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5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45页ppt

资源简介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及测量原理,熟练运用密度公式\( ??=\frac{m}{V} \)。
掌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组合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完整实验操作。
能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规范实验操作以减小误差。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幻灯片 3:实验原理回顾
核心原理:测量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 ??=\frac{m}{V} \)计算得出。
质量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调平,测量时遵循 “左物右码” 原则,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
体积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体积(通过排水法)。
关键思路:针对液体和固体的不同形态,设计合理的测量步骤,确保质量和体积测量的准确性。
幻灯片 4:实验仪器介绍与使用规范
托盘天平:
构造回顾:底座、横梁、平衡螺母、托盘、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使用规范:放水平→调零→调平衡→左物右码→用镊子取放砝码→读数后整理器材。
量筒(量杯):
刻度特点: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读数以凹液面底部为准(水银等凸液面以顶部为准)。
量程选择:根据测量对象的体积选择合适量程,避免量程过大导致读数误差。
使用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倒入或倒出液体时避免洒漏。
辅助器材:烧杯、细线、水、待测液体(如盐水、酒精)、待测固体(如石块、木块、金属块)。
幻灯片 5: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设计(以测量盐水密度为例)
实验目的:精确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测量总质量: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_1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倒入部分液体: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缓慢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测量剩余质量: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_2 \),并记录数据。
计算密度: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 = m_1 - m_2 \),根据公式\( ??=\frac{m}{V}=\frac{m_1 - m_2}{V} \)计算盐水的密度。
实验流程图:绘制步骤流程图,直观展示操作顺序。
幻灯片 6:测量液体密度的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烧杯和盐水总质量\( m_1 \)/g
烧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 m_2 \)/g
量筒中盐水质量\( m \)/g
量筒中盐水体积\( V \)/cm?
盐水密度\( ?? \)/(g·cm??)
平均值 /(g?cm??)
1
2
数据处理示例:若某次测量中\( m_1 = 150g \),\( m_2 = 100g \),\( V = 50cm?? \),则\( m = 150g - 100g = 50g \),\( ??=\frac{50g}{50cm??}=1.0g/cm?? \)。
注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实验中至少测量 2-3 次。
幻灯片 7:测量液体密度的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注意事项:
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不宜过少(建议超过量筒量程的 1/3),否则读数误差较大。
倾倒液体时要缓慢,避免盐水溅出,若溅出需重新实验。
天平调平后,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误差分析:
测量值偏大:若烧杯内壁残留盐水较多,导致\( m_2 \)偏小,计算出的\( m \)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大。
测量值偏小:若读数时视线高于凹液面底部(俯视),读出的体积\( V \)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小。
改进方法:尽量将盐水倒干净,读数时保持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幻灯片 8: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设计(以测量石块密度为例)
实验目的:精确测量不规则固体(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石块、细线、烧杯、水。
实验步骤:
测量固体质量: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m \),记录数据(若石块较大,可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测量水的体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能浸没石块且不超过量程),记录水的体积\( V_1 \)。
测量总体积:用细线系好石块,将其缓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避免水溅出),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V_2 \)。
计算密度:石块的体积\( V = V_2 - V_1 \),根据公式\( ??=\frac{m}{V}=\frac{m}{V_2 - V_1} \)计算石块的密度。
实验示意图:展示石块浸没前后量筒的液面变化,标注\( V_1 \)和\( V_2 \)。
幻灯片 9: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石块质量\( m \)/g
水的体积\( V_1 \)/cm?
水和石块总体积\( V_2 \)/cm?
石块体积\( V \)/cm?
石块密度\( ?? \)/(g·cm??)
平均值 /(g?cm??)
