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安全记心上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安全记心上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部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 安全记心上
《平安出行》第2课时
第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及重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 法治观念 → 理解并认同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如遵守信号灯、走斑马线、安全乘车等基本规则,初步形成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的法治意识。
├─ 健全人格 → 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 “安全无小事” 的行为习惯。
└─ 责任意识 → 理解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培养 “文明出行、关爱他人” 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掌握步行与乘车的安全规范;识别交通标志与安全设施。
└─ 教学难点 → 将规则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应对复杂交通环境的应变能力。
新课导入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新课讲授
上学和放学时,我们常用的出行方式是步行或乘车。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带好雨伞和口罩。
绕过后再走。
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交通规则
一、对自己的危害:可能受伤、添麻烦
1. 身体受伤,疼又危险
比如闯红灯过马路时,司机可能来不及刹车,很容易被车撞到,轻则擦破皮、摔骨折,重则可能要去医院躺很久,连走路、跑跳都做不了,更没法和同学一起玩、去学校上课了。再比如坐爸爸的车时不系安全带,万一遇到急刹车,人可能会从座位上 “飞” 出去,撞到车窗或前排座椅,头、肚子都会受伤,特别疼。
2. 耽误事,还会后悔
要是因为不遵守规则出了小事故(比如骑车逆行撞到别人),不仅自己可能受伤,还要去医院检查、处理纠纷,原本计划好的看电影、去公园,全都泡汤了。事后想想 “要是当时遵守规则就好了”,肯定会特别后悔。
二、对他人的危害:让身边的人担惊受怕、陷入麻烦
1. 让家人担心,影响生活
爸爸妈妈最在意我们的安全。如果我们因为乱穿马路被车碰了,他们会急得掉眼泪,可能连班都没法上,天天守在医院照顾我们,吃不好、睡不好,心里一直揪着。
2. 给司机、行人添危险
比如在马路中间追逐打闹,司机为了躲开我们,可能会猛打方向盘,结果撞到旁边的车或行人;或者坐公交车时把头伸出窗外,万一旁边有树、电线杆,可能会撞到自己,还可能让司机分心,影响整个车人的安全。
再比如闯红灯的行人突然冲到马路中间,后面的司机为了刹车,可能会被追尾,导致一串车都堵在路上,大家上班、上学都迟到,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
3.破坏交通秩序,影响大家
要是很多人都不遵守规则(比如行人乱穿、汽车乱插队),马路会变得特别乱,堵车成了家常便饭,所有人出门都要花更多时间,原本 10 分钟的路可能要走半小时,大家都会觉得烦躁。
其实,交通规则就像 “安全护身符”,不遵守它,就像把护身符扔了,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会失去保护。所以不管是走路、坐车还是骑车,守规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在爱护身边的人呀。
没有系安全带不安全。
轻便摩托车载这么多人不安全。
三人都没有戴头盔
一、后果:危险就在一念之间
1. 坐车不系安全带:安全带就是‘生命带’
①身体伤害风险极高: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将人固定在座位上,减少 40%-50% 的伤害风险 。如果不系安全带,人会像 “子弹” 一样向前冲,可能撞碎挡风玻璃或被甩出车外。例如,2024 年湖北的一起事故中,后排乘客未系安全带导致肋骨骨折、腰椎受伤,而司机因系了安全带仅受轻微伤。
