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有理数的乘法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025-2026学年】浙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有理数的乘法 课程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学会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有理数乘法的定义 有理数的乘法是求几个相同有理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例如,3 个(-2)相加,即(-2)+(-2)+(-2),可以用乘法表示为(-2)×3。 有理数乘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乘: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3×5)= +15;(-3)×(-5)= +(3×5)= +15 。 异号两数相乘: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3×5)= -15;(-3)×(+5)= -(3×5)= -15 。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例如:0×(+5)= 0;0×(-5)= 0 。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 确定积的符号:根据两个乘数的符号,按照乘法法则确定积的符号。 计算积的绝对值:将两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 写出结果:将确定的符号和计算出的绝对值组合起来,得到乘法的结果。 实例演示 计算(-4)×(-5): 确定符号:两个乘数都是负数,同号相乘取正号。 计算绝对值:4×5 = 20。 写出结果:(-4)×(-5)= +20 = 20 。 计算(-4)×5: 确定符号:一个乘数是负数,一个是正数,异号相乘取负号。 计算绝对值:4×5 = 20。 写出结果:(-4)×5 = -20 。 计算 0×(-6): 根据法则,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所以 0×(-6)= 0 。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是 0,积就为 0。 例如:(-2)×(-3)×(-4),负因数的个数是 3 个(奇数),所以积是负数,绝对值为 2×3×4 = 24,即(-2)×(-3)×(-4)= -24 ;(-2)×(-3)×4,负因数的个数是 2 个(偶数),所以积是正数,绝对值为 2×3×4 = 24,即(-2)×(-3)×4 = 24 ;(-2)×0×(-3)= 0 。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例如:(-3)×4 = 4×(-3)= -12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例如:[(-2)×3]×(-4)=(-2)×[3×(-4)] = 24 。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 + c)= a×b + a×c 。例如:(-5)×(2 + 3)=(-5)×2 +(-5)×3 = -10 +(-15)= -25 。 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在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时,合理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计算(-8)×(-5)×(-0.125),运用乘法交换律可得(-8)×(-0.125)×(-5)= 1×(-5)= -5 ;计算 12×(\(\frac{1}{3}\) - \(\frac{1}{4}\)),运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12×\(\frac{1}{3}\) - 12×\(\frac{1}{4}\) = 4 - 3 = 1 。 实际应用举例 某商店每件商品亏损 2 元,卖出 5 件这样的商品,总的亏损情况如何? 可列式为:(-2)×5 = -10(元),即总的亏损 10 元。 一个水库的水位每小时下降 3 厘米,4 小时后水位下降了多少厘米? 列式为:(-3)×4 = -12(厘米),即水位下降了 12 厘米。 一片森林,每天吸收二氧化碳 5 吨,那么 3 天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一周(7 天)呢? 3 天吸收:5×3 = 15(吨);一周吸收:5×7 = 35(吨)。 课堂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6)×(+7) (-6)×(-7) (+6)×(-7) (-6)×(+7) 0×(-8) 运用运算律计算: (-12)×(-\(\frac{1}{3}\) + \(\frac{1}{4}\)) (-25)×(-4)×(-6) 总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依据,要根据乘数的符号情况正确应用法则。 计算时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多个有理数相乘,需先看有无 0 因数,再确定负因数个数以定符号。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简化有理数乘法的计算,在实际运算中要灵活运用。 有理数乘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亏损、水位变化等问题。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及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能 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理解有理数的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 3.理解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乘法 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应用意识。 一个数与1相乘等于它本身,与?1 相乘等于它的相反数。 ?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 典例1 计算: (1)(?2)× (?3) ; ? 解:(?2)×(?3) =+(2×3)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将绝对值相乘) =6 。 ? 必须带括号 (2)(+313)×(?35) ; ? 解:(+313)×(?35) =?(313×35) =?(103×35) (若因数中有带分数,则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 。 ? (3)(?2?025)×0 ; ? 解:(?2?025)×0=0 。(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 ? (4)(?123)×1.8 。 ? 解:(?123)×1.8 =?123×1.8 (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根据这两个数的特点 统一化成分数或小数) =?53×95 =?3 。 ? 1.多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由负乘数的个数决定。 (1)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 (2)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 可简记为“奇负偶正”。 2.多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为0,即 “有0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步骤: (1)看:看乘数是否有“0”,若有,则积为0。 (2)定:按照负乘数的个数(“奇负偶正”)确定积的符号。 (3)求:把几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 典例2 计算: (1)(?4)×2×(?0.5) ; ? 解:(?4)×2×(?0.5)=+(4×2×0.5)=4 。 ? (2)(?56)×(?115)×(?3) ; ? 解:(?56)×(?115)×(?3)=?(56×65×3)=?3 。 ? (3)(?223)×(+457)×(?513)×0 。 ? 解:(?223)×(+457)×(?513)×0=0 。 ? 1.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1,就称这两个有理数 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一个数叫作另一 个数的倒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 2.倒数的性质:如果????,????互为倒数,那么????×????=1 。 3.倒数的判定:若????×????=1,则????,???? 两数互为倒数。 ? 4.求倒数的方法: 类型 方法 示例 非零整数???? 的 倒数 用这个数作分母,1作 分子,即直接写成1 ???? 。 3的倒数是1 3 ,?3 的倒 数是?1 3 。 分数???????? 的倒数 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 母交换位置,即???? ???? 的倒 数是???? ???? 。 ?3 4 的倒数是?4 3 ,9 5 的倒数是5 9 。 类型 方法 示例 类型 方法 示例 带分数的倒数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 的位置。 ?112=?32,所以?112 的倒数是?23 。 小数的倒数 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 求其倒数。 ?0.5=?12 ,所以?0.5 的倒数是?2 。 类型 方法 示例 带分数的倒数 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 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 的位置。 小数的倒数 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 求其倒数。 相反数与倒数的不同点 表示 性质 判定 符号 相反数 ???? 的相反 数是????? 。 若????,???? 互为相 反数,则 ????+????=0 。 若????+????=0 , 则????,???? 互为相反数。