1
2
数据处理示例:若石块质量\( m = 50g \),\( V_1 = 30cm?? \),\( V_2 = 50cm?? \),则\( V = 50cm?? - 30cm?? = 20cm?? \),\( ??=\frac{50g}{20cm??}=2.5g/cm?? \)。
幻灯片 10:测量特殊固体密度的方法
漂浮固体(如木块):
问题:木块密度小于水,无法自行浸没,直接用排水法无法测量体积。
解决方案:“助沉法”,用细线将木块和一个重物(如铁块)捆绑,先将重物浸没水中,记录体积\( V_1 \);再将木块和重物一起浸没,记录体积\( V_2 \),则木块体积\( V = V_2 - V_1 \)。
易吸水固体(如粉笔、海绵):
问题:吸水会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解决方案:测量前用保鲜膜包裹固体(不影响体积),或用不吸水的液体(如煤油)代替水测量体积。
较大固体(超过量筒量程):
解决方案:用溢水杯,将固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测量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固体体积。
幻灯片 11:测量固体密度的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
注意事项:
石块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量筒底部或侧壁,避免影响读数。
细线要尽量细,避免细线体积计入固体体积(误差可忽略)。
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石块沾水会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误差分析:
测量值偏大:石块未完全浸没,导致\( V \)偏小;或石块沾水后测质量,导致\( m \)偏大。
测量值偏小:放入石块时水溅出,导致\( V_2 \)偏小,计算的\( V \)偏大;或读数时视线低于凹液面底部,\( V_2 \)读数偏大。
幻灯片 12:实验操作常见错误及纠正
天平使用错误:
错误:未调平天平就开始测量;用手直接拿取砝码;游码未归零。
纠正:测量前必须调平天平,用镊子取放砝码,游码先归零再调平衡。
量筒使用错误:
错误:读数时视线未与凹液面底部相平;量筒量程选择不当。
纠正:读数时保持视线水平,根据测量对象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步骤顺序错误:
错误:测量固体密度时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导致质量偏大。
纠正:遵循 “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的顺序,避免固体沾水影响质量测量。
幻灯片 13:实验报告撰写要点
实验名称:明确测量对象(如 “测量盐水的密度”“测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简述实验要达成的目标。
实验原理:写出核心公式\( ??=\frac{m}{V} \),说明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实验器材:列出所用的所有仪器和材料。
实验步骤:按操作顺序清晰描述,可配合流程图。
数据记录与处理:设计规范的表格记录数据,计算密度并求平均值。
实验结论:写出测量结果,如 “盐水的密度为______g/cm?”。
误差分析与反思: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及改进方法。
幻灯片 14:课堂练习
测量液体密度时,若先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再倒入烧杯测量质量,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 或 “不变”),原因是______。
用排水法测量石块体积时,量筒中原有水的体积为 20cm?,放入石块后总体积为 35cm?,则石块体积为______cm?。若石块质量为 45g,则石块密度为______g/cm?。
某同学测量木块密度时,用助沉法测得木块体积为 20cm?,木块质量为 12g,则木块密度为______kg/m?,该木块在水中会______(选填 “漂浮”“悬浮” 或 “下沉”)。
幻灯片 15:课后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数据记录、计算、误差分析和实验反思。
用家中的材料(如电子秤、杯子、尺子)设计一个测量鸡蛋密度的实验方案,写出步骤并尝试操作。
思考:如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提示:利用累积法测量质量和体积)
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重点、难点)
我们知道高纯度的钻石有较高的密度,可以通过测量钻石的密度鉴别钻石的真伪,那么钻石的密度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
1.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2.在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
3.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公式是什么?
4.水的密度是多少?
这杯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V=abc=sh V=πr?h=sh
实验室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使用量筒
量杯
观察量筒:
单位: 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100 mL
分度值:1 mL
这些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是多少?
1.把液体注入量筒
2.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刻度面面对自己。
3.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液面底部相平;
如果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液面顶部相平。
俯视读数比实际大,测量结果偏大
仰视读数比实际小,测量结果偏小
俯视
仰视
4.使用量筒时要注意: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
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练习使用量筒
讨论:如何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排液法:
????物=????2?????1
?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设计实验:
测量小石块密度时,应该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量体积?
