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5.2.2 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025新教材】北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5.2.2 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准确理解移项的概念,清晰掌握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进行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准确求出方程的解。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再用移项法求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移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方法,增强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移项的概念和法则,熟练掌握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能够正确运用移项法解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准确求出方程的解。教学难点理解移项的本质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握移项时要变号的关键要点,避免在移项过程中出现符号错误。灵活运用移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三、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通过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学习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做好知识铺垫,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问题驱动法: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并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矛盾,从而引出移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讲授法:详细讲解移项的概念、依据、方法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移项法解方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练习巩固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提高解题能力。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移项法解方程的经验和技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提问学生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回顾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展示几道简单的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题目,如\(x + 5 = 12\),\(3y = 18\),让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复习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为学习移项法做准备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某商店在促销活动中,一件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元,已知该商品的进价为\(100\)元,那么这件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这件商品的标价为\(x\)元,根据 “售价 - 进价 = 利润” 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0.8x - 100 = 20\) 。让学生尝试利用之前学过的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在求解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按照常规步骤计算较为繁琐,从而产生困惑,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移项法解方程 。(三)新知探究移项的概念以方程\(0.8x - 100 = 20\)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变形过程。为了使方程左边只含有未知数\(x\)的项,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0\),得到\(0.8x - 100 + 100 = 20 + 100\),即\(0.8x = 20 + 100\) 。讲解:把方程中的\(-100\)从左边移到右边,变成了\(+100\),像这样,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强调移项的关键:移项要变号,这是移项的核心要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移项的依据再次强调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1。通过移项,在不改变等式成立的前提下,将方程变形为更便于求解的形式 。以方程\(3x + 5 = 17\)为例,详细解释移项过程与等式基本性质 1 的联系,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相当于把\(+5\)从左边移到右边变成\(-5\),得到\(3x = 17 - 5\) 。移项法解方程的步骤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注意移项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对移项后的方程进行同类项合并,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 。例如,对于方程\(3x - 2x = 5 + 3\),合并同类项后得到\(x = 8\)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使方程的解为\(x = a\)(\(a\)为常数)的形式 。如方程\(2x = 6\),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3\) 。(四)例题讲解例 1:解方程\(3x + 7 = 32 - 2x\)移项:将\(-2x\)移到等号左边变为\(+2x\),\(+7\)移到等号右边变为\(-7\),得到\(3x + 2x = 32 - 7\) 。合并同类项:计算等号两边同类项的和,\(5x = 2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x = 5\) 。检验:把\(x = 5\)代入原方程左边,\(3 5 + 7 = 15 + 7 = 22\);代入原方程右边,\(32 - 2 5 = 32 - 10 = 22\),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5\)是原方程的解 。例 2:解方程\(\frac{1}{2}x - 6 = \frac{3}{4}x\)移项:将\(\frac{3}{4}x\)移到等号左边变为\(-\frac{3}{4}x\),\(-6\)移到等号右边变为\(+6\),得到\(\frac{1}{2}x - \frac{3}{4}x = 6\) 。合并同类项:先通分,\(\frac{2}{4}x - \frac{3}{4}x = 6\),即\(-\frac{1}{4}x = 6\) 。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4\),\(x = -24\) 。检验:把\(x = -24\)代入原方程左边,\(\frac{1}{2} (-24) - 6 = -12 - 6 = -18\);代入原方程右边,\(\frac{3}{4} (-24) = -18\),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24\)是原方程的解 。例 3:解方程\(2(x - 2) - 3(4x - 1) = 9(1 - x)\)去括号:根据乘法分配律,\(2x - 4 - 12x + 3 = 9 - 9x\) 。移项:将含有\(x\)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2x - 12x + 9x = 9 + 4 - 3\) 。合并同类项:\(-x = 10\) 。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x = -10\) 。检验:把\(x = -10\)代入原方程左边,\(2 (-10 - 2) - 3 [4 (-10) - 1] = 2 (-12) - 3 (-40 - 1) = -24 - 3 (-41) = -24 + 123 = 99\);代入原方程右边,\(9 [1 - (-10)] = 9 11 = 99\),左边等于右边,所以\(x = -10\)是原方程的解 。(五)课堂练习基础练习解方程\(5x + 3 = 7x - 5\)\(3x - 7 = 8 - 2x\)\(\frac{1}{3}x + 1 = \frac{1}{2}x - 3\)答案:\(x = 4\)\(x = 3\)\(x = 24\)提高练习解方程\(4(x - 1) - 3(20 - x) = 5(x - 2)\)\(2(2x - 1) - 2(4x + 3) = 7\)\(\frac{2x - 1}{3} - \frac{10x + 1}{6} = \frac{2x + 1}{4} - 1\)答案:\(x = 27\)\(x = -\frac{15}{4}\)\(x = \frac{1}{6}\)拓展练习已知关于\(x\)的方程\(2x + a - 9 = 0\)的解是\(x = 2\),求\(a\)的值 。答案:把\(x = 2\)代入方程\(2x + a - 9 = 0\),得到\(2 2 + a - 9 = 0\),移项可得\(a = 9 - 4 = 5\)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答案: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 - 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配套关系可列方程\(2 1200x = 2000(22 - x)\),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后,解得\(x = 10\),\(22 - x = 12\)。