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4.3.2线段的中线及线段的基本事实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4.3.2 线段的中线及线段的基本事实汇报人:[教师姓名]汇报班级:[具体班级]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 叠合法和度量法,还掌握了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道了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线段的一个重要概念 —— 线段的中点,以及由中点延伸出的线段中线,同时进一步巩固线段的基本事实。学习目标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能准确表述线段中点的性质。掌握线段中线的含义,能结合图形识别线段的中线。能运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解决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进一步巩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一基本事实,并能灵活运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知识点:线段的中点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图形表示如图,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意味着 AM=MB,且 AM=MB=\(\frac{1}{2}\)AB,AB=2AM=2MB。A——M——B性质若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有:AM=MBAM=\(\frac{1}{2}\)ABMB=\(\frac{1}{2}\)ABAB=2AM=2MB这些性质是解决线段长度计算问题的重要依据,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实例生活中也有很多线段中点的例子,比如一根绳子的中点,将绳子对折后,两端重合的点就是绳子的中点;一根直尺上刻度 5cm 的位置,是刻度 0cm 和刻度 10cm 之间线段的中点。知识点:线段的中线含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图形表示如图,在△ABC 中,点 D 是 BC 边的中点,那么线段 AD 就是△ABC 的一条中线。A/ \/ \B——D——C特征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它的一个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另一个端点是该顶点所对边的中点。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这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实例在三角形框架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就是该三角形的中线,它可以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这一性质在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中经常用到。知识点:线段基本事实的回顾与拓展基本事实回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的长度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拓展应用最短路径问题:在平面图形中,求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短路径,通常可以利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来解决。例如,在一个长方形中,从一个顶点到对角顶点的最短路径是长方形的对角线,因为对角线是连接这两个顶点的线段。距离的计算: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线段的长度来得到两点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例题解析例 1:已知线段 AB=8cm,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求 AC 和 BC 的长度。解:因为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AC=BC=\(\frac{1}{2}\)AB。已知 AB=8cm,所以 AC=BC=\(\frac{1}{2}\times8=4\)cm。答:AC 的长度是 4cm,BC 的长度是 4cm。例 2: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已知 BC=10cm,求 BD 和 DC 的长度。A/ \/ \B——D——C解:因为 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所以点 D 是 BC 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BD=DC=\(\frac{1}{2}\)BC。已知 BC=10cm,所以 BD=DC=\(\frac{1}{2}\times10=5\)cm。答:BD 的长度是 5cm,DC 的长度是 5cm。例 3:如图,点 M 是线段 AB 上的一点,AM=5cm,MB=3cm,点 N 是线段 AM 的中点,求线段 AN 和 NB 的长度。A——N——M——B解:因为点 N 是线段 AM 的中点,所以 AN=\(\frac{1}{2}\)AM。已知 AM=5cm,所以 AN=\(\frac{1}{2}\times5=2.5\)cm。又因为 NB=NM+MB,且 NM=AN=2.5cm,MB=3cm,所以 NB=2.5+3=5.5cm。答:线段 AN 的长度是 2.5cm,线段 NB 的长度是 5.5cm。例 4:如图,从点 A 到点 B 有四条路线,分别是①A→C→B;②A→D→B;③A→E→B;④A→B。请指出最短的路线,并说明理由。A||C D E| | || | |B解:最短的路线是④A→B。理由是根据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 A 和点 B 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 AB 的长度最短,而其他三条路线都是折线,长度都大于线段 AB 的长度。小练习填空题:(1)若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AB=12cm,则 AM=______cm,BM=______cm。(2)在△ABC 中,BE 是 AC 边上的中线,AC=8cm,则 AE=______cm,EC=______cm。(3)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段的中点有两个B. 三角形的中线是射线C. 若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P=PB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2)如图,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一点,点 M 是 AC 的中点,点 N 是 BC 的中点,若 AB=10cm,则 MN 的长度是( )A——M——C——N——BA. 3cm B. 4cm C. 5cm D. 6cm解答题:(1)已知线段 AB=16cm,点 C 在 AB 的延长线上,点 D 是线段 BC 的中点,且 CD=3cm,求线段 AC 的长度。(2)在△ABC 中,AB=AC=10cm,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AD=8cm,求 BC 的长度。