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密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密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3页ppt

资源简介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6.2 密度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掌握密度的公式和单位,能进行密度单位的换算。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了解密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幻灯片 3:引入 —— 生活中的质量差异现象
情景展示:展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大小不同的两块铁块、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对比图片,提问:“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为什么铁块更重?大小不同的两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问题提出:不同物质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上有什么特点?如何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这一特性对我们认识物质有什么意义?
幻灯片 4:密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引入: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再取体积不同的木块,同样测量并计算比值。会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 “ρ”(读 “rou”)表示。
理解要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有关。
幻灯片 5:密度的公式与单位
公式: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frac{m}{V} \),其中 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
单位换算:1g/cm? = 1000kg/m?(因为 1g = 10??kg,1cm? = 10??m?,所以 1g/cm? = \( \frac{10^{-3}kg}{10^{-6}m??} \) = 10?kg/m?)。
常见物质的密度:展示水、铁、铝、酒精等常见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如水的密度是 1.0×10?kg/m?,也可表示为 1g/cm?。
幻灯片 6: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变形
基本应用:已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可直接用\( ??=\frac{m}{V} \)计算密度。
公式变形:
求质量:\( m=??V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可计算该物质的质量。
求体积:\( V=\frac{m}{??} \),已知物质的密度和质量,可计算该物质的体积。
示例:一块铁的体积是 20cm?,铁的密度是 7.9g/cm?,则这块铁的质量 m = ρV = 7.9g/cm?×20cm? = 158g。
幻灯片 7: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与工具
测量原理:根据密度公式\( ??=\frac{m}{V} \),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m 和体积 V,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工具:
质量测量: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体积测量:
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规则固体体积:用刻度尺测量边长、直径等,通过体积公式计算(如长方体体积 V = a×b×h)。
不规则固体体积:用排水法测量,即先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录体积 V?;将固体浸没水中,记录总体积 V?;则固体体积 V = V? - V?。
量筒的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若为凸液面,如水银,则视线与凸液面顶部相平)。
幻灯片 8:实验探究 ——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石块为例)
实验目的:测量不规则固体(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石块、细线、水、烧杯。
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m,并记录。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V?。
用细线系好石块,将其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
计算石块的体积 V = V? - V?。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frac{m}{V}=\frac{m}{V??? - V???} \)。
数据记录表格:
石块质量 m/g
水的体积 V?/cm?
水和石块总体积 V?/cm?
石块体积 V/cm?
石块密度 ρ/(g?cm??)
幻灯片 9:实验探究 —— 测量液体的密度(以盐水为例)
实验目的:测量液体(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并记录。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并记录。
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 = m? - m?。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 ??=\frac{m}{V}=\frac{m??? - m???}{V} \)。
数据记录表格: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 m?/g
烧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质量 m/g
量筒中盐水体积 V/cm?
盐水密度 ρ/(g?cm??)
幻灯片 10:密度测量的注意事项
固体测量:
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时,固体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吸水(若吸水,可在测量前涂一层薄蜡)。
放入固体时要缓慢,避免水溅出,若溅出需重新测量。
液体测量:
倒入量筒的液体体积要适量,既不能太少(读数误差大),也不能太多(超过量筒量程)。
测量质量时,要先测总质量,再倒出部分液体测剩余质量,避免因液体残留导致误差。
仪器使用:天平使用前要调平,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幻灯片 11: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鉴别物质: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与已知物质的密度对比,可鉴别物质种类。例如,鉴别黄金是否纯金,可测量其密度与纯金的密度(19.3×10?kg/m?)对比。
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质量或体积:
计算大型物体(如纪念碑)的质量:先测量其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质量。
计算不规则物体(如矿石)的体积:先测量其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体积。
选择材料: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密度合适的材料。例如,航空材料选择密度小的铝合金,使飞机质量轻;铅球用密度大的铅制作,确保体积不大时质量足够。
判断物体空心或实心:通过计算物体的密度、质量或体积,与同种物质的实心体对比,可判断物体是否空心。
幻灯片 1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规律:大多数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水的特例:水在 4℃时密度最大(1.0×10?kg/m?)。温度高于 4℃时,水热胀冷缩;温度低于 4℃时,水热缩冷胀(反常膨胀)。这一特性使得冬天湖面结冰时,冰浮在水面,水下温度保持在 4℃左右,保护水生生物。
幻灯片 13:课堂小结
密度概念: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与单位:\( ??=\frac{m}{V} \),单位 kg/m? 和 g/cm?,换算关系 1g/cm?=10?kg/m?。
测量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排水法)测体积,再用公式计算密度。
应用:鉴别物质、计算质量 / 体积、选择材料、判断空心实心等,水在 4℃时密度最大。
幻灯片 14:课堂练习
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单位换算:2.7g/cm? = ______kg/m?;1.0×10?kg/m? = ______g/cm?。
一个体积为 20cm? 的铁块,质量为 158g,则铁的密度是______g/cm?,合______kg/m?。若将该铁块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 或 “不变”)。
幻灯片 15: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上关于密度的练习题。
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材料(如杯子、电子秤)粗略测量某种液体(如水、食用油)的密度,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思考:一块体积为 100cm? 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和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kg/m?)
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2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会查密度表。
思考:1kg铁和1kg棉花哪个重?
1kg铁 1kg棉花
游泳圈中为什么要充入气体,而不充入水?
鸡尾酒为什么可以区分出层次?
托盘天平
体积相同的铝块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质量
体积
铝块1