即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六)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移项的概念、移项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移项法解方程的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强调移项要变号的关键要点 。总结移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在列方程和解方程过程中,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运用移项法求解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练习,熟练掌握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七)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课后练习题,巩固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解方程\(3x - 2 = 4 + 2x\),\(5(x + 8) - 5 = 6(2x - 7)\),\(\frac{2x - 1}{2} - \frac{2x + 5}{3} = \frac{6x - 7}{6} - 1\) 。选做题已知方程\((m - 2)x^{|m| - 1} + 3 = m - 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求解该方程 。思考:在移项法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在解题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这份课件围绕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重要方法。你对课件的内容讲解、例题设置、练习难度等方面有任何想法,都能随时和我说,我们一起完善。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1.会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探究、归纳、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的能力,让学生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3.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和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解决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重点难点1.什么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旧知回顾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如何用字母表示等式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如果a=b(a,b为代数式),那么(1)a±c=b±c(c为代数式);(2)ac=bc(c为任意有理数);探究点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1 解方程 5x-2=85 x – 2 = 8方程两边都加 2,得5x – 2 + 2 = 8 + 2,也就是 5x = 8 + 2观察比较问题引入,合作探究问题2 如图,比较5x=8+2与原方程5x-2=8,在这个变形中,哪些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哪些没变? 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 未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是否发生了变化?5 x – 2 = 8.5x = 8 + 2-2的位置改变了,从左边变到右边,其他项的位置没变,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发生了变化,未改变位置的项的符号没变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称为移项.问题3 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5x-2=8移项,得 5x = 8 + 2化简,得 5x = 10方程两边都除以 5,得x = 2例题讲解例1 解方程(1)2x + 6 = 1; (2)3x + 3 = 2x + 7解:(1)移项,得 2x = 1 – 6.化简,得 2x = – 5.方程两边都除以 2,得 x =.(2)移项, 得 3x – 2x = 7 – 3.合并同类项,得 x = 4.例2 解方程移项的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目的:使含有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在等号左、右两边,方便合并同类项将方程化成ax=b 的形式再求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方程两边都除以( 或同乘 ),得x=4解:思考:在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中,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针对练习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 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5+x=10 移项得x=10+5(2)6x=2x+8移项得6x-2x=8(3)5-2x=-4+3x移项得-2x-3x=4-5(4)-2x+7=1-8x移项得-2x+8x=1-7解:(1)不对,移项后应为x=10-5.(2)对.(3)不对,移项后应为-2x-3x=-4-5(4)对.2.解方程:(1)10x-3=9(2)5x-2=7x+8解 (1) 移项得 10x=9+3合并同类项得 10x=12方程两边都除以10得x=(2)移项得 5x-7x=8+2合并同类项得 -2x=10方程两边都除以-2得x=-5【选自教材P142 随堂练习 第1题】(3)x=(4)1-=3x+(3)移项得 x-=16合并同类项得 -x=16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x=-32(4)移项得 --3x= -1合并同类项得 -x=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x=-知识点1 移项1.下列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CA.由,得 B.由,得C.由,得 D.由,得2.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CA.由,得B.由,得C.由,得D.由,得3.已知,通过移项可得 ___。7知识点2 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4.方程 的解是( )CA. B. C. D.5.若多项式与的值相等,则 的值为( )AA.6 B.5 C.4 D.36.下列方程中,与方程 的解相同的是( )DA. B.C. D.7.解方程: 。解: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方程的两边都除以___,得 ____。38.(12分)[教材P随堂练习T 变式]解下列方程:(1) ;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都除以7,得。(2) ;解: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都除以2,得 。(3)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都除以,得 。(4)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两边都乘,得 。9.(6分)若方程和的解相同,求 的值。解:解方程 ,得 。因为方程和 的解相同,所以方程的解是 ,所以,解得 。10.若与是同类项,则, 的值分别为( )AA.2, B.,1 C.,2 D.,11.小芳在解一元一次方程“● ”时,不小心将墨水洒在作业本上了,前面的系数看不清了,查看答案是 ,请帮小芳算一算,●是( )DA.1 B.3 C.4 D.12.如果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 ___,此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______。113.某同学在解关于的方程时,误将看作 ,得到方程的解为 ,则原方程的解为______。14.[教材复习题 变式]在如图所示的三阶幻方中,填写了一些代数式和汉字(其中每个代数式或汉字都表示一个数),若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每条对角线上表示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则“诚实守信”这四个字表示的数之和为____。诚 实守信2115.(6分)解下列方程:(1)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方程的两边都除以2,得 。(2)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方程的两边都乘,得 。16.(6分)[2025泉州月考]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到江姐故里研学旅行,租用同型号客车4辆,还剩30人没有座位;租用5辆,还空10个座位。求该客车的载客量。解:设该客车的载客量为人,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该客车的载客量为40人。17.(6分) 先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问题。解方程: 。解:由题意得或 ,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解方程: 。解:由题意得或 ,解方程,得 ;解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或 。课堂小结移项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把原方程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称为移项移项注意:移项一定要变符号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