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开篇,也是学生在中学生活的情感积淀。本课内容包括“奏响中学序曲”和“规划初中生活”,旨在帮助学生认知到自己迈入了中学,拥有了新的身份,也需要适应环境,本节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本课还为后面的课程做了铺垫,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变化,并接受中学生活的挑战,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
二、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对于刚刚步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等等一切新鲜的事物都非常的陌生和好奇,学生也会产生一些或喜或悲的情绪体验,所以本课程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树立自信,为中学阶段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小学和初中生活的对比,培养学生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树立积极适应新环境的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道德修养】:通过分享,了解他人中学时期的生活经历,体会中学生活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热爱中学生活。
【健全人格】:珍惜新生活,激发发展自我、确立新目标的内在动力,努力塑造新形象。
【责任意识】:了解中学生活的新变化、新挑战,理解个人成长与集体环境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认识中学阶段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适应中学生活,认识中学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
五、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案例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激趣
播放视频:《中学生的一天》短片(课堂、社团、运动会等场景)。
并提问问题:
1.你眼中的中学生活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2.你最期待中学的哪一方面
设计意图: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视频内容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并且自然而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中学新变化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生活观察”栏目,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进入初中,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
(2)你对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知识点:新的身份、新期待。我们告别小学,跨进中学校园,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会合作学习)
(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
提示:(1)学生可根据情况据实发言
(2)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变化主义体现在:学科增多、课程难度加大,作业明显比小学时期增多,教师的教课速度较快、校园的活动比小学时期丰富,有完善的图书室、阅览室等等,集体生活更富等。
3.案例分析:
呈现案例《钱学森的故事》课本P5的阅读感悟。
思考阅读钱学森的中学故事之后,分享自己对于初中阶段对他有什么样的影响?
老师总结:初中阶段是我们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拨结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三)突破难点——如何适应新生活
1.角色扮演:
情景1:如何主动结交新朋友?
情景2:遇到学习困难怎么办?
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从而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归纳方法:主动沟通、制定计划、寻求帮助等。
2.名言共勉:
展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引导学生理解行动的重要性。
老师总结: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
在担当终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七、课堂总结
1. 学生分享:用一句话表达对中学生活的期待或计划。
2.教师寄语:
“中学是人生新乐章的开始,愿每位同学都能奏响属于自己的青春序曲!” 八、课后作业
实践作业:制定一份《我的中学适应计划》,包括学习、交友、兴趣发展目标。
九、板书设计
中学阶段的新机会?
奏响中学序曲 中学阶段有什么独特价值?
如何应对中学阶段的挑战?
十、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观察学生参与度,调整案例的贴近性。
关注个别适应性较弱的学生,课后单独沟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