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11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2课时 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第11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2课时 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11课
第三单元 我的家乡美
(统编版)二年级

第2课时 可敬的家乡人
1
2
3
4
5
6
7
素养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对家乡人的崇敬与认同,感受家乡人精神对家乡发展的价值,厚植爱家乡情感。
道德素养:认同勤劳、诚信、奉献等可敬品质,养成尊重、学习家乡人优秀品德的习惯。
法治观念:理解家乡人合法劳动、诚信经营受法律保护,树立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借家乡人故事培养共情力、判断力,提升道德认知与人文素养,塑造积极价值观。
责任意识:明确传承、践行可敬品质的责任,主动用行动致敬、学习家乡人。
2
新知导入
观看教材中 “可敬的家乡人” 场景拼图动画,“这些家乡人在做什么?猜猜他们为啥‘可敬’?”“生活里还有很多‘可敬的家乡人’,今天咱们一起找一找、学一学!”
叔叔们为修路早起晚睡,卖菜叔因诚信获赞,他们身上藏着‘勤劳’‘诚信’的可敬品质!” “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人有这样的品质,做了啥让你觉得可敬?”“视频里的家乡人有啥可敬品质,对你有啥启发?”
第二模块:可敬的家乡人
快看!卖菜的叔叔被评为“诚信模范”了,真了不起!
他们也是我的家乡人呢!
示例一(家乡环卫工人)
可敬的家乡人:环卫工人李阿姨
上榜理由:不管严寒酷暑,都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让家乡整洁美丽
我是通过:每天早起上学,看到她认真清扫街道发现的
示例二(家乡老师)
可敬的家乡人:班主任张老师
上榜理由:耐心教我们知识,关心每个同学的成长,像大家长一样
我是通过:课堂上的教导、生活里的关怀发现的
示例三(家乡菜农)
可敬的家乡人:菜农王伯伯
上榜理由:辛苦种出新鲜蔬菜,保障市场供应,让大家吃到健康菜
我是通过:去菜市场买菜,和他聊天了解到的
示例四(家乡医生)
可敬的家乡人:社区医生赵叔叔
上榜理由:守护居民健康,看病细致又亲切,半夜也能上门急诊
我是通过:家人看病、社区健康讲座发现的
姐姐,听说你从二年级开始就做校园志愿者了。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怪不得大家都
说他是个热心肠。
家乡的名人、有精神传承的人,也是可敬家乡人!说说你知道的家乡名人或‘精神榜样’,他们咋可敬?
她可真不
简单……
如果下次遇到她,我会……
知道家乡人可敬,我们能咋致敬、学习?可以写‘主动帮忙’‘宣传事迹’等行动!
6
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下列体现 “勤劳” 可敬品质的是( )。
A. 卖菜叔叔诚信经营获赞
B. 修路工人早起晚睡赶工 (对应勤劳品质,贴合教学重点 )
C. 志愿者姐姐帮同学辅导作业
对 “可敬的家乡人” 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有天天见面的人才算
B. 包括默默奉献、有精神引领的人 (深化广义家乡人认知,契合教学目标 )
C. 名人不算家乡人
致敬可敬家乡人的方式,合理的是( )。
A. 只在心里佩服,不行动
B. 学习他们的品质,帮身边人 (关联行动传承,强化责任意识 )
C. 嘲笑他们太辛苦
B
B
B
2. 判断题
可敬的家乡人只需要做大事,小事不值得称赞。( )
我们要学习家乡人身上的勤劳、诚信等品质,用到自己生活里。( )
没见过面的人,肯定不是可敬的家乡人。( )
×

×
5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好多可敬的家乡人,他们用勤劳、诚信、奉献让家乡更美好!这些品质像星星照亮我们,让我们学习、传承,用行动当‘可敬小使者’,让家乡更温暖!
