫正用镜片:凹透
镜,该镜片起
(填“会聚”或
“发散”)作用 矫正用镜片:凸透
镜,该镜片起
(填“会聚”或
“发散”)作用



散 

聚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 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
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一般不
小于10 cm)物体时,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
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C )
C
A.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B. 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C.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D. 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7. [运城期末]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
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
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 持一尺左右(30~35 cm)。如果患
上近视眼疾,必须到专业眼镜店配近视眼镜,关于配戴了
近视眼镜能正常阅读的同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D
A. 该同学的眼睛不再是近视眼了
B. 戴上近视眼镜后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C. 戴上近视眼镜后像仍然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D. 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跨学科·生物】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
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
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
的 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透镜
来进行矫正。
前 
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新情境题】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
可以改变,如图甲所示。它的变化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
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
的成像情况,该人的眼睛属于 ,矫正时应选
择 (填“镜片Ⅰ”或“镜片Ⅱ”)。
近视眼 
镜片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点拨:由图乙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
的前方,所以该人的眼睛属于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矫
正,由图甲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
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焦
度,用Φ表示,即Φ=。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
它的焦度就是Φ==2 m-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
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4 m-1,它的焦距是0.25 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负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如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
的眼睛是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需要配戴 (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来
矫正。
(2)若小明所戴眼镜片的焦距为0.2 m,该镜片的焦度
为 m-1,度数为 度。
近视眼 
凹透镜 
5 
-50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远视眼及其矫正
眼睛
矫正:凹透镜
结构
成像原理
远点、近点、明视距离
成因
矫正:凹透镜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