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运动的描述--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4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运动的描述--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46页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2.2运动的描述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2.2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能准确区分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
理解质点的概念,明确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能在具体情境中判断物体是否可视为质点。
进一步掌握参考系的选择原则及对物体运动描述的影响,能根据给定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参考系。
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明确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准确计算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
理解速度和速率的概念,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计算方法,能区分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明确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能根据加速度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通过对运动描述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运动现象的能力。
复习引入
回顾运动的普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举例说明微观和宏观世界的运动现象,如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天体的公转和自转等。
复习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提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实例,巩固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
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的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例如,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如汽车在启动、加速、减速过程中的运动。
曲线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是一种变速运动。例如,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等。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
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
举例说明: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大于地球的直径,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公转运动的影响极小,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列车的长度相比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列车可看作质点。
但研究列车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时,列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此时列车不能看作质点。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对旋转运动有重要影响,不能将乒乓球看作质点;而研究乒乓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可将其看作质点。
理解质点概念的要点: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为了简化问题而引入的模型。
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
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则不能。
参考系
回顾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原则: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路灯等)作为参考系。
在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这样才能准确比较它们的运动状态。
参考系对物体运动描述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不同。
实例分析:
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乘客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
空中飞行的飞机,以地面上的观察者为参考系,飞机是运动的;以与飞机同向同速飞行的另一架飞机为参考系,这架飞机是静止的。
总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必须明确所选取的参考系。
位移和路程
位移:
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表示方法:通常用字母 “x” 表示位移。在坐标系中,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量来表示。例如,在一维坐标系中,物体从位置\(x_1\)运动到位置\(x_2\),则位移\(\Delta x = x_2 - x_1\)。
路程:
定义: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位移是矢量,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是标量,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路程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联系: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的路程不可能小于位移的大小。
实例分析:
运动员在 400 米标准跑道上跑一圈,其路程为 400 米,而位移为 0(因为初末位置相同)。
某人从家出发沿直线步行到学校,位移大小等于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路程等于步行的实际路径长度,若步行路线为直线,则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速度和速率
速度: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公式:\(v = \frac{\Delta x}{\Delta t}\),其中\(v\)表示速度,\(\Delta x\)表示位移,\(\Delta t\)表示发生位移\(\Delta x\)所用的时间。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等,换算关系为\(1m/s = 3.6km/h\)。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和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速率:
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平均速率: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是标量,它与平均速度不同,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在一般的曲线运动或有往返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例如,运动员在 400 米标准跑道上跑一圈用时\(t\),平均速率为\(\frac{400}{t}\),而平均速度为 0(位移为 0)。
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
速度与速率:速度是矢量,包含大小和方向;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在直线运动中,当物体做单向运动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当物体做往返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与速率不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平均速率是标量。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加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公式:\(a = \frac{\Delta v}{\Delta t}\),其中\(a\)表示加速度,\(\Delta 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Delta v = v - v_0\),\(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Delta t\)表示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小,物体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Delta v\)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也不一定小。例如,高速匀速飞行的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 0;汽车启动时,速度较小,但加速度较大。加速度为 0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 0 时,物体做变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加速度不仅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有关,还与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汽车启动过程速度变化量较大,但用时较长,加速度较小;而子弹在枪膛内速度变化量较大且用时极短,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实例分析:
汽车启动时,速度从 0 逐渐增大,速度变化量\(\Delta v\)为正值,加速度\(a\)也为正值,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汽车刹车时,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变化量\(\Delta v = v - v_0\)(\(v\lt v_0\))为负值,加速度\(a\)也为负值,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课堂活动:分析物体的运动描述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运动场景视频或图片,如:
运动员在弯道上跑步。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
电梯的升降运动。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场景中物体的运动类型(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选择合适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计算物体的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若条件允许),并派代表发言交流。
随堂练习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D. 研究火车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时可把火车看成质点
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 \(9:2\)
B. \(2:9\)
C. \(3:2\)
D. \(2:3\)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 = 5 + 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 = 6t^2\)(\(m/s\)),该质点在\(t = 0\)到\(t = 2s\)间的平均速度和\(t = 2s\)到\(t = 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2m/s\),\(39m/s\)
B. \(8m/s\),\(38m/s\)
C. \(12m/s\),\(19.5m/s\)
D. \(8m/s\),\(13m/s\)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正,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B. 加速度为负,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答案
C
A
B
C
A、D
总结
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不同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位移是矢量,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二者相等。
速度是矢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率是标量,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在单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有明确的关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通过对运动描述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物理量,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人对物体运动的感觉
情境探究:假期到了,几个同学送小明乘高铁回家.列车
徐徐开动,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
究竟是谁在运动呢?
探究分析:产生错觉的原因是小明主观上选择了行驶的
列车为标准,站台旁的同学们相对于小明乘坐的列车位
置发生了变化.
2.参照物的概念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
这个标准物叫作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
变化,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
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原则 说明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均可
不唯一性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若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原则 说明
方便性 通常情况下,为了研究方便,分析地面上的物体时,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可不指明参照物
具体性 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不能是抽象的事物,如天空、宇宙等
同一性 当有多个研究对象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如果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就会引起混乱
典例1 [ 厦门期末] 唐朝诗人孟郊
在《登科后》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若马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A.孟郊 B.身后的房屋
C.路面 D.路边的花
[解析] 马在地面上跑动,以身后的房屋、路面、路边的
花为参照物,马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马是运动的;以
孟郊为参照物,马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马是静止的.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笔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
课本,观察并思考:
以课桌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以课本为参照物,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分析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
能不同.