测量盐水密度时,以下三种方案哪种会更好?
mA
mB
V
mA
mB
V
mA
mB
V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测量出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
?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
2.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4.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录总体积V2;
5.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记录:
{F8B58294-7C98-454F-8B8E-5373267BDF32}质量m1/g
放入前水的体积m2/g
放入后水的体积m/g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g·cm-3)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思考:如果不规则固体在水中不下沉,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
石蜡
压入法:
配重法:
铁丝(针)
重物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
科学世界
量筒的使用
1. 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量筒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其中 方法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为 mL。
0~50 mL 
1 mL 
b 
30 
2
3
4
5
6
7
8
9
1
2. 某同学用量筒和水等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所示,则
石块的体积是 ?。
16 cm3 
2
3
4
5
6
7
8
9
1
3. 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125 mL的酒精,应选用下
列哪种规格的量筒(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
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筒的分度值)( C )
A. 100 mL 1 mL
B. 150 mL 2 mL
C. 150 mL 5 mL
D. 200 mL 10 mL
C
2
3
4
5
6
7
8
9
1
测量液体的密度
4. [运城期末]“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香酸可
口”是“山西老陈醋”的独特风格。小伟利用天平(含砝
码)、量筒、烧杯等测量“山西老陈醋”的密度。
2
3
4
5
6
7
8
9
1
(1)小伟将天平放在 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的 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
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水平 
零刻度线 
左 
2
3
4
5
6
7
8
9
1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2 g。将适量的陈
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天
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是 g。
69.2 
2
3
4
5
6
7
8
9
1
(3)将烧杯中的陈醋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陈醋
的体积是 cm3。所测陈醋的密度
是 kg/m3。
(4)由于陈醋会附着在烧杯内壁,小伟所测陈醋的体
积 ,密度 。(均填“偏大”
或“偏小”)
40 
0.9×103 
偏小 
偏大 
2
3
4
5
6
7
8
9
1
测量固体的密度
5. [中考·福建改编]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
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2
3
4
5
6
7
8
9
1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当天平
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
所示,m1= g。
153 
2
3
4
5
6
7
8
9
1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
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
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 mL。
400 
2
3
4
5
6
7
8
9
1
(3)种子的密度ρ= g/cm3,与真实值相比ρ
偏 ,理由是 ?
。(备注:种子会吸水)
1.53 
大 
种子浸没于水中时会吸水,导致
测种子的体积偏小 
2
3
4
5
6
7
8
9
1
6.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B )
A. 测液体的密度:用天平、烧杯测适量液体的质量,再
用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B. 测正方体小木块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
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
的量筒测体积(砖块会吸水)
D. 测比赛用铅球的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
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B
m较大,无法用天平测出,V较大,无法用量筒测出
体积不准确
液体无法全都倒入量筒中,V偏小
2
3
4
5
6
7
8
9
1
7. 在实验中常借助“悬垂法”测量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
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量蜡块的体积的过程如图所
示,则蜡块的密度为( A )
A. ?????????????????????
B. ?????????????????????
C. ?????????????????????
D. ????????????
A
2
3
4
5
6
7
8
9
1
8. 小梦的爸爸在文玩市场淘到两块和田玉,但真伪难以辨
别。小梦阅读资料得知和田玉的密度一般为2.9~3.1
g/cm3,为了鉴别真伪,小梦进行了如下实验。
2
3
4
5
6
7
8
9
1
(1)他把天平放在 上,正确调节后,将一块
玉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
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应
该是 ?
?。
水平台面 
取下最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
水平平衡 
2
3
4
5
6
7
8
9
1
(2)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
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 g。
52 
2
3
4
5
6
7
8
9
1
(3)将玉石用细线系住并缓慢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
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这块玉石的密度ρ
= kg/m3。根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判断该
玉石 (填“是”或“不是”)和田玉。
2.6×103 
不是 
2
3
4
5
6
7
8
9
1
(4)在测量另一块玉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小梦发现玉石
较大放不进量筒,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
玉石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玉石的质量m0;
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
质量为m1;
2
3
4
5
6
7
8
9
1
④将玉石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
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玉石的密
度ρ玉石= (用字母m0、m1、m2、ρ水表示)。用
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或“准确”)。
③烧杯放在桌面上,用细线系住玉石轻轻放入烧杯
中,使玉石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水????????????????? 
?
准确 
2
3
4
5
6
7
8
9
1
点拨:(4)由②③④可知,加入水的质量m水=m2-m1,
由ρ=????????可知,加入水的体积V水=????水????水=?????????????????????水,玉石的
体积V0=V水=?????????????????????水,玉石的密度ρ玉石=????????????????=?????????????????????????????水=
????????????水?????????????????。
?
2
3
4
5
6
7
8
9
1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方法
测量液体体积
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密度
测量原理:
????=????????
?
测量固体的密度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