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 有理数的乘方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025-2026学年】浙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有理数的乘方 课程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掌握乘方的相关概念,如底数、指数、幂。 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和运算步骤,能准确进行乘方运算。 明确乘方与乘法的关系,了解乘方运算律,学会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有理数乘方的定义 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例如,3 个 2 相乘,即 2×2×2,可表示为\(2^3\),读作 “2 的 3 次方” 或 “2 的立方”,其中结果 8 就是幂。 乘方的相关概念 在\(a^n\)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a^n\)读作 “a 的 n 次方” 或 “a 的 n 次幂”。 当 n=1 时,\(a^1=a\),通常省略指数 1。 例如,在\(5^4\)中,底数是 5,指数是 4,读作 “5 的 4 次方”,表示 4 个 5 相乘,即 5×5×5×5。 乘方与乘法的关系 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a^n\)表示 n 个 a 相乘,即\(a^n=\underbrace{a\times a\times\cdots\times a}_{n???a}\)。 例如,\(3^5=3\times3\times3\times3\times3\),\((-2)^4=(-2)\times(-2)\times(-2)\times(-2)\)。 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例如,\(2^3=8\),\(5^2=25\) 。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例如,\((-3)^3=-27\)(3 是奇数),\((-3)^2=9\)(2 是偶数) 。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例如,\(0^5=0\),\(0^{10}=0\) 。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步骤 确定幂的符号:根据底数的符号和指数的奇偶性,按照符号法则确定幂的符号。 计算幂的绝对值:将底数的绝对值进行乘方运算,即求 n 个底数绝对值相乘的积。 写出结果:将确定的符号和计算出的绝对值组合起来,得到乘方的结果。 实例演示 计算\((-4)^3\): 确定符号:底数是 - 4(负数),指数是 3(奇数),根据符号法则,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所以幂的符号为负。 计算绝对值:\(4^3=4\times4\times4=64\)。 写出结果:\((-4)^3=-64\) 。 计算\((-2)^4\): 确定符号:底数是 - 2(负数),指数是 4(偶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所以幂的符号为正。 计算绝对值:\(2^4=2\times2\times2\times2=16\)。 写出结果:\((-2)^4=16\) 。 计算\(0.5^3\): 确定符号:底数是 0.5(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所以幂的符号为正。 计算绝对值:\(0.5^3=0.5\times0.5\times0.5=0.125\)。 写出结果:\(0.5^3=0.125\) 。 乘方的运算律 同底数幂相乘:\(a^m\times a^n=a^{m+n}\)(m、n 都是正整数)。 例如,\(2^3\times2^4=2^{3+4}=2^7=128\) 。 幂的乘方:\((a^m)^n=a^{m\times n}\)(m、n 都是正整数)。 例如,\((3^2)^3=3^{2\times3}=3^6=729\) 。 积的乘方:\((a\times b)^n=a^n\times b^n\)(n 是正整数)。 例如,\((2\times3)^4=2^4\times3^4=16\times81=1296\) 。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技巧 对于底数是分数或负数的乘方,要注意添加括号,避免出错。例如,\((\frac{1}{2})^3\)表示 3 个\(\frac{1}{2}\)相乘,即\(\frac{1}{2}\times\frac{1}{2}\times\frac{1}{2}=\frac{1}{8}\);而\(\frac{1}{2^3}\)表示\(\frac{1}{(2\times2\times2)}=\frac{1}{8}\),虽然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若底数是负数,不添加括号则结果会截然不同,如\(-2^4=-(2\times2\times2\times2)=-16\),而\((-2)^4=(-2)\times(-2)\times(-2)\times(-2)=16\) 。 当指数较大时,可利用乘方的运算律简化计算。例如,计算\(2^5\times2^6\),利用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律可得\(2^{5+6}=2^{11}=2048\) 。 实际应用举例 细胞分裂问题:一种细胞每过 30 分钟便由 1 个分裂成 2 个,经过 5 小时,这种细胞由 1 个能分裂成多少个? 5 小时包含 10 个 30 分钟,所以经过 5 小时,细胞分裂的次数是 10 次。 1 个细胞分裂 10 次后的数量为\(2^{10}=1024\)(个)。 折纸问题:一张厚度为 0.1 毫米的纸,对折 n 次后,它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对折 1 次,厚度为\(0.1\times2\)毫米;对折 2 次,厚度为\(0.1\times2^2\)毫米;…… 对折 n 次,厚度为\(0.1\times2^n\)毫米。 若对折 10 次,厚度为\(0.1\times2^{10}=0.1\times1024=102.4\)(毫米)。 课堂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3^4\) \((-1)^5\) \((-\frac{1}{2})^3\) \(0^{2023}\) 利用乘方运算律计算: \(2^3\times2^5\) \((-3)^2\times(-3)^3\) \((2\times5)^3\) 总结 乘方是求 n 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其结果为幂,包含底数、指数两个关键要素。 乘方的符号法则是运算的关键: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负数的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0 的正整数次幂为 0。 乘方与乘法关系密切,是乘法的特殊形式,可利用乘法运算理解和计算乘方。 乘方在细胞分裂、折纸等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要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方运算解决。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发展抽象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强化运算能力。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会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还原。 概念 示例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 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 ????个???? 相乘的积记作 ????????: ????????????????????