思考讨论线段的中点一定在这条线段上吗?为什么?线段的中点一定在这条线段上。因为线段的中点是将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只有在线段上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如果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就无法将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所以线段的中点必然在这条线段上。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线?这些中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分别连接三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 2 倍,这是三角形重心的一个重要性质。课堂小结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具有 AM=MB=\(\frac{1}{2}\)AB,AB=2AM=2MB 等性质,是解决线段长度计算的关键。线段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相交于三角形的重心。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在解决最短路径和距离计算问题中有着重要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线段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线段中点和中线的概念及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线段的基本事实,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了基础。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情境导入线段AB上有一点C,且点C到点A,B的距离相等,那么点C是线段AB的什么点呢?CBA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像这样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作线段的中点.此时,AC=CB= AB 或 AB=2AC=2CB.新知探究知识点1线段的中点ABC注意:(1)线段的中点一定在直线上,并且只有一个.(2)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CB;但反过来,若AC=CB , 点C不一定是AB的中点,如图所示.知识拓展: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若点C,D将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AC,CD,DB,则点C,D叫作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时AC=CD=DB= AB(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五等分点等).解:如图,因为AB=4,点D为AB的中点,所以AD= AB=2.又因为AC=11,点E为AC中点,所以AE= AC =5.5.所以DE=AE-AD =5.5-2 =3.5.例 3 已知线段AB=4,延长AB至点C,使AC=11.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C的中点,求DE的长.ACDBE思考:1. 如图,甲、乙两地间有曲线、折线、线段等4条路线,其中哪一条路线最短?甲乙线段的路线最短知识点2线段的基本事实思考:2. 如图,人们修建公路遇到大山阻隔时,常会打一条隧道直穿过去,为什么?因为修隧道可以缩短两地之间的路程, 实现路途近的目的。 线段有如下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这5条线中,线段AB最短.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注意:(1)两点间的距离是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线段是图形,因此不能把A,B两点间的距离说成线段AB;(2)两点间的连线是指以两个点为端点的任意线,包括线段、折线和曲线,有无数条.1. 如图,P是线段MN的中点,那么MN=____MP=____PN,MP=PN=______MN.练习MNP22【教材P152 练习 第1题】2. 如图,用刻度尺量出AB,AC,BC的长度,并比较AB+AC与BC的长短.不通过测量,你能比较AB+AC与BC的长短吗?依据是什么?ABC解:AB+AC >BC.能,依据是“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教材P152 练习 第2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结两点的线段叫作两点间的距离B.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C.线段AB就是表示点A到点B的距离D.点A到点B的距离就是线段AB的长度D随堂练习2.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如果线段AB=6cm,BC=3cm,A、C两点的距离为d,那么( )A. d=9cm B. d=3cmC. d=9cm或d=3cm D. d大小不确定C3.如图,已知线段AB=6 cm,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ABCD解:因为AB=6 cm,C是AB的中点,所以AC=BC= AB=3 cm.因为D是AC的中点,所以AD=CD= AC=1.5 cm.所以BD=BC+CD=3+1.5=4.5 ( cm ).1星题 基础练知识点1 线段的中点1.[知识初练]下列条件中能确定是线段 的中点的是( )CA. B.C. D.2.如图,,,为线段的中点,则 的长度为( )DA.5 B.4 C.3 D.23.如图,是线段的中点,点,把线段三等分.已知 的长为1,则线段 的长为___.6知识点2 线段的基本事实以及两点间距离4., 两点间的距离是( )DA.连接两点的直线 B.连接两点的线段C.连接两点的直线的长度 D.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5.[2024·厦门十一中期末]如图,一只蚂蚁外出觅食,它与食物间有三条路径,从上到下依次记为①,②,③,则蚂蚁选择第____条路径最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星题 中档练6.分类讨论思想 如图,为线段的中点, ,若点在直线上,且,则 的长为______.3或77.(12分)[2025年1月安庆期末改编]如图,已知点, 在线段上,且 .(1)比较线段的长度:___(填“ ”“”或“ ”);(2)已知,,是的中点,是 的中点,求线段 的长度;解:由题意得.因为 是的中点,是 的中点,所以,所以.(3)在(2)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8.(12分)[2025·佛山月考]平面上有, ,, 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 的位置,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四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连接,交于点,点 就是蓄水池的位置,这一点到,,, 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1.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课堂小结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