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倒数 ????(????≠0) 的倒数是1???? 。 若????,???? 互为倒 数,则 ????×????=1 ..。。..。 若????×????=1, 则????,???? 互为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 是负数;0没有 倒数。 表示 性质 判定 符号 相反数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 是负数;0没有 倒数。 典例3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1; 解:1 的倒数是1。 (2)?53 ; ? 解:?53 的倒数是?35 。 ? (3)?213 ; ? 解:因为?213=?73,所以?213的倒数是?37 。 ? (4)?2.5 ; ? 解:因为?2.5=?52,所以?2.5的倒数是?25 。 ? (5)25% 。 ? 解:因为25%=0.25=14,所以25% 的倒数是4。 ? 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成立。 运算律 文字叙述 用字母表示 示例 乘法交 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 数的位置,积不变。 ????×????= ????×???? 。 5×(?6)= (?6)×5 乘法结 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 两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不变。 (????×????)×????=????×(????×????) 。 [7×(?6)]×5=7×[(?6)×5] 。 运算律 文字叙述 用字母表示 示例 乘法交 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 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 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 两个数相乘,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不变。 运算律 文字叙述 用字母表示 示例 分配律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 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与这两个数相 乘,再把积相加。 ????×(????+????)=????×????+????×???? 。 5×(?6+7)=5×(?6)+5×7 。 运算律 文字叙述 用字母表示 示例 分配律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 相乘,等于把这个数 分别与这两个数相 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也可以逆用:????×????+????×????=????×(????+????)。 。 ? 教材延伸:乘法运算律的推广 (1)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推广: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有理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任意先把其 中几个因数相乘,积不变。 (2)分配律的推广:一个数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的和 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每一个加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即????×(????+????+?+????)=????×????+????×????+?+????×???? 。 ? 典例4 计算: (1)(?0.125)×(?0.05)×8×(?40) ; ? 解:(?0.125)×(?0.05)×8×(?40) =?(0.125×0.05×8×40) (定符号:奇负偶正) =?[(0.125×8)×(0.05×40)]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 =?2 。 ? (2)12×(14?13?12) ; ? 解:12×(14?13?12) =12×14+12×(?13)+12×(?12) (分配律) =3?4?6 =?7 。 ? (3)5.01×33 。 ? 解:5.01×33=(5+0.01)×33=5×33+0.01×33= 165+0.33=165.33 。 ? 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时,不要漏乘,不要弄错符号 知识过关 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异号 得? 负 ,并把? 绝对值 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 零 . ②多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时,可以先确定? 积的符号 , 再将? 绝对值 相乘. ③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 1 ,就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 数;? 0 没有倒数. 正 负 绝对值 零 积的符号 绝对值 1 0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计算(-3)×2,正确的结果是( D ) A. 6 B. 5 C. -5 D. -6 2. [2024·吉林]若(-3)×□的运算结果为正数,则□内的数 可以为( D ) A. 2 B. 1 C. 0 D. -1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 ,另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 ,则 这两个数的积为 ?. ? 6或-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5)×????????? ; ? 【解】(-15)×????????? =15×???????? =9. ? (2)(-2.25)×(+10); 【解】(-2.25)×(+10)=-22.5. (3)+???????????? ×(+1.2). ? 【解】+???????????? ×(+1.2)=???????? ×???????? =???????? . ? 4. 计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多个有理数相乘 5. [2023·慈溪月考]4个非零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 则这4个有理数中,正数有( A ) A. 1个或3个 B. 1个或2个 C. 2个或4个 D. 3个或4个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计算: (1)(-10)×(-0.2)×2×(-5); 【解】(-10)×(-0.2)×2×(-5) =-(10×0.2×2×5)=-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 ×(-2.5)×????????????? ; ? 【解】+???????????? ×????????? ×(-2.5)×?????????????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 ×????????????? ×????????? . ? 【解】?????????????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倒数 7. [2024·陕西]-3的倒数是( A ) A. -???????? B. ???????? C. -3 D. 3 C. -3 D. 3 8.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 ) A. -2和-???????? B. -1和1 C. -???????? 和1.5 D. 0和0 B. -1和1 D. 0和0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如果ab=-1,则称a,b互为“负倒数”,那么2的“负 倒数”是( D ) A. 2 B. -2 C. ???????? D. -???????? A. 2 B. -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已知|a|=3,|b|=4,且a>b,则ab的值为 ( A ) A. ±12 B. ±1 C. 1或-7 D. 7或-1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 D ) A. a>0,b>0 B. a<0,b>0 C. a<0,b<0 D. 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在整数-3,-1,0,6,2中,若选取两个整数分别填入 “□×△=-6”的□和△中,并使等式成立,则选取后 可以填入“□”的数有( D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则 abc 0,abcd 0(填“>”或“<”).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4. [2024·唐山模拟](1)将9个不同的数分别填入图①中的9个 空格中,使得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等于0;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①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将9个不同的数分别填入图②中的9个空格中,使得每 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积都等于1. 【解】(答案不唯一)如图②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新视角·新定义题]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规定有理 数a*b=4ab,如2*3=4×2×3=24. (1)求3*(-4)的值; 【解】3*(-4) =4×3×(-4) =-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2)*(6*3) =(-2)*(4×6×3) =(-2)*72 =4×(-2)×(72) =-576. (2)求(-2)*(6*3)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