个????=???????? 概念 示例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 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 底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指数???? 是正整数。 ? 概念 示例 幂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数 在????????中,???? 叫作底数。 指数 在????????中,???? 叫作指数。 概念 示例 幂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数 指数 敲黑板 (1)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 ,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2)指数是2时读作平方或二次方,指数是3时读作立方或三 次方。例如,52通常读作“5的平方”,也可以读作“5的二次 方”;53 通常读作“5的立方”,也可以读作 “5的三次方”。 ? 典例1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 (1)(?3)×(?3)×(?3)×(?3) ; ? (2)35×35×35×35×35 。 ? 1.幂的符号法则: 任何有理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无论???? 取何值, 都有????2????≥0(????为有理数,????为正整数) 。 ? 2.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在计算有理数的乘方时,应先将乘方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然 后根据幂的符号法则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 ????????,?????????及(?????)????的异同点与联系 ? ???????? ????????? (?????)???? 相同点 指数都是????。 不同点 意义不同 ????个???? 相乘 的积。 ????个???? 相乘的积 的相反数。 ????个(?????) 相乘的积。 底数不同 ???? ???? ????? 相同点 不同点 意义不同 底数不同 ???????? ????????? (?????)???? 相同点 指数都是???? 。 联系 ???? 为正奇数 ?????????=(?????)????,且?????????,(?????)????都与???????? 互为相反数(????≠0)。如?35=(?3)5 。 ???? 为正偶数 ????????=(?????)????,且????????,(?????)????都与????????? 互为相反 数(????≠0)。如34=(?3)4 。 ???? 为正整数 ????????=?????????=(?????)????=0(????=0) 。 相同点 联系 教材延伸 底数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非零数的幂的关系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相同偶次幂相等,即若????+????=0, 则????2????=????2????(????为正整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相同奇次幂仍然互为相反数,即 若????+????=0,则????2?????1+????2?????1=0(????为正整数)。 注:若????为正整数,则通常用2????表示偶数,2?????1表示奇数。 ? 典例2 计算: (1)(?4)2; ? 解:(?4)2=(?4)×(?4)=16 。 ? (2)(23)3 ; ? 解:(23)3=23×23×23=827 。(底数为分数时,要带括号) ? 注意与?42 区别 ? (3)233 ; ? 解:233=2×2×23=83 。(底数为分数时,要带括号) ? (5)(?113)3 ; ? 解:(?113)3=(?43)3=(?43)×(?43)×(?43)=?6427 。 ? (6)(?1)2?025 。 ? 解:(?1)2?025=?1 。 ? (4)?(?2)2 ; ? 解:?(?2)2=?[(?2)×(?2)]=?4 。 ? 求带分数的乘方时,要先将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 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转化?? 乘除的混合运算?转化?? 乘法运算 ? (2)(5×2)3 ; ? 解:(5×2)3=103=1?000 。 ? (3)16÷(?2)3 。 ? 解:16÷(?2)3=16÷(?8)=?2 。 ? 典例3 计算: (1)2×33 ; ? 解:2×33=2×27=54 。 ? 1.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把一个较大的数表示成????(1≤|????|<10) 与10的幂相乘的积的形式,叫作科学记数法。 ? 2.科学记数法中的????和???? : (1)???? 的确定方法: 将原数的小数点移动到左起第一个不为 0的数字的后面即可得到???? 的值。 (2)????的确定方法: ①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即为???? 的值; ②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 就为几。 ? 敲黑板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带单位的数时,其表示的结果 也应该带单位且前后应该一致。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负数的方法和表示正数的方法一样, 只需前面加一个“-”即可。 (3)“万”可转化为104,“亿”可转化为108 。 ? 3.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1)????×10????中的指数???? 加上1就得到原数的整数位数,从而确 定原数。 (2)把????×10????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即可,若向右移动 的位数不够,则用“0”补足。 ? 典例4(1) 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数:1?280?000?000,?435 万。 ? 解:1?280?000?000=1.28×109 。 ?435万=?4.35×106 。 ?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5.362?4×103;3.14×105 。 ? 解:5.362?4×103=5?362.4 。 3.14×105=314?000 。 ? 典例5 (2023·温州中考)苏步青来自“数学家之乡”,为纪念其卓 越贡献,国际上将一颗距地球约218 000 000公里的行星命名 为“苏步青星”。数据218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B A.0.218×109 B.2.18×108 C.21.8×107 D.218×106 ? 解析:218?000?000=2.18×108。。。 ? 知识过关 ①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 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 作? 幂 .在 an中,a叫作? 底数 ,n叫作? 指数 ,an 读作? “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 ②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 添上括号 . ③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 , 负数的偶次幂是? 正数 ;0的正整数次幂还是? 0 . 乘方 幂 底数 指数 “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 添上括号 正数 负数 正数 0 乘方的概念 1. (-3)5表示( B ) A. -3乘5 B. 5个-3相乘 C. 3个-5相乘 D. 3个-5相加 2. -36和(-3)6的关系是( B ) A. 