10 cm3

铝块2

20 cm3

铝块3

30 cm3

铝块4

40 cm3
铝块
铁块
体积为0时质量也是0,所以根据m=0和V=0,也可以作出一个点。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同。
设计实验:
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如何测量?
如何让结果更具有普遍性?
如何得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进行实验:
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并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2.换用大小不同的其他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会跟铝块一样吗?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记录:
{F8B58294-7C98-454F-8B8E-5373267BDF32}
m/g
V/cm3
质量/体积 g/cm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铝块5
铝块6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0
40
120
80
2
4
6
8
10
16
12
14
m/g
V/cm3
18
22
20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成正比)
实验结论: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一、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符号:ρ
ρ =
V
m
公式:
kg
m3
kg/m3
V =
ρ
m
m =
ρV
推导:
二、密度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
密度的常用单位:
克每立方米厘米(g/ cm3) 1g/cm3=103kg/m3
水的密度是103kg/m3,请说出其物理意义。
铜的密度是8.9g/cm3,请说出其物理意义。
二、密度
一块砖的密度是1.5 g/ cm3,把它平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是( )
A.0.75 g/ cm3 B.1.5g/ cm3
C.3g/ cm3 D.不确定
B
例题
二、密度
讨论与交流:阅读教材P11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有什么特点?
2.不同物质的密度是否一定不同?
3.物体的物质状态变化后密度是否变化?
二、密度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固体
kg/m3
液体
kg/m3
气体
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二氧化碳
1.98

10.5×103
硫酸
1.8×103

1.43

8.9×103
海水
1.03×103
空气
1.29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一氧化碳
1.25

2.7×103
植物油
0.9×103

0.18
冰(0℃)
0.9×103
煤油
0.8×103

0.09

0.9×103
酒精
0.8×103
干松木
0.5×103
汽油
0.71×103
二、密度
1.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有什么特点?
2.不同物质的密度是否一定不同?
3.物体的物质状态变化后密度是否变化?
一般情况下:ρ固>ρ液>ρ气
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二、密度
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解:
1.97 t=1 970 kg
????=????????=1970????g0.25m3=7.9×103kg/m3
?

二、密度
如图的矿泉水瓶中装满了水,这些水全结成冰之后的体积是多少?
????=????????冰=550g0.9g/cm3≈611cm3
?
解:瓶中水的体积:550ml=550cm3
????=????水????=550cm3×1g/cm3=550g
?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装满水的瓶子冰冻后为什么会破裂了吧。
二、密度

结冰后瓶子凸起
自来水管被冻裂
思考:你知道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吗?
科学世界
思考:在寒冷的冬天,水底的鱼为什么不会被冻死呢?
4℃水密度比较大,湖底温度就会长期保持。
科学世界


思考:你从水和冰的密度图像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科学世界
如图是严寒冬天湖水温度分布图,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保持4℃,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小
B.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C.在0~4℃范围内水热缩冷胀
D.水总是从水面开始凝固
科学世界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教材改编题】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
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实验得
到如下数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实验
序号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请你用图像把两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
出来。
 
解: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通过对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①同种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
积的比值一般 。在物理学上通常用物理量 ?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相同 
不同 

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密度的理解
2. 密度公式ρ=????????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
理最美公式”。关于对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
D
A. 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 ρ=????????是密度的定义式,实质上,密度与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某品牌花生油的密度是0.9×103 kg/m3,它表示的含义
是 ?。
体积是1 m3的花生油的质量为0.9×103 k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 ,密度 ?。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式】为强化水下救援能力,战士们经常进行潜水训
练。在训练过程中,罐内氧气逐渐减少。则罐内氧气质
量 ,密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密度单位的换算
5. (1)8 m3= dm3= cm3。
(2)5 L= dm3,5 mL= cm3。
(3)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g/cm3。
(4)冰的密度为0.9 g/cm3= kg/m3。
(5)煤油和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g/cm3。
8×103 
8×106 
5 
5 
1 
0.9×103 
0.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密度的简单计算
6. 一枚金色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21 g,体积为3 cm3,纪念
币的密度是 g/cm3。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苏东坡曾用“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的精美
诗句赞美羊羔酒。酒的密度为0.9 g/cm3。一款容量为500
mL的酒瓶,装满时酒的质量为 g,将酒倒出一半
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g/cm3。
450 
0.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晋城期末]小明家有一个塑料小桶,桶的质量为0.5 kg,
他在小桶中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总质量为10.5 kg。则
空桶的容积是 m3。(ρ水=1.0×103 kg/m3)
1×10-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运城期末]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D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课外实验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将一个乒乓球压
扁,之后放入一个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过了
一会儿看到压扁的乒乓球恢复原状了。压扁的乒乓球恢
复到原状的过程中,关于球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质量变大
B. 密度不变
C. 体积不变
D. 密度变小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变式】夏天小点在用模具制冰时,将模具内倒满水放入冰
箱冷冻室,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模具盖被顶开,是水结冰后质量 ,密度 而造成的。(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变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小梦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
根据测得的质量和体积,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
图像可知( D )
D
A. 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大
B. 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乙的体积大
C.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D. 乙物质的密度比甲物质的密度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大同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甲、乙
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上,使天平再
次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 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C.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D. 无法比较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密度
物理意义
概念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基本单位: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
公式:
????=????????
?
????=????????
?
????=????????
?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