②法律处罚不可避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人未系安全带将被罚款 20-200 元,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不系安全带还会记 2 分;乘客不系安全带也会被警告或罚款 50 元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2.轻便摩托车超载:一辆车只能载‘一个人’
①车辆失控风险大增:轻便摩托车设计载重有限,超载会让车身重心不稳,刹车距离延长,转弯时容易侧翻。例如,超载后遇到紧急情况,驾驶人可能无法及时避开障碍物,导致事故。
②法律后果明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轻便摩托车载人将被处警告或 20-200 元罚款;若因超载引发事故,驾驶人需承担赔偿责任。
3. 不戴头盔:头部直接‘裸奔’
①头部受伤概率飙升:头盔能吸收大部分撞击力,将死亡风险降低 40%,严重伤害风险降低 40% 以上 。不戴头盔时,头部受伤概率是戴头盔的 2.5 倍,致命伤概率是 1.5 倍 。例如,2024 年三亚的一起事故中,骑乘者因未戴头盔头部着地当场死亡。
②头盔必须符合标准:劣质头盔可能在碰撞时碎裂,反而造成二次伤害。国家规定头盔需通过 3C 认证,确保外壳坚硬、内部缓冲层有效。
二、正确做法:遵守规则就是保护自己
1. 坐车时:安全带要‘一拉一扣’
①全员全程系好: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上车后第一件事就是系安全带。儿童需使用符合年龄的安全座椅,例如 6 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安全座椅上 。
②养成习惯不侥幸:即使短途行驶(如从家到学校),也不能偷懒。记住:“安全带 = 生命带”,关键时刻能救命 。
2. 骑轻便摩托车时:‘一人一盔’是底线
①坚决不载人:轻便摩托车法律禁止载人,无论距离多近都不能违规。如果需要带人,应选择合规车辆(如普通摩托车可载 1 人,但后座不得坐未满 12 周岁儿童)。
②正确佩戴头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头盔,调整好系带,确保头盔贴合头部。例如,骑行前检查头盔是否有裂痕、系带是否牢固,不要购买 “三无” 产品 。
3.日常出行:把安全规则刻进心里
①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不闯红灯、不逆行。例如,过马路时走斑马线,骑车时靠右行驶 。
②定期检查车辆:骑行前检查刹车、轮胎、灯光是否正常,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
三、案例警示:这些教训不能重演
案例 1:小明爸爸骑轻便摩托车载小明上学,未戴头盔且超载。途中为避让行人紧急刹车,车辆侧翻,两人头部着地。小明因未戴头盔导致脑震荡,爸爸面部擦伤,最终被交警罚款 200 元。
案例 2:小红妈妈开车送她上学,后排未系安全带。途中与前车追尾,小红因惯性向前冲,额头撞到前排座椅,缝了 5 针。交警认定妈妈未督促乘客系安全带,罚款 50 元 。
这些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安全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我们的‘金钟罩’。只有把规则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总结
坐车不系安全带、轻便摩托车超载不戴头盔,不仅违反法律,更是拿生命开玩笑。我们要做到:
坐车时,全员全程系好安全带;
骑轻便摩托车时,一人一盔,不超载;
日常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记住: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生死!
对酒驾说 “不”!
星期六晚上,爸爸开车带着安安和妈妈一起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席间,爸爸和朋友喝了好几杯酒。酒席散后,朋友问爸爸怎么回家,爸爸说:“就喝了几杯酒,没什么事,我自己开车回去。”
安安着急地说:“爸爸,酒后不能开车,太危险了!不仅家人不安全,还有可能撞到其他人。我们请一名代驾来替我们开车吧!”