有相同的底数 B. 有相同的指数 C. 都表示6个-3相乘 D. 上述结论都错误 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计算????×????×…×????????个????????+????+…+????????个???? 的结果,正确的是( A ) ? A. ???????????????? B. ???????????????? C. ???????????????? D.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填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乘方 65 (-5)4 ????????????? -22 底数 6 -5 -???????? 2 指数 5 4 3 2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乘方 65 (-5)4 -22 底数 6 -5 2 指数 5 4 3 2 6 -5 -???????? ? 2 5 4 3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乘方的运算 5. [2023·杭州上城区月考]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一组是 ( A ) A. (-3)2与-32 B. 24与42 C. (-6)3与-63 D. (-6)4与|-6|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下列各数:-(-1),-23,????????????? ,-???????????? ,(-1)2 023, -|-4|,其中负数有( C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计算: (1)32-25; 【解】原式=9-32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2)3×2-(-3)2×3; 【解】原式=(-8)×2-9×3 =-16-27 =-43. (3)105×(-0.1)3. 【解】原式=100 000×(-0.001)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乘方的应用 8. [新考向·跨学科]某公司培养绿藻细胞制作绿藻粉,在光照 充足的环境下,1个绿藻细胞每20小时可分裂成4个绿藻细 胞,且分裂后的细胞继续分裂.现从1个绿藻细胞开始培 养,经过15天后,共分裂成4k个绿藻细胞,求k的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15天=360小时, 360÷20=18, 根据题意,得4k=418, 所以k=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有一种纸的厚度为0.1毫米,若拿两张重叠在一起,将它 对折一次后,厚度为22×0.1毫米. (1)对折2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解】对折2次后,厚度为2×22×0.1=0.8(毫米). (2)对折6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解】对折6次后,厚度为25×22×0.1=12.8(毫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0. 若非零数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四组数中,互为相 反数的为( C ) ①a2与b2;②a2与-b2;③a3与b3;④a3与-b3.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新考向·传统文化]《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 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 截取它的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若按此方式截一根长为1 的木棍,第5天截取后木棍剩余的长度是( C ) A. 1-???????????? B. 1-???????????? C. ???????????? D.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 m为任意有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m+1)2的值总是正的 B. m2+1的值总是正的 C. -(m+1)2的值总是负的 D. 1-m2的值总比1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3. 若m是大于-2、小于-1的有理数,则m,???????? ,-m2之 间的大小关系是 ?. ? -m2<m<????????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b)2=a2·b2,(a·b)3=a3·b3,….据此计算: (1)(a·b)n= ?; (2)25×????????????? = ?; (3)(-0.125)2 024×22 023×42 022= ?. ? anbn -1 ???????????? ? 14. [2024·深圳南山区期中]阅读下列各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 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4 657=4×103+6×102+ 5×101+7×1,十进制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 1,2,3,4,5,6,7,8,9,在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二进 制,只要两个数码:0和1,如二进制中110=1×22+ 1×21+0×1等于十进制的数6,110 101=1×25+1×24 +0×23+1×22+0×21+1×1等于十进制的数53.那么二 进制中的数101 011等于十进制中的哪个数? 【解】101 011=1×25+0×24+1×23+0×22+1×21+ 1×1=43,所以二进制中的数101 011等于十进制中的数 4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 [2024·枣庄滕州期中](1)填空:1.22= ;122 = ;1202= ?. (2)根据上题的规律猜想: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时,其平方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 (3)利用上述规律,解答下列各题: 如果3.252=10.562 5,那么0.3252= ?; 如果x2=105 625,那么x= ?. 【解】根据(1)的规律可知,当底数的小数点向右移 动一位时,其平方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1.44 144 14 400 0.105 625 ±3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数学课上,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当n为正整 数时,计算(-1)n+(-1)n+1的结果. 琪琪说:因为n的值不确定,所有(-1)n+(-1)n+1的结 果也不能确定; 聪聪说:(-1)n+(-1)n+1的结果是不变的,可以求出. 你同意谁的说法?请给出你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同意聪聪的说法.理由如下; 因为n为正整数, 所以n可能为偶数,也可能为奇数. ①当n为偶数时,n+1为奇数.(-1)n+(-1)n+1=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②当n为奇数时,n+1为偶数.(-1)n+(-1)n+1=(-1) +1=0. 所以(-1)n+(-1)n+1的结果是不变的,可以求出.所以 聪聪的说法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