7
板书设计
11.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 可敬的家乡人
可敬品质:勤劳、诚信、奉献……
广义家乡人:身边人、名人、精神榜样、陌生奉献者
我们的行动:学习品质、致敬实践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 “可敬的家乡人” 板块,通过呈现修路工人、诚信卖菜叔、校园志愿者等事例,展现家乡人在不同领域的担当与闪光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人的可敬品质,如勤劳、诚信、热心,深化对家乡人的尊重与认同,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感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能感知身边家乡人的温暖,但对 “可敬” 的理解较浅显,多停留在表面行为。通过挖掘家乡人背后的精神品质、引导实践致敬,可提升其对 “可敬” 的认知深度,培养共情与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增强对家乡人的崇敬与认同,感受家乡人精神对家乡发展的价值,厚植爱家乡情感。 道德素养:认同勤劳、诚信、奉献等可敬品质,养成尊重、学习家乡人优秀品德的习惯。 法治观念:理解家乡人合法劳动、诚信经营受法律保护,树立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借家乡人故事培养共情力、判断力,提升道德认知与人文素养,塑造积极价值观。 责任意识:明确传承、践行可敬品质的责任,主动用行动致敬、学习家乡人。
教学重点
挖掘家乡人 “可敬” 的精神品质(如勤劳、诚信、奉献 ),理解品质对家乡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致敬、学习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难点
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 “可敬品质”,并关联自身生活践行。 深化学生对 “家乡人” 广义范畴的理解(含默默奉献、有精神引领的人 )。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中修路工人、诚信卖菜叔、校园志愿者等图文;本地可敬家乡人采访视频(如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 )。 实物道具:“可敬品质卡”(写勤劳、诚信、奉献等 );“致敬行动卡”(供学生设计实践行动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教材中 “可敬的家乡人” 场景拼图动画,提问:“这些家乡人在做什么?猜猜他们为啥‘可敬’?” 展示校园志愿者、热心居民等教材图文,说:“生活里还有很多‘可敬的家乡人’,今天咱们一起找一找、学一学!” 学生活动: 观察拼图,分享猜想,如 “修路叔叔为了大家方便,很勤劳”“卖菜叔叔诚信,值得学习” 。 带着好奇,期待探索更多可敬家乡人故事。 设计意图: 用拼图动画激活前序认知,聚焦 “可敬” 特质,自然导入新课。 关联教材图文,明确探索方向,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可敬的家乡人 教师活动: 品质挖掘与讨论: 展示修路工人、诚信卖菜叔图文,讲解:“叔叔们为修路早起晚睡,卖菜叔因诚信获赞,他们身上藏着‘勤劳’‘诚信’的可敬品质!” 组织小组讨论:“你的家乡还有哪些人有这样的品质,做了啥让你觉得可敬?” 播放本地可敬家乡人采访视频(如环卫工坚守岗位、社区工作者帮居民 ),提问:“视频里的家乡人有啥可敬品质,对你有啥启发?” 广义家乡人理解: 展示 “寻找名人足迹” 教材图文,引导:“家乡的名人、有精神传承的人,也是可敬家乡人!说说你知道的家乡名人或‘精神榜样’,他们咋可敬?” 开展 “家乡人范畴大讨论”:“没见过面但默默付出的人(如送奶工 ),算不算可敬家乡人?为啥?” 深化对 “家乡人” 的理解。 致敬行动设计: 发放 “致敬行动卡”,启发:“知道家乡人可敬,我们能咋致敬、学习?可以写‘主动帮忙’‘宣传事迹’等行动!” 组织 “行动分享会”,让学生上台展示行动卡,如 “给修路叔叔送水”“向同学讲诚信卖菜叔的故事” ,互相启发。 学生活动: 品质挖掘环节: 小组讨论热烈,分享身边事例,如 “保洁阿姨每天把校园扫干净,很勤劳”“邻居哥哥帮老人拿东西,有奉献精神” 。 看采访视频后,感动发言:“环卫工阿姨不管多冷都工作,我要爱护环境,减轻她负担” ,理解品质对生活的意义。 广义理解环节: 积极分享家乡名人或榜样,如 “家乡的抗疫英雄,保护大家健康”“雷锋是‘精神家乡人’,他的奉献精神值得学” 。 讨论 “没见过面的家乡人”,达成共识:“他们默默付出,让生活更好,也是可敬家乡人!” 拓宽认知边界。 行动设计环节: 认真填写 “致敬行动卡”,写下具体行动,如 “帮环卫工人捡垃圾”“给志愿者姐姐写感谢便签” 。 分享行动卡时,认真倾听同学想法,补充完善自己的行动,如 “除了讲事迹,还能和卖菜叔学诚信,不骗人” 。 设计意图: 品质挖掘:借教材事例与本地视频,让学生具象感知 “可敬品质”,提升道德判断与共情力(健全人格 ),强化对家乡人的崇敬(政治认同 )。 广义理解:通过名人、“精神榜样” 及 “陌生家乡人” 讨论,深化对 “家乡人” 的认知(政治认同 ),理解品质传承的价值(道德素养 )。 致敬行动:“行动卡” 让学生将情感转化为实践,强化责任意识(学习、传承品质 ),促进道德素养落地(用行动致敬 )。
三、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下列体现 “勤劳” 可敬品质的是( )。 A. 卖菜叔叔诚信经营获赞 B. 修路工人早起晚睡赶工 (对应勤劳品质,贴合教学重点 ) C. 志愿者姐姐帮同学辅导作业 对 “可敬的家乡人” 理解正确的是( )。 A. 只有天天见面的人才算 B. 包括默默奉献、有精神引领的人 (深化广义家乡人认知,契合教学目标 ) C. 名人不算家乡人 致敬可敬家乡人的方式,合理的是( )。 A. 只在心里佩服,不行动 B. 学习他们的品质,帮身边人 (关联行动传承,强化责任意识 ) C. 嘲笑他们太辛苦 2. 判断题 可敬的家乡人只需要做大事,小事不值得称赞。(× )(纠正认知偏差,强调平凡小事也可敬 ) 我们要学习家乡人身上的勤劳、诚信等品质,用到自己生活里。(√ )(巩固品质传承意识,强化教学重点 ) 没见过面的人,肯定不是可敬的家乡人。(× )(强化广义家乡人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好多可敬的家乡人,他们用勤劳、诚信、奉献让家乡更美好!这些品质像星星照亮我们,让我们学习、传承,用行动当‘可敬小使者’,让家乡更温暖!”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 可敬的家乡人 可敬品质:勤劳、诚信、奉献…… 广义家乡人:身边人、名人、精神榜样、陌生奉献者 我们的行动:学习品质、致敬实践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学生理解了 “可敬品质”,但对 “精神榜样”(如雷锋 )与家乡的关联理解较浅。后续可开展 “家乡精神寻访” 实践,走访本地精神传承地;增设 “榜样故事会”,让学生讲家乡榜样与名人的精神故事,深化品质传承与家乡认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