对酒驾说“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驾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就像给出行装上了 “定时炸弹”,对自己、对别人、对每个家庭都可能造成巨大伤害。
一、酒驾的危害:危险藏在每一秒里
1. 脑子 “变笨”,手脚 “不听指挥”
酒里的酒精会让脑子反应变慢,比如看到红灯想刹车,平时 1 秒就能做出反应,喝酒后可能要 3 秒,这时候车早就冲出去了;方向盘也会握不稳,车子可能像 “醉汉” 一样左右晃,很容易撞到人、撞到车,或者冲到路边的花坛、树上。
2.视线 “模糊”,判断 “出错”
喝酒后看东西会重影,远处的行人、红绿灯可能看不清楚,还会觉得马路变宽了、车速变慢了(其实是错觉),这时候开车就像 “闭着眼睛走钢丝”,随时可能出大事。
3. 伤害自己,更害别人
一旦出事故,开车的人可能会受伤、残疾,甚至再也见不到家人;如果撞到路人或其他车辆,别人的生命和家庭也会被毁掉 —— 就像新闻里说的,有的小朋友因为爸爸酒驾出事故,永远失去了爸爸;有的家庭因为别人酒驾,原本幸福的生活一下子碎了。
4. 是违法行为,会受处罚
法律明确规定 “喝酒后不能开车”,一旦被警察叔叔查到,不仅要罚款、扣车,还可能被关起来,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不值得。
二、这样劝说酒驾者:勇敢又聪明地阻止危险
如果看到爸爸、叔叔等大人喝酒后想开车,我们可以这样做,既礼貌又能解决问题:
1. 先 “关心”,再 “讲道理”
可以拉着大人的手说:“爸爸,您喝酒了肯定很累吧?开车需要精神好才行,现在开车好危险的。” 先让大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他们才更容易听进去。
2. 说清 “具体危险”,不用吓唬
用我们学过的安全知识提醒:“老师说,喝酒后看不清楚红绿灯,方向盘也握不稳,万一撞到人怎么办呀?我们慢慢回家,安全最重要呀。” 不说太复杂的话,就讲他们能理解的 “看不清、握不稳”。
3. 给出 “替代办法”,帮大人想办法
主动说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叫代驾呀,手机上一点就能叫来会开车的人;或者打车回家,花不了多少钱,比出事强多了;要不打电话让妈妈 / 家里人来接我们吧?” 让大人知道 “不开车也能安全回家”,他们就不会坚持了。
4. 如果大人不听,找 “帮手”
要是大人固执不听,可以悄悄找在场的其他大人帮忙,比如对阿姨说:“阿姨,爸爸喝酒了还想开车,好危险呀,您劝劝他吧。” 人多力量大,总能拦住的。
其实,阻止酒驾不是 “不听话”,而是在保护我们爱的人。就像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大人也要守住 “不酒驾” 的底线,这样每个家庭才能平平安安的。记住: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呀!
小结:同学们,人生不能重来,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学习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把安全记心上,只有这样才能平安成长。
上学和放学时,我们常用的出行方式是________或________。遵守交通________,注意交通________,才能________出门,________回家。上学和放学时,要戴________。过马路时,要走________横道线。过马路时,不要________、________。雨、雪、雾等特殊天气出现时,要带好________和口罩。道路上有水坑时,要________后再走。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________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步行
乘车
规则
安全
高高兴兴
平平安安
小黄帽
猛跑
斜穿
雨伞
绕过
自觉
人行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交通规则认知与遵守 1. 能说出步行、乘车、骑行等 3 种及以上常见交通规则;2. 在模拟出行场景中能正确遵守规则。 ★★★:能准确、完整说出规则,模拟场景中熟练、规范遵守;★★:能说出大部分规则,模拟场景中基本遵守,偶有小失误;★:能说出少量规则,模拟场景中需他人提醒才能遵守。 课堂问答、情景模拟
安全行为判断与应对 1. 能准确判断坐车不系安全带、摩托车超载等危险交通行为及危害;2. 知道遇到危险交通行为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能快速准确判断并详细说明危害,清晰说出 3 种以上应对方法;★★:能判断出危险行为,基本说明危害,说出 1-2 种应对方法;★:判断危险行为有困难,难以说明危害和应对方法。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酒驾危害认知与劝说 1. 能说出酒驾的 3 点及以上危害;2. 掌握至少 2 种劝说酒驾者的方法并能运用。 ★★★:能全面、准确说出酒驾危害,劝说方法恰当且能熟练运用;★★:能说出部分酒驾危害,掌握基本劝说方法,运用时需少量提示;★:对酒驾危害认知模糊,不熟悉劝说方法。 角色扮演、口头陈述
日常出行习惯养成 1. 在上学、放学等日常出行中能践行安全出行规则;2. 能提醒身边人遵守交通规则。 ★★★:日常出行严格遵守规则,主动提醒他人,形成良好习惯;★★:日常出行基本遵守规则,在提醒下能关注他人是否遵守;★:日常出行偶尔违反规则,较少关注他人是否遵守。 家长反馈、行为观察
学习评价表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