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
态作出准确描述.
3.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1)相对运动
影视剧拍摄时,为表现演员向某方向运动,可以让演员静止,
背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也能达成想要的拍摄效果.
(2)相对静止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为人们提供高精度的
定位、导航服务.
典例2 [ 成都期中 ] 我国技术人员在研发高速列车时,
要进行风洞测试,即将列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让风
高速迎面吹来,模拟列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在
风洞测试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列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列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解析] 列车模型在风洞中固定 列车模型相对于
风洞、地面位置不变,是静止的; 让风高速吹向列
车模型 列车模型相对于风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风相对于风洞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
路程长的运动得快.四位同学同时
出发,观众会觉得最前面的同学
跑得最快.
在通过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四位
同学到达终点后,裁判判定最先到达的同学跑得最快.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用物
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即“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
(1)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
共同决定的.的物理含义是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公式的变形式
由可变形为、 ,可分别利用变形式进行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3)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是由路程
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决定的.的物理含义是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为)的换算
这两个单位的关
系是
(或 ),
换算过程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对应性:速度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
个运动物体的同一运动过程.
2.关系表述: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与时间之比决定的,不能
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3.单位匹配: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代入的数据应包含数字
和单位两部分,且要注意单位的对应搭配,
“千米”要和“时”搭配,“米”要和“秒”搭配,组合成的速度
单位分别是“千米/时”、“米/秒”.
教材深挖
1.速度里程表
很多交通工具里面都有速度里程表,下图是一种速度里
程表.
2.交通标志牌
典例3 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步行走回家需要
.
(1)求小明步行的速度.
[答案]
[解析] 小明步行时的速度 .
(2)若改骑自行车,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求
骑自行车回家的时间.
[答案]
[解析] 小明骑自行车回家所用的时间
.
知识点1 参照物
1. [2023·承德期中]研究机械运动时,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只能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B. 只能选择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 只能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D.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
照物,其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教材素材题][2023·武汉]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
某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影片中有歌
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青
山……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A. 竹排 B. 江岸
C. 房屋 D. 青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是“青山”在运动,所以应选相对于“青山”位置发生变化的竹排为参照物,A符合题意。
【点拨】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3·绥化]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到路旁的房屋和树
木向后退。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 树木 B. 房屋 C. 地面 D. 汽车座椅
【点拨】
D
  如果小明是静止的,那么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小明相对于树木、房屋、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是运动的;相对于汽车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2 运动的相对性
4. [航天科技][2023·北京]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
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
在舱内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箭是静止的,故C正确;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在国庆阅兵分列式的
序幕上,空中护旗梯队,破空而来。如图所示,若以
护旗队为参照物,旗帜是 的,若以地面上的
观众为参照物,旗帜是 的,由此说明运动和
静止是 的。
静止 
运动 
相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若以护旗队为参照物,旗帜与护旗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旗帜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上的观众为参照物,旗帜与观众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旗帜是运动的。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果一般不同,但都是正确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传统文化][2023·齐齐哈尔]《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
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
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 岸边的树 B. 舟
C. 舟上的标记 D. 水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剑落水后,它与岸边的树的相对
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与舟、舟上的标记和水流的位置都发
生了变化,故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
是岸边的树。
【点拨】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2023·贵州]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
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C )
A. 分道扬镳 B. 背道而驰
C. 并驾齐驱 D. 各奔东西
C
【点拨】
  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3·益阳]传说中有一种鸟叫衔枝鸟,它能靠一小截树枝
成功地飞越太平洋。它飞行时,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
时,就把树枝放在水面上,站在上面休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 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B. 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是静止的
C. 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是静止的
D. 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
是静止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飞行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与树枝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A错误;飞行时,以海岸为参照物,树枝相对于海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树枝是运动的,B错误;鸟站在树枝上休息时,以树枝为参照物,鸟与树枝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鸟是静止的,C正确;鸟站在树枝上一起随海水流动,以海岸为参照物,鸟与海岸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鸟是运动的,D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日常生活][2024·广州荔湾区期末]某商场外墙悬挂着一条
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有“广州荔湾欢迎您”,在对面的
观光电梯中,小昕对着条幅用固定好的照相机先后拍了两
张照片如图甲和图乙,则( C )
A. 小昕相对于条幅向下运动
B. 小昕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C. 观光电梯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
D. 条幅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条幅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是静止的。由题中图甲、乙可知,小昕先看到“迎您”,后看到“荔湾”,说明小昕相对于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故A错误。小昕相对于观光电梯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小昕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相对于观光电梯是静止的,则观光电梯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传统文化]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动,是船行。”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看山恰似走
来迎”一句中,是以 为参照物描
述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则是以
为参照物描述山是静止的。这表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是 的。
船(或诗人自己) 
地面 
相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看山恰似走来迎”说山是运动的,是以船(或诗人自己)为参照物,二者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仔细看山山不动”说山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不同,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科学推理][2024·咸阳期末]小明陪着妈妈在大街散步
时,先后拍了两张远处的街景照片,如图所示。若以地
面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 (填“左”或“右”)运
动的;若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 (填
“左”或“右”)运动的;若以路灯为参照物,马路旁的
树木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左 
右 
静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